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桃源 走进“穆斯林别院”
分享到:
2012-02-04 10:59:4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

 维吾尔族世居新疆,并以其灿烂而独特的民族文化为人们所熟悉。殊不知,自明朝以来,湖南省桃源县也世代居住着一支维吾尔族,桃源县枫树乡因此被称为“穆斯林的别院”。我国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就是湖南桃源的维吾尔族人。


 枫树乡的清真寺

    从新疆“吹”到湖南的翦氏

  走进枫树乡清真寺院门,“大明镇南定国将军哈勒·八士合葬之墓”耸峙在院内右方,营造出肃穆、安详的气氛。湖南维吾尔族是元代西域高昌都督、回纥族哈勒将军后裔,哈勒为反抗西辽契丹统治,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在克鲁伦河与铁木真结盟,并统帅一支伊斯兰军队参与伐西域、克西夏、灭金、亡宋,这是湖南维吾尔族先民第一次由边疆迁往内地。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朱元璋启用回纥后裔元朝旧将哈勒·八十,遣他随李文忠、徐达、常遇春等名将南征北讨,并以其翦除敌对势力开疆拓土有功,亲赐“翦”姓,更其名“八十”为“八士”,翌年封哈勒·八士为荆襄都督府都督,加太子太保衔,由燕京迁往江南,镇守湖广辰常一带。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八士因平定南患而死于军中。次年,八士之子、荆襄都督府总兵靖边将军拜著出征湖广,讨伐云贵,阵亡,与其父赐剑敕葬于常德德山黄龙岗。明太祖痛惜哈勒父子阵亡疆场,念其“安邦定国有功”,乃命其孙常黎等世袭常德卫正指挥使之职,率领“翦旗营”官兵屯田于常德、桃源、辰州一带,戍守武陵。并敕建“建功楼”于陬市屯戍之地,以昭忠烈。

  “这原住新疆的一个姓哈的氏族,被历史上两阵狂风接力吹送,便变成了湖南的翦氏。”(翦伯赞《我的氏姓,我的故乡》)这两个历史事件,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迁徙活动,它对于明代政府开拓西南、统一国土以及促进湖南的历史发展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都有着不可抹煞的功绩。

  御笔钦赐“威震南方”

  清真寺旁有明成祖降诏敕建的“荐德楼”、“镇南堂”、“忠勇坊”,中置一位龙凤幡绕之武将,并供奉诏敕,珍藏赐品,陈列甲胄,韬藏弓矢,令人想到翦氏先祖镇南平蛮剿寇灭巫之伟绩。镇南堂是湖南维吾尔族唯一的宗祠,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秋,朱元璋御笔钦赐“威震南方”的金匾悬挂在镇南堂上,以示纪念、嘉奖。

  清真寺气势雄伟,造型古朴,寺顶呈圆弧形,上塑一轮弯月,具有浓郁的新疆和阿拉伯清真寺建筑风格。走过花径的尽头,即为教长室、殡仪馆、沐浴室和大殿等建筑,殿顶勾画着精美别致的花卉图案,殿内宽敞明亮,每天可同时容纳200多人礼拜。湖南维吾尔族穆斯林信奉伊斯兰教,至今仍然保持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和民族特点。他们不吸烟、不喝酒、不饮血、不食猪肉、不吃死物,宰生时,必请阿訇或大师父操刀,否则决不食用。家家户户张贴着伊斯兰教节令表,每年在清真寺过古尔邦节和开斋节。但他们在衣饰服装上已与汉族无异,只有极少数人还保留着维吾尔族服装和头上戴的小花帽。

  徘徊在清真古寺,旧时的“荐德楼”早已倒塌,屯戍的“翦旗营”早已消失,但聚族而居的地方仍叫翦家岗。世袭的镇南将军封号早已取消,但翦氏家家户户还保存着“镇南堂”的堂名;练武的跑马场早成良田,但插旗的石砧还残存三截;武装的伊斯兰军队早已不见,但维吾尔族人民还记得《古兰经》上“不自由,便战斗”的遗训。

  “翦”姓维吾尔族的精英

  自明朝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指挥使翦相因捕盗失机而被降职为常德卫左所千户以后,哈勒的子孙失去了世袭官爵,或务田为农,或服贾为商,或读书为仕,经受过严峻的考验。从明洪武年间诰授湖南维吾尔族“翦”字旌旗算起,“翦”姓维吾尔族在600多年的岁月中,出过不少名士精英。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时任湖广督标中营千总的翦如琰镇守虎门,与英军激战17天,最终以古稀之年血染海疆。而翦去病夫妇与翦伯赞不能不说是维吾尔族的精英。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翦去病夫妇出版进步刊物,撰写斗争檄文,随郭亮组织了震惊全国的长沙泥木工人大罢工,“敬日事变”时双双惨死在屠刀之下。我国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先生,也是湖南桃源的维吾尔族人。当年,他辗转海内外,不仅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来探索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而且积极投身于革命实践活动……(解黎晴)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湖南 桃源 走进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漫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