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穆斯林
分享到:
2013-04-14 01:07:28 【来源:】 点击:

 马建福 (回族)
 

     在香港这个面积约一千一百平方公里,人口约六百八十万的特别行政区,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香港沿用1949年前的称呼,称穆斯林为“回教徒”)约二十一万人。拥有香港身份证,或者称为长期居民的穆斯林约八万人,其中香港华人穆斯林约三万九千人,南亚、东南亚(主要指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尼)和中东诸国穆斯林约四万一千人;其余十三万人,主要包括来自印尼和菲律宾等国的女佣约十万人,以及来自非洲诸国暂居香港的生意人约三万人。

 

      据相关史料记载,最早来港的穆斯林并非华人,而是被英国殖民的印度、巴基斯坦穆斯林。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英国人开始拥入香港。十九世纪后半叶,香港逐渐成为世界各地人口大量流动与各种商品集散之地。到处插旗的英国人在占据香港之后,并没有足够的人员来管理,习惯了“以夷制夷”的英国政府则大量招募印巴人来香港代治。这些印巴人有些入编军队,有些被安置于行政机关,在国家机器的各个部门都安置了象征性的管理人员。这些印巴人中有大量的穆斯林,于是香港就开始有了穆斯林。早期印巴穆斯林来港,多在些利街一带居住,因此有了香港最早,当时称为“摩罗街回教礼拜堂”的清真寺。也就在这个时候,移民之门的按钮被启动了。随着与外界的交流日益增加,特别是经济方面的互惠互利,世界各地的人,包括穆斯林,带着掘金的梦想来到香港。

 

      后来更多印度穆斯林以军人、家属或商人身份来港定居,主要分布在港岛中环、上环和新界尖沙咀一带。他们较完整地沿袭了穆斯林的生活传统,凡有穆斯林定居之处,必然修建宗教活动场所,供每日五次礼拜和日常宗教活动之用。对这些宗教场所以“清真寺”来命名,也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的。早期印巴人用阿拉伯语“麦斯吉德”、“哲玛尔提(寺坊)”或英文的“Mosque”来命名和称呼集体礼拜的场所,翻译为中文则是“回教堂”。1945年,“回教堂”改为“清真礼拜堂”,这个命名今天在些利街清真寺的门匾上依然清晰可辨。

 

      华人穆斯林最初来港具体时间没有详细的历史记载。《香港中华回教博爱社社刊》(纪念特刊)中提到,来港华人穆斯林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当时有云南穆斯林贩运茶叶来港,在香港上环、中环一带营生。早期来港的华人穆斯林多以挑工、做买卖的方式,游走在广州、香港、澳门之间。也有的零星定居在湾仔、铜锣湾一带港口、码头、火车站附近的窝棚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当时华人穆斯林在港尚未形成社区,与印巴穆斯林一起共享清真寺。华人穆斯林大量入港,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


      些利街上的“摩罗庙”


       走过些利街,在路边竖立的路牌上写着“摩罗庙街”,下面的英文翻译是“Mosque Street”,如果现在重新翻译回来,就是“回教堂街”、“礼拜寺街”或者“清真寺街”。南亚穆斯林最初来港,为延续自己的生活习俗,在这里建了自己的礼拜殿。“摩罗”这个词是包含着一些贬义的。当时南亚各族群受命来港,当地港人见他们头缠长巾,留有长髯,与华人大相径庭,且在街道上办理各种差事,于是就有了“摩罗差”这样的污名。“摩罗”一词最早多指印度的锡克教信徒。因为对异域文化的陌生,香港人见了印度差人,不管他们信仰什么,统统称为“摩罗差”。于是这锡克教信徒的称呼转移到印巴穆斯林身上,又延伸到他们的礼拜寺,就有了 “摩罗庙”这个名字,即些利街清真寺。

 

      摩罗街(有些人称“猫街”)是香港一个古董买卖的市场街。摩罗街位置在皇后大道西与荷李活道之间,被乐古道分为摩罗上街和摩罗下街,摩罗上街的东面连接楼梯街。摩罗街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已经是一个商贾云集,各种货品流通的市场。

 

