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于唐朝永徽二年传入中国,迄今已1358年。元朝时,蒙古势力伸向西亚,东西方交流通畅,来华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增多,逐渐与中国各族人民融合成回回民族。新疆距阿拉伯世界较近,经过从10世纪至18世纪的演化,当地人民信仰了伊斯兰教。目前我国信奉伊斯兰教的准确人口究竟有多少,他们的现状如何,这是我国穆斯林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就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试作以下分析。
(一)我国穆斯林人口的总数
截至目前,我国穆斯林人口2032.058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124261.2226万人的1.64%,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10522.6114万人的19.31%,约占世界12亿穆斯林总人口的1.7%。我国2000万穆斯林人口,从总量看是一个可观的数值,但因我国总人口多,穆斯林占总人口的比重,不但大大低于伊斯兰国家,而且也低于基督教占主导地位的英国(穆斯林约占5%)、美国(穆斯林约占2.7%)、德国(穆斯林约占5%)、法国(穆斯林约占10%)、荷兰(穆斯林约占2.4%)、比利时(穆斯林约占4%),也低于佛教占主导地位的泰国(穆斯林约占10%)。
(二)我国穆斯林人口的结构
我国全民信奉伊斯兰教的十个穆斯林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回族和维吾尔族,两个民族的人口占我国穆斯林人口近90%。我国十个穆斯林民族的总人口、性别人口、占全国人口和占穆斯林人口的比重等情况详见表1,各省市穆斯林人口及占当地人口百分比见表2。
表1:
表2:
(三)我国穆斯林人口的分布
从我国各穆斯林民族的分布看,在全国回族人口中,宁夏占18.97%,甘肃占12.07%,河南占9.71%,新疆占8.56%,青海占7.67%,云南占6.55%,河北占5.53%,山东占5.07%,安徽占3.44%,辽宁占2.69%,北京占2.40%,内蒙古占2.14%。在全国维吾尔族人口中,新疆占99.36%。在全国哈萨克族人口中,新疆占99.57%。在全国东乡族人口中,甘肃省占87.90%,新疆占10.87%,青海占0.48%。在全国柯尔克孜族人口中,新疆占98.73%,黑龙江占0.92%。在全国撒拉族人口中,青海占83.297%,甘肃占11.28%,新疆占3.60%。在全国塔吉克族人口中,新疆占96.21%。在全国乌孜别克族人口中,新疆占97.78%。在全国保安族人口中,甘肃占91.91%,青海占3.85%,新疆占3.46%。在全国塔塔尔族人口中,新疆占92.04%。
(四)我国穆斯林人口所处的行业
全国调查的6687.4889万就业人口中,穆斯林就业人口104.4562万人,占1.56%,比人口比重少0.08个百分点,表明穆斯林就业率比全国水平略低一些。再就各行业分析,(1)农、林、牧、渔业全国就业人口比重是64.4%,而穆斯林是70.9%,这说明穆斯林从事农、林、牧、渔业的比重总体要高于全国水平10%左右。其中有7个高于全国水平,也有3个低于全国水平(回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其中回族从事农、林、牧、渔业的比重只有59.6%,反映了回族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相对较少。)(2)全国采掘业、建筑业、制造业等三个行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分别是1.0%、2.7%、12.5%,而穆斯林的比重分别是0.7%、1.1%、6.8%。所有十个穆斯林民族都低于全国水平,反映了穆斯林从事这三个行业的人口普遍较少。(3)全国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就业人口比重是0.1%,穆斯林比重都是0.2%,高于全国水平的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乌孜别克族。(4)在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全国和穆斯林的就业人口比重都是0.1%。(5)全国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就业人口比重是2.6%,而穆斯林是2.3%,其中回族3.8%、塔塔尔族4.6%,高于全国水平,其它8个民族则低于全国水平。(6)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全国就业人口比重是6.7%,穆斯林则是7.3%,高于全国水平。(回族11.3%、乌孜别克族15.9%、塔塔尔族12.6%。)(7)金融、保险业全国就业人口比重0.6%,回族高于此比重,其它9个民族低于此比重。(8)房地产业全国就业人口比重0.2%,回族和塔塔尔族高于此比重,其它8个民族低于此比重。(9)社会服务业全国就业人口比重2.2%,回族和乌孜别克族高于此比重,其它8个民族低于此比重。(10)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两个行业,穆斯林的从业比重与全国大体持平。