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学强
河南·开封朱仙镇清真寺教长、穆斯林在线伊玛目
热门排行
魅力伊斯兰
|
刘学强:一位收捏提的老阿訇
上午一位头戴白帽,裹着绿色军大衣,手提黑提包,脚踏旧棉鞋的老人,带着一个同样穿着普俗的中年人来到北讲堂,这副打扮一看便知,是收“捏提”①的。
将两位让进屋,沏茶倒水。老人先自我介绍。他是一位百里之外一小坊清真寺的阿訇,今年八十岁,坊上有一百多口人。因过于偏僻贫穷,青壮年都进城打工了,现村中还有七十多口,多为老人、孩子。寺里原来只有一间水房屋,男女共用,现已另盖了一间,工钱还差几千未付,出来送个赛瓦布,求个捏提。说罢老阿訇高声念了“俩好勒我俩古我台,印俩宾俩黑乐阿林一乐二最米”②老阿訇念着,嘴唇和双手不停地抖动着。这是年过古稀者的普遍症状。 受文革冲击造成的阿訇断代影响,今天的老阿訇已十分稀缺,如此年岁还执教一方,敬慕之情使我坐在了老阿訇身边,为阿訇续了茶。 老阿訇是商丘人氏,年轻时曾经在家乡小学做过人民教师。后到西安某大寺一边下刀宰牲,一边为清真寺做义工。期间跟随阿訇学了一些经堂课程。在西安一呆就是27年。回到河南后,曾做过两任阿訇,都是很难请到阿訇的小坊。 老阿訇的老伴离世多年了,膝下有两儿一女,各个家境殷实。自从老伴离开后,儿女们心疼老父亲,不让外出做阿訇。但看到许多坊上教门滑坡严重,尤其是很多小坊请不到阿訇,老阿訇毅然走了出来,将所到之坊已经倾倒多日的圣教烛台重新扶起,复燃的正信曙光驱散了持续多年的迷雾。 初到任时,看到男女公用水房屋,不符合教法要求。老阿訇呼吁坊民积资建水房,但缘于坊民教门意识太差,一百多口人才收了一千多块钱。老阿訇回到老家动员子女,发动亲属,积资几千块。资金缺口依然很大,无奈老阿訇亲自出来求助各坊。 说起发展教门,老阿訇眉头紧锁,感叹道:现在的人心锈的严重,我这把老钥匙不费点劲很难打开啊。每到主麻,我得亲自出来挨家叫,每次能叫来五到七人做主麻。看到旁边有人在笑。老阿訇说,别笑我们,按比例,我们坊上做主麻的比例最高了。老人思想很开放,经常找些好的宣教素材在卧尔兹中念给大家听。 老阿訇的宣教对象可谓老少兼顾,找人做了一张小桌子、几把小板凳,准备些糖果瓜子,将放学的学生招到寺里,一边传授教门常识,一边指导学生写作业。他对我说,做为阿訇,我们经常被问起在哪儿开学?不管怎么说,我也算是个开学小阿訇了,老阿訇笑了,笑的很自信,很无悔。做过小学教师的老阿訇说起现在的学生,眉头又一次紧锁,写字的笔划都错了,这是基本功啊,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老师有责任啊。从老人的言谈中能发现中国传统国学的严苛学风。 当问起工资待遇时,老阿訇不停地念“艾乐哈穆杜林俩----每月工资五百,就我一人,花不完,安拉给我的恩典数不清,八十岁的人,眼不花,这一恩典值多少钱?无限感赞安拉!”老人第二次笑了。 说起当下教内的一些不良现象,老人拍着心口说:“窝心啊,有些事看不惯,清真寺都穷成那样了,有些人还占寺的便宜,给电车充电还要推到寺里充。看着窝心啊,每想起这事,真想回家不干了,可是一回家,孩子们就不让出来了。再者说,这坊上的教门怎么办?先知穆圣说,教门是火炭,拿起它烧手,丢下它就灭了,很纠结啊。”