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学者对宗教对话进程的思考
分享到:
2014-05-25 22:49:46 【来源:】 点击:

    仅仅因为少数宗教信徒的罪行便判定一个宗教,这从理性的逻辑上来说是不成立的。

    假若将暴力归咎于伊斯兰,这样的命题能够成立的话,那么,将恐怖主义归咎于基督教和犹太教这样的命题也是能够成立的。

    我希望对宗教对话进程的思考能够脱离学术研究的窠臼,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思想的交融和不同观点与意见的交流。在此,我要说,作为一名从小便在艾资哈尔这所清真寺和大学中度过了青春学习时光之人,我从很早便开始重视伊斯兰与其他宗教,尤其是伊斯兰与天启宗教之间保持相互尊重的关系这件事;尤其重视基督教和基督教兄弟——他们正是古兰经中,在早晚的诵读中不断提醒我们说的那些对穆斯林最为友好之人。

    每一个宗教都是反对暴力的。

    首先,请允许我以无需任何证明便知的公理事实,以最直接的直观开始说起:

    仅仅因为一些人打着这个宗教的名义,而以武装活动的方式犯下的罪行,便做出对这个宗教的判定,这在逻辑上来说是不成立的。在做出这个判定前,全然不顾这些宗教早已明确表明的宗教原则与原理。那么这种做法无异于在一开始便将事实混淆不清,不辨是非,让我们从一开始便不知道,我们是在探讨这个宗教以及这个宗教真正的信徒呢?还是在探讨少数犯罪分子,或探讨那些以宗教为幌子所犯下的罪行呢?从这个逻辑出发,假若因为有极少的一小撮人所实施的暴力行径而将暴力归咎于伊斯兰的话,那么,按照同样的逻辑,恐怖主义也因为中世纪的十字军战争,以及当代的犹太复国主义所犯下的累累罪行而归咎于基督教和犹太教。

    穆斯林不承认这样的逻辑,并坚决反对这种逻辑。在穆斯林的历史中,从未将任何宗教本身同那些在政治上和利益上贩卖宗教者混为一谈,不辨是非。历史告诉我们,穆斯林以他们的生命、鲜血、钱财和土地抵御了十字军的侵略,但是,尽管如此,穆斯林从未有任何一位历史学家,任何一位伊斯兰学者,任何一位伊斯兰思想家,开口指责过作为宗教的基督教,或者对基督本人有过一丝一毫的亵渎和侮辱。就在我们生活的当代,穆斯林也未曾采取同样的立场来对待犹太教,以示对犹太教使者摩西的尊重。

    你们都知道,穆斯林的这一客观立场是出于伊斯兰信仰的要求。在将基督教和犹太教作为天启宗教加以尊重的问题上,穆斯林是没有任何选择的。穆斯林对这两个宗教不得有任何的亵渎和侮辱,甚至在内心中都不得有丝毫的冒犯,这也是没有任何选择的。否则,他的伊斯兰信仰便会如风中的羽毛,飘忽不定,随时有偏离正道的危险。

    对天启宗教的信仰。

    从这个逻辑出发,穆斯林的信仰建立在对穆罕默德先知的信仰基础上,这就必然要求穆斯林也信仰尔萨、穆萨、易卜拉欣等历代以来真主所派遣的众先知和众使者,信仰他们直至最后封印的先知——穆罕默德先知(祈主福安之)。

    同样,信仰古兰经必然要求穆斯林也信仰《引支勒》和《讨拉特》。穆斯林这样说,绝没有丝毫讨好与献媚基督徒和犹太人之意。因为这个问题对穆斯林来说,是涉及信仰问题,是比讨好与献媚更为重大,也更为复杂的问题。

    首先,这是伊斯兰信仰的问题。如果说信仰基督教和犹太教,是伊斯兰信仰所确定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话,那么,对基督教和犹太教这两个宗教中的任何一个宗教的违抗,便是对伊斯兰教本身的违抗与不信。也因此,伊斯兰的教法在许多地方同以前的律法是保持一致的。我们遵奉着一个基本的,也是著名的宗教原理——在伊斯兰之前的天启的律法中,凡是经训明文中没有废止的,也是我们应当遵守的律法。

    我们穆斯林诚信《讨拉特》是真主的经典,诚信《引支勒》是真主的经典,诚信这两部经典是真主对世人的引导和光明。或许你们在听到我下面的说法时,会感到惊奇不已——许多伊斯兰的法学家们主张,如果穆斯林在身体不洁的情况下,包括在例假中的穆斯林妇女,是不允许触摸古兰经的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穆斯林,他们也不得触摸《引支勒》和《讨拉特》这两部经典,直至他们清洗全身,做了“大净”之后。

