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回族史略
分享到:
2012-02-18 14:19:21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回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有智慧、善于经商的民族,是青海5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是全国回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海历史上与兄弟民族一道,为开发和建设青海做出了重要贡献。据2011年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省回族共有83.4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4.83%。
青海回族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的回族先民主要从大食、波斯等国沿丝绸之路经商而来。现在西宁回族中哈、丁、穆、白等姓的祖先,据记载就是唐朝因经商而留居青海的阿拉伯、波斯人。

  宋朝,青海东部地区建立了以青唐城(今西宁市)为中心的角厮罗政权,青唐城成为中亚、西域各地商人与内地进行贸易的重镇之一。《青唐录》记载:青唐城有"四统往来商贾之人数百家",这些商人主要是来自大食、波斯等地的穆斯林商人,其中少数侨居青海而不归的,自然成为青海回族的先民。

  13世纪初,蒙古西征后,从葱岭以西、黑海以东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地区,带回大批由当地人编成的"西域亲军"。这些"西域亲军"连同随军东来的工匠、商人、学者和宗教职业者及其家属被统称为"回回",他们伴随蒙古军进入河西和河湟一带后,或驻守,或从事屯聚牧养。当时,从六盘山到黄河的宁夏、甘肃的河西、五条河等地,是一个主要的农垦地区。其中五条河垦区则全部包括了今青海回族主要居住的大通河、湟水和古代被称作析支的循化、化隆到贵德的黄河谷地。1332年,元朝封速来蛮为西宁王,属下的大批西域亲军在社的编制下,随地入社,进行农垦。在这期间,据《湟中凤凰山天方后裔墓志》记载,有一位名叫古土布兰巴尼•尔布都来海麻尼的"天方圣裔",从伊拉克到云南,后来西宁讲经布道,"复命归真"后,西宁王速来蛮还特在西宁凤凰山修建拱北,立碑纪念。由此可以看出,当时青海地区回回人的迁徙定居以及伊斯兰教的影响,已经是有了相当的规模。据马可波罗的记载,元朝初年,西宁境内的居民中也有一些伊斯兰教徒。元代东西方交通大开,元帝国版图空前扩大,造成各民族大迁徙、大流动、大融合的历史条件。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因姻亲、宗教和其他社会历史原因,使一些汉族、蒙古族、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随回",而成为回族的一员。元初签发在青海的回回人多为男性,后来便与当地其他民族通婚,尤以与汉族通婚为多,故回族形成民族共同体上接受的汉文化影响最明显。其次,元初驻牧河西的一批蒙古贵族及其部属改信伊斯兰教,其后裔大多被当地回族吸收。

    明朝时,由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在青海地区也积极推行"移民实边"政策,曾有数以万计的军户从各地移居青海。明王朝建立伊始,朱元璋听从经略西北并到过青海的征西将军邓愈、长兴侯耿炳文的建议,将江左、淮泗一带居民大量移居西宁、乐都、贵德等地,移民中固多汉族,但那时"回回以中原为家,江南尤多"(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回回砂碛》条),因而也有部分回回人同被迁移。据《贵德县志稿》的记载,明时贵德"人有汉蒙番回之殊,俗分耕牧从猎之业"。由于"移民实边"、经商贸易以及明代以前已有的回回人,使青海东部各地区形成了许多回族聚居村堡,许多地方清真寺的建成就是一个实据。明初,在今西宁、循化、民和、大通等地陆续建成许多规模不等的清真寺。这些事例说明,元末明初的青海回族不仅形成了一个民族共同体,而且处于稳固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回族通过与其他民族通婚,使回族不断得以壮大。明朝政府曾禁令"蒙古人、色目人现居中国,许与中国人结婚姻,不许与本类自相嫁娶。"(《明会典》卷二十)这在客观上又为回汉间以及回民与其他民族间的相互融合创造了条件。明成化八年(1472),冶土司传至第五世也祥时,也祥由所镇抚升为指挥佥事,更也为冶,标志着冶土司完成了从薛都尔丁时的西域穆斯林向也祥时的回族的演变,从而正式跨进了在姓氏、语言方面"与华人无异"的回族共同体。

    清朝是青海回族不断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以各种形式来到青海并加入回族共同体的较历朝更多。由于历史的各种原因而促成的民族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对青海回族的发展壮大起了推动作用。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回族人民与周围的各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开发青海的历史事实。

    随着近代商业在青海的兴起,以山陕商人为代表的民族商业资本,以天津商人及其在青海的代理商歇家为代表的买办商业资本和以马步芳家族各商号为代表的青海地方官僚商业资本在青海的角逐竞争,使许多外地回族商人落藉青海,从事商业活动。这一时期因战乱到青海逃荒、避难的附近省区的兄弟民族成员,大多采取上门婚、招女婿等形式融合进回族共同体。当然也不排除因宗教信仰的改变而融合进回族共同体的因素,如孔子的后裔因改奉伊斯兰教而成为回族,即为突出一例。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有一部分从甘肃省永登、靖远等县迁居的孔姓回民,据王树民《陇游日记》记载:在今青海和甘肃两省交界的黄河和湟水会合处,有地名“达家川”此一带居民多孔姓,大川附近之孔庙即孔氏家祠也,其族中之一部分则信奉回教,又大河家亦有信奉回教之孔家。汉民中孔姓皆自称为孔子之后,不知何时起而有改从回教者,可知环境移人之力实有不容忽视者。"(《甘青闻见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第286页。)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机关、企事业中回族成分的工作人员、军队转业干部、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工会等中的回族成员,从全国各地分配、调动来到青海省各地工作,成为青海省现住回族来源的一部分。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中国回族史略

上一篇:中華回教博愛社簡介
下一篇:民国时期山东穆斯林生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