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穆斯林的文化
分享到:
2010-11-03 19:22:36 【来源:穆斯林在线综合】 点击:

蒙回虽然在语言,文字,生产,生活方式上与当地蒙古族一样,但在信仰,习俗上却与众不同,并且与回族也有区别,形成了自己历史文化诉独特性.

  1.服饰文化

  蒙古族有自己适合于生活需要的服装,即右衽,斜襟,高领,长袖,宽大,镶边,下摆不开叉的长袍.他们喜欢用对比强烈的,鲜艳夺目的颜色.无论男女均喜欢扎鲜艳的绸腰带,并视为上身重要的装饰物.蒙回在服饰上与蒙古人稍有差别,服装的样式与蒙古人接近,服装颜色的喜好上却与喜着素装的回族相同.男人的衣服长而较窄,多为开叉的蓝黑或黑色袍子,上面系上绿色或粉色的绸缎腰带.比较尊崇穿黑绸马夹.在装饰方面,男人纯属蒙古人装扮,腰前系一绣花褡裢,内装鼻烟壶等用品.右腰系一根鞘,内插蒙古刀,象牙筷等物.女子则与蒙古族妇女有所不同.蒙古族妇女将头发梳成两条辫子,装入发套,分垂于两侧,一般发套预端饰有两颗大红珊瑚,额上系银饰带,上面镶有翡翠,玛瑙,珠玉等,顶部有发箍,两鬓则以较大的珊瑚,松耳石和银链结成长穗垂于耳边.而蒙回妇女将两条发辫披于后背,左右两鬓各垂三条珍珠串链.前额嵌有一块金属质方形八角具有宗教色彩的图案,其中横排镶有三颗大红珊瑚珠子.在20,30年代他们常穿蒙古袍,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只在节日,吉庆的日子和隆重集会时才以传统服饰盛装打扮,平时一切从简,服饰与汉族无异.也有保持传统的,在访谈中,蒙回哈得扣就一副蒙古族打扮,蓝色蒙古袍,黑色礼帽,一口流利的蒙语,若不经介绍,根本辨不出他是蒙回.

  2.饮食文化

  蒙古族宰牲畜时,就地切开胸膛拉断主动脉,使其毙命.而蒙回的习惯基本上与回族相同,严格遵守伊斯兰教规定,仅食用阿洪诵安拉之名,用断喉法所宰的骆驼,牛,羊,鸡,兔等肉类.禁食自死物,血液,猪肉,非诵安拉之名而宰的牲畜.他们到非穆斯林家中,一般不吃东西,不随意用餐具.忌用猪皮制品如马具,皮鞋等.在日常生活用语中说"宰"牲畜,而不说"杀".在饮食上他们以乳,肉,炒米及面食为主.他们喜食手抓羊肉,烤全羊,羊背子.乳食品成为他们生活必需,有酸奶,奶皮子,奶豆腐等.炒米被称为"胡列补达",蒙古族将糜子涤净,煮熟后再炒,然后去皮,去糠,而蒙回则吃煮熟后晾干的去皮黄米,他们与蒙古人一样爱喝奶茶,同时也爱喝盖碗茶("三泡台").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保留着维族的一种传统食品——"哈勒瓦",即用红糖水将炒面拌好夹在两块油香中间,这种食品在今新疆南部依然常见,而蒙古族一般不吃油香.