    穆斯林与基督徒之间友好往来的经典依据。

   翻开古兰经,我们发现其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了,穆斯林与基督徒之间的兄弟情谊。这种兄弟情谊建立在相互友好的基础上。这正是降示在穆罕默德心中的神圣的启示所要表达的。真主说:“你必定发现,对于信道者仇恨最深的是犹太教徒和以物配主的人;你必定发现,对于信道者最亲近的是自称基督徒的人;因为他们当中有许多牧师和僧侣,还因为他们不自大。当他们听见诵读降示使者的经典的时候,你看他们为自己所认识的真理而眼泪汪汪,他们说:‘我们的主啊!我们已经信道了,求你把我们同作证真理的人记录在一处。’”(5:82-83)

    我们发现《古兰经》以一节重要的经文中肯而优美地讲述了尔萨圣人和他的母亲——麦尔彦。这节经文便是:“我以麦尔彦和她的儿子为一种迹象,我使他们在有平地和流水的高原获得一个隐庇之所。”(23:50)

    古兰经精彩地讲述了麦尔彦所遭受的痛楚,并以其中完整的一章命名为《麦尔彦》章。而我们却在古兰经中找不到以穆罕默德的(祈主福安之)某一位妻子,或者某位女儿之名而命名的章节。在古兰经中早期降示的麦加章节——《星宿》章——中则赞颂了基督徒,称赞他们宁死也不放弃对至尊的真主的信仰。

    在其它降示在麦加的章节——《罗马人》章——中,则在开篇数节经文中描述了在罗马的基督徒败北于波斯的拜火教徒后,伊斯兰对罗马的基督徒的同情。在这场战争中,就在麦加人为多神崇拜的波斯人的胜利欣喜若狂,而穆斯林则对罗马人的失败而倍感痛苦,难以遣怀之际,穆圣先知(祈主福安之)安慰弱势的穆斯林说:他们(罗马人)将战胜波斯人。随后古兰经的启示下降,证实罗马人将在数年之后战胜波斯人,到那一日,信道的人将为(信道的罗马人)获得真主的援助和胜利而高兴。这一胜利将证实真主的承诺——罗马人将战胜波斯人——是真实可信的。

    显然,古兰经在此处所描述的穆斯林和罗马人,他们就犹如亲人一般,相互间友好而亲善。

    穆斯林迁徙到基督徒的国度。

    我想阐明的是,伊斯兰所强调的,穆斯林与基督徒之间的亲密关系并非是出于政治关系或者为了睦邻友好而人为确定下来的关系,事实上,二者的关系是出于宗教的核心原理,是出于在任何情况和任何环境下都不可变更的原则。

    其证据便是:早期的穆斯林迁徙到了基督教的国度——阿比西尼亚,以寻求获得基督教国度庇护下的安全,逃避古莱什人对穆斯林的迫害和折磨。穆圣先知(祈主福安之)为了这些弱势的穆斯林,没有向其他任何国家,而仅向这个基督教国家寻求安全庇护。因而,穆圣先知(祈主福安之)对这些弱势的穆斯林说:“阿比西尼亚的土地上有公正的国王统治,没有人受到不义的待遇,因此,你们到他的国度去吧,直到真主为你们开启一条出路。”

    令人倍感惊异的是,早期的穆斯林曾经先后两次迁徙到这个基督教的国度。在这些早期的迁徙者中就包括穆圣先知(祈主福安之)的女儿和他的丈夫。

穆斯林前后两次的迁徙,在事实上只能证实,他们这是以实际行动来实践古兰经教诲的基本教义。这些基本教义我们在上文中讲述了一方面,即穆圣先知对尔萨的信徒的信任,以及在危难时刻,穆圣就像亲兄弟一样看待这些基督徒。同时,这个事实还将这位慷慨的基督教国王对穆斯林友好的真情实感真实地体现出来,并通过早期迁徙者温姆·萨勒玛的表述,再现了基督教国王对穆斯林的厚待。她说:“于是我们离开麦加,来到阿比西尼亚。我们汇集到那儿,来到了一个最好的邻居的家中,它让我们获得安宁,获得信仰的保障,我们再也不怕有人欺负我们了。”

    伊斯兰与基督教接触的另外一个场景是在麦地那的先知寺中。当时,有一个来自也门纳杰拉,由60名基督徒组成的代表团来到麦地那,他们要求就伊斯兰同穆斯林开展对话。于是,穆圣先知(祈主福安之)邀请他们到麦地那的先知寺中,恰好基督徒的礼拜时间正好与穆斯林晡礼的时间重合了。于是基督徒们对穆圣先知(祈主福安之)说:穆罕默德啊!这个时辰也是我们祈祷的时间,我们想完成祈祷。于是穆圣先知(祈主福安之)对他们说:“你们就在清真寺内这边完成你们的祈祷吧。”

    就这样,穆斯林在穆圣先知(祈主福安之)的带领下,在清真寺的一边举行了礼拜,而基督徒们则在同一所清真寺的另外一边完成了祈祷仪式。这件事成为伊斯兰的教法学家们允许非穆斯林在穆斯林的清真寺内履行非穆斯林的崇拜仪式的教法依据。

