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回傣”的融合与坚持人类学视野下的一种解读
分享到:
2012-05-08 16:46:50 【来源:中国民族博物馆】 点击:

 

云南西双版纳曼峦回村傣族风格的寨门,往里走就是金桥, 桥尽头是伊斯兰风格的第二道大门。两重寨门,是“外傣内回”最形象的表征。吴洁摄

  从称谓上看,“回傣”被解释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傣族”或是“生活上傣族化的回族”,亦是回族中的“傣族”、傣族中的“回族”,两个族群通过婚媾方式形成一个新的族群——“回傣”。如果说伊斯兰文化是一个圆,傣族文化是另一个圆,回傣就处于这两个圆交汇的边缘地带,构成两大群体中的次群体。这个次群体既有所属母文化的特点,又具备母文化所不具备的要素。

  “回傣”:兼具“回族”与“傣族”文化特征的特殊支系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曼峦回、曼赛回两个村庄,地处澜沧江在中国境内流经的最后一站,离开了它,澜沧江就变成另一个美丽的名字——湄公河。这里是“茶马古道”的要冲,战争迁徙、商贾货运带来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不同宗教信仰的激荡。就在这村村有佛寺的傣族村落包围中,操着傣语、穿着傣装,却戴着白帽、裹着头巾,在有着星月标志的邦克楼里朝着西方礼拜的人群,显得格外突出和特别。他们的身份证上标识着“回”,但却被当地人称做“帕西傣”或“回傣”。“帕西”傣语意为“回”,也有人说是“税”的意思,并以此区别于县城里的回族。

  据《勐海县志·民族》卷称:“本县回族系13世纪中叶随元世祖忽必烈入滇之回回军和随赛典赤来滇的回回军人、商人之后裔……曼峦回帕西傣保留的书籍上记载:傣历1188年(公元1862年),大理回族商人马哥头、马海青、马青龙运盐至曼降,见平坝宽广肥沃,即请傣族头人帕雅捧岱至勐海城子向土司献盐三驮,要求在勐海建寨定居。土司收下礼物,令马氏在今曼峦回址建寨。马哥头与傣族头人之女玉温玛成婚,生下四男二女,一直遵守穆斯林教规。”

  勐海县回族人口分为居住在县城的回族和居住在曼峦回、曼赛回两村的“回傣”。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勐海县有回族1595人,“回傣”两村则共有577人。截至2010年8月,曼峦回有村民70户、340人,近10年来有10个上门女婿(其中两个是回族),布朗族1人;近5年嫁进15个傣族妇女,1个基诺族妇女。曼赛回现有村民80户,403人。

  从称谓上看,“回傣”族群被解释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傣族”或是“生活上傣族化的回族”,亦是回族中的“傣族”、傣族中的“回族”,两个族群通过婚媾方式形成一个新的族群——“回傣”。他们地处傣文化的中心地带,融于傣族文化之中,与傣族文化保持联姻,是西双版纳地区傣文化里的一个次族群;他们远离伊斯兰教信仰中心,时间与空间上的边缘,让他们区别于核心地区的“回族”,成为穆斯林群体中的一个小支流。如果说伊斯兰文化是一个圆,傣族文化是另一个圆,回傣就处于这两个圆交汇的边缘地带。它受两方力量的牵引,构成了两个大群体中的次群体。这个次群体的文化中既有所属母文化的特点(包括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服饰风格等),又具备母文化所不具备的要素。

  回傣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最初来到这里的回族人,积极与世居民族傣族密切互动,通过族际婚不断接纳外族人。他们既保持祖先的伊斯兰教信仰和部分源自伊斯兰教义教规的生活习俗,因而具有了区别于当地傣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同时他们又随缘而适、随遇而安地采借了适应当地自然资源禀赋的生计模式和部分“傣化”的物质生活方式,因而产生了明显不同于一般穆斯林的族群文化特征。例如,基于自然的地理条件,回傣虽然也依靠土地资源,种植水稻、茶叶、甘蔗等农作物,但他们对于土地的占有率远不及世居民族,手工业、商业等经济手段是他们改善生活的重要手段;目前,他们的生计方式更趋多元化态势——建立茶叶加工厂,组建“曼峦回车队”,开设牲畜交易市场,经营“八公里”烧烤店、回傣“民俗村”等等,这一切足可窥见回傣文化的独特性。

