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伊斯兰教——西方的挑战与现代复兴
分享到:
2010-01-27 14:26:04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法国殖民者阻碍阿尔及利亚的教育发展,实行愚民政策,企图根本改变阿尔及利亚的阿拉伯——伊斯兰特性。1870年,阿尔及利亚有36所小学,到1882年只剩下16所。法国人不许阿尔及利亚人受较好的教育,只给他们以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训练。法国人只把阿尔及利亚人当牛马使唤,而不让他们提高文化素质,以免觉醒后对其统治构成威胁。法国人还不让阿尔及利亚人与外界联系,不让自由地出国,甚至不让他们去麦加朝觐,防止他们与其他国家的穆斯林接触,增强他们反法的民族意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法国进一步巩固对阿尔及利亚的统治,强征阿尔及利亚人人伍当兵,充当炮灰。大战期间,仍有17.3万阿尔及利亚人在法军中服务。

阿尔及利亚人民继卡迪尔反法斗争之后,又多次发动起义,反抗法国殖民统治,如1871年的穆格拉尼起义等。


突尼斯同样原先也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地。侯赛因家族执政后(1705~1740年),突尼斯呈半独立状态,但对奥斯曼帝国仍保持从属关系。法国对突尼斯久怀野心。1881年,法国借口阿尔及利亚边境的一个突尼斯部落向法国挑衅,大举进攻突尼斯。突尼斯被迫与法国签订“巴尔多条约”。根据条约,法国有权在突尼斯边界和海岸地带驻军。不经法国同意,突尼斯不得同其他任何国家缔结条约。据此,突尼斯事实上已沦为法国殖民地。1882年7月,英国武力进攻埃及,炮轰亚历山大港,法国乘机大举入侵突尼斯,并占领突尼斯全境。1883年,法国强迫突尼斯签订一项协定。根据这个协定,突尼斯的政治、财政大权全部由法国接管。从此,突尼斯完全成为法国的殖民地。

(四)摩洛哥成为法国和西班牙的殖地民



摩洛哥濒临大西洋与地中海,控制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西欧隔海相望,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历来为各种势力必争之地。当北非其他地区成为奥斯曼帝国属地时,唯独摩洛哥依然独立存在。到了16世纪初,摩洛哥出现了一个强大的王朝——赛义德王朝(1500~1608年)。1668年,摩洛哥一个自称是圣裔的阿里家族,建立了阿里王朝(自1668年至今),取代了赛义德王朝。这个王朝的奠基人伊斯玛仪(1672~1727年)执政期间,王朝逐渐走向强盛,他击溃了列强的武装侵略;收复了早先被英国占领的丹吉尔、被西班牙占领的休达、梅利利亚以及其他小岛。但伊斯玛仪去世后,摩洛哥陷入内乱,列强乘虚而入。1881年法国占领突尼斯后,决定乘势进军摩洛哥,但当时的西班牙、英国、德国都对摩洛哥有所图,法国不敢贸然行事。后来,法国、西班牙势力相继渗入摩洛哥,并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1912年11月27日,法、西两国签订“法国——西班牙协定”,正式确认各自的势力范围。根据这个协定,摩洛哥被划分为3个区:法国属地(法属摩洛哥)、西班牙属地(里夫)、国际共管区(丹吉尔)。

(五)利比亚被意大利占领,成为其殖民地

利比亚是埃及通向北非的走廊,处于从地中海到中非的最短的路线上。从16世纪开始,利比亚成为奥斯曼帝国属地,及至奥斯曼帝国衰落,地方势力壮大,成为半独立状态,但名义上与奥斯曼帝国仍保持从属关系。

西方殖民主义者千万百计地把魔掌伸向利比亚。英、法、意、荷等国势力都曾先后渗入利比亚,而意大利逐渐占了上风。


统一后的意大利,工业生产有了相当的发展。随之它把贪婪的目光投向非洲。在列强对非洲的争夺中,意大利是后来者,力量又较弱,但曾想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来实现其野心。它起初想借助德国占领突尼斯,不料法国已下手,抢先了一步。于是,转而攫取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入侵埃塞俄比亚,并企图囊括利比亚。


1902年,意大利先后与法、英达成妥协,意大利承认法国在摩洛哥、英国在埃及的权益;作为交换条件,法英两国对意大利在利比亚所采取的任何行动不予干涉。同年,意大利又获得德奥两个盟国支持它的保证,这样,意大利就可以放心大胆地采取行动了。




1908年,两个意大利人在利比亚被杀;1911年,一个美国人在利比亚被杀,这就为意大利的侵略提供了借口。1911年8月,意大利政府制定对利作战计划。奥斯曼帝国希望政治解决利比亚问题,而意大利竟于9月向帝国宣战。10月3~4日,意大利庞大的舰队连续轰击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5日占领这座城市,紧接着向其他地区推进。奥斯曼帝国守军节节败退。意大利为削弱奥斯曼帝国实力,鼓动帝国属地巴尔干半岛的人们起来进行独立运动。帝国四面楚歌,穷于应付,只好与意大利签订和约(1912年10月8日)。根据这个和约,奥斯曼帝国撤出它在利比亚的军队,仅保留了对利比亚任命宗教法官之权。


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签订和约后,利比亚人民拒不解除武装。他们在以艾哈迈德·谢里夫·塞努西为首的民族领袖的领导下,继续抗战,给深入内地的意军以沉重打击。这一民族抗战活动坚持到1946年利比亚独立。

(六)叙利亚和黎巴嫩为法国所控制

由于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离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不远,因此,帝国对上述地区实行较直接的统治。这三个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阿拉伯人总称为沙姆;土耳其人统称叙利亚。奥斯曼帝国将该地分为三个省:阿勒颇、大马士革和特里波利。阿勒颇省辖叙利亚北部;黎巴嫩、贝鲁特和西顿以及巴勒斯坦划人大马士革;特里波利省包括霍姆斯和哈马。省长称“瓦里”,并带“帕夏”(总督)头衔。奥斯曼帝国走向衰落以后,帕夏们越来越腐败,他们只图搜刮民脂民膏,而根本不为本地的发展着想。


17~18世纪,西方资本利用通商特惠条约和治外法权,侵人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欧洲商人在一些大城市建立贸易机构,掠夺该地资源。列强在西顿、贝鲁特等地设立领事馆,保护本国侨民的利益。法国获得对基督教各教派进行所谓保护的特权。

19世纪,西方资本加紧了对上述地区的掠夺。法国商人和英国商人相继开办丝织厂。1859~1863年,法国公司承建了从贝鲁特到大马士革的公路。


与经济渗透相配合,西方列强还通过教会进行文化侵略活动。19世纪初,天主教在提尔和阿勒颇一带已经有11个修道院和7个教区。西方教会往往通过创办教会学校进行文化侵略。1734年,法国耶稣会在黎巴嫩创办艾因土拉学校。19世纪40年代,法国里昂和马赛的女教友会在贝鲁特等地创办女子学校;1875年,法国耶稣会在贝鲁特创办圣约瑟大学,经费由法国教育部拨付。1834年至1860年,美国教会在叙利亚和黎巴嫩建立了30多所小学和中学;1862年,在贝鲁特建立2所女子学校;1866年,建立叙利亚新教学院,即后来的美国贝鲁特大学。这些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传播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除学校外,西方教会还创办各种印刷厂,兴办各种“慈善事业”。这些印刷厂配合上述教育机构,印制大量的阿拉伯文的《圣经》和阿拉伯文的反映西方文化的各种书籍。


19世纪,列强加紧对黎巴嫩的渗透。法国以保护天主教徒为由,干涉黎巴嫩内政,英国在黎巴嫩德鲁兹派中扶持它的代理人。列强利用教派矛盾,从中渔利。1860年,法国挑起马腊、舒夫地区基督教马龙派与伊斯兰教德鲁兹派之间的屠杀。结果双方死伤惨重,马龙派尤多。1860年,拿破仑第三次派出军队7000人,占领黎巴嫩,结果在英国等列强的压力下于1861年6月撤走。

1864年,列强在贝鲁特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黎巴嫩局势。会议决定:黎巴嫩省长必须由基督徒担任(名义上由奥斯曼帝国素丹委任),省行政院的成员由马龙派和德鲁兹派等教派共同担任。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加紧控制叙利亚和黎巴嫩,垄断了两地的生丝出口贸易,取得了修筑贝鲁特港和贝鲁特一大马士革一德拉铁路的特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仍然牢牢控制着叙利亚和黎巴嫩。

(七)伊拉克和波斯湾(海湾)地区为英国所控制



伊拉克是奥斯曼帝国的又一行省,总督驻巴格达。伊拉克曾是阿拔斯国家的首都所在地,居伊斯兰世界中心,其地位非同一般,因而成为列强争夺的目标。


在对伊拉克的争夺中,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英国捷足先登,抢先一步。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后,把伊拉克作为下一个目标。1643年,在伊拉克南部重镇巴士拉设立商务所,作为东印度公司的分支机构;1755年,又在巴格达设立代理处;继而在伊北部城市摩苏尔设代理领事。

19世纪30年代,英国国会批准2万英镑的经费,用来勘探两大河流。1861年,英国林奇公司开办“两河轮船航运公司”,取得了巴格达和巴士拉之间的内河航运权利。内河航运的开辟,使英国商人从伊拉克榨取了更多的谷物、羊毛、椰枣,英国的商品则倾销伊拉克,冲击伊拉克的民族工业。


20世纪初,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和基尔库克地区发现了石油,英国更不愿离开伊拉克了。

波斯湾为东西交通之走廊,南北往来之要道,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历来为列强必争之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等西方国家都先后染指过该地区。


拿破仑于1798年占领埃及后,试图控制红海、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进而谋取印度。英国对法国的企图看得十分清楚,便采取行动防止法国实现其野心。就在拿破仑占领埃及的第二年,即1799年,英国占领了红海南端曼德海峡附近的丕林岛;1802年与当地酋长签订了“通商友好条约”;在此之前两年,即1800年,与马斯喀特的酋长也订立了“通商条约”。这两个条约都旨在独占波斯湾,排斥其他国家。


19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的瓦哈卜派曾一度占领了包括波斯湾西岸的哈萨在内的许多地区,其影响与日俱增。英国借口瓦哈卜运动危及波斯湾的安全,一面怂恿马斯喀特和巴林等地的酋长起来反对瓦哈卜运动,一面于1809年派海军夺回瓦哈卜派在哈伊马角建立的根据地。不久,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占领了阿拉伯半岛,对瓦哈卜运动进行镇压;于是,英国又把矛头指向穆罕默德·阿里。


为了对付穆罕默德·阿里,英国与巴林和马斯喀特的酋长,于1820年签订了同盟条约。而穆罕默德·阿里不顾英国的反对,将势力向东扩张到波斯湾,向南推进到也门,并于1830年与巴林酋长签订条约,结成同盟。英国认为埃及侵犯了它在该地区的利益,便派军舰到巴林,炮击海港,同时利用土耳其反对埃及。在各种压力下,穆罕默德·阿里将其军队撤出了巴林,最后撤出整个阿拉伯半岛(1840年)。


然后,英国与海湾各酋长订立了一系列条约,以便确保其在当地的势力。同时派军舰驻守波斯湾,加强对该地区的军事威慑力量。

1899年,英国在巴林建立海军基地。1904年,又派常驻政治代表。从1909年到1913年,英国取得了一系列特权,宣布巴林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林成为英国在波斯湾的重要军事基地。

1882年,卡塔尔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英国对科威特也图谋已久。早在1820年,英国就想说服科威特酋长阿卜杜拉,将科威特置于英国的保护之下,遭到拒绝。1899年1月23日,英国利用科威特酋长穆巴拉克·萨巴赫与奥斯曼帝国之间关系紧张之机,与其秘密签订了一个协定。根据该协定,科威特“埃米尔”(酋长)保证,他本人及其继承人不把科威特的任何部分租给或让给英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或臣民;未经英国同意,不允许任何外国代表驻在科威特。作为交换条件,英国向埃米尔提供财政援助;保护他不受任何人侵犯。英科协定堵住了从北方进入海湾的通道,并把英国在海湾的领地连接了起来。显而易见,英国以财政援助和军事保护为诱饵,促使科威特脱离奥斯曼帝国。1913年,英、土关于波斯湾的协定规定:科威特属奥斯曼帝国主权范围之内,但奥斯曼帝国不能过问其内政与外交,并承认英科之间的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宣布科威特为它的“保护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湾地区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后来这些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英国更是赖着不走了。

由上可知,奥斯曼帝国在西亚和北非的属地基本上丧失掉了;在欧洲的属地也正在一点一点丧失。

(八)东南欧——巴尔干民族独立运动及



奥斯曼帝国的改革措施

为了说明奥斯曼帝国是怎样一步十步走向衰落以至瓦解的,在此,我们简要交代一下,奥斯曼帝国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属地所发生的民族独立运动。


在叙述奥斯曼帝国的形成时,已经谈到,从14到16世纪,东南欧和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先后为土耳其人所征服,并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从那时起,巴尔干半岛诸民族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生活了约400年。在此期间,“土耳其征服者与从前统治过巴尔干各国的拜占庭皇帝、法兰克贵族、威尼斯贵族及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君主相比,是有能力的。土耳其的行政管理严格而公正,税收很轻,非穆斯林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基督教欧洲空前未有的信仰自由((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家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405页)。”然而,到后来,尤其是18、19世纪期间,随着奥斯曼帝国素丹的腐败,上行下效,帝国派驻各地的总督们,包括巴尔干地区的总督们,敲诈勒索,搜刮民财,收受贿赂,引起当地居民的普遍不满甚至极大愤慨。他们怒火中烧,怨声载道。而近代西方的革命思想和革命实践,对该地区的各民族而言,无异是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他们从法国革命受到鼓舞,“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对他们极富吸引力,加上西方列强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煽动,一个摆脱土耳其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运动在各地蓬勃兴起,并最终达到了目的。


1699年,奥匈帝国军队击败土耳其军队;1821年3月,希腊反土耳其斗争胜利,并宣布独立;塞尔维亚于1804年开始举行反土耳其斗争,于1815年获得自治,于1878年获得独立;罗马尼亚人于1859年赢得自治,于1878年赢得独立;保加利亚人于1878年获得自治,于1908年获得独立;阿尔巴尼亚人于1912年获得独立。巴尔干半岛的这三个民族——塞尔维亚人、希腊人和保加利亚人于1912年结成联军,把土耳其人完全逐出半岛,土耳其仅保留了从伊斯坦布尔到阿德里安堡的海峡周围的一小块领土。随着奥斯曼帝国势力的瓦解,窍巴尔干地区生活了几百年的穆斯林也被大批地逐出该地,成为难民,土耳其不得不收容这些难民。

这样,奥斯曼帝国的边界自1683年起从维也纳城墙开始退缩,1815年退缩到多瑙河,1878年退缩到巴尔干半岛中部;1913年退缩到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附近。奥斯曼帝国江河日下,岌岌可危。


当然,在奥斯曼帝国日趋衰落的过程中,也有人试图通过某些改革来挽救帝国。比如,年轻的帝国素丹塞里姆三世(1789~1807年)就是其中的一位。1791年,他召集政界、军界、宗教界代表人物22人,研究危机,商讨对策。支持他的一派提出仿照欧洲方式改造旧军,建立新军,以挽救帝国的危机。1792~1796年间,塞里姆三世颁布一系列法令,实行军事、财政事务的新条例,建立军事工程学校,按欧洲方式组建和训练新军。


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只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已,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民并不支持这种改革;既得利益者更是反对这种改革。1805年,塞里姆三世为扩充新军,实行普遍征兵制,近卫军团(即“童子军”团)于鲁米利亚哗变,前往平叛的新军惨败。为避免事态扩大,缓解矛盾,塞里姆三世撤消改革派首领的职务,任命近卫军团首领为首相。1807年5月,一批抗拒改编的士兵再次哗变。叛军在首相和既得利益集团的支持下,杀害了大批改革派人士,并逼近首都伊斯坦布尔。5月29日,在近卫军团的压办瓦帝国总法官批准塞里姆三世退位,改革宣告失败。


马哈茂德二世(1808~1839年)是实行改革的又一位素丹。他吸取以往改革失败的教训,首先强化自己的权力,然后稳步推进。1825年5月,他颁布一项法令:在保留近卫军团的同时,抽调部分兵员补充新军,意在逐步削弱近卫军团。近卫军团明白素丹的意图,故再次发动兵变;不过这一次,素丹早有准备,立即派炮兵部队全歼之。6月17日,素丹宣布废除祸国殃民的近卫军团,以“穆罕默德常胜军”取而代之,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近卫军团问题。然后,素丹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建立警察部队,扩建新军,成立军事院校,聘请欧洲教官,提高文官地位,提高国家行政效率等。这些改革措施在局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世纪30年代,统治阶层内部出现了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文职官员。他们穿西服,讲外语(英语等西方的语言),踌躇满志,醉心欧化,满以为只要按西方的一套去做,国家就会起死回生,蒸蒸日上。其代表人物是曾任外交大臣并多次出任首相的穆斯塔法·拉希德帕夏。1839年11月,拉希德首相以帝国新任素丹阿卜杜·马吉德的名义,在御花园里对各部大臣、伊斯兰教高级法官和各国外交使节宣读了由他起草的素丹的敕令。敕令宣布:保障帝国全体臣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个人尊严;实行固定税率,废除包税制度;实行新兵役制度;所有的人,不分宗教信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敕令还信誓旦旦地谴责了官吏的腐败。受贿行为,决心严惩腐败分子等等。从此,土耳其进入了立法、司法、行政改革时期。


