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五省区清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分享到:
2014-02-05 10:26:40 【来源:】 点击:
作者:田晓娟  文章来源:宁夏社会科学院综合经济研究所 
 

    清真产业是以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和清真餐饮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清真产业呈现长足的发展态势,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速。据《2012年中国餐饮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近2400多个市县中,有97.3%的市、县有清真食品和用品产业。饮食、副食、食品经营户约12万多户,其中以专门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企业约有6000多家。另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中,清真食品产值3046.7亿元,上交税86亿元。因此,大力发展清真产业,已成为西北地区各省区的共识。

    一、西北五省区清真产业的发展现状

    西北地区是我国广大穆斯林聚居地区。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新疆穆斯林人口达1340万,占新疆总人口的一半多。宁夏、甘肃、青海的穆斯林人口仅次于新疆,都在百万以上。即使是在西北五省区中穆斯林人口最少的陕西省,在全省10个市地和104个县市中都有穆斯林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安、宝鸡、咸阳等市和安康、汉中、商洛等地区(见表1)。此外,西北地区还有众多的非穆斯林消费群体。由此可见,西北地区清真产业消费群体比较庞大。
            
    (一)西北地区有发展清真产业良好的政策环境 

    目前西北五省区制定的各种清真管理条例主要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认证通则》《青海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条例》《乌鲁木齐市清真食品管理办法》《陕西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办法》等等。五省区都有自己的地方标准,但都各自为政,加大了企业跨省流动的成本。
            
    为了统一清真食品认证工作需求,适应与阿拉伯国家、世界穆斯林地区清真标准互认和清真产品准入,宁夏、甘肃、青海、陕西、云南五省区于2012年12月21日在甘肃兰州召开会议,审定通过了由宁夏、甘肃、青海、陕西、云南五省区清真产业标准化委员会汇总整理的《清真食品认证通则》(简称《通则》)联盟标准,决定以地方标准形式,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通则》内容包括8部分,整体上涵盖了清真食品生产的各个过程。其中已经形成了包括清真餐饮服务、清真乳制品加工、清真面食品、清真肉奶专用饲料、清真制品包装5项通用标准和1项清真羊肉生产准则。以宁夏为例,目前已与沙特、埃及、卡塔尔、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建立了清真食品标准互认合作协议,但目前国内清真食品行业仍缺乏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相对完善的国家级认证标准和机构,清真认证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二)西北五省区清真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1.宁夏。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是宁夏优势特色产业,目前已形成以清真肉制品、乳品和调味品等为主体的清真食品产业体系和以回族服饰、少数民族文字印刷品、少数民族建筑装饰用品等为主的穆斯林用品产业体系。“十一五”期间,宁夏清真产业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截至2012年,清真食品工业企业约655家,从业人员约2万人。其中,规模以上清真食品工业企业102家,占规模以上食品工业的77%,实现工业总产值174.3亿元,占食品工业的82.23%。产值过亿元企业28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50.2亿元。目前,已形成以伊品生物、夏进乳业、塞外香、兴唐、泰丰、茂源等清真食品骨干企业群,建成以银川德胜清真食品工业园、吴忠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园等产业园区。2012年,宁夏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8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2.55亿元,同比增长72.3%,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实现利润4.6亿元,从业人员17942人,产值过亿企业15户。目前,宁夏形成以中银绒业、沙湖纸业、金海皮业、华泰家具等穆斯林用品骨干企业群。
            
    2.甘肃。甘肃清真产业主要是清真食品产业,分为三部分。一是以“兰州拉面”为代表的兰州市清真餐饮业。二是以打造“清真食品美食之都和中国西部清真食品基地”驰名的张家川县。三是以清真食品业为代表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依据临夏州统计局和临夏州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联系手册的不完全统计,对临夏州清真食品加工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调查,该地初具规模以上企业102家,企业员工3770多人,年生产总值达10亿元左右(见表2)。截至2012年底,甘肃省清真食品生产企业达到10343,企业员工101646人,年生产产值619526万元,年上交税额27410.41万元(见表3)。
            