  “外傣内回”

  作为回族与傣族结合的后裔,回傣身上流淌着两个民族的血液,也烙上这两个民族宗教信仰的印记。这种交融在其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影响着这个群体认知世界的方式。“外傣内回”,是外界对于回傣族群的基本看法;伊斯兰教“准进不准出”的基本教义,使这个在宗教信仰上服从于“真主”的群体,生活习俗上却是傣族化。

  纵观回傣族群在西双版纳定居、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这样一些明显的轨迹:首先,建清真寺、请阿訇,在周围傣族文化的包裹下,竖立一块隐形的界碑,以区别他人,认同自我;与当地人通过婚媾方式,使娶进、招赘的媳妇、女婿改信伊斯兰教,从而不断谋求群体的繁衍;当人口达到一定的规模,又采取只允许族内通婚,禁止嫁娶外族的方式,力图保持血缘和文化的纯净;而当这种近亲婚配的方式导致人口质量低下,诱发各种疾病时,他们又开启大门,重新再和其他民族通婚。

  这种随境遇不断改变的生存策略,影响着回傣信仰的发展。父系的伊斯兰教信仰与源自傣族母亲的小乘佛教文化孕育出的后代,既不是完全的“回”,也不是“傣”,而是“回傣”,因而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并非完全的“伊斯兰化”,而是“回傣化”。因此,当我们踏进回傣村庄时,看见寨中唯一区别于其他傣族村落的建筑——清真寺,那与周围树林一般绿色的穹顶,直耸入云的“新月”,时空交错感便会油然而生。清真寺的岿然屹立,既标志着回傣之于外界的明显边界,又是回傣内部道德约束、社区整合、传播价值的重要媒介,更是回傣人精神的寄托之地。

  曼峦回清真寺是寨中最高大雄伟的建筑,兼具回、傣、汉建筑风格。100多年前,傣族土司划了一块荒芜的山包给这些异乡客,“曼峦回”的名字就意味着“杂草丛生,高低不平的乱石地”。这些赶马帮、走夷方的生意人、逃难者们,最初用两根木桩搭起一个草帘,作为礼拜的地方。渐渐多了几户人家时,便建立了茅草竹篾巴的简易清真寺,之后随着人口增加,又盖了瓦房大清真寺。1901年,大清真寺毁于景洪宣慰使与勐海土司的战火中。后来,两个村受傣族建筑影响,又都盖起了干栏式样的清真寺。上世纪30年代,这种像傣族缅寺的清真寺受到外界穆斯林的诟病,在沙甸回族实业家的资助下,重新选址建了清真寺,直到1958年前还多次修补。1958年至1982年间,鉴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历史原因,清真寺因无人管理而倒塌,礼拜场所于是转移到各自的家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民和勐海县的回族群众于1982年自发捐款,一个多月建成了砖瓦平房式清真寺,宗教活动又恢复了正常。现在砖混结构的清真寺是1994年由政府、外界实业家以及村民共同集资修建的。

  过去,两村的清真寺没有常驻阿訇,遇到婚丧嫁娶或是特殊情况时,村里人就到8公里外的县城清真寺里请来阿訇。后来条件允许了,两村就从外面请专门的教职人员来打理与本村信仰有关的一切,请来的阿訇近者来自云南沙甸、昭通,远者则来自甘肃、青海等地。

  依照传统,回傣人的名字一般有3个:出生时娶傣名,100天时请阿訇取经名,上学时取汉名。但现在,回傣人基本不取伊斯兰教经名了,因为比较长,也不常用。结婚时,如果是娶傣族女子,就按傣历选日子,由老管事主持婚礼;如果双方都是穆斯林,就由女方选日子,由阿訇主持。婚礼时,如果一方为非穆斯林,愿意进教,那么新人洗过“大净”后,就由阿訇念“卡哈”,算是入教。现在回傣人一般不强迫入教,村里有七八个上门女婿是汉族,不太愿意入教,原因是外面朋友多,若入教,今后在饮食上多有不便。现在年轻人鲜有去寺里参加礼拜的,现代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冲击,礼拜功课变得可有可无。他们认为,现在要出去挣钱,礼拜是老了以后的事。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西双版纳 融合 坚持

上一篇:美国会对伊朗动武吗?
下一篇:马志信访谈:把握好需求才是我们的真正出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