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亚回族的历史与现状
分享到:
2013-10-22 10:35:14 【来源:】 点击:

海南三亚回族的历史与现状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隔琼州海峡与广东雷褶皱半岛相望。现有汉、黎、苗、回等民族居住;三亚市(旧属崖州)涉临南海,是祖国南疆的宝岛之滨。其中三亚回族就生活在祖国南部美丽的热带宝岛之滨,有两个自然村,东邻三亚榆林港,西连天涯海角,附近有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公路交织,交通极方便。有悠久的生活习俗和罕见的传统历史。
 

 

       两村人口有6417(据2001年统计),纯属信仰伊斯兰教,既有传统节日,又有特色的民族风采。为此,以前海南邻近地带的人们都将他们称为“蕃人”(蕃客)。 自古以来三亚就是内连大陆,外通海域的重要门户,唐末、宋元之际,在粤、闽、浙地去以及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和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中,有许多大食商人和移民,就是取道包括三亚诸港登岸进入大陆,并有不少人长期定居于北,与当地人民互相生活,和睦共处。
 

       三亚市在我国古代海上交通史上曾占有重要地位。三亚回族就是历史的生动见证。 几十年来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在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市和陵水县交界的福湾海湾地区,发现了三处伊斯兰教古墓群,调查发现有五十三座古代墓葬。墓茔座北朝南,墓碑正向西方,碑文刻有阿拉伯文。葬式具有伊斯兰教的典型特征。目前古墓群毗邻的三亚市回辉村、回新村,是海南省

       三亚回族的主要居住区之一。
 

       三亚回族在我国回族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关于回族在中国的形成,历来的理解是,伊斯兰教在唐代时期传入中国,除了在十一世纪初新疆西部传播外,在此三百年的唐初,首先由来华的阿拉伯、波斯使节和侨居的穆斯林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了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杭州及内地长安等。当时中国和阿拉伯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及经济文化的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这表明中国伊斯兰教的起源,是中阿友谊的结晶和象征。 但三亚羊栏回族的历史存在,我国史籍自宋代以来,多有论述,三亚回族的情况及语言,我国许多学者以及日本、美国东南亚学者亦有研究,只是三亚回族隅居陲边一角,人数较少,疏于跟外界往来,历来无人记载本族的历史根源,故向来鲜为人们所问津。
 

       为此,本文对关于三亚回族的历史来源与现状的调查情况提出个人的浅见,聊为回族研究之补遗。
 

       一、三亚回族的来源 三亚回族的历史来源,当地回族内部普遍传说是:我们祖先原是“西域人”(阿拉伯后裔),唐朝时,由于大食内乱移民占城(今越南中部南海岸的广义、平定二省),宋元年间又从占城以海外捕鱼为生,因台风所逼,船只被漂泊至海南岛海滨各地,此外还有部分唐宋时期沿“海上丝绸之路”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穆斯林的后裔及大陆的内地回族。大约在明末清初,距今约有二十三至二十五年代之久,他们络绎向三亚地区迁徙,在那里繁衍生息,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特征的回族社区。当时他们主要居住在崖州、万州、儋州,在崖州的六盘、西岛、大蛋、三亚里(回辉里),后来全部迁移集在三亚市回辉里(现回新村)居住。1943年日本军队侵占三亚,占用回族居住的地方建机场,回族被赶到现在回辉的地方居住,日本投降后,部分回民搬回原来的地方住,即回新村(三亚里)。儋州、万州在历史上也曾有回族居住,但因分布零散,逐代被汉族同化了,只有三亚羊栏区的回族较完善地保持着入迁前的信仰和习俗。现三亚回族主要聚集在三亚市羊栏区的回辉和回新两个自然村。
 

       二、姓氏与语言特点三亚回族系信伊斯兰教。其多“蒲”姓的,学者认为“蒲”姓是海南岛居民给取的,当祖先在海上遇救后,饥肠辘辘。见了当地居民,双方语言不便,只会指着肚皮说“哇哺”(饿),当地人即认为回族人是“蒲”姓了。此种说法不确实,因为“蒲”是“阿布”“伊卜”译成的,三代之后,受婚姻习俗同生的影响,使原先的民族姓氏才逐步被废弃,并分别取了汉姓,当地回族现有的姓氏计有“蒲、刘、陈、海、哈、李、金、壮、苗、米、汪、魏、高、林、吕、赵、杨、于、张、江、马”等二十几种。其中主要姓氏是“蒲、刘、陈、哈、高、”姓。
 

