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游艺
分享到:
2011-09-16 10:29:43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回族的宴席曲,文雅健康,内容极其丰富。有歌唱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如《杨家将》、《孟姜女》、《高大人领兵上口外》等等;也有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族人民的新生活的;更多的是表现爱情内容的,歌唱青年男女炽热的爱情、缠绵的相思或痛苦的离别;还有倾诉对旧社会封建道德和伦理观念的鄙视和不满的。有叙事的,也有抒情的。著名的《纺四娘》就是在回族当中流行最广的一部叙事宴席曲,全曲长302句。  

  宴席曲,曲调优美流畅,现有九十余种曲调。代表作有《十里亭》、《纺四娘》、《尕老汉》、《五更月》、《四季青》、《白娘子》、《红黄凤凰》、《一只螃蟹》、《八大光棍宴席曲》等。  
 
  二 回族民间舞乐习俗  

  回族由于宗教等原因,不善歌舞,但在民间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小乐器及少量的民间乐舞。   
  
  (一)回族民乐  

  回族民乐乐器有一种是口弦。口弦是回族姑娘特别喜爱的一种民间小乐器,俗称“口琴子”或“口衔子”。  

  口弦有两种,一种是铁制的,一种是竹制的。铁口弦在其他民族当中也有,竹口弦在回族姑娘中较多。  

  竹口弦,顾名思义是用竹子削的,看起来简单,但做时颇讲究工艺。一般好的口弦,都是把竹子选来切成长五寸左右的若干根,放到油锅里炸一下,然后拿出来用刀精心去削。这样做出的口弦,提亮光滑,结实耐用,不易破裂;从效果上看,音量适中,清脆柔和。  回族姑娘制作的竹口弦,弦身一般都是三寸长,一头小,奏时左手捏住弦尖,将舌簧的一端轻轻含入双唇间,右手中指和拇指挽住另一端丝穗子,均匀地扯动,使口弦簧产生一种“咕咕咚、咕咕咚”的具有特殊魁力的声音。   

  口弦,没有什么明显的音调,主要是姑娘通过口形、气力、节奏等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回族姑娘一般都随身带着心爱的口弦,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族姑娘还喜欢把口弦当做装饰品,拴在胸前第二个纽扣子上,一有机会就弹起来。有的独自坐在家里解闷、消愁;有的两人坐在一起抒发感情,互相逗趣;有的三五成群坐在一起相互比赛,弹奏一些回族男女都熟悉的合调。如珍珠倒卷帘、骆驼铃、五哥放羊、脚户歌等等。   

  关于口弦,在回族民间有许多传说,宁夏六盘山地区有一个故事讲到,早先,有一个财主看上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有对象的回族姑娘,要强迫结婚,姑娘不从,财主就挖掉了她的眼睛,并使她变成了哑巴。这个姑娘就用竹子做了个口弦,向众青年和乡亲们控诉财主的罪恶。后来姑娘们为了纪念她,人人都做了个口弦。  

  过去,回族妇女由于受到宗教教规的约束,不许出门,不许唱歌、跳舞,更不能自己出去谈情说爱。她们经常被关在家里,心情压抑、烦闷,所以就用口弦来解忧消愁。现在,回族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回族姑娘高兴了就用口弦弹奏逗趣。有的以弹口弦为号子,还找男朋友约会哩。 回族群众还有一种喜爱的乐器叫牛头坝,回族群众俗称“哇呜”或“泥萧”,是用部合力强、结实耐用的黄胶泥制作的一种民间小乐器,古代称它为“埙”。据史书记载:“埙,古代一种用陶土烧制的吹奏乐器。大如鹅蛋,形如秤锤,上尖下平中空,顶上一孔为吹口,前面四孔,后面三孔。”封建时代早期宫廷乐队中曾使用过此种乐器,以后逐渐消失,且在民间演奏中很少见到。回族人民在与其他民族的长期杂居相处和文化交流中,受其他民族吹奏乐器的启发,根据古代观的基本原理,结合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实践中创制出了回族所特有的民间乐器牛头埙,使之代代流传下来。   

  牛头埙制作简单,取材方便,普及性强。回族聚居区七八岁、十一二岁儿童,都喜欢用泥做牛头埙,他们只要有时间,就挖一块胶泥土,用水搅拌揉成泥球,然后做成圆形、鸡蛋形、蝴蝶形、鱼形、牛头形等各种各样的,待晾硬后用一根粗铁丝或粗友友杆,钻几个小孔。有一个吹口,有手按的四个小口。  

  牛头埙音域在五度以内,音阶排列为12345,能吹奏一些简单、缓慢的曲调,如《北风吹》、《小白菜》和回族民间小调等,还能用它学鸟的叫声。在农村有的回族青年约会时,男的在女方家附近先吹牛头埙,女的弹口弦向他表示,完了两人就出去相会。  

