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穆斯林流入东部沿海大中城市现状与展望
分享到:
2012-05-15 18:15:03 【来源:】 点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本世纪初这几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吸引了不发达地区的群众前来打工、经商。其中包括了大量西部穆斯林人口和外国穆斯林人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伊斯兰教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2007年和2008年,我们先后进行了两次调研,召开了一次调研会。根据我国城市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为防止新来的穆斯林群体被边缘化,保证他们正常开展宗教活动,我们进行了相关的工作指导。

一、本土穆斯林较少和外来穆斯林急剧增多的新现象

近10年来,东南沿海地区5个省市(广东、江苏、上海、福建、浙江)外来穆斯林人数持续快速上升,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当地穆斯林自然增长速度。广东省在2O世纪80年代初只有穆斯林6700多人,到2000年,由于外来人口的增加,已达28000多人。此后,到广东经商、务工、居住的外地和外籍穆斯林急剧增长,目前穆斯林总人数已超过17万人,其中本省有户籍的穆斯林只有2万人左右。广州市目前有5万多名穆斯林,其中本地户籍人口1万余人,外地穆斯林2万余人,还有大量外国流动穆斯林人口,约2万人,外来穆斯林人口是有户籍穆斯林人口的4倍。

江苏省全省原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约17万多人,其中南京7万多人,扬州等城市各有1万多人。近年来,外来穆斯林人口急剧增加,全省统计有10万多人,并以每年2万人的速度递增。仅南京市目前领取暂住证的外地穆斯林就达到5.3万人以上。上海有本地穆斯林59000多人,外来穆斯林约4万多人,清真寺有7座。福建有本地穆斯林3000多人,外来穆斯林15000多人,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厦门、南平等地,清真寺主要有福州清真寺、泉州清净寺、厦门清真寺、晋江陈埭清真寺等。浙江省有本地穆斯林20000多人,外来穆斯林约38000多人,主要分布在杭州、宁波、嘉兴、衢州、丽水、义乌等地,清真寺有6座。义乌的外籍穆斯林十分集中。

一些年轻的移民城市,典型的是深圳、义乌等,历史上几乎没有伊斯兰教,也没有穆斯林,但近年来外来穆斯林人口大量涌入,急剧增加。如深圳市现有穆斯林人数已达5万多人,浙江义乌常住和流动穆斯林约1.5万人,其中,国外穆斯林约占70%到80%。仅2006年到过义乌市的外籍穆斯林就达到6万多人。

以上统计,五省市本地穆斯林约为27.2万人,约有外来穆斯林34.3万左右,而且外来穆斯林还在以每年数万的速度增长。

二、穆斯林人口增加对社会和宗教事务管理带来的挑战

(一)宗教活动场所严重不足。在过主麻和重要宗教节日的时候,不少清真寺和固定处所都人满为患,超出清真寺本身的承受能力。有些地方没有清真寺,穆斯林群众自行开辟临时活动点,条件往往较差,有的设在高楼顶上,加盖一层简易活动房,有的在地下室中,没有附设水房等基本设施,安全保障设施差。

(二)教内观念分歧导致不和谐因素。外来穆斯林中不同教派、不同民族的伊斯兰教都有差异,产生部分清真寺中存在一些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如:外来穆斯林与本地穆斯林在清真寺的管理及宗教观点上出现分歧,来自不同地区的穆斯林试图按照自己的宗教观点改造当地穆斯林及当地伊斯兰教等。如果处理不当,与当地穆斯林的分歧和矛盾可能加深激化。外来穆斯林宗教热情比较高,其中有一些曾经担任过阿訇,有些宗教知识水平比较高,这些情况对当地阿訇的经学水平、对清真寺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一些外来穆斯林来自乡村,文化水平较低,法律观念比较淡薄。他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方式和生活习俗等与城市管理很不适应,同时,城市各社会管理部门也存在不适应外来穆斯林的问题,故此城管、卫生等部门与外来穆斯林的矛盾时有发生,本地人与外来穆斯林的冲突也时有发生,一出问题双方都招集人马对抗,有的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广东韶关的“6·26事件”就是一次典型的外来穆斯林与本地人冲突的例子。