       据说其回族中姓蒲的原先从海上漂到海南的,后来有的才改其他姓氏,还有的姓氏如魏、米、马等是从大陆(河南、青海、云南等)相信伊斯兰教的回族迁入海南和这里的回族定居取妻生活而形成其他民族,但毕竟不是囿于孤岛之中。随着政治、经济的往来,其文化语言特征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些变异。 三亚回族的回辉话是具有一种特殊状态的语言,它跟国内任何一种民族的语言、方言、土语都不同、这在我国回族中,是一个罕见的实例。
 

       三亚回族解放前人口不足两千人,经历了近若干年漫长岁月,其语言占全国回族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口,在汉语的影响下,先后放弃了原先各自的语言,而采用当地汉语后,,却仍然顽强地保留了下来,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奇,同时也确实是一个很值得学习者们探讨的问题。 二亚羊栏回族语言的研究,国内语言学界暂定名为回辉话。三亚地区的语言十分复杂。
 

       据光绪《崖州志》“崖语有六种”,三亚回族以回辉话为内部交际工具,但当地男女又都会操 讲流畅的普通话及汉语海南方言“军话、迈话、黎话”等,不少人还懂得粤语。 三亚回族大部分成年人及青少年都懂普通话,小学使用普遍话教学,一般二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学会讲普通话。因为村里附近没有操普通话的居民,所以回辉群众虽然能听讲,但使用的机会不多。
 

       此外,宗教信仰也可能是回辉话能保存至今的一个原因。三亚回族信仰斯兰教,受本教教规的约束,长期以来都是本民族内部通婚。解放以来虽然有汉族女子嫁到回族村子来,一切习俗都要顺从回族的习惯。由于回族过去很少与其他民族交往,在村内都是以回辉话进行交谈,至今在村里,无论是大人还是儿童都无例外地一律使用回辉话,村里小学师生大部分本村人,除了课内使用普通话教学外,其他全部使用回辉话交谈。这对巩固其语言是有密切关系的。 回辉话归属哪一种,在语言学界亦有分歧,如美国语言学者的保罗,日本学者乔太郎主张:“回辉话与占语有关”,有的认为回辉话与阿拉伯或波斯语有关,有的认为与壮侗语有关等,据了解,三亚回族有不少留学生到沙特阿拉伯留学后回来说他们在校时,也遇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等国留学生与他们说话时,在母语上有一定的相通。回辉话的语言系属尚待进一步探讨,只要情况不发生太大的变化,这种语言将会持续地保存下去。
 

       三、回族习俗在三亚回族形成及其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由于伊斯兰教的不断渗透,由于他们各有原先的乡土风俗,加之汉文化的影响,以至产生独特的三亚回族风俗。它体现于服饰、婚姻、丧葬、节日、饮食等方面。
 

       (一)回族服饰 三亚回族男、女的服装非常简朴,一般都喜欢穿白、蓝、黑等素色衣服,平时都不喜欢穿上花红的衣服。男子服饰在—般情况下与当地汉族一样,但在礼拜寺会礼时又有区别,头戴礼拜白帽,身穿着白色衣裤,外面则爱套无袖对襟上衣。妇女服饰上衣都为右斜襟大褂,右顶襟边有五枚银纽,肋下扣上三枚。两袖均为驳袖,划、不一,胸背均开中骨,穿上这样的上衣后,还在胸前系上一幅黑良绸胸褂。裤子多取黑布,很少穿裙,头上披戴着不同颜色的盖头。老妇戴着黑色盖头,中年或未婚姑娘则喜欢戴上一块彩色的头巾。盖头长垂至肩后,只露脸部,头发、两耳、脖子均遮掩在内。
 

       现在,阿訇仍头缠白布巾,身穿黑或白的宽袖布长衫。回族头戴白色的小圆帽,帽前正中用金黄色绣花线刺着“阿拉伯文”经文,有的刺绣“清真言”或“真主至大’。并在帽四周刺绣着美观花纹。年老妇女依旧喜欢穿暗色衣服,未婚姑娘和年轻妇女头上喜欢梳妆着头发发,插上各式各样的银铜制首饰,然后戴上盖头。特别是姑娘结婚时,头上最喜欢插上式样观的银、铜首饰各样浓郁艳丽簪花,酷似孔雀开屏。女孩两耳下端各穿一耳孔,幼童挂着耳环,未婚少女是挂上耳珠或金耳环,已婚妇女则挂着耳附。老少双手都喜欢挂着金银或玉石琢的手镯。
 

