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海南回族古籍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分享到:
2013-03-12 23:33:51 【来源:】 点击:

 

    二、海南回族古籍的历史文化价值
 

    每个民族的古籍,它必然反映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海南回族的古籍,反映的自然是海南回族的历史文化。由于“少数民族古籍,包括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天文、历算、地理、医药、美术、生产技术等,范围广、种类多”②,所以在此我们仅从历史来源、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语言的研究和意义三个方面来展示一下海南回族古籍的历史文化价值。
 

    1.历史来源
 

    关于海南回族的历史来源,国内外的学者基本上都有这样的三点共识:(1)波斯和阿拉伯为主的外籍穆斯林;(2)信奉伊斯兰教的越南占城居民—占族;(3)大陆回族及其后裔。众多的海南回族古籍都支持这三个观点。
 

    在口碑古籍中,关于回族先民入居海南岛的传说最多。“我们的祖先原是阿拔斯哈里时代的一个渔民部落,因国家内乱,生活十分困苦,而移居到一个称为安南的地方,后因发生一次瘟疫,死了很多人,所以他们离开了那个地方,出海寻找良地,不幸遇到台风,飘散到海南岛”③;“我们祖先原是‘西域人’(阿拉伯后裔),唐朝时,由于大食内乱,移居占城,宋元间又在占城以海外捕鱼为生,因台风所逼,船只漂泊至海南岛滨海各地,主要是崖州、万州、儋州。住在崖州的六盘、西岛、大蛋、回辉里,后来全部迁移聚集在三亚街回辉里(现回新村)居住,距今约有七、八百年的历史”④;“(我们)祖先最早居住在马来西亚,后来漂泊到了越南南部,从事渔业。一次遇到台风,有几只船被吹到海南岛崖县海岸,其中一只船翻了,一只漂到今田独海面,一只漂到三亚海面,一只漂到崖城海面。在田独的那部分人被当地人赶走,后来去儋州定居;在三亚的看到当地环境好,就住下来了;在崖城的那部分人不久也迁来三亚一起住下。”⑤另外还有不少传说,主要讲述其先民到海南岛后,在岛内的迁徙情况,在此不录了。
 

    在汉文古籍和外文古籍中,反映海南回族来源的观点基本相同,有些可以印证口碑古籍的相关传说。“儋州言,占城国人蒲逻遏率其族百余众内附,言为交州所逼……宋端拱元年广州又言,占城夷人忽宜族三百一人来附”⑥;“番,俗本占城人,宋元间因乱,挈家驾舟而来,散泊海岸,谓之番村、番浦。今编入所三亚里,皆其种类也”⑦;“冯若芳每年劫取波斯船二三艘,取物为己货,掠人为奴婢”⑧;“唐振州民陈武振者,家累万金,为海中大豪,犀象、玳瑁,仓库数百。先是西域贾船,漂溺至者,因而有焉”⑨;“至元初,附马唆都右丞,征占城时,纳其国入降,并其父母发海口浦,安置立营籍为南番兵”⑩。大陆回族先民迁入海南岛,在有关家谱中都有记载,据《南海甘蕉蒲氏家谱》所记:蒲氏在广东的后人有八房,其中三世伯的莪蔓房往海南岛贸易,迁居海南岛儋县,其后人大部分就地汉化、黎化,一部分人迁往三亚羊栏。《海氏家谱》也较详尽地记述明代回族政治家海瑞家族的源流:海氏始祖海俅,原居于福建,南宋时迁至广东番禹,其曾孙四世祖海逊之,在明朝开国之初任广州卫指挥,五世祖海答儿于明洪武七年从军入琼,落籍琼山左所,成为海南海氏家族的始祖。外文古籍基本都引用汉文古籍的观点,有些是辑录回族的各种有关传说,如“海南岛为中国南方门户。宋元时期,阿拉伯商人有移居此岛,其中蒲姓者不甚少”○11;“据他们说,他们的祖先在唐朝从西域(新疆)迁到中原地区,并在那里发展下来。据另一说,他们从广东移居到海南岛,在宋朝就已经开始了;另有一说,在四百年前,他们为前往安南,中途在海南岛靠岸”○12。在人体特征上,也支持古籍的有关记载。史图博1931年的调查认为,羊栏回族人体特征有两种类型:阿拉伯人类型,面小而有细长钩形鼻子,胡须向上卷曲;中原人类型,扁鼻子,中低鼻梁,颧骨隆起比较突出,胡须垂直○13。忽那将爱1942年对羊栏回族个体测量得出这样的结论:羊栏回族身材较高,高鼻;头型上部较狭,下部较宽,近似中南半岛的土著○14。在文物古籍中,伊斯兰墓群墓碑的发现,更证明了早在唐代,海南岛就已成为回族先民波斯人、阿拉伯人商船停靠和居住的地方。
 

     从以上古籍看,大部分的海南回族先民,都是经过千辛万苦、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才来到海南岛的。为此,我们认为现今居于羊栏镇的回族,其先民既有外籍穆斯林,也有大陆穆斯林,但主体上主要还是来自占城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居民。这个除了宗教意义上的文化承继性外,我们还能从其他方面(如语言、人体特征等)上感受到,他们与历史上曾在越南中部靠南的占城地区建立过国家的占族,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
 

