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回族的来源及其伊斯兰教
分享到:
2014-02-08 00:44:59 【来源:穆斯林】 点击:

     花 儿

     "花儿"是西北地区许多民族共同的口头艺术形式。青海各族人民都喜爱"花儿",除了在村里、家中及长辈面前不能唱外,山野田间,处处都能听到"花儿"悠扬的歌声。在"花儿"的创造过程中,回族人民具有特殊的贡献。通常人们提起花儿,一般称为"回族花儿",这就很能说明回族在花儿创造中所占有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在花儿的海洋中,回族花儿也具有她明显的民族特色,其表现在内容方面,她真实地反映了回族劳动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历史传统、风俗习惯、自然环境等等,唱出了世世代代回族劳动人民的心声。另外,回族花儿中的语言特色更是表现其民族特色的显著标志,例如"胡达(波斯语,真主)的安排应受哩,塞拜布(阿拉伯语,办法、措施)要自家做哩;三岁上离娘的耶提目(阿拉伯语,孤儿),顿亚(阿拉伯语,现世、今世)上受活罪哩。""花儿"在青海又称"少年",演唱"花儿",也称"漫少年"。花儿也是青海回族歌谣的主体。回族花儿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歌词借神话传况、民间故事、历史典故、山川风物、天文地理、和产生活以及其他社会现象,表情达意,或歌唱真挚深沉的爱情,或倾诉生活中的坎坷遭遇。在当代,又用花儿的形式讴歌党和社会主义,歌唱新人新事,并把花儿这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或影视,深爱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群众的欢迎。

     回族花儿的曲令较多,有《尕马儿》、《水红花》、《山丹红花儿开》、《马营令》、《河州令》、《东峡令》等,其旋律高亢豪放,婉转起伏,欢快悠扬,拖腔长而自然。花儿唱家们即兴编词,变换曲令的能力较强。回族花儿的歌词结构有四句式、五句式和六句式,格律严密,结构独特,具有短小精悍,语序变化富于节奏,对格律韵味比较讲究,易唱易诵,便于抒情。例如:四句式"贵德的梨儿长把子,好不过碾伯的沙果子;东看西瞅地做啥哩,好不过眼前的尕妹子。"五句式"想吃樱桃进花园,万样的花儿有哩。只要你有心把我牵,日月转,团圆的日子有哩!"六句式"石崖根里的清水泉,柏木桶,担给了千年者没干;若要我俩的婚姻散,三九天,冰滩上天一朵牡丹。"这些花儿歌词,语言生动,比喻形象,音韵严格,特色浓郁。

    儿 歌

    青海回族的儿童在游戏玩耍时,常常吟唱着一种地方色彩和民族色彩较浓的儿歌,其内容丰富,词调多样,不仅具有游戏趣味和艺术趣味,还有一定的教诲和感化儿童的思想内容。如《月亮上来半掰半》、《黄马不走鞭子打》、《喜鹊喜鹊喳喳喳》、《麻雀抬着红头绳》、《日头出来火咯咯》、《雨儿雨儿大大下》、《娃娃懒,狼抬上也无人管》等等,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也被编成儿歌传唱。

     建筑艺术

     回族建筑艺术集中体现在清真寺建筑上,其形式又分为中国古典式和阿拉伯式。古典式清真寺的大殿多建于明、清时期,都是起脊式建筑,一般由前卷棚、殿身、后窑殿三部分组成,屋檐、前梁、门窗饰以各种花卉的木雕,但都不油漆,以本色为美。帮克楼为多层木质塔,上层为六边形,塔顶挂以琉璃或青瓦,飞沿翘角,一般修在大门顶部,有的在其他方位。大殿卷棚外的八字墙和大门八字墙、照壁以青砖砌成,上面雕以各种花卉、文房四宝、云龙,富有立体感,生动逼真。从建筑的整体布局、建筑类型、建筑装饰、庭院处理各方面看,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中平安县洪水泉清真寺是青海回族建筑艺术的杰作。座落在平安县洪水泉回族乡的洪水泉清真寺,相传是清同治年间(一说明洪武年间、一说清乾隆年间)的建筑物,它容精美而卓绝的砖雕、木雕、装饰艺术和奇妙精巧结构设计于一体,名扬省内外。阿拉伯式清真寺多建于中华民国以后的近几十年,砖木结构,大殿呈平顶,顶部饰以球形穹窿,庄严肃穆;帮克楼呈六角尖顶(或拱形),涂以绿色或镶以琉璃砖,给人以生机勃勃、直冲云霄的感觉。此外,有些清真寺把礼拜大殿建为中国古典式建筑,把帮克楼等建为具有阿拉伯风格建筑,使其建筑、装饰、布局诸方面既有中国风格,又有阿拉伯风格,丰富了回族建筑艺术。