法制改革旨在削弱伊斯兰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以世俗法律琅而代之。1841年,拉希德首相计划仿照法国法律制定一部商法,但遭到抵制,暂时未能实行。1847年,设立民法刑法混合法院,证据和审判程序搬用法国法律制度,法官人数欧洲人占一半。1850年,颁布独立于教法的商法。1851年,颁布了重新修订的刑法典。1855年5月,宣布废除非穆斯林属民(被保护民)必须缴纳人丁税和不得携带武器的传统法规。1858年,新任首相阿里帕夏上任后,又进行了一些改革。上任伊始,颁布了新刑法。1860年改组商务法院。1861年和1863年,分别颁布商业程序法和海洋商业法,成立世俗法院。1869年~1876年间编纂了一部民事基本法,即著名的“奥斯曼民法典”。至此,刑法和民商法,完全世俗化,不再受伊斯兰教法的制约;伊斯兰教法仅局限于穆斯林的婚姻、继承和卧各夫的捐赠方面。

然而,这些改革措施终究还是未能挽救奥斯曼帝国这个“欧洲病夫”。

下面,我们再看看伊斯兰世界的其他地区。

(九)印度(莫卧儿帝国)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新航路发现以后,葡、荷、英、法殖民者纷纷东来,在印度沿岸窃据数十个殖民据点。

18世纪以前,统治印度的莫卧儿帝国仍有较强的国力,使盘踞在沿岸孤立据点的殖民主义者有所顾忌,不敢轻举妄动。

18世纪以来,莫卧儿帝国日趋瓦解。各省总督分立,形同割据。统治者争权夺利,内乱频仍。帝国四分五裂,只是形式上维持着一个外壳而已。


从18世纪中叶起,英国乘莫卧儿帝国无力抵御外来入侵之机,以印度沿岸地区为据点,一步一步蚕食和鲸吞帝国的领土,百年之后,终于把人多地广的印度变成了它的殖民地。

“分而治之”是英国侵略印度的最阴险毒辣的殖民政策。它充分利用印度社会中存在的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采取挑拨离间、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等极其阴险毒辣的手段,来征服和统治面积和人口均为英国数倍的印度。英国殖民者从印度各种教派、种姓和部落中招募雇佣军,利用印度社会的复杂关系,使印度人自相残杀,用印度出钱豢养的印度军队来征服和奴役印度。


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英国侵略印度的重要工具。这个打着“民间组织”招牌的公司,拥有武装,从英国国王手中取得垄断贸易、宣战媾和与司法审判等特权。从17世纪70年代起,这个公司先后侵占马德拉斯(1639年)、孟买(1668年)和加尔各答(1696年),成立三个管区,作为进一步侵略印度的基地。

1757年,英国派遣克莱武率侵略军从孟加拉登陆,不久占领孟加拉。1774年,英国又占领孟加拉附近的奥德。从此,东印度公司由商业力量变为军事的、拥有领土的力量,变成了英国在整个东方进行殖民侵略的基地。


英国征服南印度的矛头首先指向坚强不屈的迈索尔。英国以保留某些土邦王公的地位、财产为条件,收买和培养海德拉巴等土邦的王公充当英国的忠实代理人,又在各省区及各邦之间进行挑拨,唆使信仰印度教的马拉提封建主进攻信仰伊斯兰教的迈索尔地区。迈索尔的海达尔·阿里及其继承人铁普素丹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抵抗,从1767年至1799年,坚持了32年,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

英国自1799年5月控制迈索尔后,进攻马拉提邦,用分化瓦解的手段于19世纪头20年里,陆续征服了马拉提各邦,并侵占德里。1849年,英国吞并旁遮普。至此,英国直接占领全印度土地的2/3;直接统治人口的3/4;还有1/3的土地和1/4的人口处于受英国控制的大小500个土邦王公的统治之下。


英国在对印度的殖民过程中,掠夺了大量的财富。1757年英国攻陷孟加拉首府,劫走库藏和各种财富值6000万英镑;1799年攻陷迈索尔首府,仅掳获王室珍宝就值1500万英镑。英王皇冠上著名的宝石就是夺自旁遮普大君的。英国还通过征税等手段,仅在1757~1815年的58年间,从印度榨取了10亿英镑的财富。对印度的掠夺构成英国海外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正是这种原始资本的大量积累,加速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使英国跃升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由于资本雄厚,英国才有可能及时采用许多科学技术发明,更新机器设备和建立许多新式工厂。


包括印度人民在内的殖民地人民的血汗养肥了英国的资本家,而英国对印度无情掠夺的结果,却把印度变成了一个贫穷、落后、哀鸿遍野的国家。沉重不堪的田赋,造成连年的饥荒。1770年,孟加拉发生大饥荒,饿死1000万人,占孟加拉人口的1/3。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掠夺史,有力地说明:西方列强是以牺牲东方殖民地人民(自然包括中国人民)而发展富裕起来的。它的繁荣是建立在东方人民累累白骨之上的。

印度人民不堪忍受英国的残酷统治,进行了无数次的反英斗争。其中以19世纪中期的反英民族大起义为规模最大。起义的导火线是“涂油子弹问题”。1857年,殖民当局为了侮辱穆斯林士兵和印度教士兵,在新发下的子弹上涂上了猪油和牛油,士兵使用时必须用牙咬破包装纸。穆斯林士兵和印度教士兵怒不可遏。1857年3月,第34兵团印度士兵曼加尔·潘迪,开枪打死3个英国军官,被处绞刑。但屠杀反而加速了反英起义的爆发。


1857年5月10日晚,米鲁特第三骑兵连士兵首先发动起义,杀死英国殖民官员、释放监狱政治犯。5月1日,起义者攻入德里,拥立英国入侵后已名存实亡的莫卧儿帝国末代素丹巴哈杜尔·沙为印度皇帝,并成立行政会议。号召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团结起来,消灭英国侵略者。起义坚持到1859年,最后被英国殖民者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手段镇压。从此,莫卧儿帝国时代宣告结束。但到20世纪初,印度反英斗争又高涨起来。

(十)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分别成为


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地

印度尼西亚北起亚洲大陆东南,南接澳大利亚;西起苏门答腊岛,东达新几内亚岛。由30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主要岛屿:爪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苏拉威西、伊里安、查亚、马六甲、帝汶岛等。


新航路开辟后,约16世纪初欧洲人开始入侵印度尼西亚。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以此控制了马来西亚与苏门答腊之间的海峡。16世纪,欧洲列强争夺印度。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艾比期岛和爪哇岛上建立了一些贸易中心。同时,荷兰人在现在的雅加达市也建立一个基地,然后又逐步向其他岛屿扩张他们的势力。17世纪末,荷兰排挤其他国家将印尼变成自己的殖民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荷兰对印尼进行殖民统治期间,一方面用武力传播西方文化,另一方面有意识地抬高印尼民间流行的习惯法的地位,以便排斥伊斯兰教。

印尼人民对荷兰殖民者的统治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抗斗争。如著名的巴德利运动(1803~1838年)和齐亚穆斯林的抗荷斗争(19世纪末)。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尼为日本占领。1945年8月17日印尼宣告独立。

马来西亚的绝大多数居民为穆斯林。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了马六甲港,从此开始了长达4个世纪的欧洲殖民主义统治。1614年,荷兰人赶走了葡萄牙人,取而代之实行殖民统治。1786年,英国人占领了槟岛;19世纪扩大其势力范围,占领了马来西亚(现在)所有的州。从此,马来西亚便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1941~1942年,日本人占领了马来半岛全境。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重新占领了马来西亚。1948年英国人把马来西亚的9个州组成马来西亚联合邦。1957年,马来西亚获得独立。

(十一)伊朗(波斯)和阿富汗为英国、俄国所控制


伊朗(古称波斯)没有为奥斯曼帝国所统一,自16世纪初开始进入萨法维王朝(1502~1736年)时期。该王朝正式确认什叶派中的主流派——十二伊玛目派为伊朗国教。


1722年,阿富汗人进攻伊朗后,萨法维王朝几乎崩溃。但时隔不久,到纳迪尔沙赫统治时期(1736~1747年),波斯王国恢复,并拥有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波斯军队扫平阿富汗,并挺进印度德里,纳迪尔沙赫死后,波斯王国陷入争夺王位的内乱。到18世纪,进入卡加王朝(1779~1924年)时期。

自19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大量涌人伊朗,冲击了伊朗的手工业和农业。手工业者破产,农民不堪重负。1848~1852年,终于爆发了“巴布”教派运动。后来该派分裂,从中产生出又一个新的宗教——巴哈伊教。


19世纪下半叶,英、俄、德三国加紧了对伊朗的争夺和控制。1863年,英国获得自伊朗全境到印度卡拉奇(今巴基斯坦)铺设电报线的特许;1872年,英国取得在伊朗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开设银行、采伐森林,开凿运河等为期70年的特权;1890年和1901年,英国又在伊朗获得为期50年的烟草专卖权和石油开采权。至20世纪初,伊朗的南部和中部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与此同时,沙俄不仅吞并中亚,而且还控制了伊朗的北部,取得了铺设电报线、修筑公路、捕鱼等特权。德国对伊朗同样怀有野心,企图通过增加投资、扩大贸易来打人伊朗,重划势力范围。到20世纪初,伊朗已沦为英国和俄国的半殖民地,并已负债累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伊朗成为亲英派和亲俄派势力之间的角逐场所。1921年,礼萨·汗崛起,掌握了军权。1923年,礼萨·汗在英国支持下,发动政变,逼卡加王朝国王亡命国外。从此开始了巴列维王朝的统治(1923~1979年),直到1979年霍梅尼领导的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礼萨·汗统治期间,全面推行世俗化、西化政策,以法国的司法制度取代伊斯兰法,规定教法只处理涉及穆斯林婚姻、家庭的私人事务。

阿富汗由于地处亚洲中心,位于东西方交汇处,所以自古以来它一直是民族迁徙和军事侵略的必经之地。

阿富汗原为阿拔斯国家(750~1258年)版图的一部分。1221年,成吉思汗率蒙古人人侵阿富汗。自1380年开始,皈依伊斯兰教的帖木儿统治了阿富汗。16世纪初,阿富汗又成为波斯萨法维王朝的一部分。


1747年,阿富汗的巴丹部落统一了其他各部落,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王国。

19世纪以来,俄国和英国加紧争夺阿富汗。1879年,阿富汗成为英国的“保护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富汗保持中立。但在1919年,它与英国之间爆发冲突。最终,阿富汗赢得了独立。


1963年,穆罕默德·查希尔·沙阿国王(1933年登基)制定新宪法。1973年,阿富汗发生军事政变,穆罕默德·达乌德汗将军宣布阿富汗为共和国。1978年4月,阿富汗再次发生军事政变,达乌德汗被处决。不久政权落到以塔拉基为首的人民民主党手中。苏联的势力进一步渗透到阿国和塔拉基政权中。1979年9月中旬,塔拉基政权被颠覆,他本人被杀,由阿明掌权。12月底,阿明政权被推翻,他与全家人均遭杀害。于是,卡尔迈勒从东德被召回国内掌权。


1979年底,“应卡尔迈勒政府的要求”,苏联军队进入阿富汗,遭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谴责。1989年,由于阿富汗“圣战者”组织的顽强抵抗,加上国际舆论的压力,苏联被迫从阿富汗撤军。

综上所述,近代以来,伊斯兰世界分崩离析,四分五裂,相继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然而,广大穆斯林不甘心为西方列强所奴役,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反对侵略、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

第二节伊斯兰世界反对侵略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



20世纪以来,西方的民族主义(西方的民族主义强调“民族自”,即每个民族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思潮风行全球。东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也拿起了民族主义这个武器来对付西方殖民主义的统治。伊斯兰世界的人民也掀起了反对侵略、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不过这个民族解放运动的目标并不是恢复昔日在一个哈里发领导下的统一的伊斯兰国家,而是各个民族甚至各个地区各自寻求解放,各自形成独立国家。于是,在战后出现了几十个伊斯兰国家,甚至一个阿拉伯民族也分为2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一般是由民族主义者掌权。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也包括西方列强所实施的阴谋。


(一)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人民



反对帝国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的斗争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俄等国为一方,称协约国;德、奥等国为一方,称同盟国。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加入到同盟国一方。这次大战实际上是列强争夺殖民地和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战争。因此,双方都把阿拉伯地区作为一个争夺的主要目标之一。

土耳其素丹想利用自己作为帝国哈里发的地位,来争取阿拉伯人民与同盟国站在一起;而早已控制西亚、北非阿拉伯地区的英、法惟恐这些地区落人德国和土耳其之手,便竭力用欺骗的手段拉拢阿拉伯人,承诺在战后给予独立。


英国为了在战时充分利用阿拉伯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了能在战后长期占领或控制这些地区,与麦加的谢里夫侯赛因(谢里夫侯赛因·本·阿里(1856~1931年)为圣裔,属哈希姆家族。1908年,奥斯曼帝国素丹任命他为希贾兹总督和麦加市长。后来他的脱离奥斯曼帝国建立“大阿拉伯王国”的计划破灭,只建立了约旦哈希姆王国)进行秘密谈判,许以战后建立“大阿拉伯王国”(版图主要包括阿拉伯半岛、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侯赛因幻想借助英国等国的势力,实现其建立“大阿拉伯王国”的美梦,因而同意阿拉伯半岛的一切资源供协约国使用,并向土耳其宣战。于是,他率军占领土耳其统治下的汉志全部地区,切断了阿拉伯地区南、北交通,以阻止德国和土耳其向南进军。并派人到叙利亚鼓动阿拉伯人起来反对土耳其统治。英国军队乘机越过苏伊士运河于1917年12月顺利进入耶路撒冷。


当谢里夫侯赛因深信英国等协约国能帮助他实现建立“大阿拉伯王国”,并给其占领阿拉伯地区大开方便之门时,一项出卖他、出卖整个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阴谋开始了。1916年5月16日,英国代表赛克斯和法国代表乔治·皮科背着阿拉伯人进行秘密谈判,策划瓜分阿拉伯地区的方案,最后签订了“赛克斯——皮科协定”。俄国赞成这个协定,作为交换条件,英法同意俄国吞并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东北部。根据“赛克斯——皮科协定”,法国获得黎巴嫩和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包括北方的安纳托利亚大部分地区。伊拉克的西北部由法国人统治,东北部由法国人控制下的阿拉伯人管理。英国人占领伊拉克的中部和南部以及巴勒斯坦的海法和阿卡两港。巴勒斯坦由国际共管。这项密约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后,才由苏维埃政府公布出来。土耳其乘机揭露英、法的阴谋,希望侯赛因认清英法的真面目,重新回到奥斯曼帝国的怀抱。侯赛因要求英国对此作出解释;英国却诡称密约并未完成,以前对侯赛因所作的承诺和保证继续有效。侯赛因又一次被欺骗。


一个阴谋没有停止,又一个阴谋加紧实施。这个阴谋就是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国家,试图将这个国家当作打人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一个楔子,以便于更好地控制伊斯兰世界。

犹太复国主义是怎么产生的呢?


