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訇
分享到:
2010-06-04 17:49:07 【来源:】 点击:

阿訇,是波斯语,意为老师或学者。回族穆斯林对主持清真寺宗教事务人员的称呼。一般分为“开学阿訇和散班阿訇”两种,前者是指全面执掌清真寺教务工作的穆斯林,亦称为正任阿訇。后者是指只具备阿訇职称,而未被聘请为正任阿訇的穆斯林。阿訇是经数年伊斯兰教育与培训,通熟《古兰经》与圣训,精通伊斯兰的种种法律与法规,并具备《古兰经》与圣训的真精神——做人的完美品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劝善戒恶,品德高尚的穆斯林。

       阿訇(Akhond),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称谓。波斯语音译,回族穆斯林对主持清真寺宗教事务人员的称呼。意为“教师”、“学者”。亦译“阿衡”、“阿洪”、“阿宏”等。约自明代后期胡登洲开办经堂教育时起,中国穆斯林开始称教授经文的教师为阿訇,后逐渐流行。其地位名列“三道”制或“五道”之下。18世纪末,随着“三道”制的衰落,阿訇才基本上取代“三道”制,跃居首位,成为清真寺的主要负责人。今为由清真寺经堂大学或经学院“穿衣”毕业,具有较高宗教学识的宗教人员—的通称。

     阿訇一般分为“开学阿訇和散班阿訇”两种,前者是指全面执掌清真寺教务工作的穆斯林,亦称为正任阿訇。后者是指只具备阿訇职称,而未被聘请为正任阿訇的穆斯林。

     阿訇是经数年伊斯兰教育与培训,通熟《古兰经》与圣训,精通伊斯兰的种种法律与法规,并具备《古兰经》与圣训的真精神——做人的完美品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劝善戒恶,品德高尚的穆斯林。替圣传教,弘扬伊斯兰,是阿訇的根本职责与义务,所以一坊教门的好坏与阿訇息息相关。老一辈的阿訇们信仰虔诚,品德高尚,忠实教门,为弘扬伊斯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

      维吾尔族穆斯林称为毛拉,对穆斯林来说,取得阿訇资格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凡在清真寺里学习多年而经学水平和道德操守都合格的人,经举行“挂帐”或“穿衣”的毕业仪式后,即可受聘到清真寺任职,称为开学阿訇,实行聘任制,可连任数年。工作性质为讲经传道,领导宗教仪式。

     按照宗教学识素养、地位、职责等的不同,历史上曾有如下几种阿訇称谓:
 
  1、掌教阿訇。即清真寺的伊玛目,亦称“掌教”,一般由本地人担任,专管本坊一切宗教事宜并带领礼拜。历史上曾一度变成世袭,近代已变为推举聘任。
 
  2、开学阿訇。即向外地寺坊聘请的为经文大学授经的高级讲学阿訇,或称“统教”,其讲学期间称之为“开学”。以上两种阿訇颇受尊敬,地位较高,俗称“阿訇老人家”。开学阿訇实行聘任制,可连任数年。
 
  3、三道阿訇。即协助掌教负责唤拜的穆安津(Mu’adhdhin)、念“呼图白”和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海推布(Khatib)及阐释和执掌教法的穆夫提(Mufti),亦称“鸣教”、“督教”、“副教”,合称“三掌教”或“三道”。14世纪以来形成世袭,18世纪后已不复存在。   

      4、住学阿訇。凡上经堂大学称为“住学”,其学员则称为“住学阿訇”或“海里凡”、“满拉”。
 
  5、小学阿訇。即专教经文小学的阿訇。
 
  6、二阿訇。较大清真寺内专管宰牲和教经堂小学的阿訇。未设“三道”和小学阿訇的清真寺,二阿訇便一身兼数职,没有一定的任期。
 
  7、散班阿訇。即不在职的阿訇,多以为本坊穆斯林举办婚丧、诵经等宗教仪式之所得维持生活。新疆地区突厥语系的穆斯林还将“阿訇”作为“先生”的尊称,或用作复合人名,如“肉孜阿訇”、“努尔阿訇”等。

     一般担任小寺阿訇的条件是:必须受过经学教育;懂得基本教义和教法,能诵读、通晓《古兰经》;能为经堂中小学生授课。
 
   担任大寺阿訇的条件是:通晓13本大学经典;熟悉教法、教义;能胜任教授大学学生;品德兼优。阿訇在中国受到穆斯林的尊敬和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教众大多不通阿拉伯语,对于诵经、了解经义都有很大困难,对教法礼仪也知之甚少,故需阿訇来翻译、教育、讲解、引导并代为执行。阿訇的职责是“替圣传道”,领导穆斯林从事宗教活动。

