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陋习 可以在斋月里改正
分享到:
2010-08-05 10:50:34 【来源:穆斯林通讯】 点击:

穆斯林民族是一个禁烟禁酒的民族,但许多穆斯林却沾染了许多非伊斯兰教的陋习,这种陋习很普遍。我们选择和推荐这篇文章,希望他们恪守清真,在斋月里改正这些生活陋习,不要做烟酒的奴隶,而是认主独一,拜主独一,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穆斯林。

  改变陋习的反复性

  当然,凡是发现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都希望改正,不但为了省钱,更重要的是为了健康着想,也可以改善人际关系,让别人不要讨厌自己。改正某种习惯,可不容易,纵然主观上下了决心,也曾经过努力,但成效甚小,反反复复。

  斋月可以改变你的陋习

  改变陋习,确实须从个人主观努力着手,如果借助于外来的环境和影响,成功率就高出数倍,很有可能一举成功。穆斯林在斋月里的功修,就是一个最能见效的外助力,帮助我们实现改正陋习的规划和理想。

  惧怕造物主战胜生理煎熬

  饮食的陋习多种多样,如吃零食、喝浓茶或咖啡,习惯性对摄入某种刺激性的饮食,对肠胃产生了定时反应,例如消化液中对接收那种嗜好饮食的期待,就是“瘾”力发作的时候,机体很难熬。守斋戒的人,决心很大,要求很严,从黎明前到日落时,滴水不沾,粒米不进,因为斋戒是发自内心里对造物主的敬畏和惧怕,必须忠诚老实。那么,这个精神力量就是克制机体难熬时的强大生力军,使自己的意志坚强起来,战胜艰难感受和身体的煎熬。

  戒烟的实例和科学依据

  以吸烟为例,这是最常见的“上瘾”,如果吸烟的习惯可以克服,那么对其他陋习的纠正也应当有信心了。医疗科学家确信,每天吸食一盒香烟的人,一年中在他的肺叶上积累了两小杯的焦油。烟叶的焦油中含有尼古丁,刺激肺叶渴望吸食更多的烟,压低刺激性,就是“过瘾”的效果。如果连续三十天停止吸烟,肺叶上积存的尼古丁逐渐减少,刺激功能也相应会降低。一个月的斋戒,在开头的几天,实在难熬,但到了一个月结束时,难熬的程度有明显的降低,这说明,刺激性减弱了,而且精力旺盛。这是关键时刻,只须再努一把力,不再复旧,彻底戒烟可以大告成功。根据美国心理学会公布的资料,戒烟如此,对于其他陋习也是同样的原理,所以任何陋习都能解除,只须有坚强的毅力和决心。

  斋月是健康饮食之路

  斋月可以起到重大的辅助功能,走向健康饮食习惯的成功之路。斋月里白天长时间停止饮食,是肠胃的净洗过程,有利于体内排毒,如尼古丁、咖啡因或酒精。晚上开斋的时候一到,又饥又渴,穆斯林习惯斋月必备的清水和蜜枣,是空腹第一进食的最健康食品。礼拜之后,开始正餐,比平常多倍地感受到饮食的美味,这时嗜好已位于第二,不很重要了。如果再坚持一下,把瘾头压制一下,泰勒威拜功后,身体已经很累了,最大的需要是睡觉休息,不给嗜好魔虫一点机会。

  不要做现代电视的奴隶

  除了饮食和吸烟,现代人还患有一种新式嗜好———看电视。根据国外家庭生活调查,一般的家庭每天看电视时间超过六个小时,心理学家把长时间看电视比作是自身虐待或摧残行为,不但远离了亲朋好友,疏忽了工作和学习,而且引来各种现代“电视病。平常日子里,下班回家,妻子在厨房里忙碌,男子汉们无所事事,只有瞪着两只眼睛看电视。斋月里,作息时间要做重大调整,看电视的时间应当主动减少,更加精选自己所喜好的少数节目,其他一切都免了,让上学的孩子多学习,早睡觉,全家安宁。也有许多穆斯林家庭,斋月里创造无电视月,切断电源,关闭电视一个月,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告诫自己不要把电视变成癖习的顽症,成为电视奴隶。

  斋月是反思与提高的机会

  假如没有斋月,一年四季一个模式过日子,如同空中直达飞行,没有停息、思考和调节的机会。斋月向穆斯林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每年之中有一个月,回顾过去的一年,思考、检讨、反省、调整、忏悔,改正生活陋习,可以提高生活的质量、人性的道德、社会关系和信仰觉悟。