  3.宗教文化

  (1)清真寺:有宗教就会有宗教活动场所,蒙回的清真寺历史悠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他们随和罗理到达阿拉善之后,年长日久,为了共同的信仰他们开始搭建简易的帐篷为"麦斯吉德"(阿拉伯语意为"礼拜之地").经过不断的艰苦奋斗之后,光绪二年(1875年),蒙古族教长满德力瓦经旗王同意,在科布儿巴格古尔本苏海(今敖龙布鲁格镇)号召募建清真寺,至今已有125年的历史.随着人口的增多,蒙回在清光绪年间兴盛.那时当"老爷","总管",摔跤手的都有,社会地位比较显赫,有6户富翁,每户就有1000多只骆驼.王爷为笼络人心,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资在哈鲁乃巴格列别格太(今敖龙布鲁格苏木和平嘎查)建别格太清真寺.由蒙回比力贡担任教长,至今已有92年的历史.文革期间,该寺被强行拆毁,1986年开始重建,现占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现任伊玛目为蒙回门克巴依尔.蒙回修建的另一座历史悠久的清真寺为好勒堡清真寺(蒙语意为"联合","联韵").它位于阿拉善左旗巴彦木仁苏木好勒堡嘎查,现任伊麻目为61岁的蒙回乔克吉勒.

  (2)宗教活动:在宗教生活上蒙回与其他蒙古族截然不同.婴儿起经名时,男孩一般是《古兰经》中提及的25位先知的名字,女孩一般用阿拉伯人常用的名字,这与回族等穆斯林一样.他们都会用阿拉伯语念清真言,并且发音相当标准,这似乎与他们处事一丝不苟的精神有关.他们讲究卫生,注重大小净(穆斯林关于清洁的宗教功修),大净就是用清洁的水淋浴全身,直到洁净;小净(原意为"佳美")就是洗身体的局部,包括手,前后窍,鼻,口,脸,胳膊,脚及摸头.家家户户都备有汤瓶.无大小净时,一般不念清真言.他们的教派观念不强,认为穆斯林都以《古兰经》,圣训为根本,不应该抱门户之见.在请阿洪过"尔麦里"时特意要求阿洪诵读较长的《古兰经》章节.他们非常重视古尔邦节和开斋节,离清真寺远的教胞赶赴每年两次的会礼,从不变更.会礼后去公墓游坟诵经.伊历3月12日他们过圣纪节,宰牛羊,设宴聚餐,歌颂先知穆罕默德的功德.据他们说,历史上曾有虔诚的蒙古族穆斯林父子俩去麦加天房(在沙特阿拉伯)朝觐,人们至今尊称他们为图木尔则汉志伊玛目.最为奇特的是上阿勒苏坟(蒙语"公墓"之意).他们选定每年五月中旬第一个主麻日,这一天散居各处的人不约而同的骑着马,牵着骆驼,拉着羊到离别格太清真寺60公里远的穆斯林公墓上坟.这一天是敖龙布鲁格草原上蒙古族穆斯林的一次盛大集会.每个人做完大小净后,先宰牲,宰牲者必须由率领众人礼拜的伊玛目进行.年迈花甲的老人还牵来骆驼和牛,他们相信羊有一条命,牛有七条命,骆驼也有七条命.人去世后,过随拉退桥(伊斯兰教认为架在火狱之上直通天堂的桥)时,安拉喜悦的人骑着牛,驼,羊可以顺利的进入天堂.伊玛目在坟上恭诵《古兰经》中的"雅辛章",然后带领大家做祈祷.宰牲后大家一块分享.

  他们的宗教信仰同样经历了历史的考验.文革期间,在除旧立新,破除迷信的口号下,别格太清真寺被拆毁,伊玛目被批斗游街示众.谈起这段苦难的岁月,陈万海阿洪(现为别格太清真寺管委会委员)不由得流下了泪,他说:"很多人因为坚守信仰,倍受迫害,至今我的腿痛也是由于遭到毒打所致."文革后,人们的信仰出现了滑坡和断层.老人保持着传统信仰,但年轻人大多不懂伊斯兰教的真谛.平时清真寺只有几个老人,每星期五的聚礼只不过十几人而已.开斋节,古尔邦节礼拜者只有百余人,年轻人只是赶到清真寺观望罢了.改革开放以来,他们的生活,文化,经济等各项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摩托车,吉普车已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他们很重视文化教育,为了让后代求学,受教育,牧民们去旗里租房子,老人专门陪他们读书,给孩子提供生活上的方便.经济的发展,促使他们追求信仰,弥补精神上的空虚,找回自己已失落的根,平时礼主麻(阿拉伯语,意为"聚礼")的人多了起来.妇女们组织学习班,学习《古兰经》读法,教义教法知识.有个妇女名叫斯琴,经名宰乃白,家住敖龙布鲁格苏木,她坚守五番礼拜,封莱麦丹月的斋戒,信仰虔诚,人人称颂,已传为佳话.修建清真寺时,他们积极捐款,清真寺里办学亦受支持.

