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王国--沙特阿拉伯之谜
分享到:
2014-10-15 12:19:35 【来源:】 点击:
路透伦敦10月14日 - 温斯顿·丘吉尔1939年10月在电台广播中对听众称,“我无法为你们预测俄罗斯的行为,她就如谜中之谜一样不可解。”

这句话套在沙特阿拉伯身上也大体适用,在21世纪之初,她仍是全球最为神秘的国家之一。

对于这个王国统治者是如何达成政治、经济改革决议,以及外交政策和石油市场策略(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事情),人们的所知基本都一片空白。

外人欲探求沙特的长期政策事务以及如何做出决策,会受到极大的阻力。

这个王国的统治者有一套沟通策略,可以私下连通友善的记者、分析师和其他舆论领袖。

不过大多数时候,沙特的做法是关闭那些他们认为没有帮助的讨论和猜测,而不是传递或解释长期政策和策略决议的出台背景。

从事有关油市和中东的写作近20年了,我从未遇到过什么人能够一贯地对沙特如何制定决议有深刻的理解。

**石油政策之谜**

由于缺乏可靠的信息资料,对于沙特的石油政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多数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有道理,但总体看通常都不完整,甚至引发误解。


第一个谜团是“大妥协”,即沙特阿拉伯提供稳定、可靠、价位合理的石油,以此换取美国的安保承诺。

这个谜团的确描述出了一个关键的真相事实,但它对于理解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与最大的军事强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帮助不大。

沙特在1933年选择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标准石油公司签署租让协议,1945年沙特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苏伊士运河上的重巡洋舰U.S.S. Quincy上会晤,自那时起,两国之间一直享有独特的密切关系。

美国石油工程师和地质学家在1940、1950一直到1960年代开发建设了沙特的石油工业。美国自1946年起在沙特谨慎驻军,两国在冷战期间一直保持密切关系,反对共产主义在中东传播。

随后两国又站在统一战线上,反对伊朗在推翻君主立宪政体后建立的政府,在两伊战争以及第一次和第二次海湾战争时期也一直保持同盟关系。

但整体上的亲密关系,也未能避免两国在六日战争和斋月战争时站在了对立面。沙特在1973年对美国实施石油禁令。2011年阿拉伯革命爆发后,沙特与美国采取了对立的立场。

概括地说,密切的军事和战略关系,未能带来石油价格和生产方面的协议:石油定价政策根本不是美国和沙特慎重协商的结果。让美国几任总统恼火的是,当涉及到石油价格和生产时,他们对沙特的影响是有限的。

**有关产能的质疑**

外交人员甚至一些分析师经常断言沙特阿拉伯信守了自己的承诺,在某种程度上保持闲置产能,以便在其他产油国供应受到影响时补充市场供应。只有沙特有投资闲置产能的财务能力和远见,来稳定全球油价。

问题在于,几乎没有证据支持这个观点。由于沙特出口在1980年达到每日近1,000万桶的峰值,在新的产能投产的同时,多数闲置产能都是以旧油田减产的形式出现的。

沙特为了维持储层能量并防止水淹油井,降低了Ghawar等老旧油田生产率,同时又将Manifa等新油田投产,最终导致石油产量的增加。再加上过去错误预估石油需求,这两个因素似乎是造成大多闲置产能的原因所在。

沙特公布的闲置产能几乎全都出现在油价和需求低迷之后,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表现的最明显,这说明产能是规划错误的结果,而不是刻意采取的政策造成的。

没有证据表明沙特刻意开发大量新油田,只是为了让这些油田保持闲置状态,“以防”世界其他地方供应中断。

**不情愿的弹性产油国**

沙特阿拉伯常被称作是调节油市均衡的弹性产油国(swing producer)。在经历了出口从1980年的日均近1,000万桶降至1985年的日均不足300万桶以后,据说沙特高层决策者对这个角色颇为反感。

如果说沙特曾扮演过这个角色,那么现在即便是故伎重施,动作也比以前要小很多。

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沙特在全球石油产量中的占比一直稳定在12-13%左右,在OPEC产量中的占比约为30-35%。