(11)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及社会团体和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等两个行业,穆斯林就业人口比重高于全国水平,其中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全国比重是2.4%,穆斯林是2.8%,穆斯林比全国高16.67%,除东乡族外,其它9个民族在这一行业比重都是高于全国水平。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全国比重是2.6%,穆斯林是3.2%,穆斯林比全国高23.08%,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低于全国水平,其它7个民族高于全国水平。
从以上统计资料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回族从事农业的人较少,而其它穆斯林民族从事农业的人较多;第二,工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和科学研究及综合技术服务业,穆斯林都处于较低的就业水平,某些方面回族等稍有例外;第三,商业领域穆斯林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回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优势更明显;第四,由于回族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和新疆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培养民族干部较多等因素,穆斯林从事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事业的人数明显高于全国水平;第五,穆斯林从事文教广电行业的也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五)我国穆斯林人口的职业
我国穆斯林104.4562万人就业人口中,(1)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16175人,占就业人口的1.5%(全国1.7%),其中回族(占2.2%)、塔吉克族(占2.6%)、乌孜别克族(占4.4%)、塔塔尔族(占2.3%)等4个民族高于全国水平,其余6个民族低于全国水平。(2)专业技术人员62136人,占就业人口的5.9%(全国5.7%),其中回族(占6.3%)、哈萨克族(占9.7%)、柯尔克孜族(占8.0%)、塔吉克族(占9.6%)、乌孜别克族(占19.4%)、塔塔尔族(占28.6%)等6个民族高于全国水平,其它4个民族低于全国水平。(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30179人,占就业人口的2.9%(全国3.1%),除乌孜别克族(占9.7%)、塔塔尔族(占8.6%)两个民族外,其它8个民族低于全国水平。(4)商业、服务业人员95778人,占就业人口的9.2%(全国也是9.2%),与全国大体平衡。(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39951人,占就业人口的70.8%(全国64.5%),其中东乡族(占94.0%)、保安族(占84.9%)、柯尔克孜族(占84.2%)、撒拉族(占81.8%)、维吾尔族(占80.4%)、塔吉克族(占79.8%)、哈萨克族(占77.1%)比重较高,反映了这7个民族的农业生产在经济生活中仍占着主要的地位。从事农业较少的是回族(占59.6%)、乌孜别克族(占34.3%)、塔塔尔族(占31.4%)等3个民族。(6)不便分类的有关劳动者1010人,占就业人口的0.1%,比重与全国相同。
(六)我国穆斯林未工作的人口
我国穆斯林中未工作的人口39.3376万人,占全国未工作人口2340.3664万人的1.68%,略高于穆斯林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项目看,(1)在校学生指数比全国高14.8%,这与穆斯林青少年在人口中所占比例大于全国有一定关联;(2)穆斯林中料理家务和未工作并正在找工作指数分别比全国高4.7%和28.6%;(3)离退休人员和失去工作正在找工作指数则低于全国水平。
(七)我国穆斯林受教育的人口
从总体看,我国穆斯林受教育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穆斯林应受教育的人口1833.1159万人中,(1)未受教育的人242.3919万人,占13.2%,比全国比重7.7%高将近高一倍;(2)扫盲班48.6169万人,占2.7%,比全国比重1.8%高半倍;(3)小学810.1581万人,占44.2%,比全国比重38.2%高15.7%;(4)初中485.9813万人,占26.5%,比全国比重37.5%低29.3%;(5)高中116.9198万人,占6.4%,比全国比重8.6%低25.6%;(6)中专66.3349万人,占3.6%,比全国比重3.4%略高;(7)大专40.9478万人,占2.2%,比全国比重2.5%低12.0%;(8)大学本科21.0280万人,占1.1%,比全国比重1.2%低8.3%;(9)研究生0.7372万人,占0.04%,比全国比重0.1%低60.0%。
