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回族史略
分享到:
2012-02-18 14:19:21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卫 生

    回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养成了讲究清洁、喜欢洗涤的良好习惯。伊斯兰教规定,凡穆斯林在房事、遗精、月经和产期血净后,必须冲洗周身(包括漱口和洗鼻孔),称为"大净"。在主麻和宗教节日礼拜时也提倡作"大净"。同时还规定,教徒在呕吐、流血或睡眠后和作礼拜时,须洗手、洗脸、漱口、洗鼻孔、抹头、冲洗双足等,称为"小净"。伴随着宗教生活,回族人已普遍养成大净、小净的习惯。出远门、逢节日、礼拜、宰牲,以及结婚等,都要进行大小净的洗礼。所用器具是"汤瓶"和"吊罐"。"吊罐"吊在房梁等处,地下设有水池和下水道通往屋外,近似淋浴设备,简单方便,宜于千家万户。"汤瓶"是有盖有把的高嘴壶。用汤瓶洗手洗脸,既方便,又卫生。同时回族重视环境、服饰和饮食的卫生,房前屋后整理得井井有条,收拾得干干净净,个人穿戴朴素干净,并有饮前洗手、饭后漱口的习惯。回民经营的饭馆,一般都以讲究卫生而深受顾客欢迎。

    丧 葬

  回族的葬礼,是人一生结束后由亲属、邻里乡亲、朋友等进行送葬的一种仪式,是回族民俗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回族人在临终前,一般都注意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请阿訇给病人念"讨白",祈祷真主饶恕病人的罪过,要求病人忏悔和反省自己。二是要"口唤",即病人平时接触的邻里乡亲、朋友,与病人如果发生过口角、矛盾,甚至结下仇恨的,这时要主动向病人说"色俩目"要"口唤",讲明原情,消除误会与隔阂,以期互相原谅,了结往事。三是病危时,要求周围肃静,除了病人的亲骨肉和守候在病人身旁的阿訇或在群众中德高望重并懂得伊斯兰教教规的人以外,其他人均不能入室,直到逝世。

  回族人逝世,一般都称"无常",有些地方称"归真"或"埋体"。"无常"是借用汉语,即逝世的意思。"埋体"是阿拉伯语,也即逝世之意,有时也指亡人遗体。"归真"是回族群众对笃信宗教和宗教职业人员以及宗教上层人士去世的称法。回族无论怎么称呼逝世,但都忌说"死"这个词。回族的葬礼,在主要有以下几项程序:1、停"埋体"。回族人去世后,在身旁守候的阿訇或亲人,要当即给亡人瞑其眼,合其口,顺其手足,理其发须,还要整好亡人遗体,安置于停板上面,使亡人头北脚南仰卧,面稍向于西,以示向着圣地麦加。并在上面覆盖一块洁净的白布单。与此同时,要派人分头通知本坊教长及亲戚朋友,邻里乡亲。并在直系亲属中,推选出几位有组织能力和处理丧事经验的人,管好迎来送往、丧事费用等事情。2、善面。回族也叫探"埋体"。当阿訇、满拉、亲朋、乡邻来丧主家后,在向丧主和亲属表示哀悼后,揭开亡人头上覆盖的白布单,看看面容,多方面劝说丧主家要节哀,讲述人生客观规律。回族在人亡后若当天未能埋葬,还得"坐夜",一般要请一位深明伊斯兰教义的长者看守亡人,直到天明。3、缝"克番"。回族俗称缝"穿布"。穿布一律用白棉布,规格根据亡人而定,用法男女有别。男亡人用的穿布有三件:一是"大卧单",长短要略长于身,上下各余出六七寸。二是"小卧单",也叫"二单",长短要如身,但上下两头不留余地,宽约四尺五寸。三是衬衣,回族叫"格米素"或护心"斗娃"。长自肩至踝骨,宽约一尺二寸左右,肩上要开缝,再加帽子一个,长共约九尺。女亡人的穿布,比男的多两件。除了同用男子的三件以外,另加裹胸和包头各一件。4、净身。也叫"抓水"或称洗"埋体"。净身无论在清真寺还是在丧主家,都要准备好浴床(一般是洗干净的门板)、汤瓶、温水、毛巾等。净身一般由三人承担,即一人专门灌水,一人帮助冲洗,一人带上手套,双手轻轻洗涤。手套一般要准备两幅,洗上身时用一幅,洗下身时用一幅。洗时不许汤瓶落地,不用肥皂。

