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中的知识与求知
分享到:
2010-02-25 19:19:08 【来源:】 点击:


    这样来看的话,你比如说美国人的武器先进,它能造飞机、大炮、原子弹,它的这些知识从哪儿来?我们以前好像认为这跟我们的教门没有关系,那是非信士的知识,但是如果不是真主的意欲,它怎么能拥有这种知识。所以说这个社会上的任何一样知识,都来自于真主,只有在真主的意欲下它才会发生,才会存在。这应该是伊斯兰的一个整体论的观念吧。我们不能把这个割裂开来,说只有我们念经才是寻求知识,我们到社会上上学就不是知识。回族社会古代就有这样一个缺点,说读书必然反教。那个读书说的是读汉文的书,以前的经堂教育基本上是不学汉语的。正是因为以前回族社会他这种保守性,他不接纳汉文化,他觉得汉文化是非穆斯林的知识,要跟她保持距离,这种观念反而把穆斯林退缩成一个狭小的民族,成为一个少数民族。实际上,作为中国穆斯林我们的母语就是汉语,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说阿拉伯语的,阿拉伯语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是一种外语,在你的母语你都掌握很差的情况下,你说你能够把真主的经典理解的非常透彻,那个我是不太相信。

     比如在明清时期,大家都承认用汉语来阐释shi伊斯兰教达到的定点高峰是王岱舆、刘智这些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是学通四教的学者,他们不仅通伊斯兰教还通儒家、道教和佛教。在王岱舆的著作里有一本名叫《希真正答》就是他跟很多人讨论问题的一个问题,别人给他提问题他回答。给他提问题的这些人里面,有很多和尚、道士,他跟这些人辩论,他说的那些话,就我目前的水平来说我有些东西还看不懂,但是他把那些和尚、道士说的哑口无言。为什么有这种水平,首先因为他汉文化水平很高。刘智的《天方典礼》中有一篇叫做《识认篇》,就是讲认主的,这一篇可能有一、二百个字,但是他对认主的那个概括,迄今为止在中国没有人超过他。这种能力,就是因为他对汉语掌握的能力。同样到了<>民国时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阿訇,比如说新疆的马良俊,宁夏的虎松山,内地所谓四大阿訇王静斋、哈德成、达斧生、马松亭,哪一位不是说汉文化水平很高的。我觉得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位说只懂阿拉伯语不懂汉语的阿訇留下来什么著作,对今天我们有重大影响。可能当时他的而林水平也很高,他教了很多徒弟,但是现在人们已经把他忘记了。不是说他没有水平,他可能有更高的水平,但是他没有发挥出来。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一个认识的问题,是因为我们把知识割裂了。真主创造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统一性割裂了。我们把它分成我们的和他们的来看,没有把这个世界看成都是我们的。概括的来说,知识分为教门的知识和世俗的知识,但是这两个都是真主的知识,统一起来都是伊斯兰所要追求的知识。

三、求知的目的
    第三个问题,我接着就要推理下去,既然要求知,那求知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在学习,没有信仰的人他也在学习。每一个国家都重视教育,比如中国基本上是不信仰造物主的,但是中国人非常的重视教育,每一个家庭,为了他的孩子要上学,他砸锅卖铁、借钱贷款他也要上学。他为什么要上学,他有他的追求,他的追求就是要找一个工作、铁饭碗,要吃饭。那么我们穆斯林呢?我们大家在这里学习我们为了什么?我觉得伊斯兰里面的求知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认主。刘智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他说伊斯兰教的信仰是什么,他说了三句话:以识主为宗旨,以敬事为功夫,以复命归真为究竟。这三句话的确概括了伊斯兰信仰的核心。同样也有一个人说的也非常好,他就是马明新。人们问他知识的终点是什么,他说就是认识到造物主的存在;人们问题他伊斯兰的终点是什么,他说了一节古兰经文:无能无力,唯凭全知的伟大的真主的援助。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说的非常好。