在四川,穆斯林受教育程度在全省所有民族中名列前茅,然而放到全国的环境考察,却变成受教育程度偏低,说明我国穆斯林受教育程度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几个穆斯林民族未受教育的人口多得惊人,东乡族高达58.0%,是全国水平的7.5倍;保安族占49.1%,是全国水平的6.4倍;撒拉族占42.9%,是全国水平的5.6倍;回族占15.6%,是全国水平的2.0倍。这些地方,穆斯林在受教育与保持民族传统信仰的关系上,存在着疑惑。这几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曾失去母语,现在又面临失去信仰的严重挑战。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的信仰,不愿让孩子读书,这当然有片面性。然而穆斯林在受到充分教育的同时,确实存在着信仰淡化受染溅的问题。很多穆斯林出于这种担心,亲自陪着孩子每周周日到清真寺学教门知识和阿语,非常刻苦用功,然而学校期终考试时,可能因学校成绩上不去而终止了对教门知识的学习。若能两全其美该多好……
值得欣慰的是,穆斯林上小学的人口比重全国高一成半,其中有3个穆斯林民族上小学的人口分别占到57.7%、56.9%、53.1%,反映了穆斯林在教育问题上的觉悟,展现出良好的势头。另外,新疆有本民族文字的乌孜别克族和塔吉克族,上高中、中专、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的比重都高于全国水平,反映了他们没有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人的那些疑惑,体现了他们对教育的重视。
就是,想法决定活法,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
(八)我国穆斯林的人口性别
近年来,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已经引起政府和专家的关注。我国总人口的性别比例是1.063,穆斯林人口的性别比例是1.037(男性1034.7091万人,女性997.3489万人),比全国水平低41.3%。除乌孜别克族(1.107)、塔塔尔族(1.090)高于全国水平外,其余8个民族都低于全国水平,它们的性别比例分别是回族1.039,维吾尔族1.035,哈萨克族1.028,东乡族1.061,柯尔柯孜族1.032,撒拉族1.058,塔吉克族1.044,保安族1.040。
分析新出生儿童的性别比例,更能反映性别比例今后的趋势。我国6897.8374万名1至4岁儿童的性别比例是1.202(有的市甚至高达1.36),而我国穆斯林161.3782名1至4岁儿童的性别比例是1.077,比全国性别比例水平低61.9%。
再从各省的情况看,穆斯林性别比例高于本省总人口性别比例水平的有浙江、福建、甘肃、西藏等4个省区,其它27个省市区穆斯林性别比例都低于本省总人口性别比例水平。
穆斯林性别比例处于比较良好的水平,究其原因,与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有关。《古兰经》规定了男女平等的关系,“她们是你们的衣服,你们是她们的衣服。”(2:187)“他从你们的同类中为你们创造配偶,以便你们依恋她们,并且使你们互相爱悦,互相怜恤。对于能思维的民众,此中确有许多迹象。”(30:21)在穆斯林看来,生男生女同样是真主的恩典,无需人类自主去选择。《古兰经》还对重男轻女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批判,并且严厉谴责溺婴的恶习:“当他们中的一个人听说自己的妻子生女儿的时候,他的脸黯然失色,而且满腹牢骚。他为这个噩耗而不与宗族会面,他多方考虑:究竟是忍辱保留她呢?还是把她活埋在土里呢?真的,他们的判断真恶劣。”(16:58-59)
(九)我国穆斯林人口的年龄
我国穆斯林1—9岁人口2032.0580人,比重17.79%,比全国比重12.81%高38.9%,而且十个民族的比重都分别比全国高10.0%—67.5%。穆斯林10—19岁人口361.4697人,比重22.79%,比全国比重18.38%也高24.0%,而且也是十个民族都比全国比重高(分别高10.0%—52.4%)。这两组数字反映出穆斯林人口中新生成分较多。
我国穆斯林人口年龄的又一个特点是百岁以上老人比全国平均比重高出很多。穆斯林中有百岁以上老人1678人,占全国百岁以上老人17877人的9.4%,其比重指数比全国高7倍,其中塔吉克族高36倍,维吾尔族高15倍,保安族高17倍,柯尔柯孜族高6倍,东乡族高3倍,回族高2倍,哈萨克族和撒拉族高1倍。穆斯林中长寿人多的重要原因是穆斯林的伊斯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们信仰真主,托靠真主,多作善事,心情坦荡,以恬静的心态生活,没有恐惧,没有忧愁,严格与崇拜物欲横流、追求高物质享受、高节奏奔波、争权夺利、个人利己至上生活方式划清界限。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差一些,但生活很充实,有利于长寿。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而人口只占总人口的8.47%,真可谓地广人稀,他们所处的地带污染较小,也有利于健康长寿。
(十)我国穆斯林人口增长的趋势