公元前11~10世纪,也就是说,在距今约3000年以前,犹太人曾在巴勒斯坦建立过国家(即希伯来王国,大卫(达乌德)和所罗门(苏莱曼)是这个国家的两个著名国王,也是伊斯兰教所承认的两个先知)。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占领巴勒斯坦后,对犹太人实行残酷统治,绝大多数犹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流亡到世界各地。636年,第二位正统哈里发欧麦尔征服了巴勒斯坦,从此,巴勒斯坦一直在穆斯林的管理之下,当地的基督徒、犹太教徒与穆斯林和睦相处。1099年夏,欧洲的十字军占领了耶路撒冷、阿卡等地,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1187年,抵抗十字军的领袖萨拉丁夺回了耶路撒冷。后来,十字军被全部赶出巴勒斯坦(1291年),巴勒斯坦先后归马木鲁克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管辖。19世纪初,殖民主义者到来之前,整个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只有8000人。


长期以来,被逐出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在欧洲,犹太人日益强大的经济势力,威胁着当地人的利益,因而受到排挤和冷遇。


19世纪初,欧洲一些犹太宗教学者,鼓吹犹太人应回到自己2000多年前的家园——巴勒斯坦,以摆脱困境,寻求民族解放。1897年8月27日~29日,以维也纳犹太记者赫茨尔为首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世界犹太人代表大会,通过了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的复国纲领。(由于美国也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引起穆斯林的不满。有一次,沙特阿拉伯国王费萨尔一本正经地对美国国务卿说:“我们阿拉伯人准备回到西班牙建立自己的国家。”美国国务卿听后觉得不可思议,费萨尔不无讽刺地说道:“因为从前我们曾在那里建立过国家”)

犹太复国主义者起先寄希望于德国,继而又求助于英国。英国早就想利用犹太人作为楔子打入巴勒斯坦,从而控制中东,确保苏伊士运河通道的安全。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求助与英国的图谋一拍即合。于是,产生了“贝尔福宣言”。


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致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华尔德·罗思柴尔德,强调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即犹太国)。并愿意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这就是“贝尔福宣言”。

“贝尔福宣言”发表后,犹太复国主义者欣喜若狂,拍手称快。因为它为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和以色列国的建立开辟了道路;而伊斯兰世界非常震惊,广大穆斯林忧心忡忡,因为它为以后英国统治巴勒斯坦奠定了政策基础。开罗的阿拉伯人提出强烈抗议,侯赛因也疑虑重重,而英国对侯赛因却信誓旦旦地表示:“绝不让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保证阿拉伯地区完全独立”。侯赛因信以为真,继续支持英国,反对土耳其。


1918年10月30日,土耳其被迫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定。根据协定,土耳其军队撤出所有阿拉伯地区。在此之前,侯赛因的军队占领了叙利亚和伊拉克。但这两个地区并非掌握在阿拉伯人手中。军事法令规定,这些地区由英军最高统帅控制。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分为3部分:巴勒斯坦本部归英国控制;黎巴嫩及海岸归法国控制;叙利亚内地归侯赛因的三子费萨尔控制。阿拉伯半岛维持原状。侯赛因控制麦加和麦地那。侯赛因尽管宣布自己为阿拉伯国王,但英法只承认他是汉志(希贾兹)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为内志及利雅得的素丹;伊玛目叶海亚宣布也门为自己的管辖区;伊本·拉希德割据内志与伊拉克之间的舍马尔地区;伊德里斯占据阿西尔地区。至于科威特、巴林、哈拉吉、哈达拉毛等地,则依然掌握在英国人手中。


1920年4月,协约国在圣雷莫举行高级会议,决定叙利亚、黎巴嫩由法国委任统治,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由英国委任统治。

阿拉伯人拒绝这个决定(委任统治),在叙利亚等地掀起了反抗委任统治的浪潮。7月14日,法国向当地的叙利亚国王费萨尔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在4天内无条件接受法国托管。费萨尔屈服于法国压力,表示接受最后通牒。但法国借口答复已过期限,率军于7月25日占领大马士革,宣布废除费萨尔,开始了长达44年的殖民统治。费萨尔被迫离开叙利亚。


法军占领叙利亚后,将叙利亚分裂为二:叙利亚共和国和黎巴嫩共和国,将黎巴嫩山区及叙利亚一部分并人黎巴嫩共和国。

叙利亚和黎巴嫩要求法国撤军,反对法国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经过多次的反抗起义和斗争,最终于1946年4月,获得独立。


至于巴勒斯坦,1920年4月协约国在圣雷莫举行的高级会议,将它划归英国托管。1922年,英国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共同炮制了“国际联盟”给英国托管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书。统治书规定:托管国应为保证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创造政治、行政和经济方面的条件,应该承认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应使犹太移民入境得到便利,托管当局有事须与巴勒斯坦犹太人机构商量。

英国为犹太人大量涌人巴勒斯坦敞开大门。在它的庇护下,进入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成倍增加。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由1918年的5.6万人增加到1922年的8.3万人,由1931年的17.4万人,增加到1948年的70多万人。犹太人在总人口的比例,由1918年的9%上升到1948年的30%。犹太人占有的土地,由1914年的2.2万杜诺姆(1杜诺姆等于939.3平方米)增加到1947年的173万多杜诺姆(郭应德:《阿拉伯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23页)。犹太人和土地结合,组成一个一个居民点(1944年,已有272个居民点(直到现在,在约旦河西岸,以色列还在兴建新的居民点)),然后由点到面,发展为许多犹太区,进而形成为犹太实体——以色列国。与此同时,英国支持和纵容犹太复国主义者强占阿拉伯人民的土地,还把大面积的地产移交给犹太人。结果,造成千千万万的阿拉伯人流离失所,成为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的难民。英国还积极帮助犹太复国主义建立针对阿拉伯人的恐怖组织,为恐怖组织的地下武装提供武器(而阿拉伯人携带武器则要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和军事训练。

犹太复国主义还得到美国的支持。192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帮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家园”的决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会于1943~1945年通过了一系列支持犹太移民无限制地进人巴勒斯坦并在那里建立犹太国家的决议。1945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建议立即接纳10万犹太新移民进入巴勒斯坦。

英美等国扶犹抑阿的政策,和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扩张行为,激起了阿拉伯人民的极大愤慨。1920年、1921年、1926年和1929年,巴勒斯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和犹太复国主义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1936年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人民起义。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主要由美国控制)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5月1日结束,英国军队应于同日撤出。5月1日~7月1日应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和犹太两个独立国。在英国宣布结束委任统治的同时(5月15日),犹太人立刻宣布成立以色列国,把100万阿拉伯人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埃及等阿拉伯各国自然不能接受这种局面,于是第一次阿以战争爆发。当阿拉伯军队快要战胜以色列军队时,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提议双方“停火”,于是安理会于5月29日通过停火决议。以色列得到喘息的机会,重新武装军队,并从美英两国得到大量军火,特别是飞机、大炮。在7月8日战火再起时,以色列处于优势地位,于是转败为胜,迅速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取了大部地区,所占土地超过了原来的3倍。

由于以色列占领了联合国规定以外的大片土地,致使联合国决议中的成立阿拉伯国家的计划无法实现。在战争期间,上百万阿拉伯人民背井离乡,无家可归。


1956年,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禁止来往于以色列的船只通过。于是,第二次阿以战争爆发(也称苏伊士战争)。英、法站在以色列一边,发动了对埃及的进攻,3国派兵进入埃及。但后来联合国迫使3国从埃及撤军。

1967年6月爆发了第三次阿以战争,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仅在6天时间内占领了加沙地带、埃及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叙利亚戈兰高地。

1973年10月,爆发了第四次阿以战争。这次战争同样由于美国的支持使以色列得以生存。

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建立,该组织把武装斗争作为恢复巴勒斯坦的惟一途径。此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以色列内外进行了一系列反以色列的武装行动。美国等西方国家称这是“恐怖活动”。


1989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宣布建立巴勒斯坦国,该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阿拉法特当选为总统。此后,该组织改武装斗争为政治斗争,与以色列进行了无数次的谈判,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但以色列寻找种种借口拒不执行协议,而且在约旦河西岸还兴建新的犹太居民点。阿拉法特等巴勒斯坦领导人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为解放巴勒斯坦、收复失地而斗争,如今年届古稀,巴勒斯坦依然为以色列所占据。巴勒斯坦的一些阿拉伯人组织在无可奈何之下,不时采取暴力行动,有时还制造自杀性汽车爆炸事件,以此来表示他们的愤怒,并希望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目前,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与以色列的谈判时断时续,看来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

伊拉克人民也进行了反对英国统治的斗争。1920年4月下旬列强在圣雷莫会议上决定由英国柑伊拉克进行委任统治的消息传来,伊拉克举国愤慨,群情激昂。逊尼派与什叶派以及各种政治派别都联合起来,进行示威游行、武装斗争等多种形式的反英活动。


英国感到,必须改变方式才能维护它在伊拉克的统治。于是于1920年11月组织了伊拉克临时政府,政府各部都有英籍顾问协助处理部务,实际上是部长。这是一个由英国人掌握实权的傀儡政府。1921年8月23日,英国把麦加谢里夫侯赛因的儿子、被法国废黜的前叙利亚国王费萨尔扶上了伊拉克的王位(1921~1933年在位)。


英国人扶持傀儡政府和国王的做法,并没有平息伊拉克人民对委任统治的痛恨,他们坚决反对这种改头换面的把戏。1922年~1926年,伊发生多起武装暴动。1930年,英国宣布伊拉克独立,同时与亲英的努里·赛义德政府签订了一项为期25年的“英伊同盟条约”。根据条约,伊拉克的内政、外交、国防完全掌握在英国人手里,所谓独立纯属骗局。

1932年3月3日,国际联盟接纳伊拉克为成员国,英国的委任统治结束。但伊拉克仍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英国等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在巴勒斯坦还冒出了一个新的国家——外约旦(即约旦河东岸地区)。大战结束时,麦加谢里夫·侯赛因决定把肥沃新月地带(肥沃新月地带是指叙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地区)分给他的两个儿子统治:三子费萨尔为叙利亚国王;次子阿卜杜拉为伊拉克国王(长子阿里为希贾兹国王)。后来,费萨尔被法国人废黜后,英国人把他扶上了伊拉克国王的宝座,而阿卜杜拉却一无所得。1920年11月11日,阿卜杜拉率领2000人的部队来到马安,声称要征服叙利亚,恢复费萨尔王位。1921牛3月,阿卜杜拉进入安曼(现约旦首都),准备占领整个外约旦。英国为了不使阿卜杜拉向叙利亚进军,以免引起法国的不安,有意满足他的部分要求。当时正在开罗召开解决中东问题会议的英国外交大臣邱吉尔去耶路撒冷,与阿卜杜拉会谈。1921年3月27~28日,双方达成协议:在外约旦成立以阿卜杜拉为首的阿拉伯民族政府;这个政府在行政上完全独立;英国为外约旦提供财政援助;外约旦接受英国派驻安曼驻扎官的指导;外约旦保证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边境不采取任何敌对行动。1922年,国际联盟大会通过了把外约旦从巴勒斯坦划分出去的委任统治书,外约旦成为单独的一个国家。1923年5月25日,英国发表声明准备正式承认外约旦的独立,条件是双方缔结协定,以便英国实现这一地区的“国际义务”。阿卜杜拉随即宣布外约旦独立。但实际上,外约旦长期受制于英国。

(二)阿拉伯半岛形势的发展与沙特王国的建立



20世纪20年代,阿拉伯半岛存在着两大敌对的家族:麦加的谢里夫侯赛因家族和纳季德(又译内志)的沙特家族(沙特家族曾于18世纪中叶与瓦哈卜派联手建立了早期的沙特——瓦哈比王国(1746~1818年),后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消灭了这个王国。20世纪初瓦哈比派再度在阿拉伯半岛兴起。1902~1904年,沙特王子阿卜杜勒·阿齐兹攻陷利雅得,据有纳季德全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采取“分而治之”政策,来对付这两个家族。一方面,与阿卜杜勒·阿齐兹签订条约,承认他为纳季德、盖西姆和哈萨的埃米尔(酋长),利用阿卜杜勒·阿齐兹与侯赛因抗衡;另一方面又与麦加的侯赛因结盟,并许以战后建立“大阿拉伯王国”,他就是国王。1916年,侯赛因自立为阿拉伯国王,引起阿卜杜勒·阿齐兹的不满,于是双方兵戎相见。结果,阿卜杜勒·阿齐兹占了上风。1924年9月,阿卜杜勒·阿齐兹准备攻陷麦加,侯赛因在麦加舆论压力下,让位于儿子阿里。阿里也束手无策,只好率残部退到吉达。10月16日,阿卜杜勒·阿齐兹进入麦加。接着又攻吉达。在此之前的1921年,阿卜杜勒·阿齐兹吞并拉希德家族盘据的舍马尔地区,拉希德家族被迫投降。至此,希贾兹(汉志)全境落人阿卜杜勒·阿齐兹之手。


1926年10月15日,麦加居民拥立阿卜杜勒·阿齐兹为国王,称“希贾兹一纳季德国王”。

1930年,位于希贾兹与也门之间的阿西尔并人沙特王国。1932年9月18日,沙将国名正式定为“沙特阿拉伯王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展开了对沙特阿拉伯的争夺。美国排挤英国,最后占了上风。美国一方面控制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开采权,一方面进行政治军事扩张,如派军事代表团给沙特训练军队等。后来,沙特阿拉伯在外交政策上一直受美国的影响。


1926年,沙特阿拉伯在麦加发起召开世界伊斯兰教代表会议,研究朝觐问题。

沙特阿拉伯王国历任国王为:阿卜杜勒·阿齐兹(1902~1953年在位)、沙特(1953~1964年在位)、费萨尔(1964~1975年在位)、哈立德(1975~1982年在位)和法赫德(1982年至今在位)。


也门于16世纪被并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但由于栽德派在也门拥有较大势力,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很不稳固。1635年,栽德派恢复对也门的统治。1818~1840年,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的军队占领也门。1849年,奥斯曼帝国的管辖区收缩至荷台达周围一带。1872序,奥斯曼土耳其人再度占领也门,实施其统治。1892年,栽德派再次掀起反奥斗争。1911年,在叶海亚·哈米德丁教长(1904~1948年)领导下向奥斯曼军队发动猛烈进攻。之后,双方签订停战协定。从那时起,也门实际上处于独立状态。1918年,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协定,正式撤离也门。


1948年也门发生内乱,叶海亚教长被杀,其子艾哈迈德继位(1948~1962年)。1962年9月26日发生革命,次日宣布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成立。但紧接着爆发了王室派和共和派之间的内战。1967年11月30日,南也门终于宣告独立。1970年,定名为“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


科威特的统治者为萨巴赫家族。这个家族从18世纪中叶开始担任科威特的酋长。1899年,英国与科威特酋长穆巴拉克(1892~1916年)签订了一项条约。条约规定,英国支持科威特独立,条件是科威特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其土地给与英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未经英国同意,不得与任何国家进行谈判。实际上,科威特成了英国的“保护国”。


1921年,艾哈迈德·贾比尔掌权。他掌权后不久,科威特发现了石油。30年代,开始勘探石油。英国——波斯石油公司和美国海湾石油公司获得石油开采特权。接着美国和英国两家石油公司组成了科威特石油公司(1934年)。1946年,二战结束后,第一批石油便出口。此后,科威特逐渐富裕起来。

1961年6月,科威特与英国谈判,结束1899年的条约,科威特正式独立。
1926年,英国派查尔斯·贝尔格雷夫担任巴林酋长顾问,巴林的一切大权都掌握在这个顾问手里。193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和德士古石油公司组成的巴林石油公司,获得了在巴林2/3的土地上勘探和开采石油的特权。1934年,巴林石油进入世界市场。巴林后来建立的炼油厂,每日除提炼巴林生产的3万桶原油外,还提炼从沙特阿拉伯经海底输油管道送来的12.5万桶原油。


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阿以战争)期间,巴林发生了反英斗争,要求实现完全独立。

1971年8月,巴林宣告完全独立。1973年10月,第四次阿以战争中,巴林要求美国拆除在巴林的军事设施,但美国置之不理。

1916年,英国同卡塔尔签订了一项条约,规定卡塔尔不得将其土地转让、抵押给除英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未经英国同意,不得同任何国家签订条约,建立任何关系。英国负责“保护”卡塔尔免遭外来侵略。

20世纪30年代,卡塔尔发现了石油。但由于二战的影响,开采工作推迟到1949年。石油的巨大收益为国家带来了繁荣。

1971年,卡塔尔正式独立。在1973年10月的阿以战争中,卡塔尔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以抗议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


从1749年开始,赛义德家族统治着阿曼。英国同阿曼先后签订了一系列旨在控制阿曼的条约(1891年条约、1939年条约等)。

1970年,赛义德·本·泰穆尔的儿子卡布斯发动政变,推翻其父当上阿曼苏丹。从此,阿曼走上复兴之路。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形成有一个过程。


16世纪葡萄牙在阿拉伯湾的贸易垄断地位开始崩溃,荷兰和英国取得了优势。17、18和19世纪初,欧洲海盗在海湾地区猖獗一时,1820年,英国与一些阿拉伯部落缔结了制止海盗行径和贩卖奴隶的条约。后来,英国为独霸海湾,便与该地区的各酋长签订了一系列协定,阻止他们向除了英国以外的国家转让或抵押任何一块土地;不经英国同意,不许与别国建立任何关系。

1952年,在承认英国有权划定边界、处理酋长国之间的争端后,沙迦和富查伊拉宣告独立。同时,一个以驻迪拜的政治代表为首的7个酋长国酋长组成的委员会宣告成立。


1962年,随着阿布扎比石油生产的发展,英国加强了对该地区的控制。1968年,英国扩大了它在沙迦的基地。但是,在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的压力下,1971年英国不得不宣布从该地区撤出全部英军。同年12月1日,英国结束了与阿拉伯各酋长国缔结的条约。第二天,阿布扎比、迪拜、沙迦、乌姆盖万、阿治曼和富查伊拉6个酋长国宣布组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酋长扎耶德当选为国家总统。1972年2月,哈伊马角酋长国加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至此,阿联酋成为由7个酋长国组成的国家。

1973年10月第四次阿以战争中,阿联酋率先拿起石油武器,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以反对美国支持以色列。

(三)埃及、苏丹和北非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土耳其宣布与德国结盟时,英国立即正式宣布埃及为英国的“保护国”。大战期间,英国对埃及严厉的统治和残酷的压榨,强化了埃及人的民族意识;战后,英国背信弃义,拒不履行大战结束后埃及即可获得独立的诺言,拒不废除战时发布的戒严令,而且拟定所谓“宪法草案”,把战前的立法议会改为由各部部长、英国顾问和在埃及侨民代表组成的参议院,规定埃及法院采用英国法律,审判时用英语。