     武  术

     自古以来,青海回族对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青海回族传统习练的武术种类较多,主要有八门派、查拳、翻子劈挂派、弹腿、心意门等,还有从内地传入的少林派。可以说,青海回族的武术,是回族武术与中国武术不断融合、不断取长补短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武术体系,包罗了所有的徒手拳和器械类。其中比较流行的武术有:八门拳:青海流传的八门拳,是由内地传到兰州后传至青海的,现已遍及青海西宁、海东、海南地区。其著名代表人物有马子才、马子珍、苗玉龙、马怀德、赵万英等。八门拳具有手法密集实用多变等特色,并有包括单拳类、捶拳类、掌拳类套路,长短器械套路和排子对打等丰富的内容。八门驷拳:是在八门拳棍的基础上,触类旁通,运用古战车四马奔驰之理为依据,以八门拳击技实践为基础创编的。其内容有奇势连拳、八门子、八门母等拳术,其中拳术中有独特的48手暗发巧取之手法和64手散打排子,拳势独特,身法动作自成体系,十分讲究起、顿、吞、吐、沉、托、分、闭八法。环子捶:属八门拳类,是青海回族传统拳种之一。这一拳种由著名拳师苗玉龙于民国初年从甘肃传入。环子捶以八门拳理论为基础,根据自然界四时节令结合拳法特点编成,从冬至交九第一天练起,每九天练1势子,共9势子。每势子3窝,每窝3捶,共81捶,因此又称九环捶。它具有劲力刚硬,动作简练,招势连贯,短小精悍的特点。这一拳种由于每按3窝9捶为一段,作直进往返动作,来回重复一次为一路,每练须重复九路18段,运动负荷较大,适宜青少年练习。查拳:此拳种属马氏查拳,50年代由回族老拳师马忠山传入青海。查拳讲究劈崩挑打,闪展开合,动作敏捷,快速沉稳。练习时要求心稳、目清、神形合一。心与眼合多于明,心与手合多于灵,心与臂合多于力,心与身合多于精。这一回族武术的代表拳种,具有结构紧凑,舒展大方,劲力顺达,招法多变,节奏明快,虚实分明,功架整齐,朴实无华的特点,在青海广大回族中广为流传。从青海回族武术发展的历史轨迹考查,元代回回先民作为"探马赤军"的成员,南征北战,练就了一身武艺,落藉青海后,他们一面耕牧,一面习武,生生不息。明弘治三年(1490),青海回族武林高手马健考中武举,随之西宁马洪绩、乐都马耀、化隆马龙、门源马占魁、循化马文魁等也先后中举。清代名将马进良、高天喜、马彪及民间拳师马允升的出现,体现了当时青海回族武术的最高水平。民国时期,武术活动从民间扩展到学校、军队,并成立国术馆大力提倡宣传,举办武术比赛、表演等活动,大大推了回族武术的发展。1931年和1933年,在青海省第一、二届运动会上,回族武术家马凤图的八极拳,苗玉龙的醉棍、流星锤,马登云的戚门枪、劈挂拳,马之珍、赵万英的八门拳、枪术等精湛表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并为运动会锦上添花。1936年6月,青海国术馆在西宁举行国术比赛大会,约300名运动员参加,经过角逐,回教教育促进会中心学校学生马德禄双刀获刀术冠军,马成福、韩福祥的拳术对打获拳术冠军,促进会第一附小学生马生福的戚门棍获棍术冠军。1941年青海国术馆举行第一次年会,参加的会员约32人,其中有回族武术家苗玉龙、马登元、马之才等人参加。解放后武术运动得到发扬,西宁回族武术家苗玉龙(人称"阿老虎")练就的少林功夫很深,精通环子锤、八仙条、线锤、关刀、单拳等,尤其是"醉棍",出神入化,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曾以80高龄多次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在民族形式运动会和全省运动会上,荣获表演优秀奖;并荣幸地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彭真、贺龙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1976年,他以112岁高龄无疾而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些热心于回族武术事业的拳师们,自发组织了青海省八门拳研究会和青海穆斯林武术馆,对八门拳、查拳、翻子劈挂拳、心意门等武术套路以及摔跤、拳击、散打、硬气功、太极拳等各类项目进行了挖掘整理和教习,许多回族青少年参加了健身练武活动,在省内外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1993年,在民和县"硅铁杯"全省武术大赛上,回族武术家勇夺3个第一,1个第二,1个第三和团体第二名;同年9月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全国武术比赛中,全队获奖,5名运动员夺取4枚金牌和1个体育道德风尚奖;1994年在青海省第11届运动会上,夺得2金2银2铜;1995年全国第5届民运会武术项目竞赛中,获2个前八名和1个体育道德风尚奖。据统计,青海穆斯林武术馆现有获取"中华武林百杰"荣誉称号者1名,获国际金质奖章者1名,获国家体育重大贡献奖者1名(该荣誉获得者全国为数不多),国家级裁判2名,国家一级裁判6名,国家二级裁判3名,国家三级裁判2名,全国优秀教练员1名,国家级运动健将3名。

