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迟
分享到:
2012-02-19 15:42:54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马来迟(1681年古历十一月十二日~1766年古历九月初八) ,中国伊斯兰教苏菲主义虎非耶学派华寺门宦创始人。经名阿卜杜勒·哈里姆[1]。回族。祖籍陕西长安,后迁居甘肃河州(今临夏)。

    人物家世

  马来迟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马从善,明诰授建武将军。其父马家梭,为武拔贡,因其家富冠河州,人称“马十万”。马来迟于康熙二十年(1681)出生后,不久其父的商店被火烧毁,喜忧之间,对子叹曰:“汝命运不佳,将仅有之产业,悉遭火化,汝何来其迟也”,故后起名“来迟”。此后家境破落。

  8岁时即被送到青海民和县米拉沟亲戚马汉臣处生活,并在该地清真寺学习阿拉伯文和宗教常识,后在河州八坊老王寺教长太巴巴的指导下,读完经堂大学课程,18岁时由太巴巴主持为他“穿衣挂幛”,成为阿訇。并经太巴巴推荐,先后在青海民和马营乌拉下会、甘肃河州八坊、广河三甲集等地清真寺任开学阿訇达30年之久。

  清雍正六年(1728),马来迟随来河州的一阿拉伯人谢赫·艾祖占伯勒去麦加朝觐。行至广州,在怀圣寺跟伊玛目·艾勒夫学习宗教经典和阿拉伯地理、风俗、方言等3个月,然后和伊斯哈格、古安巴及也门克俩米等人乘船,历两月行程,到达亚丁。先后在也门、麦加、巴格达、大马士革和开罗等地访师求学,其间在麦加谢赫·穆罕默德·本·艾哈迈德·阿格勒主持的苏菲道堂学习3年,研究纳格什班迪耶、沙兹林耶、戛迪林耶等苏菲主义学理。回国时,著名学者毛拉·麦赫杜姆给他取了艾布·夫图哈的道号,穆罕默德,本·艾哈迈德·阿格勒送他《冥沙》、《卯路德》两经以及拜毡、长衫和传教印章等。同时,他还带回经典80卷。雍正十二年(1734),由海路经香港、广州回国,往返历时6年多。

  马来迟回国后,在青海循化等地传教,信众在树尔湾修建清真寺,请他设帐讲学。后应邀到云南、河南、陕西等地清真寺任教长,并传授虎非耶学理,受到各地穆斯林的拥护,成为当时西北著名阿訇之一。乾隆二十一年(1756)以来,经他传教,青海卡力岗地区的部分藏族群众亦归信了伊斯兰教,并成为华寺门宦的虔诚教众,影响较大。

    据民间传说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马来迟在青海循化传教期间,化隆、贵德地地藏族群众信封喇嘛教。有一天马来迟行至化隆县境内黄河沿,准备渡河,适逢该地藏族群众迎接活佛求雨,不让马来迟用船渡黄河。马来迟无法,就骑着马渡过黄河,祈雨群众和活佛见马来迟过了河,面不改色,如履平地,非常惊异,便提出十条难题,要求马来迟答复,并要他祈雨。马来迟除将问题一一解答外,念经祈祷,果然下了一场大雨。于是该地藏族群众对马来迟很钦佩,也非常尊重。马来迟借此机会向该地区群众不断宣传伊斯兰教。经过几年艰苦说教,终于使这里一部分藏族群众昄依了伊斯兰教。(祈雨对佛教的大成就者来说不是难事啊,为什么让外道占先了那,摘到这里我感觉好遗憾啊)

    如果到卡力岗访问就会发现,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讲的却是一口非常地道的藏语方言,年轻人还能用汉语交谈几句。他们说他们的祖先是藏族,后来才皈依了真主。

    在他们身上还保留着大量藏族生活习俗的遗风。藏族妇女从河、泉里不是挑水,而是用桶或皮袋背水,回族则是挑水或用牲口驮水,这是众所周知的风俗。可是卡力岗的妇女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背水。日常用具如铜壶、龙碗等也与藏族相同。尤其是婚礼更与藏族近似,而与回族习俗大相径庭。新郎骑马到新娘家迎娶新娘,而亲朋好友纷纷前来恭喜,高歌藏族群众喜闻乐见的酒曲,一派粗犷热烈的气氛。

    然而,他们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却是坚定不移,主麻日准时上清真寺作礼拜。平日不吃猪肉,不吸烟,不喝酒,一切都按《古兰经》上规定的去做。

    如此看来,卡力岗人是保留了部分藏族习俗,而又真正加入回族队伍的藏族人。

    卡力岗"回族的族群认同,是在伊斯兰教深刻影响下的带有浓厚伊斯兰文化色彩的认同,人们的日常生活无不打上了伊斯兰教的印记,伊斯兰教作为一种重要的族群认同标志已深深地植根于人们心中。"卡力岗"回族群众在大型宗教聚礼以及宗教节日中的一些具体礼仪活动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部的一片山区被称作“卡力岗”地区。“卡力岗”又被称作“恰力岗”、“卡日岗”、“卡里岗”,是藏语“高山”、“大山”的意思。卡力岗山系由“尕加山”、“尕吾山”、“路曼山”、“尕加昂山”等山脉组成。这些高山海拔大约都在二三千米,因而卡力

