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灯之乡神秘的“丹噶尔”古城
分享到:
2010-09-08 09:22:09 【来源:瞿学忠】 点击:

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50公里。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交融,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蜿蜒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融合,自古被誉为“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如今,处于西宁大旅游圈和青海湖旅游圈交集处的丹噶尔古城,又成为通向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平台和青藏旅游线上的“第一站”。

1845年,法国传教士古伯察在他的《鞑靼西藏旅行记》中这样记录着丹噶尔:“丹噶尔是位于湟水畔的一座小城,……它虽是一座小城,但居民非常稠密,非常热闹和商业很发达。……”

神秘古城

青海湟源古称“丹噶尔”。“丹噶尔”是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据史料记载,丹噶尔古城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枢纽和军事重镇,也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百年的商业贸易,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使丹噶尔成为商业、军事、宗教、民俗等多元文化交融的重镇。

“丹噶尔”古城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布局严谨、结构独特的院落建筑,气势恢宏的寺院庙宇以及保存完整的“歇家”商号,还有风格迥异的湟源排灯和神秘的传说故事。在这种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之下,更多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边塞古城发展的壮丽画卷,而其中的多元文化融合特色几乎随处可见,有专家这样说“丹噶尔古城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及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交汇融合的奇异景象,在国内是不多见的。”

现在的“丹噶尔”古城内还保留着镇海协营署、中军督司署、丹噶尔厅署等军政机构;城隍庙、关帝庙、玉皇庙、火神庙、文庙等各种庙宇依旧香火兴盛;拱海门、迎春门、祠堂等建筑群落结构独特,风格迥异。雕梁画栋之间,昔日的繁华热闹依稀可见。

从古城内的民居来看,有着典型北方四合院的特色,一般为一进两院或三院组成,有平房,也有两层楼房,多为土木结构,墙面厚实坚固,冬暖夏凉。迎进门为影壁,镶有各种吉祥图案砖雕,房屋前立面多有色彩朴素、寓意独特各种装饰图案,显示着当时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富有。整个建筑材料、外观风格融合了汉蒙藏文化,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时,星罗棋布的商铺、作坊、茶馆,反映了安逸、闲适、平和的文化特色。

昔日繁荣

法国传教士古伯察的《鞑靼西藏旅行记》中这样记录着丹噶尔

“丹噶尔是位于湟水畔的一座小城,……它虽是一座小城,但居民非常稠密,非常热闹和商业很发达。……”

“到处都能闻到一种脂肪和酥油的气味,会使人窒息呼吸。……我们发现那里聚集了东部西藏人、西番人、红毛儿人、额鲁特人、倮罗人、汉人、青海鞑靼人和古代从突厥斯坦迁过来的穆斯林们的后裔。该城的所有人都具有粗狂的性格。”

“每个人在街上行走时都佩着一口大刀,言行举止装出一样不受任何约束和冷酷无情的样子,不表现出某种好斗的姿态就不可能外出。”

“这些东部西藏人每年以大型旅行队的形式,从巴颜喀拉山脚下出发,来到丹噶尔出售他们的皮货、酥油和他们当地生长的一种山茶。”

这是古伯察在1845年去拉萨途中路过丹噶尔的片段,古伯察在其《旅行记》中对当时的西宁(府)仅用简单文字描述:“西宁(府)是一座占地辽阔的城市,但居民不稠密,多处已几乎坍塌成了废墟。其商贸大部分都被丹噶尔城截留了”。

  军事重镇

据当地志书记载,自西汉以来,历代王朝在这里修筑城堡,派驻军队,战事连连,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据湟源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丹噶尔古城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过去几乎每个朝代都发生战争,眼下保留下来的20多处古城遗址和军事设施就是最好的佐证。从西汉时期的临羌城、护羌城,唐朝的石堡城、定戎城、绥戎城、哈拉库图城,明清时的丹噶尔城等遗址中依稀可见当年的刀光剑影。其中,丹噶尔城是明代最早的西宁卫地、清代镇海协营府和将军府、千总府、丹噶尔厅府等的所在地。

除了重要的军事和战略要地,丹噶尔古城独特的文化特色也成为近年来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各个民族在这里交汇融合,各种文化在这里相辅相成,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有人这样说“丹噶尔古城内的一片瓦、一块砖、一扇门、一合窗,院落街巷无不包含着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信息。”

而排灯、剪纸、曲艺、羊皮绣以及“花儿”会、朝山会、庙会、法会、祭孔、祭海等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古城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据当地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湟源排灯已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珍品。

商贸中心

自西汉以来,丹噶尔古城便成为商贸中心,唐王朝与吐蕃在今日月山下设立了青藏高原上的第一个“茶马互市”的商衢之地。明清时“茶马互市”从日月山下逐渐移到丹噶尔,并成为当时青海一带地区最大的贸易集散地。

据史料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茶马互市”年贸易总额达250万两白银,超过了当时西宁的六七倍。后来,京、津、沪、晋、川等地的商人、工匠纷至沓来。英美俄的泰兴、仁记、泰和、怡和、居里、瑞记、美最斯、瓦里等八大银行设立办事机构,进行商业贸易和金融业务。丹噶尔形成了庞大的汉藏贸易的“藏商歇家”队伍,他们的足迹遍及西藏、新疆、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天津等地,开辟了“藏商”之路。

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商业贸易达到高峰,城内拥有大小商户及手工业1000余户,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贸易总额达到500万两白银以上,商贾云集,贸易兴盛,丹噶尔古城也有了“环海商都”、“小北京”的美称。每当黄昏来临,城内各个店铺和洋行的门上制作的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灯箱式广告招牌灯火辉煌,大放异彩,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如今的“排灯”便是这种广告招牌的演变,可以说湟源排灯是中国最早的广告灯箱。

  排灯之乡

湟源扼“唐蕃古道”之险塞,据“丝绸南路”之要冲,是汉、藏、蒙、回等各民族聚居的地方,自古以来为中原入藏的门户,素有“海藏咽喉”之称。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曾设“茶马互市”,明末清初湟源成为西部民族贸易重镇,英、法、美、俄等国的商人设立洋行,商贸通达四海,使湟源以“小北京”的美誉名传四方。

据湟源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湟源排灯如浑金璞玉,历史悠久,起源于清代中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湟源排灯或长方形、或马鞍形、或扇形,大都是长2尺、宽1.5尺方格的纱窗组成,都由国内绘画高手或名师手工制作,雕刻精细考究,图案有历史人物、典故、山水画鸟等。每架排灯以连环画形式,集中展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画面栩栩如生,尤其蜡烛火焰旺盛时,灯光闪烁,人物静中有动,惟妙惟肖。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使湟源成为商业、军事、宗教、民俗等多种文化交融的重镇。期间,来此经营的各地商家为在夜间招徕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招牌,内燃蜡烛十分醒目。(瞿学忠)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之乡 神秘

上一篇:阿舒拉带来的信息
下一篇:西宁市人民电影院:西宁人的精神家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