    还有一个令我们注意到的现象——这一事件说明了伊斯兰对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开放——伊斯兰允许穆斯林迎娶基督徒和犹太人的女子为妻,并允许她们继续保持她们原有的宗教信仰。基督教女子作为穆斯林的妻子和孩子的母亲,以及一家之主的身份,同穆斯林共同生活。我们都知道,夫妻间的怜爱与无私的奉献是相互给予的,按照这一法律上的相互享有的权利,穆斯林有责任捍卫他的基督教的妻子或犹太教的妻子所应享权利和对她们情感的尊重。

    穆斯林对非穆斯林的保护。

    讲到伊斯兰国家所承担的责任,以及对非伊斯兰教徒的保护和向他们提供信仰上完全自由的安全保障这个话题,这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在此,我仅仅指出几点:

    首先,在降示允许穆斯林武力护教的古兰经文中,真主说:“被进攻者,已获得反抗的许可,因为他们是受压迫的。真主对于援助他们,确是全能的。他们被逐出故乡,只因为他们常说:‘我们的主是真主。’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么许多修道院、礼拜堂、犹太会堂,清真寺——其中常有人记念真主之名的建筑物——必定被人破坏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真主确是至强的,确是万能的。”(22:39-40)

    在上节经文中,真主在原本禁止穆斯林反抗之后,终于允许他们武力反抗迫害。当时,在伊斯兰的麦加时期,圣门弟子们在遭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折磨和迫害之后,他们都到穆圣身边要求对这种迫害加以反抗,但是穆圣先知(祈主福安之)对他们说:“你们当忍耐,我的确还未受命要求你们反抗。”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穆圣先知(祈主福安之)迁徙到麦地那之后,真主才降示了上节允许反抗的经文。

    这节经文还明确地说明:伊斯兰允许反抗的第一个原因是:援助受亏枉,受迫害之人,消除对他们的迫害,让他们获得像其他人一样的安全生活的保障。这个要求与人的健全理智是毫不违背的,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人都拥有的,无可怀疑的合法权利。

    同样,这段经文也说明了,战争在这段神圣的经文中不仅是为了捍卫伊斯兰,而是为了捍卫所有天启宗教而允许的合法的护卫战争,以抵制多神教徒的敌对行径。每一个研究这段经文的人,无论其出身哪一种宗教或教派的研究员,他们都惊喜地发现:这段经文中允许反抗的合法性,针对的不仅仅是捍卫清真寺,而且还要求捍卫修道院、礼拜堂、基督教堂和犹太会堂,如果说你对此感到惊异的话,那就为这个允许捍卫其他宗教;允许对迫害加以反抗的伊斯兰教而称奇吧。我在此要重复1400年前伊本·阿巴斯在注释这段经文时所说的话:“真主以伊斯兰教和穆斯林来捍卫和保护基督徒和犹太教徒。”

    所有人都注意到,清真寺、修道院、基督教堂、犹太会堂之间有着共同点。或许有人不解,在要求穆斯林为之奋斗的经文中,为什么会提及这些修道院、基督教堂和犹太会堂。对此,伊斯兰经注学家们的解答是:这些场所都是聚合信仰者的地方,尽管名称各不相同。或者像伊玛目拉奇所说:“所有的这些场所都是记念真主之名的地方,并非多神崇拜的场所。”

    这节允许穆斯林武力反抗的经文,其目的就是为了捍卫崇拜真主的场所,无论是清真寺还是其他场所,包括非穆斯林崇拜真主的场所。

    因此,在当下我们所处的时代,那种四处流布且歪曲伊斯兰的观点;那些肆意泛滥于各种机构、资讯、新闻平台上对伊斯兰的种种说辞,都是不正确的。说什么伊斯兰的文明是野蛮的文明,穆斯林是恐怖分子纯属无稽之谈。对于一个有着十亿三千万的民族,仅仅因为这个民族中一小撮人的犯罪行径而妄加判断这个民族,是不可接受的。这一小撮人,他们在整个民族中的比例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根本代表不了这个民族。当知道美军在伊拉克监狱中犯下野蛮虐囚罪行,而这些犯罪行径令美国的高级官员不得不道歉时,我常想这些美军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并不代表美国人民,也对美国的文明不构成伤害,这才是正确的,也是我们支持的说法。但是,真正的问题是:假若伊拉克虐囚罪行和美军对伊拉克伊斯兰文明的毁灭,以及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伊斯兰的文明的毁灭,不能成为谴责美国的“伟大”文明的说辞的话,那么,9.11事件又怎么能成为谴责伊斯兰和穆斯林文明的说辞呢!?

    (来自伊光  侯赛因译自全球艾大毕业生官网)


实习编辑:小伊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进程 学者 宗教

上一篇:热烈祝贺东莞市伊斯兰教协会成立!
下一篇:让信仰之花开的更绚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