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中受益的河南回族
分享到:
2010-05-18 11:55:34 【来源:伊行网】 点击:

回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一展风采 
 
      1988年与1978年相比,23个民族区、乡、镇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3.5倍以上。1993年比1985年民族区、乡、镇初建时期相比,3个民族区的社会总产值增长了9倍,20个民族乡(镇)社会总产值增长了7倍。以皮革、屠宰、饮食等为主的回族传统产业迅速发展,科技进步带动了企业的规范化、集团化、系列化,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出现了附加值大的外向型企业。清真食品等产业中涌现出了一批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生产基地、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如叶县马庄回族乡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清真食品和畜产品集散地之一,被农业部专家称为“中国黄牛产品开发第一乡”。孟州市桑坡村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皮毛加工基地;项城市丁集镇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皮革加工基地。企业的科技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也有明显提高。如宁陵县城关回族镇河南省皮革皮毛技术开发集团公司于1995年从国外聘请34位专家,与马来西亚合作生产皮鞋项目,年生产各式中、高档皮鞋80万双,年创产值1.2亿元。2003年,河南省3个城市民族区、21个回族乡(镇)共实现生产总值69.2亿元,与1999年的41.2亿元相比增长了68%。民族经济在一些县(市、区)已成为优势明显的经济增长点。如沁阳市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5%,2003年民族经济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1.5%。全省民族区、乡(镇)第一、二、三产业构成比例为9.2:41.49:49.31。产业结构除传统的皮革皮毛加工、清真食品产业外,还延伸到纺织、造纸、化学塑料、建筑、机械制造等产业,并已开始向教育、文化、卫生等行业拓展,多元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并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二、具有地域特色的规模经济:

     郑州市中原区中原乡牛寨回族村1991年投资建立桐柏路农贸市场,1993年扩大为“河南省皮货大世界”。1992年建成的纺织大世界占地90亩,以批发布匹、服装为主,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服装布匹交易中心,可容纳客户3000家,成为国内十大纺织市场之一。
禹州市山货回族乡有6个村,2800多户,11210口人。1984年建乡后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1996年全乡私营企业发展到1300多家,占全乡总户数的46%,从业人员3000余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0%。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厂,一村一业,一户一品。山货乡是著名的中药材种植大乡,该乡在种植集中区建立了电脑农业综合服务站,编制专家系统软件,设置了触摸式电脑显示屏。为方便对群众的培训,还设立了大屏幕投影仪。全乡目前已形成药商、公司和农户种植相结合的发展格局。乡里70%以上的群众从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00亩,其中联片种植面积2000亩以上,主要药材有牛蒡子、丹参、板蓝根、菊花等10多个品种。乡政府还积极与北京同仁堂集团、杭州杭白菊公司等国内多家知名制药企业联姻,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吸引资金、助农生产、解决销售。

     从1990年代起,临颖县繁城回族镇运用民族企业实行横向联合和股份制招商引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兴办生铁冶炼厂、铸铁厂、木工机械厂等。木工机械厂与信阳木工机械厂搞横向联合,开发三大类五个系列40多个新品种,其中319型和316型普通木工带锯机获部优产品称号,在全国同类产品评比中荣获质量第一;在国际同类产品评比中名列第二。产品进入中国名牌木工机械行列,国内供不应求,还出口巴西、俄罗斯等国。

      禹州市山货回族乡除山货外,铸造机件加工业也是该乡三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主要产品有:“195”“2105”柴油机系列配件;各种三轮车配件;“泰山-12”、“红卫-12”、“洛阳-15”、“洛阳-17”等各种四轮小拖配件;“东方红-75”、“上海50”、“江西-180”系列配件;各种汽车、农用车配件;其它农副产品机械配件等30多个系列,1000多个产品。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个别产品还打入国际市场。

     新乡市太行振动机械厂创办于1984年,是一个由回族青年创办的集科研、生产、推广系列矿用振动机械设备为主体的合资企业。该厂从一开始就将科研引入企业,以质量和技术占领市场。1987年成立了太行振动机械研究所,先后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科研部门及大型骨干企业进行横向技术合作,聘请20多位专家担任技术顾问,组织跨省市、跨行业的科技协作群体。该厂共承担112项科技计划项目和新产品试制项目,有13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新产品奖。这些产品良好的性能和稳定的质量广受消费者欢迎,产品市场覆盖率已遍布全国并出口东南亚和中东地区。设计研制的“热矿振动筛”、“耐高温电机”、“活动衬里振动魔筒”三项新产品获得国家专利。研制的“TZS系列矿用振动筛在1989年被评为农业部优质产品,在”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目前,河南全省共有各类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商户)达46000多家。通过多年的努力,民族企业呈现块状聚集,逐步实现由“散兵游勇”到集中连片,由独家生产到群体规模,由分散经营向区域经营的转变,发挥了整体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已形成项城市丁集镇的皮革加工、沁阳市的皮革加工、孟州市桑坡村羊剪绒加工、叶县马庄回族乡黄牛加工、开封鼓楼夜市清真摊群等多个少数民族传统产业集中区和产业带。在科技进步方面,河南的民族企业开始逐步克服“家族式管理、粗放式经营”的弊端,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设备,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如沁阳市水南关村的河南中原制革有限公司高薪聘请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级技术专家12名,目前该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已达到88名。产品也出现了王守义十三香、邦杰清真肉食、萧记烩面、天方方便面、大用分割鸡、永达分割鸡等全国或区域性的知名品牌。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回族企业的发展超越了地域限制进行招商引资,出现了部分中外合资企业。这些企业均以出口皮革皮毛制品、牛羊肉制品、机械工业品和农产品为主。1993年有12家中外合资企业为国家出口创汇达6500万美元,占全省出口创汇额的5%;1995年有15家企业出口创汇8500万美元;1994年有26家中外合资企业出口创汇9000万美元,占全省出口创汇总额的7%。

