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走廊地名观察:撒拉族的“撒拉八工”
分享到:
2011-12-11 23:54: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

各民族或族群在西北民族走廊上迁徙往复,在这里碰撞、交流、摩擦、融合。随着历史的进程,有的族群退出走廊,空留地名遗迹;有的族群入住走廊世居,重新命名居住地。记者发现,走廊地名里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癿藏和桴罕

    乘车从临夏回族自治州去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路边的一个地名引起记者注意——“癿藏镇”。同行学者说,此字当地念“bie”,一声。民国时期,顾颉刚到西北考察路过癿藏时,这个地名也曾引起他的注意。

    上山,经三大湾,十二时至癿藏。……云亭先生家在阳洼,马安良家在其南漠尼沟,阁臣、勋臣昆仲家在其北癿藏;四五十年来支配西北政局之三马家都在此三四十里之间,洵为一奇迹矣。癿字甚少见,惟在《岷州志》中见有番人名癿旺,生于明代,应试入仕,任湖广郴州吏目;倘癿藏之名,亦与番语有关乎?(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1938年7月)

    据介绍,积石山县有关部门在规范地名时,尊重群众习惯,并不轻易更改长期沿用的生僻字。他们查到“癿”为宋代西北少数地名用字,解放后当地也一直沿用“癿藏区”、“癿藏公社”、“癿藏镇”,因此留用至今。

    临夏在古代长期为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争战之地,唐代与吐蕃在这里更是相持鏖战。宋代,吐蕃后裔唃厮啰之孙木征在癿藏筑“踏白城”。

    在积石山县对面的官亭镇是三川土族之乡,属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记者到官亭时,据当地土族学者徐秀福介绍,三川的土司中,朱土司始于元代西宁州土人癿铁木,辛土司始于西宁州土人朵力癿,“癿”字不罕见。

    这让记者想起从夏河县乘车快要进入临夏州时的一个地名:桴罕镇。秦汉时期在临夏设置桴罕郡。羌族在古代活动范围曾经很大,这里曾长期是桴罕羌(也写作罕羌)活动的区域。

    藏族和羌族先民都已先后退出这一地区,癿藏和桴罕作为地名保留下来。

    东乡族的工匠村

    初到东乡县,记者吃了一惊,原来该县全名就叫“东乡族自治县”,直接以民族名称作为县名,这在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旗)中也属罕见(其他还有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县志办主任汪作平向记者介绍,临夏古称“河州”,以其为中心称呼四邻为东乡、西乡、南乡、北乡,后来讨论族名,东乡族因此而得名。

    《临夏大辞典》主编马志勇曾对东乡县的地名进行研究,他认为,在没有文字记载的东乡族历史中,地名是保存历史的活化石。13世纪初,成吉思汗大军西征归来带回大批“撒尔塔”工匠,留居河州东乡一带,设置工甲匠管理。东乡县一些以工匠工种命名的村名保留至今,如“免古赤”,意为银匠;“阿拉苏赤”,意为皮匠;“坎迟池”,意为麻匠;“阿娄赤”,意为背篼匠;其他如“他木赤”,是探马赤军的转音。“元代的工匠,亦兵亦匠,平时为匠,战时为兵”。

    今天,东乡族仍保留了不少传统技艺,最有代表性的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乡族擀毡技艺”。据马志勇说,东乡人与中亚人使用的工具、制作的方法和程序完全一致,技术和文化的传承关系十分明确。在东乡县博物馆还陈列了不少东乡老匠人使用的各种工具,表现出东乡族精湛的工匠技艺。

    保安族新旧“保安三庄”

    对保安族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保安三庄”的说法。在保安族现在居住的甘肃省大河家镇一带,找不到“保安”这个地名,因为保安镇在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原义与保安族先民是军事屯戍集团有关,他们至今仍以善造锋利的保安腰刀著称,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位保安族学者都告诉记者,每次回到青海保安镇等保安先民生活的村庄,情绪激动,难以自抑。

