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留学生在海外的发展变迁史
分享到:
2010-07-06 20:57:13 【来源:】 点击:


回族青年到海外留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1900年为界限。1900年以前,回族前往中亚
和阿拉伯国家都是以朝觐为主、游学为辅。由于交通工具的限制,以前通过海路坐船去朝
觐,一般要二至五个月的时间,通过陆路去朝觐则需要一至三年的时间(现在乘飞机到沙特
只需9个多小时),去的人虽然少且零星,但影响很大。他们在阿拉伯朝觐后,又周游各地,游
学四方,回国后,创立了各自的门宦学派,促进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

  18世纪期间,苏菲主义哲赫忍耶学派的创始人马明心(1719~1781年),经名易卜拉欣
,6岁时进入清真寺学习阿文,1728年他9岁时,随叔父经青海、新疆、中亚的丝绸之路古道
前往麦加朝觐。在中亚地区遇到风暴,马明心和叔父失散,后流落到中亚布哈拉习学教门。
他从布哈拉又前往也门扎比德地区,为穆罕默德·布鲁尼道堂收留,在导师阿卜杜勒哈思格
·阿齐兹·米斯加吉的指导下,攻读《古兰经》、《圣训》,学习苏菲教义的经典,先后朝觐
11次。1744年,马明心从中亚原路回国,创立了哲赫忍耶教派。

  苏菲主义虎夫耶华寺门宦创始人马来迟(1681~1766年),经名阿卜杜勒·哈里姆,祖籍
陕西长安,后迁居临夏(河州)。清雍正六年(1728年),马来迟跟随来河州的阿拉伯人谢赫·
艾祖展伯勒去麦加朝觐,他们先到广州,在怀圣寺跟伊玛目埃莱夫学习宗教精典和阿拉伯地
理、风俗,两个月后,又约同伊斯哈格及也门人克两米一起乘船,历时两个月到达也门亚丁
。朝觐后,先后在麦加、大马士革和开罗访师求学。雍正十一年(1733年)由海路经香港、
广州回国,往返达6年之久。马来迟回到西北河湟地区后,创立了虎夫耶华寺门宦。在他的
影响下,青海卡里岗地区的部分藏民于1756年皈依了伊斯兰教,历史上一般被称为“藏回”


  1841年,云南太和人(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马德新(又名马复初)经缅甸,从海路赴麦
加朝觐,后游学开罗、亚历山大、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罗德岛、亚丁和新加坡等地,与
各地的伊斯兰学者、长者接触交流,研讨“天方之学”。根据庞士谦《埃及九年》记载,马
复初是中国最早的在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的回族学生。马德新和王岱舆、马注、刘智并
称为中国四大经学家、译文家。马德新翻译的《宝命真经》是中国最早的《古兰经》节译
本,他精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四典要会》、《朝觐途记》。马德新
也是中国第一位直接用阿文和波斯文解释《古兰经》的回族学者。

  1886年,中国伊斯兰教伊赫瓦尼派的创始人马万福(甘肃东乡果园村人)同阿訇瓦里加
、举人马会三经中亚陆路去麦加朝觐,后留居麦加4年,寻师求教,在沙特阿拉伯瓦哈比派学
者海立巴·艾布·盖勒创办的“海力希巴学校”学习《古兰经》、圣训和教法。1892年
从海路回国后,在河湟地区宣传伊赫瓦尼教义。其宗教思想和主张均源自瓦哈比派的学说
,他提倡“凭经立教”、“尊经革俗”,强调一切宗教功修、礼仪都应遵循《古兰经》和《
圣训》,反对崇拜教主和拱北的一些做法。马万福宗教知识丰富,讲经深入浅出、引经据典
、有条有理,深受门徒和教众的欢迎。