埃及各阶层对英国殖民统治强烈不满,并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

1918年11月13日,即大战结束后2天,战前任埃及教育部长和司法部长、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萨阿德·扎格鲁勒等3人,进见英国高级专员温盖特,以埃及人民的名义要求英国取消对埃及的“保护”,承认埃及独立。温盖特以未获本国指示为由,拒绝了扎格鲁勒等人的要求。于是,扎格鲁勒团结立法议会代表和其他埃及上层人物,组成了7人代表团,受权向巴黎和会提出埃及的要求。代表团组成之时,实即华夫脱党(“华夫脱”(wafd)系阿拉伯语,意为代表团,华夫脱党由此得名)建党之日。华夫脱党以争取民族独立为基本纲领,获得了备受英国欺凌的埃及人民的支持。


英国扶持起来的福阿德素丹拒绝接见扎拾鲁勒7人代表团。代表团宣布英国的保护权无效。英国立即镇压,逮捕了扎格鲁勒等人,把他们放逐到马耳他岛。英国的这一举动,激起埃及人民的极大愤慨。从1919年3月开始,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各行各业都停业,大家一起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反英浪潮。


英国人不愿意埃及独立,派6万大军进行镇压,3000埃及人死于英国刽子手的屠刀之下。

1921~1922年,埃及人民又进行了反英斗争。

1922年2月28日,英国单方面宣布埃及独立,同时提出4点保留:英军驻防苏伊士运河区;守卫埃及;保护外侨利益和少数民族;管理苏丹。这个声明与其说是让埃及独立,不如说是确认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1922年3月1日,福阿德正式继王位,称福阿德一世,宣布埃及为君主立宪国。

1936年,英埃签订为期20年的“英埃同盟条约”,条约虽规定英国终止对埃及的军事占领,但同时又规定英国在苏伊土运河区驻扎陆军1万,空军400人;战时英国有权控制埃及全部交通;英国继续占领亚历山大港海军基地8年。这个条约反倒使英国的统治合法化。


1936年4月28日,国王福阿德去世。他的儿子法鲁克当时在英国军事学院学习,因未成年,以亲王穆罕默德·阿里·陶菲格为首的摄政委员会代理国事。1937年7月,法鲁克亲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意大利的军队入侵埃及。但是,1942~1943年,苏联军队在斯大林格勒转入反攻,给德军以沉重打击。1942年11月,英军在阿莱曼战役中取得胜利,德军被迫撤出埃及。1943年1月,美英军队进入利比亚,接着进军突尼斯,和自由法国军队会合。不久,纳粹势力被完全逐出北非。

1944年9月25日~10月7日,由埃及出面邀请7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埃及、沙特阿拉伯、外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和也门代表,在埃及的亚历山大举行会议,决定成立一个泛阿拉伯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


埃及军队在第一次阿以战争(1948年)中的失败,和埃及国王的腐败导致了1952年7月23日革命和自由军官运动的发生。自由军官运动在纳赛尔的领导下与包括兄弟会在内的各派力量联合,推翻了法鲁克国王,其子福阿德二世继位。由于当时纳赛尔的社会声望还不高,暂时由纳吉布将军担任了革命委员会主席。1953年取消君主制,宣布成立共和国,纳吉布任第一任总统。第二年,纳赛尔取而代之。

纳赛尔掌权后对穆斯林兄弟会采取了排斥与镇压措施。


1956年,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当时埃及的股份还在英国人和法国人手里),以色列、英国和法国军队进攻埃及,占领西奈半岛和部分运河区。由于世界舆论的压力(包括中国人民的声援活动),英法以三国才被迫撤军。


1958年,埃及和叙利亚实现合并,取名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叙利亚因发生政变,而脱离联合共和国。

1967年6月5日,阿以第三次战争爆发,以色列凭借美国的支持击溃埃及军队,占领西奈半岛、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和叙利亚戈兰高地。


1973年10月,爆发了第四次阿以战争,埃及军队转胜为败,以色列军队转败为胜。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一改阿拉伯国家不承认以色列、不与以色列谈判的做法,与以色列签订了“戴维营协议”。埃及因此被开除出阿拉伯国家联盟。

苏丹是英国的殖民地。1899年,英埃签署“英埃共管协议”。根据这个协议,苏丹名义上由英国和埃及共管(实际上是英国统治)。


1899年,马赫迪运动被英国殖民统治者镇压后,1916年达尔富尔起义又被镇压。但苏丹人民反英斗争并未停止。

埃及独立后,苏丹建立了许多反英组织。这些组织中有伊斯梅尔·阿扎里领导的知识分子云集的哈利吉大会党。后来该党与民族联合党合并。1941年兄弟党成立,此后不久,穆斯林兄弟会成立。

1953年,苏丹北部获得自治,但英国仍控制着苏丹南部。同年举行大选,民族联合党获胜,伊斯梅尔任总理。


1956年,苏丹在南北内战中获得独立,组成了以伊斯梅尔为首的新政府。1958年,苏丹军队司令易卜拉欣·阿布德中将发动不流血的政变,建立军政府。1964年,他被迫退出政界,由各政党组成联合政府。

1969年,受纳赛尔主义影响的、由尼迈里领导的“自由军官集团”掌握了苏丹的政权,建立苏丹社会主义联盟。


利比亚主要由意大利统治,前面已经谈到,意大利于1911年进攻利比亚,占领了一些地区。利比亚人民展开了抗击意大利的英勇斗争。这个时期,意大利对利比亚采取的手段是以政治谈判为主,军事占领为辅;从1923年开始,法西斯主义者墨索里尼掌权后,以军事进攻为主,似诱降为辅。但利比亚人民始终坚持战斗,不屈不挠,给意大利占领军以沉重打击。尤其是奥马尔·穆赫塔尔领导的游击队机动灵活,英勇顽强,表现了利比亚人民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


1862年,奥马尔·穆赫塔尔出身于巴尔卡的曼法部落的一个显贵家庭,自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成年后,到塞努西教团的扎维亚学习,以品学兼优而受到教团领袖穆罕默德·马赫迪的赏识和关怀。以后,教团领袖任命他为绿山区古苏尔扎维亚“谢赫”(“谢赫”,为阿拉伯语,本意为长老、长者,后引申为德高望重的领袖),深受当地人民爱戴。1911年~1916年,他和意大利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奥马尔·穆赫塔尔为人诚实,信仰虔诚,英勇善战,意大利人非常怕他恨他。


1931年9月10日,奥马尔·穆赫塔尔在艾因拉法地区受伤被俘。昔兰尼加副总督、刽子手格拉齐亚尼感到这一下解除了心腹之患,他立即赶到艾因拉法把奥马尔·穆赫塔尔押解到班加西,进行审讯。当意大利官员问他为什么要与意大利人作战时,他态度镇静,语气坚定,说道:“我是在和侵略我们利比亚的法西斯作战,而不是和意大利人民作战。”他还充满信心地说道:“我虽被俘,但这并不意味着革命和圣战结束,还有4个领导人代替我继续领导抗战。我既被俘,任凭你们处置。我要强调的是,我一天也没有考虑过向你们投降。结局全凭主。”当意大利官员问他还有什么最后要求时,他说,别无所求,只要一瓶水。于是,他做了小净,礼了两拜。然后,他视死如归地走向绞刑架。1931年9月15日,这位年已古稀的民族英雄在苏卢格当着2万多被集合起来的群众的面,被法西斯分子绞死。

穆赫塔尔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精神却鼓舞着千千万万的利比亚人和伊斯兰世界的人民。他的英雄事迹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世世代代为人们所传诵。

意大利人占领了45公顷良田,把它分给意大利移民,到1939年时,面积不大的利比亚已经有7000名意大利移民。意大利政府蔑视利比亚人,不让利比亚人上学受教育,只让他们从事简单的、一般的工作。意大利毁掉了整整一代甚至两代利比亚人,使利比亚成为文盲充斥的国度。


利比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期间备受痛苦,因为它成了帝国主义之间的战场。当英国军队1942年占领利比亚北部、法国占领费赞地区时,意大利正式撤出利比亚。英国和法国的占领维持到1950年。联合国于1949年11月作出利比亚于1952年初以前独立的决议。1951年12月14日,利比亚联合王国宣告成立。1963年修订了宪法,从此取消联邦制,利比亚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利比亚从1955~1959年间发现的石油中获得实惠。1960年已有35口油井在喷油,日产93000桶。在这个时候,利比亚君主制政府分别与英国(1953年)和美国(1954年)缔结了英美两国在利比亚建立军事基地的协定。1969年9月1月,卡扎菲等年轻军官发动政变(9.1革命),废除了君主制。1970年,废除了与外国签订的军事协定。1977年3月2日,利比亚改国名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1986年4月,由于接连发生两起针对美国的爆炸事件,利比亚从而遭到美国舰队的轰炸,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险些被炸死。美国还声称卡扎菲资助了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多起恐怖活动。

阿尔及利亚从近代开始成为法国的殖民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法国对阿尔及利亚政治上软硬兼施,经济上敲骨吸髓,文化上继续执行愚民政策。1938年,在620万土著居民中,入学男童仅8.7万名,入学女童仅1.7万名。1943年,在125万学龄儿童中,只有11万人受过初等教育,失学率越来越大。这是殖民主义者剥夺了阿尔及利亚人受教育的权利,反过来,殖民主义又贬低阿尔及利亚人没有文化。的确,由于法国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许多阿尔及利亚人,连自己的母语——阿拉伯语都不会讲,而法语讲得十分流利。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何,阿尔及利亚出现了4支抗法爱国力量,分别由梅萨利·哈吉、费尔哈特·阿巴斯、谢赫·易卜拉欣和伊本·巴迪斯(伊斯兰贤哲会领导人)领导。1943年,这几支抗法爱国力量提出了战后立即建立阿尔及利亚国,然后建立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联盟的主张。但是法国当局拒绝了这一要求。1945年5月,法国人残酷镇压了塞蒂夫的示威游行,15000名阿尔及利亚人惨遭杀害。阿尔及利亚人终于意识到,一切恳求、妥协和退让终被视为软弱,一切通过和平方式走向独立的道路全被堵死。拿起武器,以武力对暴力,以斗争求生存,才是真正的出路。于是,阿尔及利亚人民建立秘密组织,进行武装斗争。1952年,这些秘密组织的领导人之一艾哈迈德·本·贝拉被迫逃往开罗。1953~1954年之间,他准备开始反对法国统治的暴力革命。


阿尔及利亚的民族领袖,建立了“民族解放阵线”,其军事力量命名为“民族解放军”。革命在奥雷斯山区首先爆发,随即蔓延到了其他地区,到1956年底已遍及全国。1958年,民族解放阵线建立了以费尔哈特·阿巴斯为首的“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其成员有艾哈迈德·本·贝拉以及其他曾被法国当局逮捕的革命领导人。


在阿尔及利亚抗法革命斗争不断高涨的压力下,法国政府不得不于1961年开始和阿尔及利亚革命领导人谈判。1962年3月18日,双方签署了协议。协议规定“经过一个过渡时期后,建立独立的阿尔及利亚国”。据此,1962年3月28日,组成了以阿卜杜拉·拉赫曼·法利斯为首的临时政府。1962年7月1日,举行的民意测验中,有91%的阿尔及利亚人赞成立即独立。2天后,戴高乐宣布法国从阿尔及利亚撤军。至此,延续了130年之久的法国殖民统治结束。

1962年9月选举费尔哈特·阿巴斯为总统;艾哈迈德·本·贝拉为政府首脑。1963年4月,本·贝拉任民族解放阵线总书记,接着,在宪法通过总统制后,本·贝拉又被选为共和国总统兼政府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1965年6月19日,布迈丁领导的军事政变,推翻了本·贝拉,组成了以他为首的革命委员会。1978年12月,布迈丁去世,沙德利·本·杰迪德上校当选为总统和党的总书记。


突尼斯于1883年沦为法国的“保护国”。20世纪30年代,哈比布·布尔吉巴(布尔吉巴,1903年出生于突尼斯东海岸的本纳斯提尔。中学毕业后,赴法国留学,获法学学士学位。仰慕西方文化,与法国巴黎的一女子结婚。回国后,于1934年创建新宪政党,从事民族独立运动)及其新宪政党(1969年更名为社会主义宪政党)领导了争取全面独立的政治运动。1956年3月,肤国正式承认突尼斯独立。1957年,议会决定废除君主制,废黜国王,成立突尼斯共和国,由布尔吉巴任总统。

从1668年开始,摩洛哥由阿里(该王朝创始人、阿拉维族人毛·拉希德自称是第四任正统哈里发阿里的后裔,故名)王朝统治。从19世纪中叶开始,摩洛哥沦为法国和西班牙的殖民地。


法国对摩洛哥除了进行政治压迫、军事统治、经济压榨外,还进行奴化教育和实行愚民政策。法国限制摩洛哥的民族教育。殖民当局为殖民者的子弟兴建的学校,尽力排斥摩洛哥儿童入学。1938~1939年,这类学校共有学生3.06万人,其中摩洛哥儿童只有450人,仅占14.7%。1931年,整个教育经费为4180万法郎,拨给穆斯林学校的仅为1480万法郎。为了培养为殖民者服务的人才,法国当局创办了一些贵族子弟学校,教学语言为法语。


摩洛哥人民进行了反殖民统治的长期斗争,1937年,非斯发生了反殖暴动。1943年,“独立党”建立。而1928年登基的穆罕默德五世成了独立运动的中心人物。1953年8月18日,法国当局将穆罕默德五世流放到科西嘉岛。后来又转移到马达力口斯力口。


摩洛哥城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部分地区进行了武装斗争。1955年5月18日,穆罕默德五世重新登基。

1956年3月,法国承认摩洛哥独立。1956年10月29日取消了对丹吉尔的国际共管;1959年,丹吉尔正式并人摩洛哥;同年,西班牙将伊夫尼归还摩洛哥。

1957年,立哈桑为王储,素丹改称国王。1961年2月,穆罕默德五世逝世,哈桑二世继王位。

(四)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与哈里发制度的结束


19世纪和20世纪初,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未能保住那些欧洲属地,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都先后脱离帝国而独立。青年土耳其党人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未能巩固帝国的统治。更未能使帝国恢复往日的雄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斯曼帝国站在德、奥一边,把自己拴在了帝国主义的战车上。

战争给包括土耳其人民在内的帝国境内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大众担负了战争的全部重担,苛捐杂税、强制供应、强迫劳役、征兵等等,战争耗费了10亿多金里拉,国债高达帝国预算的19倍。物价暴涨了15~20倍。4年的大战,使土耳其丧失了上百万士兵,战争所引起的瘟疫、饥荒夺去了250万人的生命。


战败了的奥斯曼帝国,面临着被战胜国——协约国彻底瓜分的危险。1918年10月30日,英、法、意等国强迫奥斯曼帝国(以下简称土耳其)签订了停战协定。1920年8月,又迫使土耳其签订“色弗尔和约”。根据上述奴役性的停战协定和条约,奥斯曼帝国在西亚和北非的所有属地被英、法、意等国所瓜分(正如上文所说),土耳其本土的沿海地区和附近岛屿也被列强所分割,欧洲部分的领土(东色雷斯被并人希腊),只剩下首都伊斯坦布尔一隅之地。英法军队占领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并进驻伊斯坦布尔。英法意还控制土耳其的财政经济和关税。这样,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土一缩再缩,不光属地丧失殆尽,而且本土也只剩下亚洲部分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地区。土耳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丧失独立而成为英法意的半殖民地。列强的宰割和奴役,加剧了土耳其各阶层与列强的矛盾以及国内原有的矛盾,激起了土耳其人民反对外国统治和压迫的怒涛。

1919年5月开始,反对外国占领者的游击战争席卷了安纳托利亚的广大农村地区。各大城市的商人、军官和伊斯兰教代表人物纷纷成立“护权协会”,领导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1919年,民族主义者、土耳其军官凯末尔(基马尔)利用各阶层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憎恨和对丧权辱国的本国政府的不满,发动了一场革命。7月和9月,各地“护权协会”在安纳托利亚内地召开了两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以凯末尔为主席的代表委员会。委员会所在地安卡拉成了土耳其独立斗争的组织中心。凯末尔派影响日益扩大。1920年1月,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土耳其议会上,凯末尔派议员占多数,因而凯末尔起草的要求民族独立的《民族誓约》,获得议会通过。

列强不愿意看到一个真正独立的土耳其。协约国军队于1920年3月在伊斯坦布尔登陆,并向土耳其素丹(哈里发)施加压力,迫使其解散议会,并逮捕大多数议员。同时,英国指使希腊侵略军进犯安纳托利亚内地,企图用武力扑灭土耳其的反帝独立运动。结果,土耳其人反志益坚。凯末尔派索性于同年4月在安卡拉另起炉灶——召开新的议会,即大国民议会,建立临时国民政府。凯末尔担任了临时总统兼国民军总司令,领导了反帝独立运动和反对土耳其素丹的世俗主义运动。


凯末尔政府依靠土耳其人民的支持,并利用英、法、意等列强之间的矛盾,不仅击溃了土耳其素丹政府的军队,而且一再挫败了受到英国支持的希腊军队的进攻。在这种形势下,与英国在分赃中发生矛盾的法、意等国先后将占领军撤离土耳其。1922年8月,土耳其国民发动总反攻,一举击溃了希腊侵略军,并俘获其总司令。土耳其军队肃清了盘踞在安纳托利亚的全部占领军,接着开进了首都伊斯坦布尔。11月1日,凯末尔通过大国民议会做出决定,废黜了土耳其素丹穆罕默德六世。穆罕默德六世离开了伊斯坦布尔,他的堂弟阿卜杜勒马吉德被立为哈里发。