     1995年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表彰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和百强乡镇企业的决定》中,在100个发展乡镇企业中回族聚居村有9个,占被表彰总数的9%。全省百强乡镇企业中,回族办的有7家,占被表彰总数的7%。河南省上万个村庄,而回族聚居村庄只有400个,相较而言这一比例是很高的。回族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中原回族第一村:郑州水南关回族聚居村。

     水南关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城北,是中原地区一个有名的回族聚居村。全村573户,2609口人,耕地共计500亩,人多地少,人均不到0.2亩。

     在全国所有回族聚居村落中,水南关可以说名声远扬。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先后被省、市命名为“小康村”、“明星村”、“中州新村”、“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国务院、国家民委先后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模范村”、“全国200个双文明建设示范点”等称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指导下,水南关人抓住机遇,艰苦创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从1984年开始,村委会开始带领大家寻求脱贫发展之路。经过村委会反复讨论,确定了因地制宜,发展地域优势,依赖民族传统行业,发展市场经济的思路。屠宰、刮皮、切糕这些被中原回族称作“三把刀”的传统行业首先被纳入发展计划。从皮革业起步,同时发展运输业和饮食服务业。采取优先发展集体经济,然后利用集体经济的力量,促进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村子首先帮助扶持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家户开展小本经营,以投资小,见效快的小型工业为发展原则,利用村上土地办起了木业社、修造厂、皮革厂、造纸厂,开展餐饮业和汽车运输业务。为学习办厂经验和工业技术,村委会分头派人到外地学习技术,仅仅一年就建成了日加工牛皮300张的“腾飞制革厂”。第二年就创产值500万元,上交国家利税52万元,为当地经济的腾飞集聚了人气。

     确立了以皮革为经济龙头的发展思路,村上开始了配套项目的发展,相继建起新星、光华、东方三个大皮革厂和玻璃、马赛克、羊剪绒厂以及煤炭运输公司等大中型集体企业。1980年全村的工农业总产值仅有200万元,1984年增至500万元,1989年达2900万元,1993年达到1.73亿元。到1995年产值4亿元,创利税2350万元,人均纯收入7000。1997年全村有15个村办集体企业,360家个体工商户,全村的工农业总产值为5.1亿元,创利税3400万元,其中个体经济的产值为2.1亿元,占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41%。村民人均纯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1989年达到1500元,1993年为5000元,1997年增至7100元。村里大力发展个体经济,由村委会出钱、出地,解决经营场地,赊给原材料,为群众担保贷款,办理工商营业手续,号召和组织人力为有创业势头的个体户架电线等配套服务。到1996年,全村拥有皮毛、皮革、化工、橡胶、机械等12家村办企业,耀眼的“小康村”牌坊屹立于村口,村民大多住上了小洋楼。该村村民在沁阳市最早享受到了犁地、耙地、收割、浇水、播种费用全免的农业“五统一”,最早用上了“大哥大”,开上了小轿车。1997年全村就有凯迪拉克、小霸王、灵芝等高级轿车36辆,豪华摩托车226辆,大型货车208辆;直播电话350部,大哥大126部;空调140台,彩电600台。人均拥有固定资产7.2万元,私人家庭财产8万元,人均住房面积70平方米。截至目前,村里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360家,个体经济收入接近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的50%。2001年,该村根据村民的要求,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农业体制转换工作。该村将村民手中的土地整体对外承包,对村民则按人定量免费供应口粮。利益的合理分配,不仅杜绝了原来“五统一”带来的浪费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实现了村民负担为零的愿望。目前水南关村村民一心一意抓工业或搞第三产业,有开食堂、跑运输的,有办选煤厂、卖豆腐的,群众收入稳步提高。

      富裕起来的水南关的人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希望通过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储备人才,使村里的事业后继有人。1986年就在村里建起了现代化教学楼和教师宿舍楼;1987年兴办了幼儿园;1995年修建了占地9600平方米的现代化的综合教学楼,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300万元。村委会还利用各种机会宣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水南关的《村规民约》规定:凡没有读完初中的学生村里不安排工作;凡无理到学校取闹的家长给予严肃处理。