    经济生活:该乡有耕地47311亩,其中水浇地2466亩、浅山地43568亩、脑山地1277亩。播种小麦1.22万亩,总产406.7万斤;青棵7800亩,总产245.49万斤;豌豆6500亩,总产203.25万斤;洋芋1500亩,总产51.74万斤,油菜籽7000亩,总产120万斤。产苹果3.32万斤,有林地976亩,草场30.09万亩。有各类大牲畜4737头(匹),绵、山羊17756只。拥有各类农业机械总动力0.15万千瓦。年农业总产值347.06万元,人均年纯收人233元。
  
    德恒隆地处卡力岗山区,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近三千,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从图表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草场在德恒隆的土地构成中占着很高的比例,耕地在历代开发下也有13%,而林地则是微乎其微了。而这样的土地构成也就决定了德恒隆的经济主要以农牧业为主,而由于水资源的严重缺乏,极大限制了农牧业的发展。从作物的种植构成上,看得出主要为小麦、青稞、豌豆、洋芋和油菜,
  
    目前,德恒隆居住着回、藏、撤拉、汉4个民族,其中回族8787人、藏族1963人、撤拉族157人、汉族17人。虽然回族占着绝大多数,但土地分配却相差很大,一般来讲,藏族村民占有的土地远远多于回族人,而即使同是回族人,不同的村子土地占有量也不一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个是历史上,卡力岗原住民是藏族人,他们一直就占有大量土地,只是后来搬迁走了,迁进来回族人,再加上藏民多营牧业,土地的占有自然要比搞农业种植的回族多。据我们调查的德一村,回族家庭人均占有两亩土地,藏族家庭会有人均十亩土地。再有,即使同是回族村,土地占有量也不一样,再加上人口的数量差别,因此每个村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也是差别很大。
  
    由于严重缺水,只能维持人的饮用,连牲畜饮水都是问题,土地种植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遇到风调雨顺,基本保持温饱,遇到年景不好,只能依靠国家补助,在化隆县,在德恒隆,靠国家补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比如国家的镇村推进扶贫项目,就是每家国家提供五只羊或者一头牛,价值2000余元,再加一个蓄养池,1000余元,这是国家实行的扶贫发展养殖计划。比之以前单纯发放救济粮或补助金,这样的措施更加合理,在“输血”扶助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除去长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创造条件让百姓们能够自力更生。
  
    缺水限制了工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乡里想搞项目也都无法上马。而交通不便却又限制了旅游的发展,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东西,像德恒隆的油菜花、独特的藏回风情以及附近的坎布拉森林公园、李家峡水电站,也是一条很好的旅游路线,只是缺少硬件设施和经营运作。村里人除了种地、放牧,好多年轻人出去打工,有的在化隆及其附近各县以及西宁,离家近,一边打工赚钱一边还可以照顾家里;还有跑运输、搞商业,开饭馆则多深入内地、沿海各省,或者自己开拉面馆,或者亲戚朋友介绍给饭馆打工,化隆县的拉面确实已经在拉动经济发展上越来越看到成效,家里每每挂着中国地图,当我们家访的时候,老人乐呵呵的在地图上指指点点,“瞧,大儿子儿媳在沈阳开面馆,小儿子在广东,邻居家孩子就在你们上海”。我们在德恒隆调研的时候,随处能感受到拉面经济对于每个家庭的经济影响。据当地媒体称截至2005年底,化隆人在全国51个大中城市开设了4000余家拉面馆,化隆“拉面经济”创收逾1.4亿元,全县长年在省外从事拉面生意的有6300户4.41万人,创收14422万元,占全县劳务总收入的80.5%。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化隆人当初出去开面馆多是打着”兰州拉面“的牌子,因此可以说,目前“兰州拉面”遍布全国的局面,化隆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到现在取得可观经济效益之后,才想到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品牌,这点也成了化隆“拉面经济”发展壮大的制约因素之一,也逐渐进入了化隆人的议事日程。
  
    做生意是回族人的传统,也是他们的擅长之处。在以往的采访中,能明显感受到,回族村落的经济是要好于周围非回族村寨。然而在德恒隆,我们看到的是一样的贫穷,这个笔者认为,是由于语言障碍、文化教育落后制约了他们外出打工的脚步。德恒隆的回族人大多讲藏话,不与外界交流,不会汉语,再加上没受多少教育,更是限制。而我们调研的纳加村就要好很多,据说是德恒隆乡经济条件最好的村子之一,原因就是纳加村是讲汉语的回族村,村里的人外出打工与人交流不存在语言障碍,许多人都出去打工,据村长介绍,平时在村里的常住人口只有不到一半,很多都是拖家带口出去打工,村里家庭的经济收入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外出打工。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马来迟

上一篇:筛赫白哈阿訇—— 一位勤奋宣教者的一生
下一篇:撒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