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埭丁氏回族
分享到:
2013-01-09 23:30:51 【来源:】 点击:

     陈埭在晋江下游南岸沿江地带,五代时期陈洪进在滨江筑埭,故称“陈埭”(又名陈江),居民都姓“丁”。
 

  据族谱资料记载:始祖节斋公讳谨,字慎思,世居洛阳,节斋公因货贾而卜居泉州南隅文山里。元代社会经济发展,子孙也相继繁荣。至明初四世祖丁善(字彦仁,号仁庵),倜傥有大志,植业于泉州南门外陈江,并建宗祠,因而迁马。

 

  陈埭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据十世丁衍夏在《祖教说》中记载:“殓不重衣,殡不以木,葬不过三日……祀不设主,祭不列品。为会期,日西,相率西文以拜天。岁月一斋,晨昏见星而食,竟日则枵腹……牲杀必自其屠而后食,肉食不以豚。”到十一世祖丁启?在朝廷为官时,有一天,皇帝设宴遍请文武百官,席间出有“豚肉”,启?端坐不动筷,皇帝见了问是什么原因,启?答道:“《祖教说》‘肉食不以豚’,如今吃则背祖,不吃则欺君,真是为难之至。”皇帝感到丁启?坦诚,特赐陈埭丁氏改变此俗,于是陈埭丁氏从此改食豚肉。

 

  陈埭丁氏祠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第四世丁善主董其事,第五世诚斋等主持修建。至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丁日近继续修建,拓祠地周围七十余丈,前避庭院,后为寝室。丁日近“斥俸金八百余两,不召宗人一分钱”,对宗祠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到了清代,陈埭丁氏祠堂又先后进行了五次重修。

 

  陈埭丁氏祠堂,建筑规模宏大,呈十分工整的“回”字形,显示着回族文化特色。祠堂外口宽21米,深36米,占地面积达756平方米。采用三开间两护厝的形式:正中正厅是三开间,左右两个边门,砖石木结构。拱斗、锁筒、吊筒都精雕细刻,装饰花卉和禽兽,采用粉金油漆,辉煌壮观。两边护厝不设大门,偏中侧设一四方形石花窗,屋顶翘脊,铺瓦盖筒,形成独一无二的建筑艺术。陈埭丁氏祠堂,既有汉族文化的外观,又有回族文化的内涵,是汉、回文化互相融合的象征。

 

  陈埭回族是元代末年,从泉州城内文里山避居陈埭的。丁氏集中住在陈埭七个自然村,与汉族杂居在一起,他们世代与汉族通婚,可以是全然汉化了。

 

  陈埭回族在明代永历年间开始营建宗祠,祭祀祖先时,设立“祠堂三大祭、一小祭”,举行祭祖的规仪,各位先祖生卒之日,都有祭祀。

 

  十世丁衍夏在《祖教说》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也发生不断的变化,如“祀设主矣”,“祭列品矣”……他们的祭祀形式也开始汉化了。不过他们仍保留着一些伊斯兰教的习俗成分,如春、冬各备羊一只,羊首分与主祭者等等。到了康熙三十八年,丁清在《祭仪纪言》中写道:“礼明则分定,则亲亲长长之义,于是手推斯举也。纵不敢云纯备,而敬祖睦族之意,亦不可少伸万一。”从宗庙祭祀形式的改变,也可以体现出汉、回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陈埭丁氏回民,与当地的汉人一样,都是人多地少。他们不得不弃农从商,或者是半农半商,或者是半工半商,以求在封建压迫和民歧视的情况下,求得生存和发展。据1983年统计:聚居陈埭镇的江头、溪边、崖兜、坪头、西坂、四境、花厅口七个自然村的丁姓族裔,达16000多人,散居外地的尚有13000多人,旅居港、澳、台和东南亚的族裔,也在万人之上。因此,它是研究泉州回族史、宗教史和海外交通史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作者:沈玉水

 

责任编辑:西宁的表情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上一篇:日本穆斯林社会在悄然兴起
下一篇:陈埭丁氏回族汉化的研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