  4.人生仪礼

  (1)婚姻:由于信仰的约束,若与异教蒙古人通婚,必须要求对方加入伊斯兰教,从而完全接受和遵从他们的习俗.与回族通婚不受约束,但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通婚现象很少.婚嫁习俗基本上与蒙古族相同.正式定亲后男方在婚期前一天到达女方家,女方佯作闭门不纳之状,男方顷门辞递哈达,方可进屋,说明来意,赠送礼物后,男女各唱三支歌,喝喜茶,大家歌舞相庆,直至天明.翌晨,新郎叩见岳父,岳母,新娘唱《离别苦》,《辞行》等歌向父母告别.送亲的队伍绕蒙古包一圈后策马急行,新郎随后追逐,直到男方家.新娘行新房礼后,男方设整羊席款待客人.第二天早晨,女方客人即辞行告别,婚礼遂告终.与蒙古族婚礼不同的是:蒙回要请伊玛目主持婚礼,念"尼卡哈"(阿拉伯语,意为证婚词),否则认为婚姻无效或非法.婚姻一般由父母做主,但现代年轻人追求自由恋爱,加上年轻人信仰淡漠,故与汉族,蒙古族通婚者较多,不受教法约束.

  (2)丧葬:蒙古族的传统丧葬方式有土葬,野葬和火葬.土葬即人死后无论老年,壮年或幼童,均赤身装入白布袋里,在家放尸3至7天,诵经焚香.出灵时,尸体由窗户抬出.棺材置于墓穴中,以土埋葬.火葬较为普遍,野葬已不多见.蒙回严格遵守伊斯兰教速葬,土葬,薄葬的原则.当一个人濒危时,请伊玛目念讨白("忏悔词")向安拉祈求饶恕其一生的罪孽,家人提念清真言.去世后用清洁的水给尸体净身,用三丈六尺白布裹身,俗称穿"克凡",当天或第二天埋葬.众人将尸体抬往墓地,由伊玛目带领众人举行殡礼入葬.

  5.节日礼俗

  蒙回除了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外,也过春节,元旦,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参加每年七八月间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为蒙语,意为"娱乐,游戏"),参加赛马,摔跤,射箭等活动.有个叫小克拉提的蒙回青年曾获得过赛马第一名.蒙回以热情好客著称.客至,全家老少出门迎接,宾主相互问候.蒙古族问候语"塔赛音,白努"(蒙古语意为"您好",回答"赛音,塔赛音"("好,您好!"之意),蒙回则说:"安赛俩日阿莱库木"(阿拉伯语,意为"愿安拉的平安在你身上"),答语为"外阿莱库木赛俩目"(意为"也愿安拉的平安在你身上").蒙回对其亲属的称呼与蒙古族不尽相同,他们称父亲为"达大",母亲为"妈姆",爷爷为"楚得土"(蒙语音译),叔叔为"阿巴",姨姨为"姨娘格",姐姐为"阿佳".他们待人诚实,直爽,不但与回,东乡族感情融洽,与蒙古族也亲如一家,节日里互相往来.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蒙古族 穆斯林 文化

上一篇:我是佛海一遗珠--记青海省化隆县卡力岗藏族的信仰转变
下一篇:蒙古族穆斯林的历史渊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