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河畔回族人
分享到:
2013-11-04 12:28:24 【来源:】 点击:
人们都知道青海的版图酷似一只玉兔,而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拥有着“八宝”之地、“天境祁连”等诸多美誉的祁连县,就是这只兔子紧贴脊背的两只耳朵。浩浩雪峰、莽莽苍原,造就了河西走廊的绿洲...

人们都知道青海的版图酷似一只玉兔,而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拥有着“八宝”之地、“天境祁连”等诸多美誉的祁连县,就是这只兔子紧贴脊背的两只耳朵。浩浩雪峰、莽莽苍原,造就了河西走廊的绿洲文明和内涵丰富的祁连山文化。有两条河流养育着她,一条是黑河,一条是八宝河。这两条河劈山飞谷流到县城以西的八宝镇宝瓶河后又亲密地汇为一脉,形成了逶迤千里的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曲折绵延八百六十公里的黑河大峡谷又为这美丽的草原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使其充满了神奇和诱惑。

祁连县是青海省原生态环境保护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境内山川纵横、森林茂密、资源丰富、雨水充沛、自然景观俊秀。全县总面积近一万六千平方公里,有四个乡、三个镇、四十四个行政村,生活着汉、藏、蒙古、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十五个民族,总人口五万多人,回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

祁连县回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大同、门源等地的回族为谋生计陆续进入祁连县内八宝地区。1912年,以聂、冶等姓氏为主的十八户回族迁徙居住到现在的八宝镇上庄村(当时称二寺滩)。1919年,八宝地区的回族已有三十七户一百五十余人。居住在这里的回族以狩猎、采集草药、垦荒种田为业。1949年,全县的回族人口有三百六十户、一千四百多人,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五。

祁连县回族人生活中的伊斯兰宗教色彩很浓厚。回族人家院落清洁整齐,大部分人家以北房为主,厨房一般设在角房里,室内清雅美观,令人心情舒畅。有的人家屋内墙上挂着各种各样的阿文书法,表现了回族儿女对艺术的向往和追求。每逢重大节日或青年人结婚,房子里面免不了还要贴上几张山水画,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汉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互融合的迹象。

位于祁连县八宝镇上庄村的上庄清真大寺是祁连县最大的清真寺。寺院坐西向东呈凸字形,殿宇建筑雕刻精美、庄严肃穆,墙壁素洁淡雅,用阿拉伯艺术字体和几何线条图案装饰。大门口两侧建有对称的唤醒楼,楼顶有铜质月牙形标志。整座建筑融中国建筑特色与阿拉伯古老建筑风格为一体,气势恢弘,古朴典雅。该寺于1919年动工修建,翌年10月竣工,建筑面积为三千五百平方米。建寺的费用由八宝首富聂启凤负担百分之八十五,其余由教民筹集。大殿为古典式砖木结构,有直径一百一十厘米的前檐柱四根,正大梁八根,直径九十厘米横架梁二十四根。从钢梁撑托到殿脊约十米,从地基至堆花瓦约十一米。正面十二组木磊堆绣托云塔高十二米,层数为十三层,屋顶阴阳瓦,斗篷衬檐,甚为壮观。大殿正门十二扇,雕有桂花套八宝花纹,两侧墙壁以水磨青砖镶边,山门顶端八角宣礼塔高约九米。大殿前走道全用三色石子铺成花卉图案。南北厢房各五间。当时聘西宁马福生为掌尺木匠,从桌儿山等处伐运松木五百六十余棵。大寺建成后,聘请门源阿訇高登云为首任教长。

1958年,上庄清真大寺关闭,1962年重新开放。1966年,上庄清真大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1980年,由信教群众集资近万元在八宝乡(今八宝镇)东村建成土木结构大殿一座、厢房六间、净房三间,总建筑面积五千三百多平方米,沿称上庄清真大寺。1984年,在祁连县委、县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祁连县财政拨出专款两万一千八百元,信教群众集资和外出募捐五万余元,在原址以砖木结构修葺、扩建,建筑面积达六千多平方米,其中大殿面积四百四十平方米。教长为马有才,时有满拉九人。上庄清真大寺成了广大穆斯林心中的一方净土,每逢主麻日及重大宗教节庆活动,周边清真寺的阿訇和穆斯林群众都在这里诵经祈福,场面宏大而壮观。

祁连县八宝镇、野牛沟乡、扎麻什乡、默勒镇等乡镇均建有清真寺,不仅方便了信教群众,也为当地多元民族宗教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坐落在祁连县城牛心山北麓红牡丹掌(馒头花掌)的上庄拱北(也称牛心山拱北),系先贤胡塞尼之后裔温麦莱(今伊拉克巴格达人氏)的墓地,距县城两公里。公元121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第一次率军西征,将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俄罗斯,建立了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当时,阿拉伯、波斯等国家的穆斯林贤者四十三人(温麦莱便是其中之一)随元军来到了东土中国,来到祁连地区传教的温麦莱无常后葬于牛心山下。

