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皮匠——纯手工制皮的西宁回族老人
分享到:
2014-04-04 11:43:11 【来源:】 点击:
作者:马聪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伸展在华夏大地形成了一个特有的民族回族,回族人勤劳善良,善于经商,很多回族人掌握一技之长,诸如雕刻、建筑、制皮等,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服务大众的同时也解决了自己及家人的生存问题,而今天我们将了解一下回族传统制皮的历史。

    古稀之年的李文海老人身板硬朗,精神矍铄,至今他依然从事着传统毛皮加工的工作,从老人的爷爷开始一直到自己,李家是传统的毛皮加工世家,谈起传统制皮老人是侃侃而谈,仿佛历史一下子开始倒流,恍惚间老人带领我们回到了记忆的空间。



李文海老人在用手工缝制皮衣   王玮 摄

    在明清时期西北皮毛贸易最为鼎盛,当时在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皮毛加工行业兴起,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作坊整日忙碌,门前更是车水马龙,生意兴隆。在当时西北地区由于畜牧业发达,皮毛贸易也是盛极一时,而茶马古道的畅通为西北尤其是青海的畜产品交易带来了极大的市场,当时日本、俄罗斯、韩国甚至是欧洲国家对来自西北的皮毛制品都钟爱有加。


李文海老人手工制作的两种不同的狐皮围脖  王玮 摄

    回族是皮毛加工、贸易的主力军,说起皮毛加工李文海老人真的是如数家珍,他对于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技能娴熟,然而对于从事这个行业老人也是无限感叹。在以前皮毛加工既是一个养家糊口的最好的行当也是一项最为辛劳的工作,一张毛皮加工完毕至少需要二十几道工序。例如一张羊皮要风干、盐水腌渍、初级打毛整理、清洗、再次打毛整理、下缸腌渍、初级去肉去油、再次清洗、熟、上色、晒、回潮、精细加工、柔软处理、打理皮毛。

    一张皮毛加工是否合格关键要看熟的技能,一件皮货要熟七次,每一次熟都要加入一定比例的盐、硝、面粉,对于每一次的水温也是有着严格的要求,水温太低达不到熟的火候,水温过高就会影响毛皮的质量,成品后的毛皮就会显得过过硬或是过软。一个有经验制作匠人用自己的手指就可以精确的掌握每一次熟的水温,熟好的皮毛不仅柔软而且毛色鲜亮,一个经验丰富的熟皮匠人是皮毛作坊的顶梁柱,也是最为艰辛的工人。



制皮的第一步:去除连在皮子上的肉渣   王玮 摄

    我们常听到“臭皮匠”就可以形象的概括皮匠工作的艰辛。老人开玩笑地说,选择皮匠这个行当也就意味着你选择了和皮毛“臭气相同”。每到盛夏时节皮匠作坊真的是臭气熏天,就连工人身上都会散发出一阵阵的臭味,虽然大家都穿上了皮围裙但还是难以阻挡皮毛上的血水渗入到自己的身体,皮匠们上街前都要好好洗漱收拾一番才敢出门,就这只要往人群中一站大家还是能够闻到身上的“皮匠”味道。

    裁剪、拼接、制衣是毛皮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了,裁剪的工作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完成,他会把一张毛皮恰如其分的裁剪,也懂得将整张毛皮中最好的部分放到衣服最显眼的地方。对于拼接就需要细心,聪明,要懂得分清如何是顺毛,这样拼接出来的皮毛就严丝合缝,更加易于制衣。制衣环节也有着不同的需求,例如达官贵人、富家小姐钟爱色泽亮丽的野生动物皮毛;普通老百姓大多会选择质地柔软的羊皮做长袍,劳动人民只需用一般的羊皮做短褂,牧区的游牧人在款式上要大且宽,这样既方便他们白天的保暖又可以在夜晚当被褥使用。



李文海老人的皮毛行虽然面积不大,但客人络绎不绝    王玮 摄

    老人回忆说在抗战时期我们西北的羊皮袄可是起了重大的作用,解放军战士大多都没有来过这里,没有感受过这里的严寒,要不是即挡风又保暖的羊皮袄,解放军恐怕真的受不了的。1949年全国解放后传统的手工制皮行业也迎来了一次重大的变革,所有分散的作坊在政府的组织下集结起来,制皮匠人扮演起了师傅的角色,他们领导者数百人进行工作,来自青海的优秀回族匠人调派到全国各地进行指导,更加精致的皮夹克、皮帽、皮鞋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

    然而这样一种民间手工制皮技艺如今随着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已经告别了历史舞台,像李文海老人这样的手工艺人也会慢慢绝迹,曾经养育了无数劳动人民的制皮行业也只有在极少数老人的记忆中珍藏着,在我们采访的同时也会有人偶尔来看看老人的商品,我想他们也是对手工制皮的一种钟爱、一种年代情节吧!也许在不久以后老人的这家皮毛加工小铺子将会关门,随之离开我们的也许就是一个时代一种传统工艺的记忆。



李文海老人用各色皮毛手工缝制的“四燕壁挂图”


 
实习编辑:小伊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西宁 皮匠 手工

上一篇:一个维族小伙带给我们的新疆印象
下一篇:中国穆斯林——云南回乡银饰世家的幸福生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