     (二)回族婚姻 三亚回族青年的新婚,既受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又有外来民族的习惯,并遵照着伊斯兰教的有关规定。因而形成了具有独特与风趣的民族婚俗。 三亚回族的婚姻过去是由父母包办的,并曾禁止与外族通婚。而现在回族男女各有自择权,由于各兄弟民族男女青年之间一起工作、劳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各不同的民族习惯,而建立感情,自由恋爱,因此,回族与异族通婚现象也有所存在,但须具备前提条件,外族男女都须人乡随俗,无条件地信仰伊斯教并遵守回族习俗生活。
 

       回族男女青年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一旦有爱情,可以坦率告知父母,父母不仅不会反对和干涉,而且还会帮助结合,随即男方家长托请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辈或阿訇为媒,向对方家长求亲撮合:除不务正业的流浪子外,一般是一说便成。若对方应允亲事后,便选择吉日(一般选主麻日星期五)约定在某一星期五订婚结成亲家。
 

       订婚仪式是男方准备各种礼品,即槟榔五千个左右,面条一千斤聘礼金(一万元左右),手镯一对、蛋糕、糖糕等民族食品。男主家长须请长辈或要戚朋友欢送礼品至女家订亲,当来到女家厅堂中,姑娘须在家等候,热情接待客人,然后亲自接受礼品。从此开始,男女之间彼此情愿终生结为伴侣,永不变心。 婚礼仪式一般于“主麻日”举行,时间一般定为三天。婚礼与当地汉人婚礼一样男方比女方隆重。婚礼第一天,男女双方须“大小净”(全身沐浴),更换新装,以示洁净,然后,村里男女青年朋友设宴邀请新郎、新娘去做客(男的朋友邀请新郎、女的朋友邀请新娘);是晚,新郎、新娘在各自家中设宴请客,四面八方的青年朋友,兴高采烈地前来参加喜宴。
 

       主人应恭恭敬敬地接待来宾,请客筵席排列成双,以示新婚成双成对,前来参加喜宴的青年朋友载歌载舞,女方多唱民歌、念清真教德等一直闹到半夜才各自离去。 婚礼第二天,女方家里设宴邀请村里的阿訇及亲邻朋友,前来参加喜宴的亲邻朋友一般像当地汉人婚俗一样都要给红包,多少随意。姑娘出嫁之前,也备办嫁妆,同时还须预先准备好给婆家妇女长辈和直系亲家人每人一双鞋,以便在相互见面时奉送。意是希望受婆家诸人爱护体贴,亲却相待。是晚,姑娘应“大净”更换新装,以示姑娘洁净。
 

       婚礼第三天,婚礼当日凌晨,男方家设宴请客,然后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此日,村里亲朋邻居都前来观看,由新郎分送槟榔给来客。举行婚礼前,由新郎家邀请青年男女朋友前往新娘家迎亲。姑娘离家门时,应放声哭或默默流泪,意是不能留在家中侍奉父母,也表示不忍离开父母兄弟,此即为“吉祥”。男方迎新娘到家中后,随即家里前往各清真寺邀请阿訇为之主持婚礼仪式(念尼卡哈)。这时亲友和邻居的男女老少都前来观看。 婚礼仪式:在男方大厅里,新婚夫妇戴礼帽(即男戴白帽、女戴盖头)双双坐着等阿訇证询。阿訇分别证询男女双方是否属守教规,真诚相爱,当获得双方真诚妥切地答复后,阿訇开始坐着“念经”(念尼卡哈),并郑重地向新婚夫妇祝福,向新郎抛送红枣、花生等食品,再由新郎分赠给围观人们。三亚回族的婚俗就是在这短促、简朴、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三)丧葬习俗三亚回族的丧葬习俗具有伊斯兰教色彩,且颇为浓厚和明显。伊斯兰教信徒都认为,每一个活人对于死者来说应有埋葬之责,要以葬之有礼。回族人去世称为“归真”,人死后称之为“埋体”。在临终之时,从卧房移至厅堂中,厅堂内外,绝对肃静。守侯在卧铺前的亲人家属,以适中之声提念“清真言”。
 