1919年,八宝地区的大户聂启凤在开工修建上庄清真大寺的同时,在位于牛心山下的红牡丹掌新建三间清厦卷棚圆顶“马脊梁”砖木结构拱北,瓦泥鳅脊,门栏窗棂精雕细刻,水磨砖围墙,青石铺地,雕有西番草花样,用柏木围成栅栏,进入大门便是杂石砌成的莲花状甬道。整座建筑造型新颖别致,庄严肃穆,同样融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一体。拱北在1920年与上庄清真大寺同期竣工。建成后,来拱北探访的人络绎不绝,成为祁连、门源、大通,乃至甘肃、新疆、宁夏等地穆斯林群众诵经礼拜活动的中心之一。

祁连县上庄拱北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相传有一年,从大通县来的五位穆斯林猎手到这里狩猎。他们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寻觅猎物,却一无所获。一天,他们来到红牡丹掌,在古松下搭一便棚,采来弯羊葱(野生草本植物,味似葱,叶稍扁而弯曲似弯羊角而得名)捏扁食(青海方言,饺子)。正要吃时,来了一位面目清秀,精神矍铄,身穿长衫,头戴白帽,手提铜壶,身旁跟着一条白里带黄哈巴狗的回族老人。双方互道赛俩目后,老人得知猎手们狩猎多日却一无所获。老人安慰了猎人,并与他们一同吃扁食。吃完饭临走时老人说道:“午后有三具埋体停在下面,烦劳几位来站者那则,请勿挪动原位,各具埋体就地安葬,我先走一步。至于狩猎,今天景气不佳,明晨几位请早起,往西走至刺疙瘩根(山崖脚下)有一群鹿,尽可去围猎,但切记其中有备鞍痕迹的最大的三只鹿不可猎取,余者择其而猎。万不要在此多留,望速归。”老人说完,疾走如飞,须臾不见。众猎手半信半疑,按时赶到老者所指的地方时,果然有三具埋体,一律着长衫戴白帽,头均朝北面西。更为诧异的是前来邀请的老人也殁在中间。老人提的铜壶紧挨在他的身旁,面容服饰分毫不差。小狗躺在老人脚旁。抓水(净身)时,在老人牙缝中还残留有弯羊葱的叶子。五位猎人按其停放位置安葬,垒石堆为标记。第二天早晨,按老人所指的方向前去打猎,果然满载而归,于是五位猎人按老人所说没有久留,连夜回家了。从此以后,在这一带常有被强盗劫杀的行人得到穿白衣老人相救的传说。众穆斯林有感先贤大德,从各处前来拱北上坟作祈祷。拱北规模由当初石头砌砖房不断扩大,直到现在的规模。

祁连县是青海的北大门,也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一个重要连接点。从汉代发端的人文轨迹中依稀辨得,这里多民族交融、多宗教传播的多元化人文历史深厚,形成了以“唐蕃古道”、“阿柔部落”、“蒙古六旗”、“回族拱北”为代表的多元文化积淀。

祁连县古为羌地,从汉代开始历属西平郡、西海郡、西宁州、西宁卫、大通卫。作为丝绸之路的附道,早在汉代,河湟流域至河西走廊的通道就被打开,而祁连山成为河湟通往河西走廊最重要的关隘和屏障,在军事、经济、商贸和文化交流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历史上,祁连境内曾有羌、匈奴、党项、吐谷浑、吐蕃、蒙古、裕固、哈萨克等民族族群定居,而遗留下来的相关军事、政治、宗教及经济等方面的口传及实物遗迹非常丰富;加之历史上沟通中西方的重要交通要道贯穿于此,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军事文化与商贸文化等交相辉映,使祁连县的地域文化有了深厚的积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祁连地区文化的包容性,也体现出了整个青藏高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的特征。

祁连县野牛沟、阿柔、央隆等牧业乡镇的一些回族群众不仅讲汉语、说青海方言,也能讲一口流利的藏语与当地藏族同胞进行交流。居住在祁连县藏区的回族人生活中融入了许多藏族人的生活习俗。他们不仅会讲藏语,而且擅长骑马打猎、下口子捉狼,也能围窝子搭帐篷,在打酥油、做酸奶、拌糌粑、捻毛线、织帐布等方面也毫不逊色。日常生活的一日三餐中早饭、晌饭喜食糌粑、豆玛和酥油奶茶,晚饭以面片、面条为主。在传统的民族饮食文化中,他们以“清真餐饮占据中华美食半壁江山”的优势,总是引领着一个区域民族饮食文化的主流。如今,在祁连县藏区,不少藏族群众在藏历新年或婚庆喜宴中也开始做馓子、炸油香、做点心了,回族喜宴中不可或缺的肉包子、糖包子、八宝饭等也搬上了藏族同胞的喜宴、餐桌。祁连县藏区的回族群众在每年的牧民运动会、乡村赛马会上积极参与,在赛马、射箭、摔跤等比赛项目中奋力拼搏,一展身手,尽显回族男儿本色。尤其在传统民族体育竞技项目中,他们不但获得了全省乃至全国的骄人成绩,并且在走马、跑马及摔跤等体育项目中跨入了国家民族体育盛会的大典。