1992年11月,在瑞士的洛桑召开了有土耳其国民政府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1923年7月,签订了洛桑条约,废除了“色弗尔条约”中的一些不平等条款,东色雷斯归还给了土耳其,取消赔款,海关由土耳其自主等等。但是,凯末尔政府在黑海海峡问题上,也对列强作了有损于国家主权的妥协让步。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正式宣布为共和国。凯末尔任总统。6个月后,凯末尔废除了哈里发制度,并驱逐了奥斯曼王室成员。至此,历时约500年的奥斯曼帝国结束,代之而起的是实行世俗主义的土耳其共和国。


凯末尔非常羡慕西方国家的强盛,并认定这些国家之所以强盛是由于很早就实行政教分离的世俗化政策。土耳其要强盛,要跻身于先进民族之林,也必须走世俗化道路。在这一思想的支配下,凯末尔进行了一系列旨在进一步削弱伊斯兰教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的改革。1922年,伊斯兰教的总法官职务被废除。随之,伊斯兰教法院,国家的宗教事务部门和宗教基金管理部门也被撤消。1924年4月24日,大国民议会通过国家宪法,并根据宪法颁布一项法令,确定大国民议会的立法权,授权各独立的法院代表国家执行法律。国家成立两个部门,负责宗教事务。宗教事务管理委员会,受政府领导,负责管理清真寺、任免伊玛目(教长);监督教法说明官(穆夫提)的工作等;独立的宗教基金管理总局负责管理宗教基金和宗教建筑及宗教教产等。土耳其的新宪法还规定,禁止组建以宗教或以宗教感情为基础的政治团体。1928年4月5日,大国民议会进一步通过决议,从宪法中删除“伊斯兰教是土耳其国教”一语。


凯末尔的改革还涉及法制、教育等问题。凯末尔革命前的两次法制改革只涉及伊斯兰教法中有关行政、商法、刑法的内容,基本上未触及“穆斯林家庭法”。1924年9月,在凯末尔授意下,法律起草委员会以《瑞士民法典》为蓝本,起草了一部土耳其民法典,于1926年正式颁布实施。至此,土耳其从法制上实现了完全的世俗化和西方化。在教育领域,凯末尔采取种种措施,试图消除伊斯兰教对教育的影响,建立了统一的国民教育体系,原有的高等宗教院校经过调整,并入伊斯坦布尔大学宗教学院,并采用国家规定的新教材,绝大多数土耳其青年一代不再有接受宗教教育的机会。1925年11月,土耳其国民议会通过一项立法,解散所有苏菲教团,没收其教产,并关闭其活动场所。


与此同时,凯末尔政府还下令,用拉丁字母拼写的土耳其文代替原先的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土耳其文的做法;用土耳其语唤礼(邦克)代替原先的用阿拉伯语唤礼的制度。甚至还做出了若干强制性的规定:土耳其男子不许留胡子,不许戴土耳其帽,不许穿长袍,女子不许戴面纱(黑佳布)。


凯末尔之所以进行反对列强侵略,实现国家独立的民族革命,并非是由于痛恨西方的制度,相反,他喜欢西方的制度,并希望通过采用西方的制度,能使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加入到西方强国之列。因此,他赶走外国军队,推翻素丹政府,夺取政权以后,立即疏远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而向欧美等西方国家靠拢。1938年,凯末尔逝世后,土耳其加入了英法联盟,同时同德国保持密切关系。二战以后,土耳其付出一定代价之后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但它处处受到该组织其他成员国的歧视和冷遇。

(五)印度的民族分裂和巴基斯坦的成立



1858年,莫卧儿帝国结束,从此以后,从形式到实质,印度完全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印度人民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如武装斗争,和平游行等),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一开始,印度的穆斯林与占多数的印度教徒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外来侵略和殖民统治。后来,穆斯林越来越感觉到印度教徒,尤其是其中的极端派想要建立一个印度教统治下的国家。这与穆斯林的愿望格格不入。于是,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两支主要力量。


1906年,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分别于孟买和达卡成立了各自的组织,即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甘地成为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在对待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上,以提倡“不合作,非暴力”而著称;穆罕默德·阿里·真纳(1876~1948年)是穆斯林联盟最著名的领袖,是一个受过西方教育的世俗民族主义者。1912年,以真纳为首的穆斯林联盟主流派通过了与国大党合作的决议,但长期仅满足于同英国进行“合法”斗争。1928年,穆斯林联盟与国大党在中央立法机构两院代表权和选举代表名额分配比例问题上发生原则分歧,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从此,穆斯林联盟一直以争取实现穆斯林聚居区的自治和建立一个单独的穆斯林国家为目标。


其实,在印度,“两个民族理论”早已产生,只是真纳等穆斯林政治领袖对印度教领袖阶层抱有幻想,故迟迟没有付诸实践。早在1867.年贝拿勒斯的印度教领袖们发起一个以印施语代替穆斯林的主要语言乌尔都语(乌尔都语是突厥语、波斯语、巴沙语和印度其他地区的普拉克里特语混合而成的一种语言。以阿拉伯字母书写。乌尔都语与印地语区别不大,但印度教徒以乌尔都语带有伊斯兰教的背景而拒绝使用,并想用印地语取而代之)时,穆斯林的民众领袖阿赫迈德汗就敏感地意识到,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矛盾迟早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1883年,他通过深入研究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特点以及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明确提出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是“两个民族”的思想。这一思想,当时不为更多的人(尤其是真纳等)所接受。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两个民族理论”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1930年,穆斯林的诗人兼学者伊克巴尔(1877~1938年)在阿拉哈巴德穆斯林联盟年会上发表演说时强调,伊斯兰教不光是信仰体系和伦理道德准则,而且还是一种以法制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他明确提出了在印度穆斯林聚居区应建立一个“统一的穆斯林国家”的主张。


但伊克巴尔的观点,没有立即为穆斯林联盟所接受,联盟领导人还下不了决心。1930年和1931年,英国政府为了解决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于伦敦多次举行“圆桌会议”,但双方都不愿让步和妥协,印度教徒态度更坚决。真纳等穆斯林联盟领导人“合”的愿望彻底破灭后,才接受了“分”的观点。1940年,真纳在英国报刊《时代与浪潮》上发表专文,系统阐述了“两个民族理论”。同年3月在拉合拉举行的穆斯林联盟年会上,正式通过了关于两个民族和建立单独的穆斯林家园——巴基斯坦的决议。这个决议遭到印度教徒的反对。但经过长期的、反复的争论,讨价还价,有关三方——英国政府、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终于就“印巴分治”达成协议。1947年6月,英国政府公布“蒙巴顿方案”,同意印巴分治,把英属印度按居民的宗教信仰和信徒的分布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地。(巴基斯坦原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巴已于1971年宣布成立为孟加拉国。西巴指的就是位于印度西部的今天的巴基斯坦)


1947年8月14日,新的穆斯林国家——巴基斯坦正式成立。真纳任总督,阿克·阿里汗任总理。

新生的巴基斯坦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如东旁遮普和德里屠杀穆斯林移民问题、穆斯林居民占多数的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以及百万难民流人巴基斯坦的问题等。

克什米尔争端成为一个极其敏感的问题。1947年8月15日独立法案有关条款规定,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邦可以加入邻近的自治领地。但克什米尔君王不顾穆斯林在该邦占多数这一事实,选择了印度。印度军队源源不断地开进克什米尔,巴基斯坦不得不派军队保卫。巴基斯坦和印度后来把这一问题提交联合国,联合国任命一个专门委员会,于1949年1月1日安排停火。自那时起,这一争端在联合国主持下进行过多次讨论,但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1958年之前,巴基斯坦一直实行议会民主制。1958年穆罕默德·阿尤布汗元帅夺取了政权,建立总统制。

1969年,穆罕默德·叶海亚汗将军在国内实行军法管制,接着自任总统。

1970年底进行大选,成立国民议会,制定新宪法。东巴基斯坦的“人民联盟”取得大多数席位,而受东巴基斯坦人民党支持的政府却不接受这次选择结果,坚持维持东、西巴基斯坦的局面。东巴基斯坦宣布总罢工,并要求东、西巴基斯坦分离。于是政府解散“人民联盟”,并派军队到东巴。几起边界事件发生后,印度于1971年将军队开进东巴,印巴战争爆发。结果巴基斯坦军队溃败,东巴宣布独立,成立孟加拉国。叶海亚将军辞职,阿里·布托接任总统。1973年,颁布新宪法,选举布托为总理。1974年2月,巴基斯坦承认孟加拉国。

1977年3月,齐亚·哈克将军领导了一次军事政变,推翻了布托总理,判处他死刑,并于1979年4月执行。

1984年10月和12月,齐亚·哈克就实施伊斯兰法进行了公民投票,获得了97.7%的赞成票。



第三节近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



由上可知,20世纪以来,尤其是战后,伊斯兰世界反对外来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独立运动,蓬蓬勃勃,如火如荼,各个地区都先后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
这个时期,由于伊斯兰世界的人民长期遭受殖民统治之苦,渴望尽快摆脱外来统治,求得自身解放。而民族主义运动便是实现这个愿望的最便捷的途径。因此,他们积极响应民族主义者的号召,拥护民族主义者的领导。伊斯兰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如土耳其的凯末尔、埃及的纳赛尔等正是迎合了广大穆斯林群众的这一心理和愿望,在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过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他们建立的政权都是政教分离的世俗政权,国家的政治制度全盘西化,社会生活全面世俗化,是他们选择的发展道路。

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全盘西化,全面世俗化,并未出现民族主义者所许诺的,人们所期望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强民富的局面;相反,绝大多数国家经济上贫穷,政治上缺乏民主,外交上受制于人。而且西方腐朽的文化畅通无阻地渗透到社会的几乎每个角落,为伊斯兰教所禁止的夜总会、酒吧、淫秽录像、电影、电视和书刊充斥各大城市,有些国家甚至出现红灯区、妓院等。广大穆斯林目睹所有这一切,感到失望、困惑。一些伊斯兰学者和穆斯林知识分子,认为,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是由于实行西化和世俗化的结果。要想摆脱困境,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回到伊斯兰教中去,只有伊斯兰教才能解决问题。于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斯兰复兴运动(也叫伊斯兰觉醒运动)又蓬勃兴起。

其实,早在18、19世纪就出现了近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只是那个时期由于特殊的原因(民族主义是那个时代的主流或主题)没有获得广大群众的热烈响应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近代伊斯兰复兴运动


近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为哲马鲁丁·阿富汗尼和穆罕默德·阿布杜。但在他们之前,还有一位叫瓦哈卜的人所掀起的瓦哈比运动,可以说是近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先声了。

瓦哈比运动的创始人阿卜杜勒·瓦哈比(1703~1791年),出身于阿拉伯半岛纳季德地区利雅得附近的艾叶纳伊斯兰学者世家。祖父是纳季德地区知名学者,父亲是罕百里派学者,曾任艾叶纳宗教法官。瓦哈比自幼受家庭熏陶,熟读经训,通晓教法。早年求学于麦地那,后来周游各地,赴巴士拉、巴格达、库尔德斯坦、哈马丹、伊斯法罕、库姆等地求师访友,学问日精。后来回到纳季德,以罕百里教法学派杰出代表泰米叶(1263~1328年)的理论为指导,建立自成一体的瓦哈比派。


当时的阿拉伯半岛是一块贫困落后之地,由于离穆罕默德时代和四大哈里发时代已经久远,半岛上出现了各种离经叛道的现象,诸如崇拜圣徒圣墓等。瓦哈比目睹这些现象,心灵深处受到很大触动,他决心净化伊斯兰教信仰,铲除各种异端邪说。他在其著作《一神论》一书中阐述了自己的基本主张。他认为,当时阿拉伯半岛以及其他一些地方人们的某些做法已经偏离了伊斯兰教的轨道,因此,必须拨乱反正,一切回归《古兰经》和《圣训》中去,强化净化认主独一的信仰,反对崇拜圣徒圣墓和其他异端(毕达尔提)行为。严格遵循教法,禁止烟酒、赌博,禁止穿华丽服装和其他奢侈行为。主张回到穆罕默德及其弟子们的那种纯朴的时代中去,故也被称为“塞勒菲叶”(先辈派或复古派)。


瓦哈比运动的初期主要靠宣传来传播其主张,收效有限。后来,瓦哈比迁居达尔伊叶以后,在当地酋长伊本·沙特的支持下,运动得以迅速发展。他的宗教主张与伊本·沙特统一阿拉伯半岛的政治愿望相吻合。伊本·沙特高举瓦哈比派的大旗,东征西伐,夺取利雅得,占领纳季德的大片领土。1792年,瓦哈比去世,其时瓦哈比派的军事力量已挺进至东部哈萨地区。瓦哈比派的崛起直接威胁着奥斯曼帝国在半岛的统治,素丹便下令巴格达总督派兵镇压,但总督无意镇压,只是应付一下而已。1801年,瓦哈比军再次进入伊拉克境内,攻占什叶派圣地卡尔巴拉。1803年4月,瓦哈比军攻占麦加。1804年占领麦地那。瓦哈比派的势力壮大。


1811年,奥斯曼帝国素丹责令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率军讨伐。1812年,埃及军队夺取麦地那,次年攻占塔伊夫。1818年4月,瓦哈比派最后一个据点达尔伊叶被埃军包围,9月,其首领阿卜杜拉投降。至此,历史上第一个瓦哈比政权被推翻。

但埃及军队撤离后,瓦哈比派东山再起,于利雅得附近建立新政权,但19世纪末又被推翻。


1902年,一直在科威特避难的瓦哈比派首领阿卜杜勒·阿齐兹返回故土,召集旧部收复利雅得。1910年,建立了生产、军事相结合的组织——伊赫万。此后瓦哈比派同英国支持的麦加的谢里夫进行了长期的斗争。1932年,终于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沙特阿拉伯王国(前面叙述过)。

瓦哈比运动作为近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先声,曾对北非的塞努西运动、苏丹的马赫迪运动、印度的圣战者运动,印度尼西亚的巴德利运动以及中国的伊赫瓦尼运动等,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以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之前,瓦哈比派在联系、支持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宣传和促进伊斯兰国际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为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提供了政治上和物质上的支持。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瓦哈比派在伊斯兰复兴运动中的地位为其他派别(如伊朗伊斯兰革命、穆斯林兄弟会等) 所代替。

近代伊斯兰复兴运动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哲马鲁丁·阿富汗尼和穆罕默德·阿布杜。


哲马鲁丁·阿富汗尼(1839~1897年),是19世纪伊斯兰世界最负盛名的哲学家、宗教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和民众领袖,他出身于伊朗西北部哈马丹市附近阿沙达巴德镇(也有人说出身于阿富汗)。少年时代,从父学习阿拉伯文,钻研经训,才华出众。后求学于卡兹文、德黑兰、纳杰夫等地。1858~1865年旅居印度,亲眼目睹英国侵略者的暴行和印度人民的悲惨生活。1866~1868年移居阿富汗,并一度担任首相职务。后来到伊斯坦布尔担任过奥斯曼帝国素丹的高级顾问。1871~1879年客居埃及,从事讲学及政治活动,吸引了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包括其得意门生穆罕默德·阿布杜。在埃及的8年是他最富有成果的岁月。1879年,他因参与反英政治运动被埃及当局驱逐出境。后转移到印度,因受英国殖民当局的严密监视,不便参与政治活动,便以讲演、著述的形式宣传其主张,呼吁印度人民克服宗派情绪,加强内部团结。1882年,阿富汗尼离开印度,经伦敦到达巴黎。在这里,他同他的弟子阿布杜创办了一份周报,名为《坚固的把柄》(也译为《团结报》),号召全世界穆斯林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挑战。1886年以后,他曾两次访问伊朗和俄国,并一度担任伊朗首相,后因主张建立共和宪制政府,触犯王权,被国王放逐。1892年,阿富汗尼来到伦敦,后来应奥斯曼帝国素丹哈米德二世的邀请到伊斯坦布尔,但因种种原因(如其主张不合统治者的口味)未及大展宏图,就被软禁,直到1897年逝世。

纵观阿富汗尼的一生,无论是做官,还是讲学,他始终致力于伊斯兰复兴运动,他面对穆斯林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与欧洲列强的肆意入侵,感到痛心疾首,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促使他思索振兴之路。他大声疾呼:全世界穆斯林团结起来,联合起来,遵循伊斯兰的精神,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奋图强,共同对付西方的挑战。阿富汗尼的主要主张有:

第一,提倡穆斯林大团结(即泛伊斯兰主义)。阿富汗尼看到昔日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正在被西方列强肆意肢解,任意宰割,看到昔日强大的印度莫卧儿帝国被英国所击溃,所占领,看到伊斯兰世界的其他地区(如阿富汗、伊朗等)同样遭受外敌入侵,看到伊斯兰世界变得支离破碎,穆斯林变得四分五裂……非常痛心,他由此联想到历史上如穆罕默德时代、四大哈里发时代、倭马亚时代、阿拔斯时代、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穆斯林是何等的强大,由于穆斯林的分裂、内耗才使外敌有了可乘之机,才被各个击破,分而治之。因此,阿富汗尼号召全世界穆斯林不分民族、不分教派、不分地区、不分国家,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在共同信仰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共同迎接列强的挑战,共同抗击殖民主义的入侵。阿富汗尼还希望,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穆斯林,携手重建一个统一的伊斯兰国家,共同拥立一位有作为的能担当重任的哈里发,在他的统一领导下,政治上反抗欧洲殖民主义的侵略,求得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经济上反对欧洲殖民主义对伊斯兰世界资源的掠夺,使穆斯林摆脱殖民统治者的压榨,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并合理利用和享受伊斯兰世界各种丰富的资源,以改善人民生活;文化上,消除殖民主义的影响,抵制西方腐朽的文化,而吸收其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推动穆斯林社会经济的发展。