     沿着亚洲最长的室外电梯上去,两边的各种小店、老建筑也随着电梯的上行而慢慢下移。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左边有座历经百年沧桑的清真寺隐秘在这半山腰。如果不仔细看门牌,谁知道这个被称为“摩罗庙”的,就是香港最古老的清真寺——始建于1849年的“香港回教礼拜总堂”。

 

      推开虚掩的铁门,沿着石台阶走上去,看到一个石墙小院。走进院子,几间老房子一字排开,几扇门显然已经有了岁月,多年前可能被蚂蚁安家,后来又经历阳光的炙烤和雨水的冲刷,上面生了厚厚一层铜锈。往里面走几步,看到一般家庭的布置所需,厨房、浴室、卫生间。如果不抬头仰望对面高高耸立的宣礼塔,定会以为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居民小院。

 

     宣礼塔是由三层建筑组成的二十米高的阁楼,顶端是一个极具伊斯兰建筑特色的圆形拱顶,尖端处有一个月牙和一颗星星。宣礼塔后面是长方形礼拜大殿。据清真寺的伊玛目讲,该大殿长约七十米,宽四十米,可容纳一千多人礼拜。大殿前后用围墙分开,前面与门厅、宣礼塔组成一个整体。后面是大殿的主体,西面墙上两边对称摆放着时钟和各种宗教书籍,南北两面墙上开着相互对称的窗户,地面上有顺序地铺着礼拜毯,整个大殿干净整洁、朴素淡雅。宣礼塔、大殿内外都刷成绿色,继承了沙漠绿洲中的阿拉伯人对生命与和平的向往。

 

     大殿外侧东北角是一个水房,供前来礼拜的穆斯林洗浴之用。东面还有一栋年久失修的平顶楼,是伊玛目及工作人员的居所。

 

      从大殿出来,眼尖的人一定会看到门厅左边拱形墙上的那个记载大殿历史的铁牌子。牌子顶端用阿文写着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下面用英文记载了该大殿整建、修葺时出资贡献者的名字,上面记载着“该大殿始建于1849年,重建于1905年,出资者是来自印度孟买的艾萨克·埃利亚斯哈吉”。为什么是印度人出资,怎么把清真寺建在半山腰上,这些问题的答案还得从历史长河中去打捞。

 

      最初来港的印巴穆斯林多是每天坚守五次礼拜的虔诚信徒,驻守之地就在些利街附近。下班之后,习惯做点小生意的印巴穆斯林聚在一起论长道短、以物易物。时日久了,就有了规模逐渐扩大到整个街道的巴扎(市场)。他们既在此做买卖,又在此集中礼拜。每到礼拜时,整个街道都站满了人。香港本土人不明白这些人究竟在干什么。那时没有现在这样便利的食品袋,常常有人提着几串腊肉沿街走过。有时腊肉碰到穆斯林身上便会引起事端,双方不免发生一些冲突。1849年,“摩罗差”们经过集体商议,向殖民政府提出划拨土地的申请,并开始了筹建清真寺的前期工作。为了缓解民族矛盾,殖民政府就在当时很不起眼的半山顶上划出一片不毛之地给他们建清真寺,并于1850年9月2日与他们签订“信托契约”,将此地租给他们,租期为九百九十九年。从此,这里的穆斯林有了自己的礼拜场所。早期称为“摩罗庙”,是香港人对这些外来者的理解;后来被称为“穆罕默德清真寺”,可能是沿用捐资者的名字,也可能是以先知穆罕默德的名字命名;再后来又改称“回教礼拜堂”。


     九龙清真寺


      来港旅行的内地回族朋友,在前往九龙公园观景的路上,闻听这里有座清真寺,大多都会临时改变主意,先去看看清真寺。这就是位于香港尖沙咀地铁旁边,与香港九龙公园毗邻的九龙清真寺。九龙清真寺是香港伊斯兰文化的中心,从占地面积和建筑风格来看,它无疑是香港伊斯兰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从尖沙咀地铁口出来,就可以看到九龙清真寺白色大理石砌成的有着球形拱顶的大殿和四角高高耸立的宣礼塔。站在寺门前的台阶下抬头看去,一楼檐部有阿拉伯文书法“清真寺”几个苍劲刚健的大字,两边窗户上部为圆拱形结构,整个建筑传递着来自伊斯兰世界的古典神韵。