    知识的终点就是认主。一个人再有学问,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做了多少发明创造,或者说有多么高的学位,中国的博士成千上万,但是最终他们没有认主,这就等于没有学问。没有对真主认识的结果,你的一切就白学了。我们穆斯林正好相反,我们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技能,主要的是认主。

    为什么只有学习才能认主呢?正如古兰经中所说的,有理智的人和无理智的人是一样的吗?人是有层次的。很多伊斯兰的学者有过这样的论述,说文盲的信仰和学者的信仰是不一样的,文盲的信仰是盲从的信仰,别人说给他他就信了。而学者的信仰是运用了自己的思考,运用了真主给他的这种能力,坚定信仰。这样的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才是伊斯兰所提倡的信仰。要不古兰经讲到那么多知识干什么?

    同样的,可以对比一下。在基督教的圣经里面箴言中头一句话说:敬畏上帝是智慧的开端。西方人也是很重视这一点,只是他说的是开端,马明新说的是终点,但都说到了要承认真主。

    这就是伊斯兰求知的目的。而在现实的社会中,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世俗的学者的愚昧。我们学习是要认主,他们学习或许目的正我们相反,是证明真主不存在。有的人的学习是为了背离真主,离真主越来越远。但这种差异并不是说知识有好有坏,不是说有的知识让人认主,有的知识让人背叛真主。而是说求知的人他个人的态度问题.

四、求知的途径
    既然知识那么重要,那么我们应怎样去求知,怎样获得这种知识。在世俗的领域来看,求知就是上学、读书,就是要接受国家的教育,这就是知识的来源。但是在伊斯兰看来知识的来源,人们求知的途径可能有两个。在中世纪的时候,伊斯兰的几位哲学家都提到了这个问题,在学术上叫做“双重真理论”。
 
    说真理有两个来源,一种是启示的知识,真主降下的启示,通过历来的先知所说的话而形成的经典,这种知识是绝对的知识,因为它来自造物主。你不需要去思考,你接受就可以了。另外一个途径是人自己去追求,那就是理性的知识。

    理性是人所具有的一种能力,是真主的一种特慈,其它的存在物都没有理性。我们知道现在的社会,整个世界都非常崇拜理性,推崇理性。包括穆斯林内部也有很多人极端的相信理性,已经相信到一种迷误的地步,时不时把伊斯兰的信仰放在理性的天平上来秤一秤。他觉得复合理性才是正确的,有的人就是走到了这一步。我觉得他就是没有把这两种分清楚,实际上中世纪的伊斯兰学者已经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说的很清楚了,理性的知识不能取代启示的知识,也不能用理性去衡量真主的启示。

    来自真主的启示是绝对的知识,而人类通过自己的理性求得的知识那是相对的知识。理性是什么,就是人看到一些现象,首先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印象,然后他用一些个推理啊、判断啊、归纳啊进行总结,这就是人的理性。简单的说就是这样。但问题是,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它只承认理性不承认启示。那结果是什么,实际上很简单。
理性所认识的永远都是相对的有限的。比如在一千年前,人类的理性所认识的就是那么大(周老师划了一个圈),这时当时人的理性所能认识的,一千年以后这个圈变大了,再过一千年还会变的更大。人类认识的范围会越来越大,但是它永远都跑不出这个圈,永远都在里面。就是说人类的认识是有一个范围的,永远在一个圈子内,那么圈子的外面是什么?圈子的外面是没有边际的,是无限的,是绝对的领域。人类的圈子扩展的再大也不可能包括整个宇宙,理性肯定是有限的,你不能把有限的东西夸大为无限的。这实际上是现在社会认识的一个误区,他们认为理性能够认识一切,很多人是机械的理性主义者,科学主义者,他就认为人类认识的范围不断扩大,终于有一天会扩大到认识全部,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能认识,他们坚信会有那么一天。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真主那里才有绝对的无限,人永远都是有限。关于“双重真理论”这个问题,像伊本·西纳、伊本·图菲利、伊本·鲁士德都有这些论述。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斯兰教 知识

上一篇:斋戒的圣行
下一篇:礼拜是虔诚行为的体现(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