  
阿富汗尼关于穆斯林大团结的主张,在激励各国穆斯林(尤其是埃及和印度)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他生活的年代正是伊斯兰世界的衰落时期,印度莫卧几帝国已寿终正寝,奥斯曼帝国也奄奄一息。各地的总督、国王或酋长们,有的虽赞成他的主张,但无能为力,爱莫能助;有的被殖民主义者“封官许愿”,自己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做着国王梦、总督梦……对他的主张毫无兴趣;有的只是出于一己的私利,暂时利用他的声望和号召力,一旦失去利用价值,便一脚踢开。他先后受到过埃及国王、波斯国王、土耳其素丹的利用和欺骗。此其一;其二,当时的伊斯兰世界由于很久以来统治者的腐败和大多数学者的因循守旧,已经江河日卞L今非昔比,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一败涂地。穆斯林屡战屡败,信心已丧失一半;加上殖民主义者不厌其烦地宣传,如“伊斯兰教是过时的落后的宗教”等等,相当多的穆斯林已经丧失自信。与此同时,民族主义已风糜一时,深人人心,吸引了广大穆斯林。尤其是凯末尔革命的胜利,使人更加坚信,穆斯林在一国一地的胜利是可能的,而建立一个统一的伊斯兰国家变得遥遥无期。还有一点,列强不愿意看到再出现一个统一的强大的伊斯兰国家。


第二,提倡理性与信仰调和。阿富汗尼认为,伊斯兰世界近代以来的落伍,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统治者的腐败、穆斯林的内耗和分裂、列强的入侵等。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穆斯林思想僵化,观念保守,尤其是学者们因循守旧,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他认为伊斯兰教是灵活的、务实的、解决问题的宗教,是适应任何时代的,可是有些学者却作茧自缚,匆忙宣布“伊智提哈德”(创制法律)的大门已经关闭,从而扼杀了伊斯兰教的适应机制,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伊斯兰教引向了一个死胡同。他认为,真主赋予人以理智和理性,并以此优越于其他任何动物。人理应利用好理性,并让它服务于人。中世纪的学者们对经训的注解以及根据经训原则,通过公议和类比程序,所创制的法律,正是利用理性的最好证明。然而,那时候的学者只是根据那个时代的条件,以及其认识水平来解释经训,创制法律的,而他们所作的解释同经训中的全部智慧(海克麦)相比,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经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每个时代的学者应根据时代的需要和要求,刻苦钻研,努力开发和利用这个宝藏,而不应满足于过去的学者已有的成果和现成的东西。应该在经训总原则的指导下,重开创制之门,研究新的现象,解决新的问题,使穆斯林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文化建设不断发展。为此,应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教育,提高穆斯林的文化水平,增强穆斯林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便与咄咄逼人的西方相抗衡。在这方面,他既批判了印度现代改良派代表人物阿赫迈德汗的自然主义和盲目崇拜西方的倾向,又批评了某些穆斯林学者以坚定信仰为名拒绝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做法。

穆罕默德·阿布杜(1849~1905年)是阿富汗尼的学生,也是继阿富汗尼之后近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他出生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的一个农民家庭。天资聪颖,自幼熟读经训。1866年,进入开罗爱资哈尔大学学习,以善于独立思考而著称。186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结识了当时在埃及从事讲学与政治活动的阿富汗尼,他很仰慕阿富汗尼渊博的学识和超人的胆略,便拜他为师,向他学习哲学、新闻学、写作、研究方法等,受其影响萌生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改革思想。在校学习期间,他曾在《金字塔报》上发表多篇文章,呼吁普及教育、发展科学、弘扬宗教,使埃及走上昌盛之路。后从事新闻(1877~1882年)和教育工作。曾被任命为埃及官方刊物《埃及大事》的总编辑。1881年,国家成立“高等教育委员会”,何布杜被提名为委员。与此同时,他积极参加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政治运动,成为阿拉比将军反英武装斗争的,领导成员。斗争失败后,被判3年徒刑,放逐叙利亚,但仍坚持著书立说。1884年,他从贝鲁特转赴巴黎,与先期到达这里的阿富汗尼一起创办《团结报》,致力于穆斯林团结的宣传工作。1888年,被任命为开罗初审法院法官、上诉法院法律顾问。1892年,他向埃及政府提出教育改革方案;1895年被任命为政府代表,参与爱资哈尔大学的行政领导工作。1899年,以其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才能被任命为埃及总穆夫提(总法官),成为伊斯兰教法的权威解释者。在这崇高职位上,他开始到爱资哈尔大学授课,注解《古兰经》,发布了1000多条“法特瓦”(教法见解和主张)。1905年6月去世。他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回教哲学》一书由马坚教授译成汉文出版。

阿布杜跟他的老师阿富汗尼一样,早先也主张穆斯林大团结,共同反抗西方殖民主义者,以及亲西方的本国政府。为此,他敢作敢为,曾参加了阿拉比反英武装斗争。后来斗争失败,他被放逐到叙利亚。屡受挫折之后,他渐渐意识到,伊斯兰复兴事业,如果得不到本国政府的支持,很难得到发展。于是,他便改变斗争方式,调整斗争策略,不再公开反对本国政府。相反,他利用政府给予他的职位和合法身份,进行教育改革、社会改革和宗教复兴活动。

阿布杜从小受伊斯兰教育,他对伊斯兰教非常热爱,并希望伊斯兰教能够得到复兴。为此,他主张:


第一,提倡理性,反对盲从。这一点他继承了他的老师阿富汗尼的观点,并有所发展。他认为:“理智对于伊斯兰来说,才是公正的天平,一切感觉与认知要以它来衡量,各种想像与认知要以它来辨识,真理的盘子重了,则幻想的盘子就轻。是灵感还是狐疑,也就容易区别了(转引自陈嘉厚主编:《现代伊斯兰主义》,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116页)。”在提倡理性的过程当中,他也很注意度的把握。他既反对传统的僵化派(加米德),也反对当时的西化派。他认为:僵化派,抱残守缺,因袭传统,把理性看成判教,把逻辑视作伪信,把固执当作虔诚;而西化派,盲目否定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言必称西方。实际上是想把自己的祖国化成西方的一部分。阿布杜断定,僵化派和西化派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一样,都是盲目派或者说是模仿派,一个仿古,一个仿欧。这两派都会断送穆斯林的前程和未来,都不可取。可取之路只有一条。那是一条不偏不倚的中正之路——在伊斯兰信仰的指导下,用理性去思考,去奋斗。他说:“如果安拉赐给了穆斯林一位通晓伊斯兰教并以其教规去管理他们的统治者,那你一定会看到,穆斯林将站立起来,一手拿着《古兰经》和先贤的定制,一手拿着别人的发明,去和欧洲人竞争,并将胜过他们(转引自陈赢厚主编:《现代伊斯兰主义》,1998年版,第117页)。”也就是说,既要坚持伊斯兰教的信仰,又要吸收欧洲的科学技术,最后,战胜欧洲殖民主义者,走繁荣昌盛之路。


阿布杜把他从老师那儿继承下来的提倡理性的主张,具体运用到《古兰经》的注释(塔弗西尔)中。他认为,《古兰经》是一部指导世人的宗教经典,而不是自然科学书籍。因此,切不可机械地理解《古兰经》。他在《古兰经》的注释中,一方面剔除了前人由于时代局限性而作的牵强附会的注释,另一方面也有他本人根据自己的判断所作的新的解释。这些新注释大部分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被认为是正确的。只有一少部分,也有牵强附会的地方。

阿布杜逝世时,他的《古兰经》注释工作还没有完成,由他的学生拉希德·里达继续做老师的未竟事业。最后完成全经的注释工作,并在他主编的《灯塔》杂志上陆续发表。


第二,力主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阿布杜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从事教育与教学工作,为改革教育体制,发展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阿布杜认为,在传统的伊斯兰教育体制下,只注重宗教知识的灌输,而不讲授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其结果是学生只会念经、背教条而不能解决穆斯林社会的实际问题。而在世俗学校里,只教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讲宗教信仰和宗教道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科学和技术,而缺乏道德修养和宗教精神,最后变成自私自利之人,无益于国家和民族。因此,他力主教育改革,提倡在学校里同时开设两类课程:宗教类课程和现代科学技术类课程。把学生培养成既有宗教精神和道德修养,又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1892年,他乘新旧总督交替之际,向政府提出教育改革方案,直到1895年才有了结果:他被任命为政府代表,参与爱资哈尔大学的领导工作。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古老的大学面貌焕然一新,不但师资待遇和学生生活条件有了改善,而且还改革了教学方法,调整了课程设置,新增设了数学、代数、几何、医学等课程。使爱资哈尔大学向现代化的一流大学迈进了一大步。

(二)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


以阿富汗尼、阿布杜等为代表的一批伊斯兰学者所进行的近代伊斯兰复兴运动,虽然因种种原因而沉寂下去了。但它已经播下了思想的种子,只要有适宜的气候,它就会发芽、成长、开花、结果。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伊斯兰世界的民族主义者所进行的世俗化、西化实践的失败(或近乎失败),促使一部分宗教学者认为必须重新回归伊斯兰教,重新珍视伊斯兰的价值和作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应运而生。


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派别众多,目标、模式、思路、方案多种多样,各有各的侧重点,有的重宗教道德,有的重社会制度,有的二者兼顾,强调伊斯兰教的全面性、普遍性、完整性。但无论如何,都在不同程度上重视伊斯兰教的价值和作用,都与伊斯兰复兴有关。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穆斯林约10多亿,约占全人类的1/5,分布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伊斯兰会议组织”的成员,有55个国家和地区,构成了今日的伊斯兰世界。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几乎遍及伊斯兰世界,甚至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有所表现。这个运动或以政党面目出现,或以社会群众团体的身份存在,或公开行动,或秘密活动,形成一股强劲的国际性融宗教、政治、文化于一体的社会运动。


对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反应不一,有褒有贬。西方国家的政界和学术界一般都称之为“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而这种叫法是根据西方人的理解而产生的,西方人以为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基督教新教中的基要主义(基要主义(Fundamentalism),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基督教新教一些保守的神学家为反对现代主义,尤其是圣经评判学而形成的神学主张,以极端保守而著称。该派曾指控一中学教师讲授达尔文学说违背《圣经》精神,迫使法庭判决该教师有罪。总之,该派在西方世界形象不佳)(也叫原教旨主义)是一样的,所以方便地把“原教旨主义”的标签贴到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身上。不少穆斯林不接受这种称号,他们认为伊斯兰就是伊斯兰,它只有一个教义,没有什么“原教旨”和“新教旨”。他们称伊斯兰复兴运动为“伊斯兰运动”或“伊斯兰化运动”。


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但以伊朗伊斯兰革命为影响最大,来势最猛,举世瞩目。

1979年,伊朗的宗教学者、大阿亚图拉、伊玛目霍梅尼领导伊朗人民,发动了一场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实行全盘西化政策的巴列维王朝,建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制定了“伊斯兰宪法”,全面实施伊斯兰法,称长期控制伊朗、支持伊朗专制封建王朝的美国为世界上“最大的撒旦(魔鬼)”,坚决与之对抗。


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有人欢呼,有人诅咒,有人皱眉。美国等西方国家声称,伊朗伊斯兰革命的胜利是暂时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会是短命的。为了扼杀伊朗伊斯兰政权,美国和英国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中包括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而使用最多的是经济制裁,企图通过制裁使伊朗经济崩溃,从而颠覆其政权。

伊朗伊斯兰革命的胜利是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第一个成功的范例,也是第一个把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理论应用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样板,它标志着运动由组织宣传阶段进入了具体实践或实施阶段。它推动了伊斯兰复兴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伊斯兰复兴主义者或通过议会选举,或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组织政府,短短几年,控制苏丹、阿富汗,差点儿在阿尔及利亚上台执政。在土耳其曾一度与别的党派组成联合政府,在埃及活动又趋活跃给埃及政府造成很大威胁。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又一个表现是,坚决反对以色列的扩张。


当然,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个别组织和个人在“合法”斗争受到打击,面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推行的强权政治和同一性质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双重标准”,如同样是侵略别国,美国等国动用武力把伊拉克军队从科威特赶出去,但对以色列侵占阿拉伯领土,美国却迁就纵容,不要说动武,连谴责都没有),搞了一些暴力活动,不但打击了美以以及与这两个国家亲近的一些政府,而且还殃及许多无辜的平民百姓。这种行为,不但遭到各国政府的严厉谴责和坚决反对,而且也受到大多数伊斯兰复兴运动组织和个人的否定。至于那些打着伊斯兰教的旗号为了个人目的所进行的恐怖活动,理所当然地遭到包括广大穆斯林在内的全世界舆论的同声谴责,因为这些活动与伊斯兰复兴运动是两码事。


令人惊奇的是,伊斯兰复兴运动在属于基督教世界的欧美也得到很大发展。欧洲的穆斯林在20世纪40年代还不到1000万,而到70年代末迅速上升到2800万。伦敦、巴黎、波恩、汉堡、罗马、布鲁塞尔等大城市都有国际伊斯兰组织和当地穆斯林创建的由清真寺、图书馆、学校、医院、旅馆、停车场等组成的“伊斯兰文化中心”。在美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民权运动相结合,因此在黑人等少数民族中(白人改信伊斯兰教者也不少)传播很快。著名的黑人穆斯林领袖马尔科姆·埃克斯到麦加朝觐后,看到全世界的穆斯林不分种族和肤色,平等相处,共同履行神圣的宗教功课,深受启发。他回国后,放弃了“黑穆斯林”与白人分离的倾向,积极在白人中宣传伊斯兰教,发展穆斯林。到80年代初,美国穆斯林人数已达到500万,而在20年前只有大约50万。同样,美国各大城市也都建有伊斯兰文化中心和各种穆斯林社团。

伊斯兰教在亚洲的日本和南朝鲜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下面,我们分别对伊朗、苏丹、阿尔及利亚、巴勒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作一简要的叙述。

伊朗98.8%的居民是穆斯林,其中大多数属什叶派,占居民总数的91%,什叶派中的大多数又属十二伊玛目派,该派是伊朗的国教。伊朗的主体民族是波斯人,此外还有库尔德人、突厥人和阿拉伯人,他们大多属逊尼派。其他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拜火教。

在伊朗,伊斯兰教尤其是什叶派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什叶派的学者(乌里玛)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历来是一支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

1925年,礼萨·汗建立巴列维王朝后,不顾伊朗的国情,采取了一系列西化和世俗化政策。

在议会的组成方面,乌里玛(学者)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在1926~1928年的议会中,乌里玛占议会总数的40%。而在1936—1938年的第八届议会中,连一个知名的乌里玛都没有了。

伊斯兰教法也逐渐被削弱。1928年实行的民法,将教法(沙里亚)置于从属于国家的地位。1930年颁布的沙里亚法规定,沙里亚法所审理的案件只限于结婚、离婚、监护等方面。1932年颁布的文件与财产注册法,取消了沙里亚法的文件注册权。1936年又颁布法令,禁止乌里玛在国家法院里任法官。


在教育领域,削弱伊斯兰教的影响。1929年国王规定缩小宗教院校的规模,减少宗教院校的学生与教师数目。在执行1934年宗教财产法过程中,国家接管了本来由乌里玛办的许多宗教院校,试图将宗教教育控制在国王领导下的政府手中。

在人们的着装方式方面,也做了硬性规定。1928年颁布统一着装法,规定男子穿西装,戴尖圆帽(后被称作巴列维帽)。1934年国王访问土耳其。1935年,仿效凯末尔也规定妇女戴面纱为非法,男子改戴欧式帽。

礼萨·汗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采取亲德立场,招致苏联和英国对伊朗的占领。1941年,不得已把王位让给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巴列维继承王位后,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笼络人心,起初采取了一些取悦于乌里玛的做法。但后来,一旦地位得到巩固,政权得到加强以后,又在西化和世俗化方面,比起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


60年代,巴列维国王推行以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白色革命”,将清真寺的土地等列入改革的范围,引起乌里玛的不满,认为此举违背教法。

1971年10月国王为了宣扬古代波斯帝国,在古代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9~前330年)都城珀塞波利斯(今设拉子附近)举行纪念波斯帝国建立2500周年活动,借以冲淡伊斯兰教在波斯历史上的地位,并突出自己的王位的历史连续性和合法性。这一次国王又犯了一个大忌。波斯帝国作为一个非伊斯兰的帝国,于7世纪被穆斯林消灭,早已送进历史博物馆,国王此举无异于复辟。