  在清末洋务运动初期,清朝派出200多名欧美留学生后,出国留学成为晚清青年学生新
的追求。1905年,沿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在中国被废除后,大批青年负笈海外,形成了
中国第一次留学高潮,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如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思想家严复和唐绍仪
、伍庭芳等人。这个时期,不仅出现了向西的“留洋”潮,而且出现了向东的留日学习潮流
,蒋介石、鲁迅和郭沫若曾先后在日本留学。回族穆斯林青年学生的第一批出外留学,主要
是清末期间的留东学习。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六月,留日的穆斯林学生组织成立了“留东清真教学会”,此会
得到驻日钦差大臣杨星垣的支持和资助,还于同年11月在江户川亭召开第一次成立大会,会
长为宝廷梁,其宗旨是联络同教情谊、提倡教育普及和宗教改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正月和七月先后召开第二次、第三次会员大会,在东京设立编辑部,印制协会刊物,赠送国
内教胞,刊名为《醒回篇》,这是回族穆斯林办得最早的刊物,仅出一期,有36名会员。奉天
人杨启东是唯一的回族女留学生,她在日本实践女校留学,开回族女子留学之先河。

  在留日回族学生中,成就最大的是知名人士马邻翼(1864~1938年)。他生于湖南邵阳
,出身经学世家,其父马彦希为著名阿訇。清末他应试科举,补博士弟子员。1902年,马邻翼
放弃功名,东渡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学院)。1905年9月,孙中山在东京创建“同
盟会”,马邻翼遂加入同盟会。同年末返回湖南,先后在长沙、邵阳创办了清真偕进中学、
邵阳中学。后期又与回族知名人士孙绳武、白崇禧、马松亭创办北京清真中学,该中学迁
至兰州后改名为西北中学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后,马邻翼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次长,先后在
兰州创办5所回民小学,又发动社会人士在西北先后建立了100多所小学,对早期回族教育事
业贡献颇大。

  第二次中国回族青年学子留学的浪潮,应该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次的留学主要是去
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和土耳其安卡拉大学。这个时期中国因清王朝被推翻而有了比较开明的
政治环境,回族兴办学校如雨后春笋,到处发展。在二三十年代,留洋求学已蔚然成风,这些
留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受宗教机构赞助,基督教一些机构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提供为前往
欧美国家留学的青年子弟提供了不少帮助,如中国著名女作家冰心(谢婉莹)20年代前往美
国威尔逊女子学院留学,就是受基督教协会赞助的。回族青年子弟1931年就开始去埃及的
爱资哈尔大学留学,一共有6批学生,直至1947年结束。爱资哈尔大学是伊斯兰世界最著名
的大学之一,创建于972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该大学发展到现在已有55所学院、
12万多学生,有来自80多个国家的12000多名外国留学生。从1931年起,昆明明德中学、上
海伊斯兰师范学院先后选派6批学生去该大学留学,第一届由明德中学训育主任、留埃学生
部部长沙国珍率领,团员有马坚、纳忠等4人。第六届由埃及国王法鲁克资助、成达师范学
校经过考试后于1938年选派庞士谦等15人留学。