      为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村委会积极改善医疗卫生机构,投资6万元建成水南关医院。为方便群众进行宗教生活,1986年村里投资50多万元新建了清真女寺。1990年开始陆续投资800多万元修建清真男寺,同时扩建女寺,配备寺内设施。1990年代,建立了社区福利制度,给予年过70岁的老人每人每月30元生活补贴,军烈属每月发放50元救济金。每逢节日每位老人还可得到100元钱的礼品。1992年开始实行干部和企业职工退休保险制,凡在水南关企业工作10年以上,年龄55岁以上的职工(包括来自外村的回、汉族职工),退休后都可得到原工资额85%的退休工资,并可报销一半医药费。

     四、互联网与中国桑坡皮毛城。

     “我们村的人跺跺脚,就能影响到澳大利亚的羊皮价格,就能使世界范围内的羊皮价格发生变动!”这就是通过皮革皮毛生意影响澳大利亚市场的桑坡村村民的豪言壮语。
桑坡回族聚居区位于河南省孟州市南庄镇,全村1050户,4300多人。这里的人们全部从事皮毛加工行业,生产量和交易量居全国首位,产品80%出口国外。新建的中国桑坡皮毛城以生产羊剪绒系列产品为主,皮毛加工业具有悠久的历史,素有皮毛之乡的美誉,是亚洲最大的羊煎绒加工基地。

      改革开放为桑坡古老的皮毛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桑坡人确定了立足国内市场,发展国际贸易的经营思路。他们先后推出了高档裘皮汽车座垫、沙发垫、地毯、裘皮服装等系列产品,出口到日本、美国、意大利、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还在天津、上海、深圳等3个城市设立了进出口基地。1991年,皮毛加工业发展到800多户,年加工能力为100多万张成羊皮。村里以农户入股的方式于1993年成立了“焦作市雪羊皮毛集团公司”,在公司的带动下,凝聚了全村26家私营皮毛厂和1026户个体皮毛加工户,集料、工、贸、产、供、销为一体进行统一生产。1993年创产值2.1亿元,实现利税2500万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人均收入5000余元。到1995年,桑坡村已建成56家皮毛企业,1026个皮毛加工户,年创产值6.3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7500多万元,出口创汇1500元美元。2004年,这里有加工企业150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18家,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35家,年加工羊皮1200万张,从业人员15000人,年产值12亿元;在国内外设立销售网点,办事处从事皮毛经营的企业85家。2003年,该村年创产值7.2亿人民币,创汇3500万美元,上缴地方税收900多万元,海关税收6000多万元。2004年创产值7.5亿元,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完成税收1200多万元。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3亿元,国际业务结算额1.5亿美元。该村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中原第一村”,被中国皮毛协会命名为“中国桑坡皮毛城”。已初具“做大做强、快速膨胀、形成支柱、立足国内、走向国际”的基础条件。

     孟州市桑坡村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了生产原料和销售市场的“两头在外”。为提高产品质量,桑坡每年从澳大利亚进口羊皮250万张,占全国进口澳国皮毛的80%。村里135家企业,有35家享受外贸进出口权。目前这里生产的高档羊剪绒汽车靠背、坐垫、挂毯、地毯、沙发垫、床毯、拖鞋、羊毛被、服装、高级擦车手套、婴儿睡袋、皮毛玩具、毛革两用皮、掸子皮、鞋里皮、医用皮等30多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裘皮系列产品远销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典、土耳其、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香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温州、广州、重庆、成都等地制鞋企业所用鞋里皮的90%来自这里,村中每年定期都有人专门从事在这些城市鞋业和皮革市场发货业务,进行大宗贸易活动。桑坡经济具有显著的“三外特征”,资源、市场、劳动力都在外,生羊皮一般从澳洲、俄罗斯进口,加工的成品床毯、鞋里皮等销往日、美、俄罗斯等国。桑坡皮毛已成为一个品牌,蜚声海内外。

      为了及时捕捉市场行情,桑坡回族及时利用现代化的通讯设备。1995年就建成了容量为2000门的程控电话大楼,这是河南省第一个村级程控电话系统。到1998年,桑坡村1026户人家中就拥有固定电话1200部、手机350部、传真机100台,成为远近闻名的“电话村”,被誉为“中原电话第一村”。为开展贸易业务,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发布供求信息,1997年,桑坡村就有村民在互联网注册域名,1998年村民丁九利用互联网同奥地利一家公司做成了第一笔生意,贸易额达52.6万美元。不久桑坡就建成了面积80多平方米,拥有14台电脑的河南省第一个乡村网苑。到2001年桑坡村56家企业中已有41家上网,10多家建成了拥有独立域名的网站。电脑和互联网进入了大部分家庭。人们通过互联网查询信息,寻求商机,联系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网上交易,使企业的发展同现代化通讯工具紧紧捆绑在一起。

责任编辑 贠   睿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回族 河南 改革开放

上一篇:美国最新穆斯林人口调查报告
下一篇:王蒙:毛主席的民族政策成功在哪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