不仅如此,国王还专制腐败。

国王实行专制独裁统治。他把那些对其政策提出批评的人(如霍梅尼)或加以迫害,或放逐国外。国王建立了一整套控制与镇压机制。萨瓦克(国家安全情报局)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表现无能,而在监视、控制国内反对派方面则不遗余力,非常尽心。由于萨瓦克肆意抓人,弄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为了控制社会舆论,国王下令实行书报检查制度,结果言路堵塞,沟通受阻,矛盾得不到及时化解。


国王好大喜功,劳民伤财。本来在1973~1974年石油大提价以后,国家石油收入猛增,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人民生活可以得到较大改善。然而,国王想当世界第五大军事强国和海湾警察,从美英等国高价购买了大量军火,加之国王、王室成员及其效忠于国王的“达官显贵”等极少数人侵吞国家财产(他们在海外有巨额存款),骄奢淫逸、挥霍无度,结果滚滚而来的石油美元又滚滚而去,经济失控,物资奇缺,物价飞涨。人民未能从与日俱增的石油美元中得到多少好处。


国王及其政府醉心西化,不但从西方进口大量的机器设备,而且还引进西方的腐朽的生活方式,如赌博、夜总会、红灯区,以及大量淫秽的书刊、电影和电视。按照伊朗宗教学者的说法,国王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青年人纵情声色,醉生梦死,而不关心政治,不管国王的所做所为,以便使国王的政权能长治久安。

然而,事与愿违。国王的政权由于不得人心,未能长治更未能久安。以霍梅尼为首的伊斯兰学者领导人民准备把国王政权送进历史博物馆。


霍梅尼早在60年代就反对国王推行的“白色革命”和酉化、世俗化政策。为此,他曾两次被捕,1964年,被强迫解送到土耳其,一年后,他迁到伊拉克的什叶派圣地纳杰夫,在那里钻研伊斯兰革命的理论,著书立说,从事反国王活动。后采由于伊朗国王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关系得到改善,国王不愿意让霍梅尼留在伊拉克继续搞反国王活动,于是萨达姆让霍梅尼离开伊拉克。霍梅尼一气之下,愤然离去,移居法国巴黎,在巴黎郊区的一棵苹果树下,写作、礼拜、沉思,并接待来自伊朗的反国王的人士。霍梅尼关于推翻国王专制政权,建立伊斯兰政府的讲话录音带被秘密地带进伊朗国内,在全国各地的清真寺内播放。霍梅尼虽身在国外,但通过他的追随者,对国内情况了如指掌,他不时发出各种指令,指导国内的反国王的伊斯兰革命。他已被伊朗人民公认为领袖。他已经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关于伊斯兰国家和政府的理论,他也培养了一大批忠于这个理论的骨干分子。他只是在等待适当的时机采取行动。


1978年下半年,伊朗国内矛盾激化,人们纷纷走上街头,高举霍梅尼的画像,呼喊“打倒国王”、“霍梅尼是我们的领袖”的口号,举行罢工、罢市、罢课和示威游行,并同警察展开搏斗。

10月17日和18日的游行中发生了流血事件。至10月的第三周,几乎所有的巴扎(市场)、大学、高中、石油设施、银行、政府部门、邮局、铁路、报纸、海关、国内航线、电台与电视台、医院、造纸厂等都举行了罢工、罢市、罢课。响应霍梅尼的号召,石油工人进行了无限期的罢工。


国王为了控制局面,成立了军政府,并实行戒严。但霍梅尼毫不妥协,号召人民继续进行罢工和示威,直到君主制度被推翻。于是有50个城市爆发了示威游行。其中11月26日在马什哈德的示威者达150万人,成千上万的示威者不顾戒严,视死如归,结果数百人被枪杀。

国王虽加紧镇压,但无济于事。12月18日,全国举行了总罢工,而且发生了大不里士500名士兵倒戈加入到游行者行列的事件。在克尔曼沙赫和哈马丹,有的土兵甚至把武器交给革命者。


到1979年初,国王看到大势已去,悔恨交加,怀着“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凄心情,匆忙收拾行装,尤其是他那3顶王冠(最大的一顶镶有宝石3380颗,价值连城),于1月16日乘自己的专机离开他统治了近40年的国家。飞机升空以后,又在空中盘旋了一阵,然后才恋恋不舍地飞去。


国王先飞到美国,希望得到美国的保护,而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与新政权建立关系,不愿收留他,不久逼他出走。像后来国王自己所说的那样,美国像扔一只老鼠那样地把他给扔掉了。国王像个丧家之犬,到了南美洲一个国家寻求庇护,这个国家只容他呆了一段时间,不久又逼他出走。最后,埃及总统萨达特收留了他。可是,国王感到国破山河碎,寄人篱下的日子太难熬了,不久便离开人世。

1979年2月1日,霍梅尼结束了15年的流亡生涯,凯旋般地从巴黎乘飞机回到伊朗,在机场受到了百万群众的盛大欢迎。2月12日,霍梅尼任命临时内阁接管了政权。


霍梅尼所阐述的教法面前人人平等,领导人清正廉洁,没有特权和歧视,没有对人民财产的侵吞,没有对国库的侵占,保障人的尊严,废除人对人的统治和奴役等等主张,为伊朗大多数人所拥护。当就“伊朗是否将成为伊斯兰共和国”这一问题进行全民公决时,98.2%的人投了赞成票。4月1日,霍梅尼宣告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

8月3日,经公民投票,组成了由73人组成的专家会议,负责制定宪法。11月15日,完成了宪法的制定。12月2日和3日,经公民投票通过,在法律上确立了伊斯兰政府的框架。

伊斯兰政府的框架由教法学家(法吉赫)(“法吉赫”,阿语,意为教法学家,其复数形式为“福格哈”。当然,此处的法吉赫不同于一般的教法学家,而是指宗教领袖)、总统、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和武装力量等组成。


法吉赫(教法学家),在伊斯兰政府的权力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宪法第5条规定:“当第十二伊玛目不在时,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由公正而虔诚的教法学家统治和领导,他应明于时事,勇敢,机智,有管理才能,为大多数人民承认并接受为领袖。”作为领袖的教法学家的职权有:任命由12位成员组成的宪法监护委员会中的6名成员;任命最高法院院长;统率武装力量(任免总参谋长、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组织最高国防委员会、批准由最高国防委员会推荐的对三军高级指挥官的任命、对外宣战或宣布停战);在选出总统后,签署总统任职书,在最高法院院长宣判总统有渎职行为、国民议会认为总统在政治上无能时,罢免总统;根据最高法院院长的建议,在不违背伊斯兰教教法的情况下,宣布对犯人的赦免与减刑。

根据宪法规定的作为领袖的法吉赫条件,霍梅尼理所当然地成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第一任法吉赫。霍梅尼在世的时候,已经成立了专家委员会,研究法吉赫继任人选。1989年,霍梅尼去世后,专家委员会决定由哈梅内伊继任法吉赫。
总统是地位仅次于宗教领袖法吉赫的国家领导人。总统负责实施宪法、协调三权(立法、行政、司法)关系并领导除直接由宗教领袖负责的事务之外的其他行政事务,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历任总统为:巴尼萨德尔、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


国民议会为立法机构,它可以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制订法律,但所制定的法律不得与国教(什叶派中的十二伊玛目派)和宪法相抵触。议会通过的法律是否符合国教与宪法,由12名成员组成的监护委员会判断。议会对政府工作具有监督作用。政府总理由总统提名,在议会投票通过后由总统任命。总理主持内阁工作,并向议会负责。政府部长由总理提名,经总统批准后交议会投票通过。

最高司法委员会为最高司法机关,负责制订司法条例,由最高法院院长、总检察长以及由法官选举产生的3名公正的法官组成。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必须公正并通晓教法和法官业务。


武装力量主要由原来的正规军和新建的伊斯兰革命卫队组成。对原有的军官进行了清理整顿,只留下了约1000多被证明是可靠的军官。在军队中建有政治部,负责宣传伊斯兰革命思想,以保证军队的政治素质。

伊斯兰政府建立以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实施伊斯兰法(沙里亚),废除国王政权从西方引进的法律,如民法、刑法、商法等。


净化社会,消除各种腐朽现象,使社会伊斯兰化,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后所采取的重大措施之一。

在革命过程中建立的惩恶扬善委员会在惩治道德堕落,净化社会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局禁止原来社会所存在的饮酒、赌博、赛马(指带有赌博性质的)、夜总会、卖淫、性奴役、色情报刊、淫秽的戏剧、电影、电视、录像、毒品、贪污、贿赂等社会丑恶现象。1980年5月下令摧毁德黑兰的红灯区,大约1000名妓女另谋生路。

在巴列维统治时期,吸毒者约有50~80万人。为了消除吸毒现象,当局采取了严厉措施。仅1980年5月21日~7月18日被处决的毒品贩子就有200人。


在经济方面,霍梅尼下令没收巴列维王朝及一切与王朝有关的人的所有动产和不动产,用于提供住房、就业等等,以利于穷人、工人和低收人家庭。其中不动产包括巴列维家族的200家大工厂、农场、银行、饭店和贸易公司。1979年3月,霍梅尼下令,将巴列维的财产及其他被认为是通过不正当渠道发财的大富翁的财产合在一起,建立需要救助者基金会。这样,该基金会所拥有的公司达到559家。基金会利用这些资产对贫困户给予救助。如基金会于1984~1985年度建造50000单元住宅,以极其低廉的租金租给无房户或住房困难户。


新政府还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与伊斯兰化。1979年6月建立了“重建运动”组织,帮助农民发展经济和文化。这个组织在高中、专科学校和大学都设有分支机构。该组织在农村修筑公路、桥梁、水利设施、学校,分配化肥、农药、水泵、拖拉机,向小农提供贷款。他们在建设工程中,得到当地志愿者和大、中学生假期的支持。


总之,伊朗伊斯兰新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经济(199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2170美元)和文化,巩固政权基础,消除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影响,提倡廉洁,反对腐败,调节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正。在对外政策方面,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依附于任何大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发展同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坚决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的同时,也积极争取与欧洲各国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中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空间。


苏丹是继伊朗之后建立伊斯兰政权的第一个非洲国家。1989年6月30日,以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准将为首的一批军人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萨迪克·马赫迪领导的世俗主义政权,组成了“苏丹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巴希尔任委员会主席兼内阁总理、国防部长和军队总司令。

人们普遍认为,苏丹军事政变的幕后策划者是伊斯兰政党组织——苏丹全国伊斯兰民族阵线(以下简称“伊阵”),伊阵总书记哈桑·图拉比才是苏丹新政权的实际领导人,只是为了避免过分引人注目,他没有走上前台。

这种看法是基本符合实际的。


苏丹巴希尔伊斯兰政权的建立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国际背景。它反映了苏丹独立后所实行西化政策的失败,也反映了苏丹人民反对政治腐败,摆脱贫穷落后的愿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60年代,广大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包括苏丹在内伊斯兰世界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也不例外,相继赶走了西方殖民主义者,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苏丹于1956年获得独立),建立了世俗民族主义政权。这些世俗民族主义政权大都走上了全盘西化的道路,盲目照搬西方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结果发展反而缓慢。而且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社会上层利用特权聚敛财富,官商勾结,牟取暴利,而社会下层的收入降低,生活贫穷,最终导致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国家负债累累。有的国家仿效苏联等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国有化政策,搞计划经济。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种种原因,造成国有企业效益下降,甚至亏损,大批工人失业。


与此同时,社会上层,尤其是统治阶层,一方面贪污腐败,奢侈腐化,另一方面争权夺利,弄得国家长期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苏丹的情况尤其如此。苏丹独立虽有几十年,但由于统治者盲目照搬外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加上统治阶层长期热衷于搞政治斗争,而不重视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从而使苏丹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苏丹的伊斯兰政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苏丹伊斯兰政权建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使社会伊斯兰化政策。

1991年1月,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宣布,在苏丹南方三省(苏丹南方为基督教徒和拜物教徒聚居区,故不在伊斯兰法的实施范围之内)以外的所有地区实施伊斯兰法,以《古兰经》和《圣训》作为制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针的依据和准则,并对苏丹的法制进行改革。


接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推行伊斯兰化。如加强宣传伊斯兰道德观和价值观,严禁进口、传播、发行和经营违背伊斯兰道德规范的有淫秽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增加宗教节目的比重;要求政府部门的女职员、大专院校的女教师、女学生必须着伊斯兰服饰等等。

不过,苏丹伊斯兰政权在推行伊斯兰化时,并没有像伊朗那样采取强制手段,而是采取了宣传和教育的手段。比如,虽然规定了政府部门女职员、大专院校女教师、女学生必须着伊斯兰服装,但并不马上强制执行,而是采取舆论引导,气氛营造等方式。最终使绝大多数妇女受环境和气氛的影响,主动戴上了面纱,穿上了长袍。


苏丹伊斯兰政权在国内推行伊斯兰化政策的同时,也积极致力于推动国际伊斯兰复兴运动。1991年4月,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伊斯兰复兴运动组织的代表云集苏丹首都喀土穆,出席由“伊阵”总书记图拉比倡议召开的“阿拉伯与穆斯林人民会议”,图拉比任会议秘书长。这种会议每2年召开一次,至今已开过3次,会议旨在促进世界各地伊斯兰复兴运动力量的联合,增强团结,协调战略和策略,加强统一行动。


苏丹的伊斯兰复兴运动领导人图拉比于1932年出身于苏丹东部一个穆斯林家庭。1955年毕业于喀土穆大学法律系,1958年在伦敦获法学硕士学位。1964年在法国索尔本大学获博士学位。图拉比是一位知识渊博,学贯东西的学者,他本想成为一名大学教授,而命运却把他推上了政治舞台。他从60年代进入议会,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与此同时,他成为苏月·穆斯林兄弟会(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分支)的领导人。1969年尼迈里执政后,宣布取缔一切政党。1974年以后,穆斯林兄弟会与苏丹最大的两个政党乌玛党和民主联合党合并组成民族阵线,从事反对政府世俗化政策的活动。1985年4月推翻尼迈里的政变发生后,图拉比宣布解散穆斯林兄弟会,成立全国伊斯兰民族阵线。1986年大选后,成立了以乌玛党和民主联合党为主的联合政府,由乌玛党领袖萨迪克任总理,图拉比领导的“伊阵”加入联合政府,图拉比先后出任司法部长、副总理、外交部长等职。

在1989年6月的推翻萨迪克政权的军事政变中,图拉比只是在幕后策划。1996年,图拉比参加了大选,当上了苏丹国民议会议长,终于走上了前台。

图拉比被某些国际舆论称为非洲的霍梅尼,但他本人对此竭力否认,他认为苏丹是逊尼派伊斯兰国家,苏丹的伊斯兰革命与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不完全相同;他本人的主张与霍梅尼的理论也不完全相同。

尽管图拉比在一些具体做法和策略上与霍梅尼不同,但在强调和重视伊斯兰教的价值和作用上,则是一致的。因此,苏丹伊斯兰政权受到美国等西方一些国家的敌视和反对。在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孤立、封锁、打击之下,苏丹伊斯兰政权面临诸多困难。它不能在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之下发展本国经济、文化和其他社会事业。


伊斯兰复兴运动在埃及主要表现在穆斯林兄弟会的建立和发展上。

穆斯林兄弟会是在伊斯兰世界尤其是埃及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诞生的。内忧主要是指:本国统治者腐朽无能,丧权辱国,丧权辱教;外患是指,西方列强对包括埃及在内的伊斯兰世界进行殖民统治,即政治上奴役,经济上压榨,文化上渗透。


穆斯林兄弟会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总指导是哈桑·班纳,1906年出身于埃及伊斯梅利亚城的一个宗教世家。师范毕业后,在伊斯梅利亚城任小学教师。他亲眼目睹了英国殖民者的种种丑行,他对伊斯兰教法被践踏,对埃及人民所遭受的灾难有切肤之痛。他忧国忧民忧教,立志要从事唤起民众,复兴伊斯兰的事业。不过,他宣传伊斯兰教的方式与众不同,他不去传统的伊斯兰文化的中心清真寺,而是到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咖啡馆。在轻松的气氛中,用无拘无束的方式,不动声色地把伊斯兰的精神传送给人们。为了不给人造成一种一本正经传教的感觉,为了不给那些长期生活在“双重统治”(“双重统治”是指: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埃及国王的专制统治)之下的人们造成心理压力,也为了避免过分引人注目,哈桑·班纳也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他既不穿长袍,也不戴“达斯达尔”(缠头巾),而是西装革履,像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他的这种宣教方式,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1928年3月,他和6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宣誓献身于伊斯兰复兴事业,组建了“穆斯林兄弟会”。之所以给自己的组织起这样一个名称,是表示这个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兄弟关系。穆斯林兄弟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诞生。


一开始,穆斯林兄弟会的活动主要侧重于伊斯兰教教育和宣传方面,通过教育和宣传,把越来越多的在殖民统治下伊斯兰意识淡漠的人吸引过来,以强化其伊斯兰意识。随着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兄弟会调整了自己的纲领和目标。1938年,穆斯林兄弟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公开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伊斯兰国家。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兄弟会加强了组织建设。它把会员分为3个层次:助理兄弟(候补会员);工作兄弟(正式会员);圣战兄弟(或称“行动兄弟”,为特殊会员)。同时,建立军事组织,使该会拥有一支准军事力量。建立秘密组织——巡游队,主要是针对英国的殖民当局,负责采取暴力行动,只有“圣战兄弟”才有资格加入。每个成员都要宣誓为复兴伊斯兰事业献出一切。每个行动小组由5人组成,除接受军事训练外,还接受宗教信仰教育。