     射 箭

      民和、化隆等地回族多善于骑马射箭,每年春季,回族射箭手同邻村的藏族一起举行射箭比赛。乐都南山和民和回族的射箭有悠久的传统。民和西沟的7个自然村,每年村村都开展射箭活动,相互邀请,开展比赛。赛后还举行聚餐,以表达欢乐之情。由于射箭活动在部分地区的回族群众中广泛开展,因而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射箭运动员。我省射箭队中50年代的优秀回族运动员韩友录现在担任教练后,又培养了一批新秀。回族射箭运动员杨玲,在1982年全国射箭优秀运动员对抗赛上,夺得女子双轮全国冠军,并打破了两项全国纪录,平了一项全国记录。

    拨 腰

   青海回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比赛时,两人面对站立,相互将对方的腰从右侧扯住,右腿则插入对方的两腿中间,呈半蹲式,挺直腰,抬起头。发令后,双方同时憋气用力,将对方往起拔,先使对方的双脚离地者为胜。

     蹬 棍

     青海回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比赛时,两人对面坐平,两腿前伸,两脚相互蹬住,双臂前伸与腿平行,两手与对方同时握住一根短棍中部。发令后,双方同时用力,将对方臀部拉离地面者胜。

     踢毽子

    青海回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一般在冬季开展。毽子一般用一撮山羊毛或鸡毛加一二枚圆形金属片制成,用毛讲究刚柔相济,且固定在圆形金属片的中央,使毽子在起落中保持平衡,金属片讲究薄厚均匀,重量适度,使毽子在起落中保持稳定。由于毽子制作简单,踢毽子时不受场地、时间、人数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开展,是一项受人喜爱的回族民间健身运动。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组织一场踢毽子比赛,会使人体展筋舒,全身生热,对御寒健身有明显效果。毽子的踢法极多,以大通地区流行的踢法为例,用脚里侧向里踢叫踢,用脚外侧向外踢叫歪,用左右脚交替踢叫盘,用右(左)脚里侧从左(右)腿后跳起踢叫跳,用右(左)脚里侧从盘起的左(右)小腿下踢叫窝,用脚背上踢叫扛,用膝部上弹叫顿,用肘部上挑叫肘。以上踢法在比赛时以其中一种踢法为主,或规定几种踢法组合成一套为主,视参加者多数意见为准。比赛中一般用脚、膝、肘连续将毽子或踢、或顿、或挑向空中,以毽子落地或用手接住时的次数为准,次数越多越好。比赛时,按参加人数分成两队,规定统一的踢法,以每队累计数多少定胜输。决出胜输后,输队派一人负责给胜队队员“拾毛”,其他队员“打毛”。“拾毛”者将毽子抛在胜队队员前面,胜队队员有意识地将毽子踢到不易被输队“打毛”队员接住的地方,让输队继续“拾毛”,以增强比赛的娱乐性。如果胜队所有队员在输队“拾毛”后把毽子踢空或踢中后被输队队员在毽子落地前接住,比赛则重新开始。

    下棋方

     回族群众农闲时还喜欢下棋方,棋方一般有"成方"、"围和尚"、"赶羊上山"、"下搭裢"等,下棋方时,棋手们找一平整地方,随手娴熟地一画,棋方就凹现在眼前,棋手依所下棋方的规定,准备若干个石子或小木棍,权当棋子,比赛随即开始,棋方一般因棋子少,下法简单,但有较强娱乐性,在青少年中颇为流行。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青海 回族

上一篇:清代中后期回族移居伊犁述略
下一篇:云南日报:沙甸镇的变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