   过去的说法一直是这样的:保安族先后聚居在“保安三庄”,旧三庄为青海省的保安、下庄、尕撒尔,新三庄为甘肃省甘河滩、梅坡、大墩。

    然而,保安族学者马世仁告诉记者,根据他的研究,尤其是对甘肃青海两地的口述访问和实地考察,“保安三庄”的说法是后起的,不是保安族传统说法,无论在甘肃还是青海,保安族的实际聚居地都不限于新旧三庄。也有保安族学者告诉记者,他们并不完全赞同这一结论。

    裕固族和皇城镇

    记者与裕固族学者阿尔斯兰一起来到绰尔塔拉草原。这里水草丰茂,不过据称裕固族最好的牧区是夏日塔拉草原。夏日塔拉是金色草原的意思,曾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之一。

    2010年,记者到金昌考察骊靬文化,曾探访夏日塔拉,那里属皇城镇辖区。裕固族分西部裕固族和东部裕固族,县城设在西部,而皇城镇是东部裕固族的行政中心。“皇城”这一地名与蒙古帝国有关。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即汗位之后,将河西走廊及甘青一带分封给他的儿子阔端。据记载,阔端曾在此修建夏宫,至今保留有大小两座古城遗址,是为“皇城”。蒙古族在走廊上留下一系列重要遗存,如1247年阔端王和萨迦派法王萨迦·班智达在武威进行凉州会谈,至今遗址尚存。

    蒙古对于西北走廊民族格局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影响。成吉思汗大军西征,在东归时带回各工种工匠,数量很大,一系列族群因此在走廊上自西北向东南迁徙流动,这对于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的形成,对于裕固族和土族的形成都有复杂深刻的影响。

    土族地名

    土族聚居的互助、民和、同仁等县的县名,本报在“走进土族”报道中已经介绍过,都是民国时期设县时取民族和睦、互相帮助之类的意思。

    同仁为藏族和土族等民族共居之地,藏语称这一带为“热贡”。热贡艺术近年来蜚声海内外,有的介绍里说热贡就是古代榆谷。“榆谷”分大小榆谷,在中国古代汉羌争战时期颇为有名,多数学者认为在今天青海贵德县等黄河上游谷地一带。

    查其来源,记者所见的资料里,这一说法最早由青海民族大学已故学者李文实提出,他认为“热贡”与“榆谷”为对音。至于是否成立,未敢遽断。

    撒拉族的“撒拉八工”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是撒拉族主要聚居地。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马成俊告诉记者,老一辈学者芈一之开始对撒拉族社群进行研究,当时初步探讨了孔木散的情况。马成俊认为,传统的撒拉族基层社会组织系统应该是:奥依其(家庭)—阿格乃(家族)—孔木散(宗族)—阿格勒(村落)—工。经过历史发展,撒拉族居住核心地区分为“撒拉八工”。

    马成俊曾对“撒拉八工”等地名进行过专门研究,试举几例如下。“查汗都斯工”之查汉都斯意即碱滩。撒拉族发祥地在“街子工”,“街子”(gaizi)系汉语,来源于“街集”(jieji),系汉语音转,循化汉回民族今天仍然读“街”为“gai”,此地为撒拉族发祥地,村中有集市集中在一条街,故名街集。

    除撒拉八工外,还有外五工的说法,其中化隆县的卡里岗地区过去为“卡力岗工”,“工”为撒拉语,而“卡力岗”为藏语山名,这一地名也蕴涵了“藏回”的信息。

    至于“孟达工”,有不同说法,有的认为按撒拉语字面“孟达”意思就是“这里”,有的认为是“蒙鞑”的谐音,孟达撒拉族是由镇守此地的蒙古穆斯林转化而来的。

    总之,这些多民族共居的地区,地名信息丰富,有可能多重叠加,也可能先后遮蔽,非常复杂,探讨其含义和词源需要慎重细密。

    本报记者 曾江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西北 走廊 地名

上一篇:热情洋溢的“哈萨克舞蹈”
下一篇:《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