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撒拉族自治县循化
分享到:
2011-04-26 17:53:06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3、清水湾山庄 该区位于远近闻名的黄河清水湾风景区。俗称“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弯’,其背依小积石山,南临滔滔黄河水,地势十分险要,这里气候温和,光照时间长,春、夏、秋时节步入该区,四周绿树成荫,草木丛生,鸟语花香,颇有“世外桃源”之情趣,周边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广为分布。小积石山鲜红色的岩石山体,峥嵘挺拔,姿态不凡,山岩有的家宝塔,有的象堡垒,有的象挺立的雄鸡,红岩峥嵘,碧水映辉,丹霞景色十分瑰丽。附近山脚下有一万丈深渊,形似夹缝,人在其中,荫天蔽日,仰望天空,只见“弯月”状,让人仿佛置于人间仙境。其来历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据说是一位藏族活佛谢吉央贡修炼的地方,不失为一大人文景观。对面,河中间为清水湾“宝岛”景点,其四面环水,是黄河河床在县境段唯一裸露于地表的部分,“岛”上尽是形似各异,鹅卵大小的黄河石,春夏时节,绿草覆石,野花遍地,各种飞鸟栖息在“岛”中,远远望去仿佛一块七色花布在河中漂浮,每当周末或节假日,到此处扎帐住宿、游泳、垂钓、宰牲野炊、寻找奇石者络绎不绝。近期,为满足游客休闲乐趣,将计划在此处建一缆车,让游客从对岸飞越黄河,直达岛中,更具无限探险乐趣。

     4.清水清真寺 位于清水河畔河东村,撒拉语称“乃尔吾勒阿格勒米希提.创建于明代中期,清代、民国年间几经修茸,建成具有中国传统宫殿风格的建筑群。全寺占地面积3845平方米,建筑面积1225平方米。南北两院式寺建布局,以雄伟,壮观的建筑工艺,精美逼真的壁画装饰和独特的雕刻艺术著称,大殿是全寺的主体工程。为宫殿式建筑,面阔5间,进深5间,窑殿后突,42根柱支撑整个殿顶,柱额枋构架用木粗大精良,内外檐面斗拱昂攒大小多样,有序密布,雕置独插,植物花卉,文图并茂。前殿内正檐面和后宫殿因檐、板面、斗拱昂头镂浮精雕奇丽,尤其窑殿四壁正中壁龛拱北门双层火烟纹柳木名花树,阿文体镂饰贴雕,刻工精细,玲珑剔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在国内清真寺建筑中绝顶无双。宣礼楼为三重檐六角攒尖顶,由六根通柱支撑,向内倾斜上大下小,高十七米. 1986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积石峡 积石峡又叫孟达峡,整个峡道长25公里,两岸大山插云、峭壁耸立,谷中滔滔黄河由西面奔腾而下,水声湍急,声震如雷。历代封建王朝曾在峡口筑积石关屯兵驻守,是明,清两代为河州卫所辖的二十四关中的第一关。号称“积石锁钥’, 原建于积石峡的禹王庙已荡然无存,“积石关”也只留下一片残存的边墙和坍塌的关门,山下有个村庄叫“关门村”意为积石关之门。雄伟,险峻的积石峡为历代文人所赞颂。清代御史李玑赋诗赞叹其险要壮观:“地险天成第一关,岿然积石出群山,登临慨想神入泽,不尽东流日夜潺”。

     6、阿麻岔古城堡 黄河北岸可麻岔沟口东侧高台处,有一座汉代古城叫做“阿麻岔古城堡、岁月沧桑,历经2000多年,至今城墙倒塌,而遗迹尚存,古城南临黄河,无城墙,其余三面土分成土墙,宽7米,高1.5一8、5米 城墙南北长130米、东西宽100米,这座古城,同古什群峡口古城堡是“姐妹”城,是积石峡西口桥头堡之一。从出土的文物和城墙遗迹分析。两座古城堡建于汉代同一时期,是驻兵屯守的军事桥头堡。

     7、野狐桥 位于积石峡中段,由于千百万年的黄河急流的冲刷,这里裂出了一条险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峡谷,恰似天门中开。在两岸巨石对峙的最窄处,相距仅有5.7米十分险要。据说山中的狐狸一旦遇有急难,舍命奔逃,凌空一跃而过,因而被人们叫作“野抓桥”或“野孤跳’:这段峡道叫野孤峡。若上游冰雪消融或洪水发起,这段河水最大流量可达每秒48OO立方米。如此多的水量从这里涌过,其深度和景象在黄河段是极为罕见的。

     8.骆驼峰 位于“野狐桥”向右,垂直距离约为200米的山峰上,经过常年风蚀雨淋,形成的石峰形状酷似两峰骆驼。在日出前观此景,尤为逼真。它们卧在高山之巅,历经风雨,披星戴月,相依为命,铸就成一幅钢铁般的脊梁。像迎接八方观光的游客,翘首远望。