     使者的使命是向人类传达真主的命令,使人们获得今生与后世的知识。“从黑暗走向光明”。学者的重要性在于坚守圣行并促使认主知识的普遍价值得以实现,使之更广泛、更长久地影响到每个人的思想和命运。主的使者说:“学者就是以其所学到的知识为人类工作”。阿訇的责任正在于传达和解释经典,剖取教法,指明人间正道。并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引证更新的资料,显示经典的明证。以使更多的人了解教门的宗旨,从而走向美好的伊斯兰大道。知识应服务于整个人类,这一信念要求阿訇们有义务把自己的学知传授给所有追求知识的人。知识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它只是来源于真主的慈惠。真主说:“那是我的一个仆人,我已把从我这里发出的恩惠赏赐他,我把从我这里发出的知识传授他”。(《古兰经》3:65)真主是睿智的、至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古兰经》96:4-5)而且,他要求每一奉到真赐予知识的仆人,都要努力把它传播出去,尽力使人们获得这一拯救心灵的力量以促进人类的高尚文明。真主说:“人(主)把经典和机密教给他们”。真主又说:“你以机密和美丽的劝谏将人们呼唤于调养你的主的道路上”。还说:“那时,安拉与有经典的人们缔结了坚约:你们千万对人们讲解明白了它(经典),你们可别隐藏了它”。(《古兰经》3:187)

     经典一再褒奖荣获真主知识并于主道努力教授的人。真主说:“谁能比把人们呼向真主并完成清廉工作之人的语言更美好呢?”真主的使者说:“确实,安拉和他的天使、天民、他的喜爱者,甚至石头上的蚂蚁,海中的鱼儿都赞美人们的好教授者”。主的使者赞誉优秀的阿訇说:“主的慈惠在于我的代替者”。有人说:“你的替代者是谁呢?”他说:“就是喜欢我的言行,并把它教给安拉的奴仆的那些人”。学知是真正的财富,学者承受并奉行学知不但扩增了荣耀并在真主阙前获得最高的赏赐。真主说:“安拉把学理授于他所属意的人,获得学理的人,已获得很多财富了”。(《古兰经》2:69)主的使者说:“使者未留下一块金元或银元,他们所留下的只是学知。谁求得学知,谁就是获得丰富财产的人”。

   阿訇的优遇是与弘扬正道的重大责任相偕同的,只有今生无私奉献学知于主道的阿訇,才能实现真正阿訇的价值,佩戴学者的贵冠,蒙得真主的喜悦。因为只有他们可使宗教和人类沾润裨益,这与独善其身的办功者不能同日而语,善于教授的阿訇为真主而悬念宗教,怜悯人类,其后世报偿是不期而遇的。这对于并无公益贡献的修道者,自有霄壤之别,主的使者说:“一个优秀的学者强过一千个修道士”。又说:“有知识的人比于办功者的高贵,恰如白德雷(十四日)夜晚的月亮比于一些星辰一样”。这充分表明传播知识的重大意义,它能提高功课的价值,使领受者眼睛明亮,心地光明趋于真主的道路,归向美好的乐园。真主说:“瞎子与明眼人一样吗?黑暗与光明能一样吗?阴凉与炎热能一样吗?”(《古兰经》35:19-21)无知的人心境昏昧,如灯光熄灭。伊玛目安札里说:“即使办功者知道自己应保持的功课,如没有知识,他就不是办功”。(同前)所以主的使者说:“早晨学习一节《古兰经》,比礼一百拜附功拜强的多”。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阿訇,首先要体现对安拉的敬畏,坚信古兰来自于安拉的启示。
 
   阿訇除了平时宣教工作,还应加强对古兰和圣训以及社会知识的学习!具备丰富的知识,这样,他才能准确的理解古兰与圣训的内涵,他才能清晰的掌握安拉的训谕与使者的教导。才能更好的配合国家的正确解经政策,求大同存小异,把穆斯林团结在伊斯兰道路上,使穆斯林社区和清真寺出现祥和的氛围!让穆斯林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一切不和谐因素远离我们,伊斯兰是和平安宁的道路,这条道路上出现任何暴力、恐怖袭击都是与安拉的教导格格不入的。阿木尔的儿子阿布顿拉的传述:穆圣说:“嘴和手都不侵害穆斯林大众的人,才是真穆斯林;对真主的禁律彻底戒绝的人,才是真迁士”。又说:“不侵害大众的生命财产的人,才是真信士”。艾布胡勒的传述:穆圣说:“信德最完美的信士,就是性格最和善的人;最优秀的信士是对妻室最体贴的人”。又说:“抛弃无意义的事,是每个穆斯林人的优良作风”。类似于这样的圣训要多讲,组织大家多学。还要学习穆圣教导我们和非穆斯林和睦相处的圣训。

   一个阿訇就是一个地区教门的责任人,阿訇要提高组织能力,多办一些利于团结的讲座、活动。便于各寺穆斯林交流,取长补短。阿訇要积极的参与寺管会的管理,用伊斯兰精神管理安拉的清真寺,使清真寺的管理伊斯兰化、民主化。
责任编辑 依布蒂哈吉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阿訇

上一篇:西宁茶馆今昔
下一篇:伊斯兰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