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分量:请悄悄读书!
分享到:
2012-01-20 20:00:04 【来源:伊斯兰之光】 点击:

    二、读多少书?

    李敖在《中国名著精华全集》的代序《要把金针度与人》中提到,古代中国人中读书最多的,当属清代大学者、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的编著者陈梦雷。陈梦雷曾说自己“读书五十载”、“涉猎万余卷”。李敖在历史学方面的造诣很少有人能匹敌,他的这个观点没错,陈梦雷读书之多,确实在古人中无人能出其右。

    资料显示: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民族,为64本,平均每人每月读书5.3本;犹太民族每个14岁以上的孩子都必须与成人一样,每月至少读书一本。其次是前苏联,为55本,平均每人每月读书4.6本。美国开展每人每年平均读书达50本的计划,即每人每月读书4.2本。整个欧美人每人每年读书60本。而我们中国人每人每年读书才7本,这7本少得可怜的书中还包括学生在学校里使用的课本。

   看见了吧?犹太人为什么——厉害;犹太人因此也不是小民族,而是大民族!当今的阿拉伯穆斯林已经不能与犹太人相比,甚至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也不能与他们相比。

    犹太人在金融、传媒、农业方面的成就巨大。在以色列27,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耕地只有20%。但是,他们的棚内辣椒亩产5-6吨,西红柿亩产30吨以上,奶牛年产10吨。以色列的1个农民可以养90口人。据此推算,地球上可以养活三倍于现在的人口。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中,犹太人占38%;他们当中有不少拔尖的文人、艺人,有众多精明的银行家,比如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到上世纪末,历届美国国会中的犹太人议员之总数超过150人。

    以色列总结的经验:教育、教育还是教育。而教育就是好好读书!

    2005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走低,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1999年首次调查的国民阅读率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搜狐读书网站2004年的社会调查显示:知道“世界读书日”的人仅占6%,67%的人从未听说过这个日子;还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国民保持阅读习惯的人仅占5%。

    毋容讳言,我们穆斯林的读书量估计更少,或者说,很多人根本没有读书的习惯;不是不识字,就是懒于阅读。这种局面,对信仰的基本认识都存在不小的缺憾。我们中的不少人比较容易踩踏教法底线,可以长期忽视宗教攻修,这恐怕与很少读书有关;因为读书少,又不向智者请教,所以,对真主、对使者、对教门的认知比较模糊,归向教门的动力不足……

    请看,在19世纪,一个不识字的英国文盲终身使用的单词在300个以内。

    今天,在21世纪,我们穆斯林中的文盲终身使用的中文词汇又是多少呢?可以说,不少穆斯林(除拥有自己语言的维吾尔等民族)属于双文盲,即中文和阿拉伯语双文盲。既是研习阿拉伯语多年的中文文盲,其终身使用的中文语汇又有多少呢?在这样的语言背景下,我们又如何传承和接受博大精深的伊斯兰呢?而且,我们的不少人阅读不多,甚至没有阅读的能力。

    笔者曾见识两个读书人。

    一是在火车里站着读书的香港某杂志的青年记者。他没有座位,一直站在过道里读一本厚厚的书,很专注,偶尔挪动身子给过往乘客让道。我几次请他坐到我的座位上缓缓,他都断言谢绝,还说,哪能让信教的人站着。看看非穆斯林读书人的风度!

    二是一路读书的美国女学者。她和父亲拍一部介绍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纪录片,我们陪她们去某地拍摄。一路上,不论在车里,还是在拍片间隙,她都抱着书,置之度外地读书。三天后,她读完了那本六百多页的书。

    请看看国人:那些“抢占”阅览室座位的大学生,他们凌晨四点就到门口排队,直到八点钟开门。他们在那里不但可以静心读书,还可以学习。

    新东方的领袖俞洪敏大学四年读书600余本,一年150本,一月12.5本,一周3.125本,一天0.45本。不震撼吗?

    在美丽的新疆,有一位养蜂的兄长,他30年的蜂场岁月,读书不缀,而且带领养蜂的徒弟们一起读书。这位兄长阅读量大,可以成段地背诵中文译介《古兰经》原文。由于长期读书,“导致”满腹经纶,与人攀谈时的主要话题紧紧围绕所读书籍,时时围绕伊斯兰和穆斯林。不羡慕吗?那我们呢?

   我们往往把自己不读书的习惯归咎于没有时间或是忙。其实不然。

    这样如何?我们每天读书一小时。如果真那么忙,真抽不出一个小时连续阅读,那我们可以分段阅读,或是累计阅读。这样,每天完全可以腾出一小时来读书。如果这样坚持下去,一月读一本书,一年就是12本,那我们就会发生变化!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我们 分量 悄悄

上一篇:浅谈穆斯林的信仰道德与操守
下一篇:当代赛莱菲耶需要学术和道德的反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