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斯兰文化节约理念及当代意义
分享到:
2013-06-28 21:38:45 【来源:】 点击:


 

 

    二是节约而不吝啬,提倡适度。伊斯兰教是一种积极人世的宗教,主张“两世兼顾”,既要求穆斯林考虑现世,更要求穆斯林着眼于将来,安分守中,两世幸福。在消费观上,伊斯兰教不抵制消费,但坚决反对浪费,认为浪费违反真主的意志,同时,认为浪费和吝啬都是不可取的行为。“吝惜真主所赐的恩惠的人,绝不要认为他们的吝惜,对于他们是有益的,其实,那对他们是有害的;复活日,他们所吝惜的[财产],要像一个项圈一样,套在他们的颈项上。天地间的遗产,只是真主的。”(3:180)伊斯兰教既反对奢侈,也不提倡过分节俭和吝啬,过分节俭和吝啬,也是一种罪恶,同样是可怕的行为。伊斯兰教憎恶不为主道而奉献的吝啬之徒。“主道”包括兴建清真寺、宣扬伊斯兰教、兴办学校、赈济贫民等公益事业。“你们这等人啊!有人劝你们为主道而费用,你们中却有吝啬的。吝啬的人自受吝啬之害。”(47:38)“他们用钱的时候,既不挥霍,也不吝啬,谨守中道”(25:67);“中道”即适度,反对过度,保持勤俭。

 

    三是节俭而不挥霍,提倡扶危济贫。伊斯兰教提倡节约而不吝啬,反对挥霍无度的行为,认为:“挥霍者确是恶魔的朋友,恶魔原是辜负主恩的。”(17:27)伊斯兰教提倡节约的同时,提倡乐善好施,反对聚敛财富,为富不仁,号召穆斯林慷慨解囊,将物质周济给贫民和需要帮助的人。这是节约的最高境界。“你应当借真主赏赐你的财富而营谋后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却你在今世的定分。你当以善待人,像真主以善待你一样。”(28:77)“当孝敬父母,当优待亲戚,当怜恤孤儿,当救济贫民,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当款待旅客,当宽待奴仆。”(4:36)“你应当把亲戚、贫民、旅客所应得的周济分给他们,你不要挥霍。”(17:26)伊斯兰教认为施舍救济是一种道德的正义之举。《古兰经》说:“你们把自己的脸转向东方和西方,都不是正义。正义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神,信天经,信先知,并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这等人,确是忠贞的;这等人,确是敬畏的。”(2:177)伊斯兰教所提倡的节约而周济穷人的理念与阿拉伯人的经济利益和道德标准有着密切关系。麦加古莱氏人善于经商,他们发展了公元5世纪末哈希姆与南北各国缔结的“双边商务协定”与“安全契约”,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商务协定与安全契约不仅为麦加古莱氏人的商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还为伊斯兰教的传布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是,商业的发展、商业大贵族的出现使得贫富分化极其明显,阶级斗争日益激化,贫苦人迫切盼望改变自己的地位。要联合团结贫困人,布施救济既对统一阿拉伯半岛有利,也对伊斯兰教的广泛传布有利。布施救济行为是符合当时阿拉伯人所奉行的“豪侠仗义”的道德标准。豪侠是勇敢、慷慨的意思,仗义是宰牲待客、济困扶贫的意思。豪侠仗义被阿拉伯游牧部落认为是道德的最高标准,这一道德行为也被穆罕默德认为是嘉言懿行而推广。因此,这一道德行为在伊斯兰教创立初期便成为衡量穆斯林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中国 伊斯兰 文化

上一篇:我国伊斯兰教界学术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
下一篇:对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的最新调查与思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