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蒙古族穆斯林
分享到:
2010-11-03 19:43:51 【来源:阿拉善日报】 点击:
  四、祈祷礼仪

  开斋节、古尔邦节和阿尔素都巴,蒙古族穆斯林集中在清真寺和阿尔素诵经祈祷外,每逢祖辈逝世周年日则请阿訇在家诵经祈祷,也叫过乜贴。除此之外一般不做祈祷。不管集中在一起过或各自在家里过,都是把阿訇请来,先把羊宰了,然后在阿訇诵经过程中把羊肉炖好,面擀成小圆片,中间平行切两刀(平时是切四刀),在植物油里炸油香。炸完油香在热锅里留一定的油,上面加一定的生面粉(根据炸油香的多少)炒熟,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溶化红糖的浓茶水倒进锅里,搅拌成柔软的甜食——哈力巴,夹在两张油香中一块吃。

  阿訇念经前,必须在桌子上放一块新布料或洁净毛巾作经垫,念完经家里人各自自愿拿不同数量的钱给阿訇放哈迪亚。而后招待阿訇,同时大家一块吃喝。吃完,在阿訇的引领下,大家诵念并用双掌抚摸脸结束。

  在清真寺或阿尔素集体祈祷前,大家先要各自请阿訇、满拉上坟念“海达”和“托哈”。在家诵经祈祷时虽到不了坟地,但一样先给已故祖辈念海达和托哈。

  另外蒙古族穆斯林还有一个习俗,有时请阿訇到家诵经求福——叫“唤‘巴格塔玛白’”。念经时家里已备有装满五谷杂粮和放银子、铜钱的盒子或罐子,用哈达包着,放在阿訇前,念经过程中还往罐子放钱币或种籽等。其意思为祝福全家人畜平安幸福,祈求真主恩赐。

  五、洗礼

  凡是过节、诵经祈祷,除小孩外,大人不分男女,凡参加者事前都必须进行洗礼。洗礼有大洗和小洗之分。小洗必须有大洗为前提,没有大洗只小洗不行。大洗是,先用乔根(汤壶——红、黄铜制做的长嘴圆锥壶)灌满水蹲下先洗净肛门和生殖器,然后用吊根(吊罐)装满水从头往下洗净全身,洗完穿好衣服,再把口、鼻、耳和脸各冲洗3遍,右左顺序把胳膊用水冲3遍,最后右左脚,顺序洗净两脚完毕。一次大洗在一星期内有效。如果在这个星期内抽烟、喝酒或身体某处出血、同房、遗精,大洗就失效,需要重新大洗。如果没有上述情况,在这一星期内做乃玛子、诵经、祈祷,只小洗即可。

  小洗叫洗“塔尔特”。乔根(汤壶)里灌满水先洗肛门、生殖器,然后从口、鼻、耳开始,同大洗后的洗法。

  六、安葬礼仪

  蒙古族穆斯林从先辈到现在,一直以伊斯兰教习俗安葬死者,严禁装棺、火葬和随地安葬。人去世后没有特殊情况,最好在24小时内埋葬,不留尸体不守灵。埋葬之前脱光全身衣服,然后从头往下有序地用净水洗3遍,而后用“可凡”裹好,头脚两头扎紧。可凡的大小根据亡人身体的高矮胖瘦决定,一般男人可凡3层,需四丈(13米)白布,女人可凡5层,需要5丈(16米)白布做成。过去一般是在生前就请阿訇做好。可凡的帽子、内外襟上打格画圆圈,里面把经文写满。这一点与其他民族穆斯林的可凡样式不同。

  挖坟洞有两种。蒙古族穆斯林把通常挖的坟叫玛扎尔。具体是,选好地势,然后挖南北方向的长方形深坑。埋亡人时把“买贴”头朝北、脸朝西平放后,用木椽搭在坑口上,加草封好后用土埋。另一种是,先往下挖深坑,然后朝北方向挖窑洞,埋葬时,把“买贴”放好再用土坯堵好口,最后填坑展平,这叫拉哈尔特。不管哪种形式,坑内一般以站人不碰头为标准,最起码是在人坐起来不碰头的空间安放“买贴”。

  亡人安葬前,洗“买贴”时阿訇念“托哈”至洗完为止,然后站“者那则”才能安葬。坟坑洞口封好时,阿訇念古兰经。再在第3天起3个星期里请阿訇在家诵经祈祷,到40天头上又一次请阿訇念经解孝结束。在40天里,专门 请的阿訇负责每天早晚上两次坟念经,离坟地远的在家里念经。有的人在百日也请阿訇念经祈祷。

  七、喇嘛教习俗的影响

  蒙古族穆斯林虽信仰伊斯兰教,严守教规,但是由于长期同广大蒙古族群众在一起共同生活,所以有部分喇嘛教习俗也传给了蒙古族穆斯林。比如蒙古族穆斯林也很重视春节,在新春佳节里门上贴对联,相互拜年送礼请客,有的还喝酒唱歌。初出门、走远门、办事业和搞运输等,有时卜卦选择良辰吉日。除阿訇、满拉外,多数人还到庙会上殿烧香、点蜡、献哈达,还有逢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等习俗。

  喇嘛教活佛也有转世在蒙古族穆斯林家的情况。原安迪扎·阿柯以转世活佛就被请到包日庙当沙巴仁喇嘛,1943年逝世后转世活佛是原阿拉善左旗著名蒙医左·道木朝医师。

     来源:阿拉善日报  作者:安迪扎·盂和吉尔格勒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阿拉善 蒙古族 穆斯林

上一篇:穆斯林的“经名”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回族婚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