    3.青海。青海着力打造产业规模化的清真食品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以清真肉制品、乳制品、保健品、速冻食品、专用调料、盖碗茶、糕点及果蔬加工的清真食品业和以服饰、礼帽、拜毯、刺绣、工艺品等种类丰富的穆斯林用品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清真产品出口总额达7亿美元,清真产业产值约达30亿元人民币。目前青海仅从事清真食品生产、加工厂家就有300多家,清真餐饮服务企业5500余家,从事清真食品用品的商户2.3万多家,在内地和沿海地区51个大中城市中经营清真餐饮业的人员有10万多人,带动30至40万穆斯林群众就业。目前已形成雪舟三绒、伊佳、仙红辣酱、高原绿色、裕泰食品等知名产品。例如青海伊佳布哈拉集团有限公司,其创立的“布哈拉”民族服饰商标美誉海内外,年均出口增长均在40%以上,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左右;化隆县的“拉面经济”也是青海省清真产业的一大亮点。另据统计,目前化隆县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0万人次左右,其中从事经营拉面馆的近6万人,在全国各地经营的拉面馆近8301家,“拉面经济”占整个劳务收入的70%以上。另外,青海省正在筹备规划集清真产业设计、研发、生产、集散、贸易、认证等采购与供应一体的中国(西宁)国际清真产业园区及西宁韵家口轻工业产业园区。
            
    4.新疆。改革开放后,新疆清真食品及特色餐饮业品牌涌现出以阿尔曼、阿米娜、香巴拉、华凌畜牧、五月花餐饮、吾吾子羊羔肉、大盘鸡、苏氏牛肉面链锁等知名品牌。目前,乌鲁木齐从事清真食品生产、加工、制作、储运、销售的企业和个体有4万余家,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726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891家,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19家(国家级23家)。2012年,乌鲁木齐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餐饮业发展建设中国清真美食之都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从资金补助、政策引导、培训、奖励等16个方面推进乌鲁木齐市清真餐饮业升级。其中,龙头企业将获政策支持,凡餐饮设备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型餐饮环保节能设备研发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使用新型环保馕制作设备的,给予一次性3000元补贴。这些条例、措施、规划和通知等一系列内容可为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条件。2013年,乌鲁木齐饮食服务行业协会发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色餐饮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希望从总体上形成有影响力的清真菜系,打造具有浓郁的西域民族特色,逐步形成新疆清真“大餐饮”产业。此外,政府已将乌鲁木齐和昌吉建设成“中国清真美食之都”和“中国回民小吃之乡”的设想提上工作日程。
            
    5.陕西。目前,陕西省西安市清真食品经营户约3500多个,其中清真食品经营户25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例如西安“回坊”就有600多家经营户,号称“清真美食一条街”。汉中市也是陕西一个清真食品的重要生产基地,餐饮业方面有“伊盛祥”饭店,“凤发祥”、“同顺祥”等老字号企业。西乡县信一清真食品厂是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企业,生产的有酱卤牛肉干、麻辣牛肉干、金丝牛肉等五大系列30多个品种。西乡县的食香斋牛肉干等4大类9个品种获发明专利。西安三宝双喜集团是一个集制药、教育、房地、清真食品四大产业为一体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该企业于2013年1月29日在西安举行了三宝双喜(国际)清真食品商贸港试运营暨陕西首届清真食品购物节,旨在打造一个大型清真食品交易平台,使更多的清真食品企业通过商贸港做大做强。         
    
    此外,近年来举办的展会经济对西北五省区清真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继郑州在全国率先举办中国清真食品博览会后,新疆乌鲁木齐市、甘肃张家川县先后举办了中国清真食品及民族用品博览会和清真食品节。随后宁夏举办的国际清真食品民族用品节,进一步确立了它在国内清真食品生产领域的“话语权”。截至2013年,青海省已成功举办7届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展览会,使其逐步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清真食品用品展览会。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西北 省区 清真

上一篇:宝安清真寺设立遇困难 穆斯林媒体人无私来帮忙
下一篇:一座积极宣传伊斯兰文化的清真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