    2.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海南岛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海南岛成为东南亚通往中国大陆的海上交通中继站。因此,自古以来这里便是东南亚文化的交汇、碰撞和融合之地。
 

    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后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7世纪中叶传入我国,此时正值中国盛唐时期。海南岛南部发现的伊斯兰墓群,据研究,其年代早期墓的上限为唐代,晚期墓下限可至元代○15。这说明在唐代,伊斯兰教已随着古墓的主人传入了海南岛。
海南回族早期在海南岛的分布比较广,海口、三亚、儋州、万宁、陵水、乐东等地均有分布。据古籍的记载,上述地区都带有与回族有关的“番”或“蕃”字的地名。如海口有“番营”、“番民所”;三亚有“番邦”、“番浦”、“番坊港”;儋州、万宁有“番浦”、“番村”、“番神庙”;陵水有“番坡”、“番人塘”、“番人陂”;乐东有“番坊”、“番园村”、“番人井”、“番人田”等等。但是至今除三亚、儋州、万宁外,这些地区已没有回族居民居住。因而形成了现今海南回族聚居于三亚市羊栏镇回辉、回新两个自然村,以及部分散居在儋州市、万宁市等这样的分布格局和人文景观。

 

    那么上述地区的回族哪里去了呢?据年近80岁的回辉村回族老人李震光口述:“其先祖是逃亡的占城人,于宋元间从海上驾舟逃往儋、崖、万三州。今留居岛内的只有回辉村之回人仍信奉伊斯兰教,原儋、万之番民,早与当地汉人发生自然同化。儋、万回民后裔曾派人来我村访宗认祖,并曾向他们居住所在地政府申报为回族,因拿不出历史证据而得不到承认。○16”今陵水县英州镇的加卜村有31户蒲姓人家,后有17户蒲姓改为符姓,“据传,其一始祖有七兄弟,当他们从占城浮海渡琼经商时,因在海上遇风船翻,漂流于一小海岛之上,内有五兄弟暂住海岛上,捕鱼为生,一兄弟迁往崖城;一兄弟移居文昌。在崖城定居的五兄弟中,后因家业发展不平衡,富的富,贫的贫,穷的被财主逼债,内有一兄弟只身逃来英州区加卜村给财主打长工,财主给他娶了黎妻,生育后代……其二始祖原定居于三亚市落笔洞一带,后迁林旺区青田乡
 

    ……○17而今,加卜村蒲姓、符姓家庭,都自称是黎族,从落笔洞迁往青田乡的都全化为黎族。在有关的家谱中,如琼山的《海氏家谱》的后人全都化为汉族,《南海甘蕉蒲氏家谱》记载的儋州蒲氏,其后人也全为汉人和黎人。
 

     海南回族作为一个远离故土、落籍他乡、人数又不多、居住又分散的民族群体,其命运和发展趋势必然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被同化,要么是以顽强的内聚力继续保持其民族特性。三亚市羊栏的回族就是第二种情况的典型代表。羊栏回族之所以未被其他民族所同化,我们认为有以下4个原因:第一,群体聚居,自然形成村落,其他未被同化的回族及其后裔纷纷迁入回辉、回新两村,使羊栏成为近代以来海南唯一的回族聚居地,外族人入居较为困难。若入居,入居者必须入乡随俗,改信伊斯兰教;第二,三亚是个语言较为复杂的地方。汉语有海南话、军话、儋州话、迈话、广州话,少数民族语有黎语、苗语、回辉话,各语言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包容,尚未出现一种占有优势、有较大势力的语言集团,这使回辉话得于保留,成为海南回族联络感情、交流感情的共同语,从而增强凝聚力;第三,历史上三亚地区除封建官府外,汉、黎、苗、回等族人民的经济能量、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处于一个平行线上,在某些方面回族还稍微超过其它民族,所以他们之间只有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不存在“谁吃掉谁”或“被吃掉”的问题;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回族有共同的宗教。伊斯兰教是海南回族的精神支柱,“穆斯林皆兄弟”,使回族人民内部更加团结。清朝乾隆年间曾发生一起轰动一时的“携带经书案”就是因为羊栏回族海富润赴大陆学经传经而引起的○18,而近现代赴麦加朝觐者,则几乎每年都有,可见伊斯兰教在海南回族心中的地位。基于以上原因,尽管海南回族的周围有人口众多的汉族、黎族,但都未能给他们造成大的影响。不仅如此,海南回族还以顽强的生命力同化一些黎族、汉族。“羊栏回族跟历史上海南回族之间存有承继关系,她是整个海南回族来源的缩影,其来源亦由多源成分组成,即由以占城为主体,包括其他外籍穆斯林及大陆回族移民的后裔共同组成;历史进程中,亦不排除吸收有若干当地的汉族与黎族。”○19另据李震光老人口述:“我们的回辉村之回民,过去都不大与汉、黎人通婚,但自日寇侵琼后,由于各民族间同居一地,交往日增,才有个别黎、汉女子嫁给回族男青年。当她们来番村后,都要加入伊斯兰教,并受教规约束。○20”
 

     由此可见,海南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是双向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共同规律。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海南 回族 古籍

上一篇:海南回族教育今昔谈
下一篇:庄景辉谈陈埭丁氏宗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