  回族给亡人净身,男女有别,男不洗女,女不洗男。但洗法和活人平时洗大净一样。回族给亡人净身,除了洗涤的三个人以外,其他人一律不得入内。亡人净身后,将其移到准备好的穿布上,按照先右后左,层层包裹,先裹"格米素",后裹小卧单,再裹大卧单,最后加冠,并将腰部、头、足都用白布带子扎紧。女亡人还要加裹胸和盖头。对殉教者,免予洗礼,免于穿"克番",允许着血衣埋葬。回族在给亡人穿"穿布"时,要在"穿布"上撒一些香料、冰片、樟脑水、香水等。其目的是为了防腐驱虫,也是对亡人怀念的表现。穿好"穿布"后,将亡人,抬送到举行殡礼的地方。5、殡礼。回族称站"折纳则"。殡礼,是回族丧葬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殡礼的领拜者,一般都是由本坊清真寺里的教长担任。殡礼有的在丧主住宅院里举行,有的在清真寺里举行,有的在坟院里选一块平坦干净的地方举行。先将埋体放在西边,领拜人靠近"埋体"站立,其他参加者脱鞋随后排班站立,诵《古兰经》有关片段,进行祈祷,向左右说"色俩目"。至此殡礼结束。回族的殡礼一般不放在日出或日落进行。妇女不参加殡礼,不送葬。6、下葬。回族的坟墓全部是南北方向,均呈长方形的一个坑。土质坚硬的地方,墓深五至六尺。土质较软的地方,深约一丈左右。一般坟长六尺宽三尺。在坑底的西边挖一个与坟坑平行的深洞,长约六尺,宽三尺,高三尺,其形状,上面是弓形,下面是平的。这个小洞只要人能弯腰出入即可。下葬时,两个人先到坟坑里,然后将埋体缓缓放入坟坑,再慢慢送进小洞里。使其头北脚南,仰卧,面向西方(因圣地麦加在中国的西方)。之后,先用土坯垒好小洞口(忌用火烧的砖),然后填土掩埋坟坑。在下葬的过程中,阿訇为亡人念经,其他送葬者跪听祈祷。丧主要为亡人散乜贴,其数目数十元、数百元不等。有的丧主除了给送葬人散乜贴以外,还要给每人散一顶小白帽或一条毛条,并将亡人的衣物散给主持殡礼的人和着水的人。自人亡故之日起,丧家三日不动烟火,家人饭食均由亲戚和邻居轮流奉送。同时亲友们闻讯后,带着米面、青油、馍馍、现金等前来吊唁,安慰家属和帮办葬礼,无献送花圈、挽联、挽悼之习俗,更没有在丧家举行丧礼宴席的活动。远路来客均有亲属和邻居接待安住。家人对亡人的祭祀主要是念亥亭和走坟。念亥亭是在三天、七天、二七、三七、四七、月斋、百天、周年等日遵行;走坟,就是每天去坟前念《古兰经》祈祷,走坟人最好由自家亲属(男性)承担,若有些人自己不会念经,请阿訇也可。如此坚持走坟数日、数月或时间更长,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量力而行。

    回族对坟地很重视,一般都打埂或打墙围起来,禁止在坟地周围修牲口圈、厕所,更不允许任何人在墓地大小便。还禁止在墓地放牧,不许从墓地里取土,以防坟墓塌陷。回族在陆地上一律实行土葬,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在远渡海洋中,可实行水葬。回族的葬礼,一般有以下特点:第一,实行土葬,忌火葬。回族实行土葬,是根据伊斯兰教关于安拉造化人类始祖阿丹,是由土上造成,去世后仍归于土上而来的,有"入土为安"之说。回族有句俗语说:"天下的土地埋天下的回回。"这就充分说明了回族实行土葬,并且殁在哪里就葬在哪里。第二,主张速葬。回族的丧葬根据伊斯兰教"三日必葬"的规定,一般是早上殁,下午葬,晚上殁,次日葬,最多不能超过三天。避免停尸过长,腐烂发臭,以保持卫生。第三,从俭节约。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教"葬必从俭"的影响,在处理丧事上,主张薄葬,提倡俭省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回族有一句俗语:"无常后铺金盖银,不如生前厚养孝顺。"所以,现在回族办丧事,只用三丈六尺白布裹身。回族这种从俭习俗,无论过去现在一直恪守不变。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中国回族史略

上一篇:中華回教博愛社簡介
下一篇:民国时期山东穆斯林生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