  斋月的饮食参考每年的斋月,如何取得最大的收获,从饮食和习惯总结出几条经验,供同胞们参考:★目标明确,改正陋习,如吸烟、饮酒、喝浓咖啡或浓茶;★吃健康食品,多喝清水,停止各种有添加剂的软饮料;★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肉、甜食和重油食品;★开斋时吃蜜枣,喝清水,做完昏礼开始正餐;★保证充足睡眠,控制电视节目;★提高精神战斗力,鼓足勇气克服癖好,改变陋习,加强社会友谊。

诱人的开斋饭

  兰盾

  小时候,挨过饿的我们,虽然并不怎么懂得教们,但却知道,斋月的清真寺里,有好吃的东西。因此,每到斋月,为了能够在清真寺领到一分“果碟”(各种干果、水果、油炸食品)和吃上一碗老百姓送来碎面或稀饭,我们那一帮孩子们,早早地就来到了清真寺等待。尤其是在斋月里“过圣纪”的晚上,我们顶着大人们的排斥,碰破头往清真寺里挤,吃半碗萝卜菜,感觉其香无比!迄今记忆犹新。俗话说:“吃惯的嘴,跑惯的腿”,在清真寺“吃上隐”的我,从此离不开了清真寺。

  久别的香味和感觉,在斋月的一次民间调研活动中,又一次的被找回了。这个斋月,我总共去了五座农村的清真寺,其中有三处是提供“开斋饭”的。

  我第一站到达的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小乡村清真寺。该寺的李阿訇告诉我,“我们这个小坊寺,十分紧凑、团结、心齐。几个商人对清真寺很关心,特别有一位在省城工作的教友,给我买了一台电脑,让我学习,了解信息,并且一切费用也由他个人来出。今年他还买了个牛宰了,分成了30份,存到冰箱里,专供斋月做开斋饭用”。怪不得碗里有那么多肉,我一口气就吃了两碗,那么香。

  寺院里也有那么多孩子在吃饭,每人身边还放着一小袋果碟。看到他们,使我又想起了儿时清真寺里的热闹与宁静。谈到孩子,李阿訇说:这些小娃娃有些没有封斋,而是来吃饭的。信仰教育要从娃娃们抓起,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熏陶着我们民族的生活方式,等他们长大了就不会疏远清真寺,不会远离了教门,孩提时的记忆好像刻在石头上,永存在心间,一辈子忘不了。

  这一番话使我茅塞顿开,也使我明白了自己童年时的“吃”,与现在还对“教门”存有如此密切的情感关系。有一次,当我同一位中老年同事谈起这件事时,她也有同感地说:“记得小时候我去新疆姑妈家,那里清真寺的开斋果碟非常多,也非常丰富,至今我还能想起那‘方块糖’无可替代的香甜。以后我每年都能坚持封斋,这与小时候在那里‘吃斋月饭’的‘塞百布’(媒介)是分不开的”。童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已奠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基础。

  我拜访的第二站,是一个比较大的清真寺。这里的开斋饭是由每三户人为一组,合伙来做的,各组都在竞争着做得更可口。但与前一个清真寺的不同之处在于,寺管人员在开饭前,把孩子们往外撵。原因是开斋饭是专供封斋的大人们吃的。这与我小时候的遭遇如出一辙。

  在斋月的第27日晚“盖德尔夜”,我去了哲赫忍耶的一个清真寺,晚上礼拜结束后,进入干“尔曼里”阶段。那时已是晚上

  10点多了,但还有那么多孩子跪在清真寺的大殿里不肯离去。直到“尔曼里”结束,当那一份沉甸甸的礼物被分散到每个人手里时,我才明白。而当我打开塑料袋一看,里面有各种果碟,尤其是有几块鸡肉时,我才算彻底明白了孩子们为什么不肯回家的原因。

  可见“吃”的诱惑不小。而当他们长大后发现,那吃下去的,不光是碎面、果碟和鸡大腿,还有潜移默化的信仰,这就是我们回回民族的根。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斋饭确实不能少了孩子们的那一份。他们是我们穆斯林的未来,是教门传承的接班人。我们大人宁可少吃些,也要让孩子们多吃,让孩子们感受斋月,感受教门的氛围,感受穆斯林清真寺的温暖,用伊玛尼和爱心滋润他们的心田。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生活 陋习 可以

上一篇:每一天封斋有所不同
下一篇:斋戒的甜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