  中国留埃回族学生经历六届,人数虽然不多,但培养出了多位名闻遐迩的翻译家、经学
家、文学家和知名人士,他们是中阿文化交流史上的杰出开拓者。马坚(1906~1978年)是
现代著名伊斯兰教学者,主持编写了中国第一部《阿拉伯语汉语词典》。1981年,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用现代汉语翻译的《古兰经》,是中国广为流传的汉译本之一。伊斯
兰世界联盟采用其汉译本,在沙特阿拉伯麦地那印经局出版了《古兰经》的阿汉对照本并
发行到世界各地。马坚在留学期间曾以阿拉伯文著《中国回教概观》,还把中华文化的传
统经典《论语》、《茶神》、《中国格言谚语》等译为阿拉伯文在开罗刊行,向阿拉伯世
界介绍中国的学术文化。庞士谦(1902~1958年)阿訇,前《月华》杂志主编、北平师范大
学阿语教授,著有《埃及九年》和《回民教育与埃及留学》等著作。纳训(1911~1989年
),经名穆罕默德·努尔,云南通海县纳家营人,著名翻译家。1934年,他被明德中学选送到埃
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40年代他译成《天方夜谭》,共5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50年代,新
译改名为《一千零一夜》,译文语言自然流畅,韵情浓郁。其单行本有《阿里巴巴和四十大
盗》,上海芭蕾舞剧团还将它改编为芭蕾舞剧公演,“阿里巴巴“在中国早已成为脍炙人口
、家喻户晓的故事人物。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把《一千零一夜》全译本分6卷出版,共
230多万字。这是中国唯一的、直接译自阿拉伯原文的全译本。中国最早的《一千零一夜
》或《天方夜谭》译本,是周桂笙于1900年从英文版译成中文出版的。纳忠,中国穆斯林著
名学者、阿拉伯历史及阿拉伯语言学家,云南通海人。1931年他被选送到埃及爱资哈尔大
学深造,1932年用白话文翻译了埃及著名学者曼苏尔的《伊斯兰教》一书,1936年荣获爱资
哈尔大学最高委员会授予的学者证书。他著有《阿拉伯通史》,约百万字,为北京外国语学
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杨兆钧,中国穆斯林历史学家、土耳其语言学家,经名萨迪,北
京人。他毕业于土耳其安卡拉大学,1941年回国。曾任青海大学副教务长、云南大学西南
亚研究所教授。著作有《维汉字典》、《土耳其现代史》,主编有《云南回族史》。1990
年代,他致力于土耳其与中国突厥语穆斯林的关系研究,也是《中国穆斯林百科全书》的编
委之一。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出现了第三次出国留学的潮流,中国回族青年子弟
除了少数进入欧美发达国家进行深造外,大多数前往穆斯林国家留学,如巴基斯坦的国际伊
斯兰大学、埃及的爱资哈尔大学和利比亚的国立大学。1979年以后,又开始恢复正常工作
的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与埃及的爱资哈尔大学签订了合作协定,每年从国内选拔5名留学生,
由爱资哈尔大学提供奖学金。这项协议已经实行了20多年,培养的毕业生许多已从事翻译
、教学和伊斯兰研究工作。现在,在爱资哈尔大学深造的有200多人,除公派的外,多数是个
人联系的。1990年,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中国和阿拉伯各国的关系日
趋密切,回族青年学生到沙特阿拉伯、也门、阿联酋、科威特、叙利亚、约旦、阿曼等国
的机会多了。加上这些国家在石油工业蓬勃发展中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开始大力投资
建设高等教育并吸引外国留学生留学,如建于1961年的沙特阿拉伯麦地那的国际伊斯兰大
学,分研究院、大学本科和附属院校,每年向全世界招收穆斯林学生数百人,凡招入此校的
学生,都有较好的经济待遇。目前,该校共有学生2000多人,来自70多个国家。每位学生除
学费免交外,还提供每月800沙特里亚尔(SaudiRiyal)(折合人民币1600元)的补
贴,每年长假时,提供来回机票回国省亲。1998年,有120多名中国学生在该大学学习。沙特
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国王大学和麦加等地的大学,也有不少中国留学生。由于受阿拉伯国
家习俗影响和签证要求,一般女子不能单身获得沙特阿拉伯国的签证,因而回族女学生前往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留学的很少。较开放的叙利亚、约旦和阿联酋则招收女学生。伊朗也
有几十名中国回族留学生,他们分别在德黑兰大学和其他大学学习,有的主修宗教,有的主
修波斯语。

  中国回族青年学子选择在马来西亚留学开始于1989年,这是中马文化交流史上的突破
。当时,马来西亚人一般不能来中国,马来西亚的国际护照曾注明4个国家(包括中国、南非
、以色列和朝鲜)不能走访,目前此限制只针对以色列一国。中国回族留学生当时主要选择
在马来西亚的国际伊斯兰大学留学。成立于1983年的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的前身是伊
斯兰学院,是所综合性大学,主要教学语为英语和阿语,除部分有宗教教育背景的中国回族
青年如满拉等学习宗教课程外,其余选修其他学科,如经济专业、法学、社会学、心理学和
医学等等。早期进入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学习的学生都有奖学金,学校除了提供学费
外,每月还有180林吉特(Ringgit)(当时合人民币540元)的生活补贴,后来提高到
300林吉特(Ringgit)(当时合人民币900元)。但1997年东南亚经济风暴后,马币兑
换美金的比率从2.5∶1贬值到3.8∶1。此后,该大学的经济来源减少,不再提供奖学金,中
国留学生逐渐改为自费留学,中国回族留学生也从20世纪90年代的13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
60多人。20世纪90年代每年两期招生中,中国学生可以拿到20个名额,现在每年只有10个名
额左右。从1991年起,中国和马来西亚关系日趋密切,由于马来西亚是英语通行国家,加之
学费低廉,在各私立学院就读的中国自费留学生目前有2万多人,除少数回族学生外,其余均
为汉族学生。回族留学生一般在政府大学深造,除了国际伊斯兰大学外,有些还在其他国立
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马来西亚的政府大学除了国际伊斯兰大学外,本科一般不招收
外国学生,私立院校不受此限制。1995年,马来西亚亚太伊协曾数次赞助共36名中国回族青
年在丁加奴州的皇家经学院(KUS ZA)深造。有些学生毕业后又到埃及的爱资哈尔大
学和沙特阿拉伯的国际伊斯兰大学深造。出国深造留学,不失为国内回族青年完成高等教
育的另一个途径,既可以提高民族教育素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也可以开阔眼界。在众多
的海外回族留学生中,涌现出许多人才,有的毕业后回国当了教师和翻译,有的毕业后留在
海外各国。比如沙特阿拉伯每年朝觐期间,担任业余工作人员和翻译的中国留学生给我国
的朝觐者提供了许多方便。

