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后裔有回族
分享到:
2010-04-09 08:47:45 【来源:宁夏新闻网】 点击:


居住在永靖县新寺乡后坪村的孔子第七十六代孙、64岁的回族农民孔令玉
 

  甘肃省中部西南的永靖县,是母亲河的上游。这里有闻名全国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黄河三峡,也有分别以三个峡命名的水电站。这里还是我国西北最大的孔子后裔居住区,聚居着3.5万名孔氏子孙。

  据曲阜孔府主持编修的《孔子世家谱》记载,孔子后裔有一支远迁至广东惠州,被称为岭南派。宋末元初(约公元1265~1286年),岭南派的孔子第五十二代孙孔嘉兴来到甘肃,先是居住在颜家湾(今永靖县陈井镇年家湾),明成祖朱棣年间(约公元1403~1424年),又迁居太极半个川(今永靖县太极镇大川村)。如今孔氏岭南派的后裔将最早定居永靖的祖先称为“来甘始祖”或“来川始祖”。经过700多年的繁衍生息,形成了占永靖县总人口17.5%的孔子后裔。

  有趣的是,在明代统治者推行的民族融合政策的影响下,从永靖开始孔子有了回族的后裔,俗称“孔回回”。孔子的第五十八代孙孔公佑移居大川后,生了4个儿子,第四个儿子名叫孔彦嵘。孔彦嵘大约生活在15世纪80年代左右,也就是明宪宗成化年间。永靖与号称中国“小麦加”的河州邻接,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回族分布较广,孔彦嵘与马家湾(今永靖县盐锅峡镇抚河村)人的回族女子马甲尕订了亲。不料女方父母又想悔婚。性格刚烈、正直贤惠的马甲尕坚守信义,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孔彦嵘,生了3个儿子。儿子稍长后,马甲尕要求他们其中的一个立回教门户。她缝制了一顶白布号帽,让3个儿子挑选。老三年幼好奇,争戴号帽,于是就按照母亲的意思皈从伊斯兰教。马甲尕也就成了孔氏穆斯林的始祖母。

  孔氏穆斯林皈教后,后裔与汉族宗亲手足情好,和睦相处,同居大川。他们大多按穆斯林的生活习俗,以商贩为业,资财日重,广置田产。清同治年间,为避战乱,孔氏回族共38户180余人,迁出大川,辗转流离,最后定居新寺乡后坪村,成为现在永靖孔氏穆斯林的主体。经过500多年的繁衍生息,孔氏穆斯林现有人口2000多人。

  永靖地区的“孔回回”,主要分布于县境内的新寺、段岭、川城、王台、小岭几个乡镇,部分流寓到外省县。外省县的“孔回回”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民和县,甘肃省岷县,云南省宣威市等地,总数约7000多人。

  永靖的孔氏穆斯林与孔氏汉族同宗同祖同源。他们在宗教生活中恪守伊斯兰教义,但在家族内部生活中,还保持着行辈取名等原有的传统和习惯。永靖回汉孔氏相互以“党家”称呼,行辈有序,互相尊重。若有远道的“党家”上门,孔氏穆斯林便问明名序,按辈称呼,热情款待,其乐融融。

  永靖县的孔氏后裔中,还有一部分是土族、东乡族、藏族同胞。长期以来,“孔回回”也参加祭孔、祭祖活动。每年的中秋节期间,他们都会翻山越岭,来到太极镇寺沟村的永靖孔氏老祖殿,与汉、土等民族的兄弟一起祭祀孔子和他们的“来川始祖”孔彦嵘。

  目前,全球共有300万孔子后裔,境外的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国家;在我国居住的250万孔子后裔中,甘肃、青海两省就占了37万人。甘、青的孔子后裔都以永靖太极镇大川村为祖庭。现在,由永靖县18个村推荐的54名孔子后裔,组成了一个委员会,正在筹备民间募捐,在一片被水淹过的盐碱地上,重建由于修建盐锅峡水电站而被拆除的孔子大成殿,以便于甘、青的孔子后裔集中祭祀先祖,传播孔子文化。(记者 李战吉/文 徐琳/摄)




孔令玉的家

永靖县新寺乡后坪村
责任编辑 马斯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回族 孔子 后裔

上一篇:漫谈中国伊斯兰教的拱北
下一篇:伊斯兰宗教哲学家纳斯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