(四)一些外籍穆斯林对涉伊斯兰教的国际事件和争端非常关心和敏感,对境外发生的如穆斯林游行示威等抗议活动,常常积极予以响应。由于宗教事务部门缺乏熟悉伊斯兰教和外语的人员,对当地外国穆斯林活动管理很少。

三、政府部门应对挑战的做法

处理好穆斯林流动人口问题,涉及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和保护少数民族权益,涉及民族团结与宗教、社会和谐。面对流动穆斯林这一新情况,民族宗教事务部门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为流动和迁移的穆斯林人口服务。

(一)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宗教活动场所紧缺的问题。一是批准新建或改扩建清真寺,批准新的活动点,或是与自发的小活动点建立联系,对节日期间的宗教活动制定临时活动点。如:江苏省常州市在市中心新建了一座清真寺;上海市加快对沪西清真寺等两坊清真寺易地重建工作,着力解决两寺人满为患的局面;深圳市历史上没有清真寺,1997年建了一座清真寺,2006年又批准7000平方米的土地,目前正在建设第二座清真寺;福建厦门市划拨1500平方米的土地,异地重建扩建了原清真寺。二是指定临时活动点。比如珠海市,2002年批准了穆斯林临时聚礼点,2005年正式批准了清真寺。2005年“开斋节”期间,广东的汕头、东莞两市根据穆斯林的申请,批准外来穆斯林在指定的临时活动点开展宗教活动。2006年“开斋节”,佛山、惠州、江门市也根据外来穆斯林群众要求,指定临时活动点给穆斯林群众临时举行宗教节日庆祝活动。浙江省义乌市政府于2004年8月投资80万元把一个大仓库改建了一个临时宗教活动场所,能容纳6千人做礼拜,目前正在改建另一处建筑,建设一个同样规模的临时活动场所。一些地方如东莞等地,新来的穆斯林群众比较分散,在多处地方租房进行主麻活动,政府部门建立了与他们的联系。对活动点进行了访问和安全检查,对有安全隐患的房屋,要求房主改进设备。

(二)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发挥作用,积极为外来穆斯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外来穆斯林尽早融入社会。各地宗教工作部门普遍与外来穆斯林建立联系人制度,与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同时支持各地伊协、清真寺发挥作用,联系好新来的穆斯林,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宗教生活、社会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困难。如江苏省各级民宗部门和伊协组织主动为外来穆斯林解决食宿地点,在经营场所、办理证照、子女入学、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体现了有较多穆斯林人口和宗教团体的地方对外来穆斯林人口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江苏南京、常州、广东东莞市为穆斯林办理餐饮营业手续一条龙服务,协调工商、税务、环保、消防、卫生、城管等部门,在依法管理的前提下,为清真饮食店减免多项办证费用,减少穆斯林的负担,帮助他们领取营业执照。福建等省帮助筹建“拉面商会”、“西北拉面馆行业工会”等,通过一定组织形式加强为外来穆斯林的服务。为提高政府机构对东南地区流动穆斯林的工作,我局已经开办了东部宗教干部培训班,为东部缺少伊斯兰教工作人员的地方培养干部,让他们了解伊斯兰教,尊重伊斯兰文化。

(三)及时妥善化解涉及穆斯林的矛盾纠纷。许多地方民族宗教工作部门为帮助加强理解与沟通,大力向公安、工商、城管、新闻出版、媒体等有关部门干部职工及社会各方面广泛宣传民族宗教知识和有关政策法规,对有关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使当地干部群众了解穆斯林的风俗习惯,营造讲政策、讲团结的和谐氛围,防止出现伤害穆斯林民族宗教感情的事件。同时主动与统战、公安等有关部门加强联系与合作,共同处理有关问题。各地因地制宜,加强对外来穆斯林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当地的各项法规,包括通过阿訇讲“卧尔兹”进行宣传。

(四)加强伊斯兰教教职人员队伍、伊协组织和清真寺民主管理组织建设。各地宗教事务部门积极协助清真寺聘任和培训了一批阿訇,从宁夏、山东、北京等地方请了不少阿訇充实了东南沿海宗教教职人员的队伍。