 

     在英国割取九龙半岛之后,派大量印度士兵在此驻守。印度士兵中的穆斯林向殖民当局提出申请,想要建一个举行日常宗教活动的场所。1890年,政府同意在柯士甸道和弥敦道交界处提供临时场所;到1896年,在尖沙咀建起了九龙清真寺,在时间上仅晚于些利街清真寺。据史料记载,最初修建的清真寺是沿用印度伊斯兰建筑风格,主要出资人是印度士兵和军官。当时来清真寺礼拜的不仅仅有士兵,还有周围的警察、海军、监狱警卫、船厂警卫、管理员、银行职员等。他们共同为该清真寺的兴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不仅如此,在有了清真寺的基础上,他们还成立了伊斯兰国际信托组织,伊斯兰文化也慢慢在香港开始传播。

 

      经历大半个世纪的风雨洗刷之后,九龙清真寺的原貌不再,内部多处有损毁现象,几经修缮。1976年,香港政府在尖沙咀清真寺旁边修建地铁,使清真寺本身就简陋的建筑处于危险境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政府批准了重建的计划。1978年,新建九龙清真寺的项目破土动工,历时六年,直到1984年才竣工。新建的九龙清真寺占地面积一千五百多平方米,耗资近三千万港币。清真寺为三层楼,第一层中间为大殿,两边设有办公室、图书室、会议室和研读中心。平日,大殿中间摆放桌椅板凳,面向社会开放,为专题演讲等活动所用。遇到周五或重大节庆,则挪开桌椅供礼拜所用。第二层设有教室,专供穆斯林儿童及青少年学习宗教知识。第三层整个是礼拜大殿,从中间分开,左边男子礼拜殿比较宽大,而右侧供女子礼拜的房间较小。

 

      在九龙清真寺旁边,步行五分钟有一栋大楼,名为“重庆大厦”。来自不同国家,尤其非洲和南亚一代的小商贩云集于此,其中穆斯林占一定的比例。他们把大量中国生产的衣服和电子产品,经此中转运到非洲诸国或者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平日到礼拜时间,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生意前往九龙清真寺做礼拜。每到周五聚礼,九龙清真寺则是人满为患。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种族和民族的穆斯林,在金钱和利益至上的香港,守住这块净土而不至于随波逐流。

 

      在外地穆斯林看来,香港这个繁华的金融都市、世界贸易港口有一座清真寺的确难能可贵,能够在这里了解一下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族、民族穆斯林的风貌;而对于非穆斯林来说,香港这一中西文化交融之所是了解伊斯兰文化的一个很好的窗口。香港伊斯兰联会还利用这个平台举办伊斯兰知识学习班,用英语和粤语两种语言,向游客和有兴趣了解伊斯兰教的香港居民传递文化与社会视野中的伊斯兰。


 

      赤柱清真寺


 

      香港的第三座清真寺是位于赤柱半岛的赤柱清真寺,它建于1936年,是香港清真寺中最为与众不同的一座。赤柱半岛地处香港南区,岛内有些沧桑的感觉,如果没有热爱游泳和喜欢旅游的游客光顾,也许早就荒废了。

 

      赤柱这个地方,在历史上,借用古书说法,是兵家必争之地,进可攻,退可守。因为这里偏僻安静,远离民巷,政府就在这里建了一座监狱。狱卒多是被招募来的印巴人,包括许多穆斯林,于是又建起了这座风格独特的清真寺。该寺因监狱废弃、职员离开而一度废弃,后来应周围穆斯林的要求重新启用,同时也成为浅水湾一带的旅游观光之所。

 

      如今,当年那些在监狱工作的印巴穆斯林,有些可能因为对乡土的眷恋而迁回故土,有些为了生活便利而内迁港岛,所剩穆斯林寥寥无几。清真寺自然就失去了它的功能,于是就有好事者提出拆迁而发展房地产。还好,这一提议并没有被政府通过,赤柱清真寺仍然屹立在那里,等待新时机的出现。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香港 穆斯林

上一篇:一刀割成男子汉!”印尼穆斯林儿童割礼记实(组图)
下一篇:海南回族的来源与与语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