老人的眉头拧成了麻花。 茶间,老人从包内拿出一本小册子让我看,是一本关于礼拜候昆律例的小册子。他指着其中一页对我说,现在发展教门如此之难,我们是不是需要降低教门门槛啊,坏乃玛仔事项一下子规定了68件,拜功麦克鲁海规定了77件,行教门有这么繁杂吗?《古兰经》中不是说教门是简单易行的吗? 理解老阿訇,每主麻挨家去叫,才叫来五六个人,还敢设门槛?我解释说,对于专事敬主的修士,这也不算多;对于初进教门之人,不需要这么多,越简单越好,教法原则是恒定的,教法细则问题则要因人而宜,行教门需要循序渐进。老阿訇点头表示认可。 我也纳闷,坏拜事项、可憎事项哪能规定这么多,即便是传统的教法经《伟嘎耶》也没有如此令人生畏的数字。不可否认,后辈法学家或出于防微杜渐,对于前辈法学作了详尽的教法演绎,遂出现了上述的数字。如此庞大的数字既能体现出如履薄冰式的虔诚,也会形成高不可攀的门槛。因此,过于庞杂的教法体系,需要回到本源,去繁就简。 晌礼前,让老阿訇在礼拜殿讲了个卧尔兹,其中,他背诵了据说是先贤刘介廉所写的“绿衣颂”,这首颂诗是老阿訇在西安时背会的,只见他双目微闭,打着手势,声音铿锵有力,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此时方才发现老阿訇具有极高的演讲天赋。地道的开封方言中流露出浓浓的传统私塾文人的历史韵味。与我们这些现代式的演讲风格相比,老阿訇之举手投足尽显古典之美。 绿衣颂背完了,老阿訇的双手还在颤抖着,礼拜殿内鸦雀无声,旁边几位年长者的眼睛湿润了。这首诗使对诗词少有倾情的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沉重感、愧疚感,尽管这首诗听起来并不象是刘智所言。 出了礼拜殿,这位老阿訇得到我们礼拜教亲们的夹道问候与祝福,他所在的清真寺得到了我们坊上鼎力的支援。 离开前,我让老阿訇将“绿衣颂”重背一遍,作了录音。内容如下: 绿衣颂 你穿上这件绿衣,真主慈悯品级,继承穆圣的业绩,伊斯兰的战旗; 你穿上这件绿衣,多少人在祝贺你,多少热泪往下流,多少眼光看入迷; 你穿上这件绿衣,爬上了学者的楼梯,你要自尊自贵,千万不要自暴自弃; 你穿上这件绿衣,五功六信为第一,拜功是根本的根本,道德是正义的正义; 你穿上这件绿衣,时常新鲜伊玛尼。你是穆圣的继承人,四大伊玛目的后裔。 如果你不礼拜,就辜负了这件绿衣,清高的真主怒恼你,群众给你翻脸皮。 大事小事不找你,还要心中恼恨你。 懒蚕不吐丝,懒蜂不酿蜜,懒猫不拿鼠,懒人不争气。 懒人爱作三件事,吃好,穿好,得休息。 背着火药去救火,落得自己害自己。 你周围的各族人民是你同胞亲兄弟。 你爱人,人爱你,心心相印,多友谊。 你穿上这件绿衣,今世后世要双手举。 爱国家爱教门,长期遵守逊乃提。 光辉这件绿衣,丰富了你自己。 祝你成功,祝你胜利,祝你万事大吉。 注:①“捏提”一词为阿语音译,原意为“动机”“意念”,这一词汇在中原穆斯林中广为沿用,纪念亡亲或表示知感举办的活动称“过捏提”,为穷人或急需者等主道用途施舍亦称“出捏提”。 ②意为:无法无力,只求清高伟大真主的佑助。 萨利赫·刘 写于朱仙镇清真寺 2014、2、2 上一篇:刘学强:女人智力不如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