(五)各地民族宗教工作部门普遍注意与外来穆斯林的流出地驻当地办事处的联系,争取他们的帮助,如广东省深圳市民宗局引进新疆、青海有关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到深挂职,帮助做外来穆斯林工作,广东佛山与青海、新疆一些地区建立工作联系机制。

四、东流穆斯林的发展方向

西部大批穆斯林到东南沿海大中城市求生存、谋发展,东南沿海大中城市中外来穆斯林人数持续快速增多,这种现象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世界发展潮流,是不可逆转的。

在东南沿海地区,外来穆斯林与当地各族群众自然发生的交往,促进了民族之间、宗教之间的了解、沟通,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团结。这一就业渠道,加快了西部穆斯林脱贫致富的步伐和思想解放。输出地(青海省化隆县)干部认为,劳务输出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六子登科”,即挣了票子、换了脑子、育了孩子、练了胆子、创了牌子、拓了路子。同时,东流穆斯林也为东部沿海地方增加了新的文化元素,过去东南沿海很少有清真餐饮业,现在有了许多清真拉面店、烤羊肉店,丰富了当地人民的饮食文化。东部经济上有需要、有吸引力,穆斯林人口东流对西部穆斯林生活的改善有积极作用,也补充了东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降低了东部企业的生产成本。

但与此同时,西部穆斯林进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和摩擦。这是文化差异、观念碰撞和交融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一开始,新疆的父母都不愿意子女,特别是女孩子出来打工,当地政府积极组织,群众还有意见。但是后来,由于外出打工的女孩子做工人得到的收入可以维持新疆家里好几口人的生活,新疆少数民族穆斯林便越来越愿意外出打工了。发生“6·26事件”后,事件所涉及的新疆穆斯林只有很少一部分返回新疆。所以,总体上可以说,“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不会从根本上改变。

由于外来穆斯林增多,不仅有了一批新的宗教活动场所,而且出现了由流动的信仰群体组织起来的临时的、流动的宗教活动点。如家庭、邻居聚会、清真餐厅聚会、公司工厂聚会、学校聚会、在网络中交流、聚会等都成为哲玛提(特指穆斯林群体)存在的新形式,伊斯兰教传统的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宗教活动方式逐步发生变迁。新式的哲玛提具有较强的临时性和流动性,需要加强了解与引导。但是这种城市化的宗教活动,基本上都没有与其他宗教的活动发生碰撞。目前多数情况是习俗与经济利益方面的碰撞,而不是宗教方面不同引起的对立。这说明,东南沿海有比较宽容的社会文化氛围,目前几十万新穆斯林人口没有对主流文化产生冲击,不会对社会整体产生影响稳定的问题。

目前,由于政府积极应对城市化问题,重视解决西部穆斯林人口的各方面需要,解决了子女入学问题,流动到东南沿海的穆斯林日常生活相对比较安稳,有一些西部穆斯林人口已经在东南沿海居住了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许多人已经把子女从家乡带到了东部生活,一些人在当地娶妻生子,包括一些外国人也娶当地非穆斯林妇女为妻,其中有些妇女还皈依了伊斯兰教。局部地区出现了一些新聚居点,如义乌有一条清真食品街,穆斯林人口较多且相对集中。广州有外国人集中的区域和自己组织的“哲玛提”活动,个别地方有大的维吾尔族集中宗教活动点和外国人集中活动点。但总体来看,几十万人口进入两亿人口的生活中,对整体的人口结构并未产生很大影响,也没有引起本地群众的特别反感与偏见,没有产生排斥东流穆斯林的情况。目前这批东流穆斯林人口基本上是没有当地户口的,但是有的已经在东南沿海住了几十年,孩子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在可以看到的未来数年,会继续有大批西部穆斯林人口在东南沿海的大中城市中定居下来,东南沿海地区穆斯林群体的信仰程度会有一个总体的加强,东流人口的素质会有比较快的提高,也会比较快地平和地融入东部社会。

责任编辑:贝贝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西部穆斯林 沿海城市

上一篇:社会主义的宗教论
下一篇:宗教在公共危机中的角色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