沙特石油产量占比图表:link.reuters.com/sam23w

部分观察家称沙特已经介入,以填补伊朗受制裁和利比亚、苏丹、叙利亚在动荡中减产导致的供应缺口。


但沙特出口自2011年以来总体稳定,从2003-04年起基本没有变化。填补供应缺口的并非沙特,而是美国的页岩油。

沙特石油生产、出口和消费量图表:link.reuters.com/vam23w

沙特有时候被比作管理全球油市的央行,通过增减供应来调控油价。但这种说法其实极为夸大了沙特对市场的实质影响程度,更不要说控制了。

短期来看,沙特和科威特、阿联酋或OPEC保持步调一致,可能会对油价走势构成小幅限制。

但是没有证据显示,沙特或OPEC能对中长期油价走势产生决定性影响。过去30年的油价大幅波动全都源自OPEC外部。(参见“OPEC: 25 years of prices and politics”一书)

**OPEC影响力有限**

OPEC成员国在1973年占全球产量略高于50%,近年来最低曾降到40%。

油价的大起大落,一直是受到OPEC以外国家供应趋势的影响,不论是1970年代末期至整个1980年代的阿拉斯加、俄罗斯、中国与北海原油开发浪潮,还是2008年迄今的美国页岩油革命皆然。

“除非控制了全世界的供应,否则OPEC不可能永远维持新的现状,”对于OPEC在1980年代中期的困境,一名历史学家如此写道。

1970年代中期之后,OPEC对全球石油供应的控制就不曾恢复那般程度。OPEC或能透过增产或减产的方式,令油价涨跌速度放缓,但并没有明显的证据显示沙特或OPEC有能力选择价格水平,或引导市场达到并维持特定价格水平。

沙特似乎了解自身能力的局限。过去20年,定价与产量政策似乎已经调整为维持市场份额,而非像国际关系专家那样选择更远大的策略目标(例如:让伊朗与俄罗斯破产、抑制美国页岩油革命,或者加强与美国关系等)。

**油价下跌的现实主义**

最近布兰特原油价格跌破每桶100美元,令人纷纷揣测沙特是否将以减产作出回应,不管是单独减产,还是作为OPEC成员国协同减产的一部分。

沙特官员过去一周与客户和市场分析师召开一系列会议,在会上尽力平息这种传闻。参见路透周一报导:《独家新闻》沙特忍痛接受低油价,以减缓新产能投资和供应--消息[nL3S0S8001]

外界普遍看法是,沙特可能会允许油价在较长时间内低于每桶100美元,甚至低于90或80美元,以便限制美国的页岩油开采量,以及对OPEC以外高成本石油生产的投资,比如非洲和拉美沿海的深海油井钻探。

实际上,沙特除了这么做以外也别无选择。高于100美元的油价看来不可持续,因这鼓励页岩油生产和高成本沿海钻探过度增长,并且还会鼓励人们过多地考虑环保、节能和替代能源问题。

如果沙特不管OPEC支持与否,都施行减产以图维持高油价,那么只会在价格方面获得暂时喘息,牺牲的却是市场份额。在页岩油产业欣欣向荣,而需求低迷之际,任何的喘息都只会转瞬即逝。几个月或者一年后,沙特和OPEC将需要再次减产,然后还要继续减。

到最后,迎接沙特和OPEC的将是市场份额和油价双双下滑,这是最坏的结果,重蹈1985年的覆辙。对沙特来讲最好的策略,事实上也是唯一有效的策略,是允许油价下跌,随着页岩油增长放缓且需求增长加快,市场自然恢复平衡。

允许油价下跌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如果沙特和OPEC选择在未来数月仅略微削减产量,便会让调整过程变得更加平顺,而不是抑制这个过程。(完)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沙特阿拉伯 王国 石油

上一篇:看看城墙回民街的人潮 就知道西安旅游有多火
下一篇:埃及菜场“变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