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强:博四男生的困惑
分享到:
2016-02-16 17:00:50 【来源:】 点击:
       今天在电梯中碰到一位博士四年级的男生,交流中得知我是一阿訇,就要求到我房间和我聊天。宿舍中,我俩聊了好久,感觉到位年轻人很自负,也很纠结。这位博士是学马哲的,曾经专门研究过民族宗教问题,其中对伊斯兰教有所了解,对伊斯兰教的历史了解很多,但并不系统。其中有一部分聊天内容,很有代表性,现整理如下:
博: 我研究过所有的宗教,我特别希望有哪个宗教能够说服我,让我皈依。

刘:你不是党员吗?党员不是不能信教吗?为什么想皈依宗教呢?
博:其实信仰是与生俱来的,党员是应该信马列的,但马列并不是一种宗教信仰,它没有受崇拜的至高存在,也没有彼岸世界,只是一种学说或信念。

刘:那你接触过所有的宗教,就没有产生过皈依的冲动?
博:没有,目前我还是坚定的无神论者,我感觉没人能给我证明神的存在。
刘:既然你自称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可是又渴望皈依宗教,这怎么能说明你的无神论信念是坚定的呢?

博:我也感觉有点矛盾。
刘:那你说说,你对宗教的认识。

博:我所接触的宗教给我的感觉都是人为的,是先入为主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自创的。
刘:你这种看似很聪明的想法,古代就有,叫“以神道而设教”,当政者设立宗教,旨在吓唬、麻醉老百姓,维护其政权。用一个现代词汇,叫忽悠人。对吗?其实,千万不要认为宗教在忽悠人,再忽悠,它也忽悠不了几千年啊,忽悠总有被揭穿的时候。范伟,那种智商,也只能被赵本山忽悠两年,第三年就没戏了。你认为宗教在忽悠人,你就太小看我们人类的智商了。你要想想,是宗教在忽悠你,还是你在忽悠你自己?

博:那为什么感觉走进一个宗教很难呢?
刘:宗教的魅力不在于理论,理论是有局限性的,历史的上宗教大家,没一个是博士毕业的。宗教是一种灵性的信仰,是高于理性和感性的。马克思说,宗教是鸦片,其实真正的鸦片是俗知。正因为你学的俗知太多了,麻醉了你与生俱来的信仰天性。宗教绝不是学来的,而是修来的,悟来的。
博:你觉得宗教与科学有冲突吗?

刘:二者犹如两条铁道上行的火车,宗教是恒定的,科学是动态的;宗教讲价值真理,科学讲事实真理;宗教讲超越,科学讲发现;宗教是眺望地平线的,科学是局限于试验室里的。何来冲突?若有冲突,那只能是搬道工的操作错误,那时必定酿成大祸。

博:伊斯兰教对科学持什么态度?
刘:伊斯兰认为:崇拜科学与不相信科学都是后果惨重的。
博:但我觉得宗教的本质还是对人性的束缚,对自由的剥夺。

刘:纯粹的自由属于真主自身,因此,越亲近真主,我们就越自由。自从文艺复兴以来,人类似乎都抛弃了宗教,拥有了自由,然而,我们真的自由了吗?现代人,家家都是防盗门窗,把自己关进了铁笼子,这是自由吗?小伙子,你还不到三十岁,你头上的白发比四十岁的我还要多,怎么能说你自由呢?伊斯兰崇尚自由,我们崇尚的自由绝不是来自欲望的满足,而是来自于神圣使命的履行与完善。

博: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化的社会是宗教日益边缘化的社会,尽管从表面上看宗教信徒人数并不少。
刘:社会学家杜尔凯姆说:现代化社会的特点是无根、混乱与迷失。波德莱尔的总结是:陌生人的社会。韦伯的总结是:去魅。我想,这些著名的社会学家如此界定现代化,应该是有根据的吧。这种病态现象恰恰是宗教被边缘后的必然现象。

博:我经常翻看《古兰经》,感觉有些内容与神话故事里的内容差不多。
刘:那我就纳闷了,那为什么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歌德谈到古兰经的时候说到:“古兰经是百读不厌的,每读一次,起初总觉得它更新鲜了,不久它就引人入胜,使人惊心动魄,最终使人肃然起敬。其文体因内容与宗旨而不同,有严正的,有堂皇的,有威严的——其庄严性是不容否认的……这部经典,将永远具有一种最伟大的势力”。你不会否认歌德的文学地位吧。

博:这是歌德说的吗?
刘:你可以去查。
博:那您觉得我的认识哪里出了问题?
刘:伊斯兰教讲天启,天启的东西是不能用肉眼看的,要用慧眼看。肉眼看到的只是表相,慧眼看到的才是实质。为什么你总觉得宗教是人为的东西,因为你被束缚在宗教的文字相里了,比如宗教里的主宰、神灵,它是超自然的存在,不是具像的人与物,但宗教经典中,却将其拟人化、形象化。

博:对啊,既然是超自然的存在,为什么还要拟人化,形象化?
刘:《古兰经》是神圣的,但人类是世俗的,只有超凡脱俗才能真正理解古兰经,但脱俗需要过程,首先要借俗,然后再脱俗,最后才能入真。古兰经中的拟人化经文,其旨意在于让信众感知到主宰的临在,但必须要对此作非拟人化的理解,因为《古兰经》说,任何事物都不与真主同像。而你却犯了望文生义的文本主义错误。包括宗教讲的天堂、地狱,都是真实的存在,但同样也是超验性的。如果你将其具像化了,你就觉得它是人为的,它不是人为的,而是被你人为了。
博:你相信死后复活吗?

刘:当然。
博:可是除了古兰经之外,谁能证明死后的世界?
刘:死亡之门的后边到底是什么?不外乎两个答案,要么是悬崖,要么是一束光。悬崖意味着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一束光意味着新的生命的开始。请问,你是愿意跳悬崖呢,还是愿意跟着那束光走呢?

博:----------(无语)
刘:你毕业后准备做什么?
博:到某院校教书
刘:教师被称为灵魂的工程师,但是你相信灵魂的存在吗?
博:人有灵魂,但灵魂只是象征性的。
刘:对灵魂的存在,不要妄下定语。对于灵魂,我们所拥有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对灵魂所作出的判断,其正确程度也是非常有限的。宗教中的许多存在,不需要我们明知,但需要我们明智,即在无知中明智,这样你才会在有限中感知无限。

博:和你聊天,感觉还不错,但仍然没有皈依的冲动。   
刘:有点遗憾,对吧,伊斯兰认为,真主的引导才是决定性的,人都是无能无知的。信仰的境界是突破语言文字的。我只能祈求大能的真主佑助你,早日悟道,步入伊斯兰。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上一篇:刘学强:漫谈圣记
下一篇:刘学强:阿訇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