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先人祖上来自西域 苦心订约 怕的是先人别故土 后代失天园
分享到:
2014-11-19 22:30:37 【来源:】 点击:
原标题:《新天方夜谭》三十三

      丁村其实并不全姓丁,村内哈姓、马姓才是大姓,人丁兴旺。丁姓家族人数并不多,之所以叫丁村,据传是三姓老辈人商议后定下的。原因是“丁”是阿拉伯语“迪尼”的谐音,是“教门”的意思。老辈人认为这个姓吉庆,故丁村还有另外一个名称——教门村。

      丁村人一直口口相传,他们祖上都来自西域,信奉伊斯兰,因眼睛有色而被称为“色目”人。他们随蒙古人由北向南,入中原、下江南,后迁徙边塞并定居。

      据村志记载,老辈人自感无望西迁返乡,恐后代叛教忘祖,曾订乡约村规。其中一条规定:丁村人,虽绝于今世故土家园,但志于后世相聚团圆。为此,保后人之伊玛尼为丁村首要村务,重中之重。无论何时,举全村最优秀少年后生,经严格考核后,择最优者若干,入寺念经。阿弘者,弘教也,掌管全村教务。伊玛目者,导师也,指导全村信仰。吾师他者,老师也,为全村解疑释惑。其余村民,皆出资、出力,同心支持。丁村人曾代代恪守此约,周边人,无论回汉,有口皆碑,教门村之美名远播。

      孰料,国家先是天灾,后是人祸,丁村人也未幸免。为生存,丁村后人无奈违背先人约规,纷纷以谋生为首要。再加上朝廷选贤,举国科举,入仕为官成为丁村后人梦寐以求之事。入世赚钱、入仕弄权,让丁村不少人家摆脱贫困奔小康,奔完小康争土豪。促使丁村人将最优秀的孩子送往考场,带入市场,美其名“两世吉庆。”随时间推移,三者相比较。入仕者,荣华富贵;从商者,金玉满堂;念经者,穷难养家。经堂之上,多为难以考取功名的孩子,丁村人彻底背弃了先人规约。

      教门村的教门似乎还在,清真寺依然矗立村中,只是寺大殿空。清真寺成了老人院,“吾师他”成了教育老人之师, 教门蜕化为红白事,导师成了“了事”,弘扬教务的阿弘成了盯着乜贴的阿哄,念经人也在蜕化变质,成了经训所批的“驮经驴。” 烟酒赌毒渐入村中,村风变坏。村民们责怪阿訇忙于过乜贴、了事,不重视宣教,不如从前的阿訇。阿訇批评乡老们只顾挣钱,不讲教门,只知道让孩子读书上大学,不让孩子进寺学教门,不如以前的多思弟们。阿訇与乡老互相指责对方不是,也都明白从前的丁村阿訇丁村人教门好, 但却都不愿再回从前,丁村人就这么纠结、挣扎在火坑的边缘。丁村还是丁村,只是教门村已名正而其不实,丁村人也早羞于外人再这样称呼他们。

      呜呼,丁村先人苦心订约,怕的是先人别故土,后代失天园。而今,这绝后之难正渐成现实!主啊,请赐予我们清廉的后代吧!莫让功名利禄模糊了我们双眼、固化了我们的心!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新天方夜谭

上一篇:中国近现代四大阿訇之一马松亭阿訇的一些记录
下一篇:牛街礼拜寺有个牛脾气的张大爷您知道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