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新疆 正宗地道的“九碗三行子”
分享到:
2013-04-12 11:30:32 【来源:】 点击: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味道,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特色,在昌吉、焉耆等回民多而集中的地方,都能品尝到正宗地道的“九碗三行子”。


  说起“九碗三行子”,香喷喷的冒着热气的夹沙、丸子总会带我走进儿时的记忆,至今想起来,还让人有种垂涎欲滴的感觉。
 

  随着知识面的增长,在几次品尝过“九碗三行子”后,我才知道,儿时记忆中的夹沙、丸子只是其中的两道菜肴,正宗的“九碗三行子”一共有九道菜,分别用九个大小一样的碗来盛,并要把九碗菜摆成每边三碗的正方形,这样,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三行,因此,起名叫“九碗三行子”。
 

  盛唐中叶,伴随着“茶马互市”中穆斯林的频繁往来,中国回族族群初步形成,中国回族清真饮食业也在唐朝初见端倪。其中,一部分回族在丝绸之路北道重要的连接点昌吉,形成了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后来,又慢慢发展到了新疆的其它一些地方,各民族之间在进行文化与经济交融的同时,清真饮食业也得到了充分发展。
 

  清朝以后,许多内地的回族来到了新疆,为了生存,他们选择进入了成本较低的饮食行业。开始在新疆大地上繁衍生息。这些能干勤劳的回族人按照生活习俗,用面粉、牛肉、羊肉不断地演绎出了一些极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比如:烫面饼子、油香、葱油香、拉条子、汤揪片、牛肉面、凉皮子、火烧、“九碗三行子”等,多的时候有六七十种。“九碗三行子”也就从那个时候慢慢流传开了。
 

  最早的时候,“九碗三行子”一般出现在回族人的节日、婚丧嫁娶时等一些重要活动的家宴上,是回族饮食文化中的代表之作。虽说是九碗菜,但实际上只有5种菜品:丸子、焖子、黄焖肉、夹沙肉,最后是中间摆放的一份水菜(汤)。后来,“九碗三行子”慢慢从家宴走进了一些回民开的清真饭馆里,这也意味着“九碗三行子”开始走向市场,但因为这道佳肴吃起来程序比较繁琐一些,人们不太习惯,“九碗三行子”宴曾淡出过人们的餐桌。改革开放后,在一些老顾客的要求和游客们的寻找建议下,“九碗三行子”又重新走上了人们的餐桌,只不过,现在的“九碗三行子”已不像以前的了,除了在原料上有不少改进外,有些大师傅在做菜时还增加了蒸南瓜、烧椒麻鸡、酸辣鱼、烧羊排等花样,甚至“素”的“九碗三行子”也出现了,而且盛菜的碗大多数都变成了盘子,有的盘子周围还点缀一点雕花,无论从吃的种类上来说,还是从装菜的器具上看,都更适合现代人饮食的需求了。
 

  《乌鲁木齐掌故》中记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可以在大街上看到“九碗三行子”的招牌。随着这些年回族清真饮食业的蓬勃发展,清真菜品的种类不断增多,回族人的待客方式也趋于多样化,传统的“九碗三行子”已退居二线,想要吃上真正意义的“九碗三行子”,还得颇费些周折。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舌尖 新疆 正宗

上一篇:纯正老北京清真小吃
下一篇:西宁美食—— 杂碎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