     9.孟达清真寺 位于海拔 1813米的大庄村,撒拉语称“期孜米希提’,原孟达工海依寺。始建于清初,呈正方形,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由礼拜大殿、南关厢房、宣礼楼,牌楼式寺门及照牌组成。大殿为5大开间,进深5间,斗拱式梁架,四壁装饰以条幅式花草,经文图案,屋脊宝瓶两边雕镶双龙,宣礼楼高4层,层底以青砖砌成,其它3层用斗拱栏杆装饰,6根木柱直通顶部,呈六角形。正面开门,其余五面砖雕花纹为中国古典式建筑,正檐秀出,中有木梯盘旋而上,照牌及门都为锦楼式,木质结构,如意斗拱。986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院内有一棵栾树,胸径90.5厘米,高13米,树龄40O余年,此树是青海省境内栾树中胸径最大,树冠最大的一棵,夏日开花,整个树冠呈金黄色,非常美观。院内有棵柳杩,胸径 192厘米,高13米,树龄 300余年10古老的撒拉族民居。这处古老的民居建筑座落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

      自治县孟达乡大庄村境内牦牛巷中,建于明末,呈二重楼形。地处积石峡中段黄河东南岸,东望青藏高原的“西双版纳”孟达自然保护区,北临滔滔黄河深邃峡谷,四面环山,绿水青山,秀景险地争相媲美,风光独特。从这里东跨积石古关,可通往甘肃兰州、临夏,西越循化县府积名古镇,可达青海西宁、黄南,交通便利。这座古老的撒拉族民宅,历经明、清、民国四百多年的沧桑岁月,迄今原建风貌依然如故。据传,始建时木材全取于附近一公里处的原始森林,采用高原云杉木材而建。楼体原建形制为东北“ry”形中国古代三合院式庭院落建布局,座北朝南,南面正中没建平顶大门.清代光绪年间拆除西面半座楼体,在东南面巧设衔建三间楼房相配,现今遗存为“ryXi”形建座布局,土木石材混合结构,占地二百多平方米。整个庭院建筑由东南北三面十间,上下二十间(北屋五间,东屋三间,南星二间)和大门组成。楼建形式以阔室带前廊做法,东北面通廊转角,北向西头第二间出弧包,木板铺饰二楼廊面。搂体通高五点三米,上平顶屋,封闭性较强。五间北屋为楼体的主体建屋,通进深十一点四米(室深八点三米,廊深三点一米),间阔二点七米,二层伙房顶开设边长六十厘米的方形天窗。东南配楼结构形式类同北屋,进深面阔均少于北屋。楼体木结构为穿斗式梁柱架,二十九根巨柱布列成网,纵梁九横檀,双条檐檀,两间通檀,密排橼体,以松木薄板条铺成群形。梁柱用材精良较粗大,室梁长七米,直径为四十厘米,下承方式随梁。底层梁头额妨神头上下交错穿出柱腰卯孔,上层柱头挥插进梁头底部,檀檀以螳榔头辉卯连接,整楼紧固一体,柱基为天然方圆花岗磉墩。楼底屋围面以花岗石混草泥砌成围墙,房间正面设置户枢单扇板门,分间隔墙和正面墙地腰部石泥混作砌墙,胸劲编因三桩细条篱笆墙,笆条细长端直,取于山林杂木。篱笆墙体既取材方便、施工简单,又能防火、隔音,冬暖夏凉。二层围墙在立柱横妨,横置五桩,桩间用垂直木条编做壁体,上抹黑土草泥,再株白土泥,用材轻便,造型牢固,美观又朴实。室内盘做红石板满间抗。房正面装修竖式上下间格板壁。此房卧室设置双扇户枢裙报门,安置文摘窗,檐柱装置寻杖栏杆,檐面雀替、插枋扳、栏杆盆唇浮雕花纹,刀法流利精制。登楼斜置高三点七米,阔一点一米的十阶板梯。楼体建筑功能、形式、构造和用材相互适应,风格淳朴自然,使用性很突出。上层为家庭生活中心,设作卧室、伙房、贮藏室、沐浴室等房间。楼底房间内阔廊窄,设作牲畜圈,冬暖夏凉,雨天牲畜可避于廊道,具有某些羌族民居建筑特征。

     大门一间,四柱二梁,土平顶式,门向南开,高二点一米,阔一点八米,进深三米,横梁纵檀密椽,单扇户枢方式大板门,泥石混做掉头。特别是大门内配制木锁木钥匙,制作别致,操作方便,显得古朴庄重。这座古老的二重楼形民宅,是撒拉族地区唯独遗存的明清民居建筑,保存基本完整。近几年,先后由日本、美国、香港、台湾及国内众多游客慕名前来观赏、拍照。这座民居对研究撒拉族明清时代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开发循化旅游文化资源都有重要的价值,是研究民族历史的宝贵实物资料。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旅游 撒拉族 自治县

上一篇:利比亚概况
下一篇: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