海南回族文化遗迹
分享到:
2013-01-15 01:05:29 【来源:】 点击:

     伊斯兰教诞生于7世纪初,由穆罕默德于阿拉伯半岛创立的一神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约于7世纪30年代,由阿拉伯、波斯的伊斯兰蕃商、蕃客,经海运贸易传入中国。位于南海要冲的海南岛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地域。《琼莞士志》曰:琼州“外匝大海,接乌苏密吉浪之州,南则占城,西则真腊、交趾,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北至雷州徐闻。”故海南四沿海岸港口,是来华蕃舶、贡船的中转、避风的停舶港。
 

    随着历史的进程,伊斯兰文化似考古文化般堆储在海南四沿滨海,为今日寻探历史上海南岛回族及其先民的分布与落籍提供了佐证。
 

    番民所、番坊、番浦
 

     番坊(在海南史籍上又称“番浦”、“番民所”)是唐宋时大食、波斯等国侨商在中国的聚居区,其中有些番坊以穆斯林为主。由于历代王朝绝禁海南对外通贸,而海南岛本身的特产(如香料),跟南海诸国雷同,亦难以跟西域蕃商开展贸易,以至不少停靠海南诸港的蕃舶,初则都为临时停舶,兼则退无返路,才落籍当地,渐次被其他民族同化,或自成聚落,以至形成海南岛番坊、番浦的两个自身特点:1、番坊、番浦聚居区延续存在的时间颇长,其地名有些尚保留至今;2、番坊、番浦的居民,不仅有大食、波斯等国的侨商,亦包括其他国家与地区的侨民(如越南)。下面按地域序予以综述。
 

     《正德琼台志》卷七风俗条曰:“元初驸马唆都右丞征占城,纳番人降,并其属发海口浦,安置立营,……立番民所。其外州者,乃宋元间,因乱挈家驾舟而来,散泊海岸,谓之番坊、番浦 , 不与土人杂居。”
 

    其外州者包括:
 

     崖州“宋元间因乱,挈家泛舟而来,散泊海岸(大蛋港、酸梅铺海岸),谓之番邦、番浦,后聚所三亚里番村。”
 

    儋州“宋元间因乱,挈家驾舟而来, 散泊海岸,谓之番浦 。”儋州的“德济桥,在州北三里,天堂都,宋建。……水自大江东南分流,绕北转西出番浦入海。”
 

    万州“番,本古占城人,元初遭乱,泛舟泊于州境海滨,寻迁居城西,曰番村。”万州南五里有“南桥”、“番浦桥”,“水自南渡大溪流出,转东至番浦入海。”
 

      海南的番坊聚落,由两类组成:一类是由当地政府的悉心安置,形成番民聚居区;一类是蕃 商、蕃 客自行聚会而形成村落,前者往往见于史籍,后者只能从民间传闻或遗址中窥察之。但基于海南回族(含先民)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居住分散,就必定会有蛛丝马迹铭留在海南大地各处,如上两类番民聚居区附近都有港、塘、村、园、桥、寺、庙等配套设施,因之从遗址、地名, 即可推断其聚居状况。
 

     港口、水道
 

     海船是海南岛跟外地沟通、商贸的主要交通工具,在古代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中国最早详记海外航运的名著,是唐代贾耽的《广州运海夷道》,它对海南岛在西下南洋的必经航道的地位,作了权威性的记述:“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乃帆风西行二日,至九洲石,又南二日,至象石,又西南三日行,至占不劳山,山在环王国东二百里海中。”其中“九洲石”,即今文昌县七洲列岛,“象石”即今万宁大洲岛。大洲岛上的大洲岭,又名独州山,山峦峰势插天,据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卷四十二道:“独州山在州(指万州)东南海中,周六十里,又名榜山,海舟多泊湾于此。南番诸国入贡,视此山为表。”千里迢迢慕名来华的商舶,视海南为中华的标志,海南岛在海外交通史上的地位、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据史籍记载,蕃舶入岛已有专门的港口与水道,这无疑是久经舶航所积累的海岛知识。下面以海口为始点,自东至西,概述全岛停泊蕃舶的主要港口和水道。
 

     琼山神应港“港在县北十里,琼州白沙津,蕃舶所聚之地,其港自海岸屈曲。”
 

      琼山学前水“在城南,源自西湖,流经旧县学前,……东经番旦村,达大江入海,其支分流绕东至龙岐,古通番舶。”

 

     文昌七洲洋山”县东一百里大海中,峰连有七,一名七星山,茂林巢诸鸟,下出淡泉,航海者于此取水采薪。”
 

     文昌铜鼓山“在城东六十里,高十余里(丈),山势雄峻插天,西则垒石飞泉,东则悬岩临海,番舶望影魂惊。”
 

     万州独洲山“一名独珠,在州东南海洋中,风帆半日可到,峰势插天,周围五十里有田数亩,鸟兽、蕃舟多息湾泊。”
 

     万州独洲洋“独洲洋,在洲南五十里许,涛虽平,下有怪石错立,昔外番海寇之舟时遇风飘,多覆于此。”
 

     万州港门港 又名莲塘港、小英港,“在城东三十里,港口二山并峙,南北如门,开塞神速,舟出入颇险,其山诅有一石船,三石番神。不知其所由来,裔贾祷之,极灵,忌猪肉,嘉靖三年石塘、万里长堤“相似在城东海外洋。相传此石(千里石塘)比海水特下八九尺,海舶必远避而一堕即不能出矣;万里长堤出其南,波流甚急,舟入回溜中,未有能脱者,番舶久惯自能避,虽风汛亦无虞。”
 

     陵水望楼港“在州西八十里,抱里村岭下,流经望楼村入海,番国贡船泊此。”
 

     陵水桐栖港“县南十五里外,有南山商舡、番艇泊于此。”
 

     陵水毕潭港“在州东一百里,三亚村南海口,占城贡船泊此。”
 

     陵水番坊港“在州南十里,源发五指,流经州南北二河,至此成港入海。”
 

    陵水番人塘“在州西一百二十里黄流村西海滨,延长十余里。旱干中有石。俗传,旧为人村陷没,水通白沙港入海,塘上昔有番人村。”
 

      崖州榆林港“城东一百三十里,西南与安南之陀林湾对望,约三百里许,为印度洋所必由这路。群山簇抱, 岩峻哨。”
 

      崖州番坊港“在城西五里。”
 

      崖州番人塘“在城西一百二十里,相传番人覆舟于此,故名。”
 

    崖州大蛋港“在州西南三里,入抵大蛋利用坊,客商泊船于此。”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海南 回族 文化

上一篇:伊朗遍地是美女 找丈夫比找工作难
下一篇:在“八卦城”寻访穆斯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