  由于国外招生如阿拉伯国家和马来西亚招生,都是以申请者提供的资料和推荐为主,因
而在海外各国留学的回族学生普遍存在着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学识水准不一的情况。有部
分学生的教育程度太低,有些不仅外语差,而且中文母语水平也不高。在这些国家留学是“
好进不好出”、“易进不易混”,这里所谓的“好进”、“易进”是指招收新生时没有经
过像中国高考那样的入学考试,一般只凭申请者的资料招收学生。新生被录取进入大学以
后(如马来西亚大学),每学期的考试采用美国式的学分制,经过考试筛选掉不少学生。例如
进入马来西亚丁加奴州的皇家经学院(KUSZA)的36名中国回族青年,只有18人毕业。
这影响了中国回族留学生的形象。再如沙特阿拉伯的国际伊斯兰大学,20世纪90年代初每
年招收40多名中国学生,现在据说每年寄来的申请表格达千份,每年录取10~20人。一般来
说,那些在阿拉伯国家和巴基斯坦留学的学生,多数学习教门知识,对于在国内从小学习阿
语、《古兰经》和《圣训》的满拉出身的学生,一般都会得心应手,而那些从小没有受过阿
拉伯语和宗教教育的学生,若不拼搏则面临许多困难尤其是语言方面的困难。在海外各国
留学的成功的回族学生也很多。例如曾在伊朗马什哈德女子学院读书的马晓燕,来自青海
边远的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山城,经过刻苦读书,熟练地掌握了波斯语。1995年,马晓燕毕
业后受聘为伊朗国家对外广播电台华语台工作。曾在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读书的丁玉
中,是来自甘肃临潭县的青年阿訇,20世纪90年代初来留学时,没有任何英语根底,几乎是从
字母开始学习英语的,经过几年苦读,掌握了英语,毕业后受聘在马来西亚的全马伊斯兰福
利机构(PERKIM)从事宣教工作,并担任该机构《伊斯兰之光》华文刊物的主编。

  回顾历史,在1900年前的两个世纪(18~19世纪)中,中国回族青年前往沙特阿拉伯以朝
觐为主、游学为辅,回国后创立了不同的教派门宦,如18世纪的哲赫忍耶教主马明心、虎夫
耶教主马来迟、伊赫瓦尼教主马万福。清末则以留学日本为主,开展文化启蒙教育,如马邻
翼回国后致力于兴学办校。20世纪30年代回族留学以去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为主,人数虽然
不多,但被选拔的都是有志回族精英青年,均学有所成,如马坚、纳训、纳忠等和留学土耳
其的杨志钧。他们对于回族的学术提高、中阿文化的交流和教门贡献作用颇大,影响深远


  到了改革开放时期,为了适应不断变化和竞争的社会环境,回族出国留学已蔚然成风,
所学科目不仅涉及宗教知识,而且包括其他科目如语言和科学,留学的国家也达几十个,出
国留学已经成为广大回族青年学子完成基本高等教育的另一种途径。“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分布在世界各国的回族青年留学生学成后,或回国,或留居海外各国,都
已走向各行各业。回族学生跨出国门不仅意味着回族走向国际交流的平台,而且也为提高
整个民族教育素质搭建了一座桥梁。

--

“如果你们行善,那么,你们是为自己行善,如果你们作恶,那么,你们是为自己作恶”

——《古兰经》17:7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回族 留学生 变迁

上一篇:回民村里的阿语女校 已有两届学生毕业
下一篇:回族校长马驰:倾心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