兄弟会最高领导人是总指导。历任总指导是:哈桑·班纳(1928~1949年)、伊斯梅尔·胡岱比(1949~1970年)、欧麦尔·泰勒麦萨尼(1970~1986年)、哈米德·艾布·纳斯尔(1986年至今)。


穆斯林兄弟会发展很快。1928年成立之初,成员不过几十人,活动范围也只限于伊斯梅利亚地区。1933年,兄弟会在埃及首都开罗建立总部,并在全国50个地区建立分会。1938年达300个分会。40年代后期,兄弟会成员达50万人,数千个分会遍布社会各个阶层。兄弟会领导人认为,在强大的殖民主义者和封建专制王朝的统治之下,光靠笔杆子和嘴巴子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能够捍卫自己的信仰和学说的枪杆子广—武装力量。于是兄弟会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的军事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战后,兄弟会的许多成员奔赴巴勒斯坦,参加了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建立政治实体——以色列的第一次阿以战争,战斗中其成员以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而著称。不久,其成员发展到70万人,而且还拥有自己的工厂、公司、学校和医院。


法鲁克国王对外软弱无能,丧权辱国;对内则穷凶极恶,残酷镇压。他感到兄弟会的发展对自己的统治构成了威胁,便起而镇压。1949年,总指导哈桑·班纳被暗杀。从此以后,兄弟会斗争的矛头不但指向英国的殖民主义者,而且也指向了本国的世俗政权。


1952年,埃及世俗民族主义者纳赛尔领导“自由军官运动”,准备推翻法鲁克国王的统治。纳赛尔考虑到兄弟会是一支反对封建王朝的重要力量,便与它联合,共同推翻了法鲁克国王政权。但是,旧政权被推翻以后,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政权的问题上,纳赛尔的民族主义思想与兄弟会的伊斯兰化主张,格格不入,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然而,兄弟会的力量毕竟还不如纳赛尔的“自由军官运动”的实力。1954年1月,纳赛尔领导的“埃及革命指导委员会”决定取缔兄弟会。兄弟会被激怒,1954年,兄弟会趁纳赛尔在一次群众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试图刺杀纳赛尔,但未成功。纳赛尔对此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措施:处决了6名兄弟会的领导人,近千名成员被投进监狱。许多兄弟会成员被迫移居沙特阿拉伯、约旦等国。从此,兄弟会与纳赛尔领导的世俗政权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兄弟会转入地下,并以推翻这个世俗民族主义政权,建立真正伊斯兰国家为目标。60年代中期,兄弟会试图东山再起,又遭到纳赛尔政权的镇压。


1956年,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虽有英法以三国的派兵入侵,但不久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撤了回去。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世界为之欢腾。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纳赛尔的国际国内威望骤然升高,成了阿拉伯民族英雄、第三世界的一名领袖。然而随着岁月的推移,纳赛尔再也不能创造这样的轰动效应了,相反,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表现得一筹莫展,威信逐渐下降。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在1967年第三次阿以战争中又一次败给以色列。从此以后纳赛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遭到沉重打击。一些穆斯林认为,埃及在与以色列的战争中之所以屡战屡败,主要原因在于它背离了伊斯兰教,造成军官无能,士兵贪生怕死。要求强化伊斯兰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1970年,纳赛尔带着种种遗憾离开人世,萨达特继任总统。萨达特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打击纳赛尔分子的力量,也为了安抚广大穆斯林,缓和矛盾,释放了大部分被捕的兄弟会领导和成员。同时,向人民允诺尽早使伊斯兰法成为国家的立法基础。1971年对宪法作了某些修改,规定“伊斯兰教法是国家立法的主要渊源之一”。尽管在法律上兄弟会仍是非法组织,但实际上萨达特逐步放宽了对兄弟会的各种限制,允许兄弟会出版一份名为《呼声》的刊物。


萨达特的这些措施起到了缓和矛盾的作用。兄弟会的领导人和大多数成员虽然对政府的世俗化政策仍持批评态度,但总的立场趋于温和,避免采取暴力行动;有的成员还以个人身份参加了政府。不过也有一些成员对兄弟会领导人的做法表示不满,认为这是妥协退让。于是,一些人纷纷脱离兄弟会组织,另起炉灶,建立了一些激进的组织,如“圣战组织”(1971年成立),主张通过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伊斯兰国家;“赎罪与迁徙”组织(1971年成立),主张像穆罕默德那样先迁徙出去,积蓄力量,最后用武力打回来,夺取政权。


萨达特政府所实行的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使埃及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政府机构中贪污腐化盛行,失业率上升,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为了吸引国外旅游者,政府建了许多渡假村和旅游胜地,这些地方往往用色情服务招揽游客。凡此种种,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同时,萨达特的外交政策也受到了人们的批评。萨达特上任后一改纳赛尔亲苏联的做法,将埃及外交政策来了个180度的大调整,索性采取对美国一边倒的政策。与此同时,他又作惊人之举,于1977年11月访问以色列,与以色列进行谈判。1979年3月,埃及和以色列在美国的撮合下,签订和平条约。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举世瞩目。阿拉伯联盟召开紧急会议,讨论通过…项决议:将埃及开除出阿拉伯联盟。世界各国伊斯兰组织和政府谴责了萨达特的这一行为。在埃及,亚历山大和艾斯尤特等地的许多学生和市民不顾政府的禁令,举行示威游行,高呼“不与以色列媾和”、“伊斯兰与国家不可分”、“结束道德衰退”等口号。兄弟会的反应尤为强烈,在其刊物《呼声》上发表文章反对埃以和约。


1979年,萨达特又来一个惊人之举:慷慨接纳了谁都不敢或不愿接纳的、被伊斯兰革命推翻的伊朗前国王巴列维,使群众的不满情绪更加高涨。兄弟会对政府的批评越来越尖锐。


萨达特和其他统治者一样也感觉到兄弟会的存在对他的政权构成了威胁。于是对兄弟会的限制越来越多。1981年9月,萨达特下令逮捕了1600多名兄弟会成员,重申兄弟会为非法组织。封闭了兄弟会的刊物《呼声》,并在军队中清洗了一批被怀疑为兄弟会支持者的军官。兄弟会等伊斯兰组织对此作出了强烈反应,一连三个星期五(聚礼日)组织了大规模的游行抗议活动。

1981年10月6日,在庆祝“十月战争”(第四次阿以战争)8周年阅兵式上,一辆受检加农炮牵引车突然停下来,4名士兵从车上跳下来,用冲锋枪和手榴弹向检阅台发起了进攻,萨达特和另外7人当场被打死,另有许多人受伤。杀死萨达特的这4人都是“圣战者组织”的成员。据埃及官方报道,刺杀总统者的计划是消灭萨达特和其他政府官员,并在新总统就职仪式上再次进行袭击,随后宣布埃及为伊斯兰共和国。事件发生后,当局逮捕了2500名两个激进组织(圣战组织和赎罪与迁徙组织)成员。

穆巴拉克继任埃及总统后,对伊斯兰复兴运动势力采取软硬兼施和分化、瓦解政策。一方面对从事暴力活动的激进组织进行严厉镇压;一方面与穆斯林兄弟会进行“对话”。结果,激进者更激进,温和者仍温和。穆斯林兄弟会开始走议会道路,通过竞选参政,希望以非暴力方式实现社会伊斯兰化。在1987年的大选中,穆斯林兄弟会与自由党组成竞选联盟,提出的竞选口号是:“伊斯兰——惟一的解决办法”。而激进组织则反对选举,他们在各地冲击投票站,砸选票箱。选举结果,穆斯林兄弟会与自由党联盟获得全国17%的选票。在议会获得60个议席,其中兄弟会成员得到36个议席,一跃成为最大的反对党。


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在其他国家也得到发展。早在30年代末,它在巴勒斯坦帮助当地人组建了穆斯林兄弟会,后来在反对以色列侵略的斗争中,该组织成员艾哈迈德·亚辛于1987年组建了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即现今频繁出现于媒体酌“哈马斯”(“哈马斯”,阿语,意为“热烈”、“热情”。为”伊斯兰抵抗运动”的缩写)。据以色列有关人士估计,到1992年“哈马斯”的成员有约2万人,并拥有大批支持者和同情者。“哈马斯”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其中有很多人是知识分子和大学生。


1988年,“哈马斯”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散发了一份《哈马斯宪章》,可以看作是该组织的纲领。“宪章”内容主要有:


(1)哈马斯的指导原则是伊斯兰教,它是穆斯林兄弟会在巴勒斯坦的分支机构。哈马斯反对世俗民族主义。


(2)哈马斯的奋斗目标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伊斯兰共和国。整个巴勒斯坦土地是伊斯兰的“瓦格夫”(“瓦格夫”是伊斯兰教的一种制度。主要是指奉献给宗教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也有人译为宗

教义产),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或全体阿拉伯国家,任何一位国王或总统,或所有国王和总统都无权对它滥加使用、分割、出让或窃取!


(3)哈马斯致力于消灭非法产生的犹太复国主义政治实体——以色列,解放巴勒斯坦的圣地。


(4)反对任何一种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提议、方案和国际会议。哈马斯认为,巴勒斯坦的主权属于真主,它是不可谈判、不可讨价还价、不可出让的,要解决巴勒斯坦问题,除了圣战,别无他途。


(5)哈马斯认为,它与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斗争目标接近,但它反对巴解组织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世俗国家的计划。(肖宪《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页)


“哈马斯”反对以色列的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组织被占领地的巴勒斯坦人举行反以示威游行;二是采取武装斗争方式,如伏击以色列军车,制造爆炸事件,组织小规模突击队袭击以色列军警和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犹太定居者等等。

西方及以色列政府认为“哈马斯”是“恐怖组织”,并采取逮捕、驱逐等手段加以镇压。同时,向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的巴解民族权力机构施加压力,要求严惩这个“恐怖组织”的“恐怖分子”。


阿尔及利亚的伊斯兰组织很多,其中伊斯兰拯救阵线(以下简称“伊阵”)影响最大。它是在阿尔及利亚允许实行多党制的新宪法通过后几天,即1989年3月,由一些伊斯兰学者、清真寺伊玛目和大学教授发起成立的。这个组织发展很快。1991年12月26日,阿尔及利亚举行了独立30年来的首次多党议会选举。4天后,国家宪法委员会公布了第一轮投票结果:在选出的231个席位中,执政多年的世俗政党——“民族解放阵线”只获得了l5席,“社会主义力量阵线”获25席,无党派独立人士获3席,而“伊阵”却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获得188席。阿尔及利亚新国民议会共设430个席位,余下的199席的归属预定在1992年1月16日的第二轮投票中确定。


国内外大多数人都确信,“伊阵”已稳操胜券,阿尔及利亚将成为一个伊斯兰共和国。这正是阿尔及利亚的民族主义者和其他世俗力量所不愿看到的。他们采取种种手段阻挠第二轮投票的进行。1992年1月11日,阿总统沙德利宣布辞职,接着军队控制了局势。军方和政界领导人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取消原定于1月16日进行的第二轮选举,并决定成立以布迪亚夫为首的5人最高国务委员会,负责对全国的领导。这实际上依靠军队的力量否定了第一轮选举结果,并取消第二轮选举,以阻止“伊阵”掌权。


“伊阵”认为,选举是合法的,是当局自己组织的,只是因为对选举结果不满而否定选举,是非法的。它宣布不承认最高国务委员会的权威,在各地的清真寺组织集会和游行,以示抗议。当局调集了大批军队和警察进行镇压。3月初,军政府正式宣布“伊阵”为非法,并逮捕了数千名“伊阵”成员。“伊阵”被迫转入地下。“伊阵”的部分成员认为,合法的选举结果只因不合当局的意而被武力绞杀,“伊阵”也只好诉诸武力。从此,“伊阵”的一些成员和其他激进组织接二连三地从事暴力活动,曾刺杀布迪亚夫。但“伊阵”的领导人和大多数成员仍主张通过民主宪政途径掌握政权。


阿尔及利亚的伊斯兰化运动不但受到本国政府的镇压,而且还受到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反对。

在巴基斯坦,伊斯兰组织以伊斯兰促进会为代表。1977年,齐亚·哈克将军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实行世俗化政策的布托政府。齐亚·哈克开始在全国推行“社会伊斯兰化”运动。政府吸收原最大的反对派伊斯兰促进会成员成立了国家伊斯兰顾问委员会,在全国全面实施伊斯兰法,如废除银行利息,恢复天课税等。齐亚·哈克宣布将以阿拉伯语代替原来的英语作为国家的第一外语,在广播和电视节目中增加伊斯兰教内容等等。


即使在远离伊斯兰世界中心的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也悄然兴起。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后就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70年代,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要求国家伊斯兰化的潮流,在野的泛马伊斯兰党不断向联邦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国家全面实施伊斯兰法,提高“乌里玛”(宗教学者)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同时,马来西亚青年穆斯林运动、马来西亚伊斯兰福利组织等团体也在积极行动,在华人和少数民族中宣传伊斯兰教。据这些组织称,自60年代到1979年为止,已有16万人改信伊斯兰教。1981年,马哈蒂尔出任总理后,对伊斯兰复兴运动采取鼓励和支持态度。他于1982年正式宣布实行“政府机构伊斯兰化”,并建立了一系列机构:伊斯兰银行、伊斯兰经济发展基金、国际伊斯兰大学、伊斯兰医疗中心等等。在对外关系上,马哈蒂尔坚决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向伊斯兰国家靠拢。他对巴勒斯坦事业的支持和反对以色列的坚决态度,令巴勒斯坦人感动。


伊斯兰复兴运动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约1.5亿人)的伊斯兰国家——印度尼西亚,经过一个时期的沉寂以后又活跃起来。印度尼西亚最大的伊斯兰组织——拥有3000万成员的伊斯兰教师联合会主席瓦希德在1999年10月20日举行的印尼人民协商会议总统选举中,以373票对313票击败印尼民主斗争党候选人梅加瓦蒂,当选为印尼独立后的第4任总统。瓦希德的当选,标志着伊斯兰复兴运动力量在印度尼西亚获得执政地位。


伊斯兰复兴运动除了上述自发的、自下而上的活动以外,还有一些官方倡议的自上而下的活动。如,1962年由沙特阿拉伯国王倡仪成立的伊斯兰世界联盟(简称“伊盟”),是伊斯兰复兴运动中侧重于宗教宣传的世界性组织,总部设在麦加,由沙特阿拉伯代表任秘书长,经费亦主要由沙提供。其成员有60多个国家的伊斯兰教组织和代表。这个组织的特点是通过建清真寺、学校、伊斯兰文化中心等途径致力于推动伊斯兰教在世界各地(包括穆斯林占少数的国家)的传播和发展。这个组织的宗教色彩较浓,而政治色彩较淡,它不太强调伊斯兰教与政治密不可分。


仍斯兰世界还有一个最大的国际组织,即“伊斯兰会议组织”。它成立于1971年,目前有50多个成员国,在联合国享有观察员席位。每年召开一次成员国外长会议,每3年召开一次成员国首脑会议。它下设许多附属机构,如伊斯兰发展银行、伊斯兰工商交流会、伊斯兰教科文组织、伊斯兰教育中心、伊斯兰仲裁委员会、伊斯兰国际通讯社、伊斯兰科学院、国际伊斯兰宣传工作者协会、伊斯兰历史艺术文明研究中心、伊斯兰国家经济社会研究与培训中心、伊斯兰技术和职业培训与研究中心、伊斯兰贸易发展中心、伊斯兰法学会、伊斯兰文明遗产国际保护委员会。


1969年8月21日,当犹太复国主义者纵火焚烧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耶路撒冷艾格萨清真寺时,全世界穆斯林为之震惊,从而促成了第一次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于1969年9月22日~25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召开。会议谴责了这一破坏人类文明遗产的野蛮行为。伊斯兰国家元首于1972年3月在沙特阿拉伯吉达通过了《伊斯兰会议组织宪章》。1974年2月24日在巴基斯坦拉合尔召开了第二次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1981年1月25~28日先后在沙特阿拉伯的塔伊夫和麦加召开了第三次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1984年1月16~19日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召开了第四次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1987年1月23~26日在科威特召开了第五次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除成员国的首脑外,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也出席了会议;1991年和1994年,分别在达喀尔和卡萨布兰卡举行第六、第七次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1997年12兄9~1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第八次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有55个成员国首脑或代表出席会议,是伊斯兰会议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广次盛会,会议通过了《德黑兰宣言》。宣言强调促进伊斯兰内部的团结与和平,重申巩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出建立伊斯兰共同市场。宣言还谴责了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阿拉伯领土的占领,以色列国家恐怖主义、扩张政策和扩建犹太人定居点,试图改变耶路撒冷居民结构的做法。


从历次首脑会议和它的组织机构可以看出,伊斯兰会议组织所进行的活动是一种跨国的、官方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由于政府首脑参与决策,具有规模大、层次高、影响广等特点,构成了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斯兰教 复兴 西方 穆斯林 伊斯兰 历史

上一篇:伊斯兰在中国的发展史
下一篇:穆罕默德时代(610~632年)—伊斯兰教的兴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