  (二)回族民间音乐舞蹈  

  回族的音乐舞蹈,与其他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等相比,差距虽然很大,但也有本民族的一些特点,需要认真地发掘整理。就回族舞蹈来说,虽然受到伊斯兰教的限制,但早在唐代,回族先民就跳西域乐舞,元代则更加重视回族的这一光荣的文化传统,专门设立了回回乐舞机构,并且由回回人自己掌管,使回回乐舞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宫廷舞,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到了明代,回回乐舞大胆汲取汉族舞蹈营养,取长补短,融合发展为回族民间广泛流行的舞蹈《回回舞》。清代以后回族的舞蹈受到摧残,逐渐销声匿迹了。但是从现在回族民间的一些舞蹈和根据回族民间舞蹈素材加工整理的一些反映回族人民生活的舞蹈来看,说明回族的舞蹈有一定的潜力,只要加强引导、挖掘、整理,还是能够取得成绩的。如现在宁夏回族民间流传的《踏脚舞》、《汤瓶舞》;云南的《田龙舞》;甘肃的《念舞》、《坐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流传的《落莲花》、《碟子舞人》、《耍场》等,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回族的音乐包括民俗音乐和宗教音乐等。回族的宗教音乐,既有伊斯兰教音调的特点,又有回族自己的特点。因为我国回族伊斯兰教分为“虎伏耶”、“哲合忍耶”、“尕得忍耶”、“格迪木”、“伊黑瓦尼”等教派,这几个教派每日都用高亢、优美、洪亮的音调进行五次礼拜、主麻聚礼、三大节日会礼以及念班克等,特别是在赞圣,念班克、呼图拜等时,旋律优美,声音动听。由于回族各个教派不同,历代教主传授的音调不同,加上有的教派在朝觐时还学习了阿拉伯国家的一些音调,这样在回族内部,宗教音乐包括两大类:一类叫也门调,回族人也叫‘穆罕麦斯”;另一类叫麦加调,回族人称之为“麦达义合”。回族把这种具有浓厚的宗教音乐往往称做音调,忌说唱曲子、唱经等。  

  回族除了宗教音乐外,还在传播伊斯兰教时,把伊斯兰教教义编写成压韵诗文,并用回族民间传统的一些曲调来吟诵,使之记得更清、更快,影响更深,目的是教诲人们遵信真主,与人为善,勿行恶事。如同心县流传的经堂歌《五更月》、《联五篇》、《清廉才受真主惜》、《普赐今世》;平罗县流传的《劝善歌》、《穆圣赞歌》、《伊玛尼歌》等,都配有民间乐调,还有苏武牧羊曲、五哥放羊曲等,也有根据伊斯兰教音调和民间曲调自己融合加工改编的曲调。  

  三 回族游艺民俗的特点  

  回族的游艺民俗涉及面较广,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民间戏曲、游戏、杂耍等等。前面着重从几个侧面讲了带有民族特色的一些习俗。总的来看,回族的游艺习俗,特别是音乐、舞蹈等,从内容到形式都发展缓慢,特点不突出,在民间普及率很低,没有真正形成本民族的风格,其主要原因是受伊斯兰教制约因素很大。伊斯兰教禁止音乐。《米失嘎特》里说:“乃非尔和伊木奥玛尔在路上听见奏乐的声音,伊木奥玛尔用指头塞住耳朵,走到一边。乃非尔问他为什么。他说当我年幼的时候,曾有一次在穆圣跟前侍立,穆圣听见音乐,就用手指把耳朵塞起来。”我国最早用汉文记载伊斯兰教的《经行记》也讲到伊斯兰教“断饮酒,禁音乐”。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教的这些影响,在长期的发展中,特别是一些宗教人员传播伊斯兰教时,严格禁止音乐,不允许回民唱歌跳舞,不许男装女扮和女装男扮,不许化妆上台演戏,有的甚至不许看戏、看节目,边远落后的山区有时连电视也不让回民看。这样回族的文娱习俗,除了说书讲故事外,其他都不能堂堂正正地去表现,如流行在西北地区独具风采的高腔山歌——“花儿”,只能背过宗教人员,远离村庄和清真寺,到山里去唱,不许在家唱“花儿”也不许在村子里互相对“花儿”。   

  回族富有特色的宴席曲,也只是在三天没大小的婚礼上唱一唱,且一般都是年轻人凑凑热闹。回族妇女弹口弦,也是在家里弹弹,自我欣赏,消忧解愁,不能当众去表演。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回族这种禁止与封闭的文娱习俗,在有的地方有所改变,有不少回族文娱方面的人才,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如回民聚居的宁夏西吉县、同心县、吴忠市、泾源县等和甘肃临夏等地都有许多回民去上台演出。不少回族“花儿”歌手还赴省区和北京演唱。宁夏和甘肃临夏还分别排练了回族“花儿”歌舞剧《曼苏尔》和《花海雪冤》等,真实地反映了回族人民的生活,受到了广大回族人民的好评。在全国各地也涌现了许多回族文娱人才,其中有些是全国著名的,如京剧艺术表演大师马连良,相声大师马三立,音乐指挥家李德伦,电影演员李默然等等。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回族 游艺

上一篇:回族的饮茶文化
下一篇:回族的斋月和开斋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