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皖南 参悟皖南———一个江南穆斯林的皖南行
分享到:
2010-07-11 21:38:30 【来源:穆斯林通讯】 点击:


  马鞍山纪行
  马鞍山离南京最近,下了火车站,问了几个行人,都不知道清真寺在什么地方。汽车在一路没有再见到清真餐馆,全是江南特有的风景!

  马鞍山的清真饮食
  民国时期的江南清真餐馆并不少,而且较有名气。如南京,甚至可以说,吃饭去清真餐馆是当时的最佳选择。到了今天的江南,本地的清真餐馆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兰州拉面馆,据不完全统计,在南京,河州人开的拉面馆超过400家。在江南教门复兴的初期,拉面在市场不够繁荣的80、90年代,老板们都赚了钱。

  清真寺应该敞开大门
  马鞍山清真寺的规模确实让我吃惊。最近几年,常州、扬州、芜湖都盖起了新式的清真寺。苏州、南京也在准备盖起“阿拉伯”式样的清真寺。只可惜清真寺不开放,大门锁着,小门也锁着。应该打开寺门办教门。伊斯兰不应该有门槛,世人在安拉前都是平等的,清真寺不属于某一个民族、不属于某一个群体。纵然历史的原因,也不能成为清真寺不开放的理由。

  《古兰经》:阻止人入清真寺去念诵真主的尊名,且图谋拆毁清真寺者,有谁比他们还不义呢?这等人,除非在惶恐之中,不宜进清真寺去。他们在今世将受凌辱,在後世将受重大的刑罚。(2:114)
  
  清真寺是礼拜的场所
  曾经有一座江南的著名清真寺,长期不让非穆斯林进寺,甚至门卫对不认识的穆斯林都不让进,理由是“他们来就是要上厕所的”,最近一次大修后,升格为文保单位,更不让人进,理由是“保护文物”。这座历史古城,作为文保单位的宗教场所有数十处,从来没有听说有不让人参观。

  让非穆斯林了解伊斯兰
  清真寺应该成为办教门的主战场。根据国家政策,在宗教场所举行宗教活动和宣教是受保护的,而清真寺一间房、一棵树都可以成为开展宣传交流的话题。面对第一次走进清真寺了解伊斯兰的人,通过清真寺历史、建筑、阿拉伯文装饰、甚至参观穆斯林礼拜的过程,都能给非穆斯林新的感受和想法。

  重振教门的辉煌
  马鞍山的清真寺,在这个江南小城市,主麻人数能在200-300人。遗憾的是我没有见到穆阿訇。听说穆阿訇很有水平,希望安徽南部有更多这样的青年阿訇成长起来,重新建立皖南教门的辉煌。

  江南回回坚守自己的信仰
  我无言表述他们心中如此的情感,在一片荒漠中坚持的信仰,他们是如此可爱、如此可敬。中国56个少数民族中,回族分布最广。元朝的时候,穆斯林们就已经生活在大江南北。支撑他们生活下来的,一是坚实的信仰,二是善长经商,精神物质双丰收。

  用历史视野看江南回回在整个江南,所有的县都有回族,有清真寺。到了今日清真寺礼拜的人少了,回族失去民族本性。有人说这是必然,有人说这是悲剧。用历史的视野去看江南的回族,异化、信仰流失更是一种无奈。江南回族是一种文明的载体,民族的衰败,自然也体现为文明的衰败。可怕的不是百年衰败的过程,而是坐观衰败。

  包容性与适应性
  记得大学时,一位少数民族老师说,不应该叫中文系,应该叫汉语系,因为真正意义上的中文,不仅仅包括汉文,也包括维吾尔文、蒙古文等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我理解他的固执和信念,他不愿意失去固有的精神状态,不愿意迷茫于失去“本”和“根”的时代。真正拥有广博胸怀的文明,是能容得下另一种文明生存的。而真正拥有生命力的文明,同样也应该学会适应和发展。
(责任编辑:深谷幽兰)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江南穆 斯林1

上一篇:妇女解放的真与假
下一篇:亲身感受鲁西南侯集人的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