1990年全国人口113756.33万人,比1980年95623.33万人增长18.96%,十年中平均每年递增1.75%。同一时期穆斯林人口1759.7370万人,比1980年1427.90万人增长23.24%,十年中平均每年递增2.11%,穆斯林的递增率比全国递增率高两成。
2000年全国人口124261.2226万人,比1990年增长9.23%,十年中平均每年递增0.89%。2000年穆斯林人口2032.0580万人,比1990年增长15.48%,十年中平均每年递增1.45%,穆斯林的递增率比全国递增率高六成。
再以2000年与1980年相比较,全国人口增长29.95%,二十年中平均每年递增1.32%。同期穆斯林人口增长42.31%,二十年中平均每年递增1.78%,穆斯林的递增率比全国递增率高三成半。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不论是全国人口或是穆斯林人口,人口增长速度都在减缓。(2)由于新疆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计划生育政策比汉族地区宽松一些,因此穆斯林人口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速度快得多。若以2000年同1980年相比,20年中哈萨克族人口增长1倍(可能与60年代离开祖国而近年回归有一定关系),增长80%以上的有东乡族和保安族,增长50%以上的有塔吉克族和撒拉族,增长40%以上的有维吾尔族,增长30%以上的有回族和东乡族,增长20%以上的有塔塔尔族,增长10%以下的有乌孜别克族。
(十一)我国穆斯林人口的婚姻、生育状况
据对穆斯林143.79万人,(全国9027.8552万人)15岁及15岁以上妇女调查,(1)未婚的占23.9%,全国占20.2%;(2)初婚有配偶的占59.7%,全国占71.7%;(3)再婚有配偶的占9.5%,全国占2.2%;(4)离婚的占2.4%,全国占0.9%;(5)丧偶的占4.5%,全国占5.6%。以上资料可以看出,穆斯林除初婚有配偶和丧偶等两项低于全国之外,其余三项都高于全国,尤以再婚有配偶高得更多,其中维吾尔族高7.5倍,柯尔克孜族高4.2倍,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保安族高2至3倍。
据对穆斯林57.1109万人(全国3354.7666万人)已生育妇女调查,2000年穆斯林活产子女94.6025万人,妇女平均活产子女1.66人,比全国平均1.32人高出25.8%,同期穆斯林成活子女88.2531万人,妇女平均活产子女1.55人,比全国平均1.30人高出19.2%,尤以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保安族、东乡族高出更多一些。穆斯林生育子女的成活率为93.29%,比全国生育子女的成活率97.86%低4.67%,10个穆斯林民族都低于全国平均值,这恐怕与穆斯林的经济水平较低有一定关系。
2000年穆斯林新生孩子3.1508万人(全国118.2138万人),其中男性1.6371万人,女性1.5137万人,新生孩子的性别比例为108.15(全国为119.92)。穆斯林比全国低6成。新生孩子按孩次统计,穆斯林第一孩1.5917万人,占50.52%,而全国占68.01%;第二孩子0.9175万人,占29.12%,而全国占26.08%;第三孩0.4225万人,占13.41%,而全国占4.27%;第四孩0.1376万人,占4.37%,而全国占1.06%;第五及五孩以上0.0815万人,占2.59%,而全国占0.56%。以上情况反映穆斯林民族计划生育要比占人口主体的汉族宽松一些。
(十二)我国穆斯林的死亡人口
2000年穆斯林死亡人口11.1378万人,死亡率为0.548%,同期全国死亡人口731.3081万人,死亡率为0.589%,穆斯林人口的死亡率比全国人口死亡率低7%。穆斯林死亡人口中,男性6.2952万人,占56.52%(全国占56.15%),女性4.8426万人,占43.48%(全国占43.84%)。
(十三)关于中国穆斯林人口
本文所指的中国穆斯林人口,是指我国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柯尔柯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保安族、塔塔尔族等十个民族的总人口,但未包括蒙古族、藏族、傣族中少数已归信伊斯兰教的人口,也未包括近年来新加入伊斯兰教的人口,且未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的穆斯林人口。
(十四)尾声
清高的真主在《古兰经》中昭示我们:“他把你们分成许多民族,以便他考验你们能不能遵守他所赐予你们的教律和法程。故你们当争先为善。”(5:48)又说:“真主必定不变更任何民众的情况,直到他们变更自己的情况。”(13:11)中国穆斯林民族当前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关键问题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坚定地沿着伊斯兰正道前进。我们了解穆斯林人口状况的目的,就是要更加自觉地保持优良传统,发扬自身的优势,克服例如教育和经济落后等弱点,加强内部团结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共建和谐社会,使自己能尽快跻身于先进民族的行列,以便担负起真主赋予的大地代治者的责任。
责任编辑 依布蒂哈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