2010年秋天,在祁连县野牛沟乡大泉村,我见到了随达玉部落迁移到祁连县的马海林一家。马海林原本居住在青海省海晏县,1958年响应国家号召举家迁徙到野牛沟乡。他的妻子名叫法土玛,他们是地地道道的藏区回族人家。在与马海林相谈之时,来了几位藏族同胞,马海林立即起身道以“德茂”(藏语“您好”)互致问候,然后,马海林依然用藏语和他们说着什么,我就听不太懂了。

在祁连县有一部分服饰语言等方面与蒙古族相同,却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人们称他们为“托茂人”、 “托茂家”、“托茂公家”,他们亦自称为“托茂”、“托茂家”。 托茂人是中国蒙古族地区的一部分穆斯林,至于“托茂”之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地名说和部落说的可信度较高。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游牧于新疆天山东南部的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率部进入青海后,将所辖地分为左右两翼,海北地区当属其中。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册封顾实汗长子大延之后裔,其五子索诺木达什为该旗辅国公。因为“托勒”是蒙古语“兔子多”之意,加之其旗草场辽阔,人多势大,牲畜繁荣,他们认为部落头领是英勇无比的英雄,领导有方。所以“托茂”是“托勒”的转音,以此将该旗俗称为“托茂公”。这个称呼正如青海湖西岸布哈河一带的布哈公一样,与所在地地名有关。因为其部落(旗)俗称“托茂公”,故将所属旗民皆称为“托茂人”。

1958年10月,国家在青海省海晏县建二二一厂,征用土地二十万亩,将海晏县境内的四百户近两千人(其中托茂人三十余户约一百五十人,当时按蒙古族统计)迁往祁连县,几经调配,最后定居在今天的多隆、野牛沟和央隆乡(原海北州托勒牧场)。解放前,托茂人说蒙古语,住蒙古包和黑牛毛帐篷。冬季习惯穿较宽大的长袖皮袄,用色彩鲜艳的长布带束腰,戴狐皮帽,穿长筒马靴;夏季则着长短袍。男子多带黑、白色圆顶帽或呢绒礼帽;女子多梳小辫,辫套上缀有各种珊瑚、玛瑙、翡翠等装饰品,成年女子还戴盖头,这种奇特的服饰一看便知是托茂妇女。如今,托茂人语言上以汉语为主,青年一代不懂蒙古语的较为普遍。服饰已经从传统式样逐步向新颖、美观、实用、方便、高档的方向发展。人口普查时常按回族统计。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托茂人正常的宗教信仰与其他民族一样,得到了尊重和法律保护。著名学者丁明俊在《中国边缘穆斯林族群的人类学考察》中指出:“托茂人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祁连县、海晏县、湟中县,新疆的博湖县、焉耆县,人数较少,历经战乱和多次迁徙,居住极为分散,全国现在有两千余人。”其实这两千余托茂人中祁连县就占一半之多。目前,在祁连县托茂人居住的地方都修建了清真寺,群众可以在当地开展宗教活动。托茂人曾经为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社会发展历史,已经引起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的注意。

广袤的草原、巍巍的祁连山、古朴壮丽的大自然塑造了祁连各族人民宽厚、勤劳而又豪放的性格。这在祁连“花儿”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青海花儿作为高原上的一朵奇葩,有着独特的多元文化内涵,成为人们传递、交流感情的妙音。每年的“六月六花儿会”, 经过五百多年的民歌交融和发展变化,伴随着民间传统的庙会和朝山会等群体民俗祭祀文化活动,花儿会已从以祭拜神灵为主逐步演变为以自娱自乐为主的大型民间岁时节令文化活动。祁连县的回族喜欢唱花儿,汉族、撒拉族、东乡族、土族也喜欢花儿。这一闻名全国的民歌形式,在今天祁连山下这个多民族地区竞相绽放,吐露芬芳。每年的“六月六”,祁连县扎麻什乡都要在黑河河畔的郭米峡谷举办花儿演唱会,群情鼎沸的传统花儿会上,不论是回族、汉族,还是藏族群众, 人人可以登台献艺,纵情高歌。在藏族聚居区,人们把藏汉两种语言结合在一起唱,形成了双语并存的独特的花儿形式,比如“樱桃好吃树难栽/东扎德主三其团格(树根里生出个水来)/心儿里有是口难开/拉伊个乃那乔战哲尤果格(花儿里问候个你来)”。像争奇斗艳、百花盛开的园圃,花儿在不同地域、民族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彰显出了中华各世居民族的丰富精神和物质内涵。祁连山下的各族同胞在这里共同吮吸浓郁的文化乳汁,塑造淳朴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为祁连民族、民间文化的繁荣昌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八宝 河畔 回族

上一篇:兰州考赛勒清真寺
下一篇:澳大利亚最大的穆斯林学校面临关闭危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