       人未断气,亲属不得放声哀哭。在亡者呼吸困难时,家里应到“清真寺”请阿訇来给亡者提念“清真言”或做忏悔(讨白),这是一种伊斯兰教习俗,意在家属希望亡者悔改后,求主饶恕其种种惩罚。 回民认为人亡后,是安然归真之土,其过程是:首先要给亡者暝其口目,顺其手足,年老者额须按设位,头北足南,仰卧以面稍偏于西,或头东足西,头稍高向西,意向麦加圣地。家里亲属应通知礼拜寺,借其公共木池,待木池取来就脱其衣服,移入木池,上覆盖白布移其于客堂中,对于亡者过分地嚎哭或跳脚拍胸叫喊,是含有怨恨的表示,因此,回族对此厉禁。
 

       人亡之后,一切事宜都要按照回族的礼节顺序来治丧;首先是家里亲属邀请阿訇、乡老及告诉亲戚朋友,近邻本族,丧主应在近亲中推举数位专司办理丧务之事宜。前来参加丧葬的亲邻朋友,都捐助(尼体)适当的钱,多少随意,来帮助料理一切司务。 至于戴孝之礼,据了解,三亚回族以前在丧事中,一段时间也有过戴孝服之举,但经阿訇教诲后大都革除此俗,因为,在伊斯兰教规上是禁止戴孝的。回族对于任何事务都不允许浪费,细推戴孝,仅为表示哀思,那并不算是真孝,而要孝者应是父母在世时,顺从父母,对老人要行孝敬,这才是真孝道。伊斯兰教也不允许向亡者行鞠躬礼或烧香,妇女更不用铺席跪伏回礼,否由对亡者不利,对本人有损信仰。
 

       亡者全身应洗净,这是回教丧礼中应遵行的条件之一。其过程是,由亲属邀请清真寺的阿訇来洗(男请男阿訇,女请女阿訇),先洗大、小净,后由上至下,先右后左,然后须发,通身均宜遍洗,最后用净布轻拭干,用的白布按教规包裹,一切办妥后,立即将亡者送到清真寺举行殡礼(即哲拿栽),前来参加殡礼的伊斯兰教徒,须有大、小净,其形式与礼拜大致相近,不过没有躬叩。殡礼后,随时可以出殡。前来参加送殡者都须静随亡者之后,面表悲色,倘有亲友对亡者木盒(愁架),互相扶抬者,此是送者之美德。家属丧主在半途理当辞谢妇女不宜送丧。孝子更不要跟着送丧大喊地哭,否则不是孝子。
 

       三亚回族亡后,一般都葬于海边沙滩的公共墓地上,无关荣辱,地土干者最好。埋葬时,须四周故用木椁隔土,以防崩卸,上面也用木板块覆盖,坑穴深浅,随地所宜,如埋葬妇女时,应在坑面上搭帐幕。孝子应先视坟坑,布置是否妥善,如有不满意之处,立可改正。然后由亲人将亡者抬出木盒安于墓坑,男用香料(或香水)细末铺洒坟坑,将亡者头北足南,面略偏西,解束露面与家属见最后一面。葬后家人请阿訇“念经”为亡者祈祷。
 

       三亚回族的丧仪之中有独自的优点:
   

       其一,凡是教徒死后,不论是君王与庶民,死后丧葬当天按举行的礼节,一律平等地立即送葬,毫无贵贱之分。
 

       其二,在坟里伊斯兰教不许另置贵重陪葬之物,所以,回族没有露棺暴尸等惨事。
 

       其三,对于教徒中,死后,除了善行“主圣”之道外,也不许可浪费、非礼之道,所以,在丧礼中没有举行任何摆设隆重的宴席、酒席等浪费习俗。

 


       此为三亚回族在丧葬中俭约之美德。 三亚回族,每天要恪守五次礼拜,向真主祈祷:“晨礼、响礼、哺礼、昏礼、宵礼”等五次。每逢星期五,所有信教徒都在清真寺作礼拜,可达二千多人。妇女都在各自家中坚持做礼拜祈祷。三亚回族忌食及提到跟猪有关的词语,自死后的动物不食,可食畜禽须经阿訇或本信教徒屠宰后方可食用。(本文来自: 世穆网)

责任编辑:鲁格亚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海南三亚 回族 历史

上一篇:腰刀:保安族的正史
下一篇:大通回族的“地下”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