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本·马哲圣训集》三、凡例和说明
2014-03-12 11:00:22
【来源:】 点击:
每段圣训原文,都包括圣训正文和传述世系,即甲传自乙、乙传自丙、丙传自丁……。考究传述世系,是鉴别圣训真伪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六大部圣训集中的传述世系业已固定,勿须后人深究,又考虑到《伊本•马哲圣训集》译本是面对中国读者,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省略了“传述世系”中的传述序列,而只保留第一传述者,即最先听到或看到穆圣言行的首传圣门弟子,个别地方也保留第二、第三代传述者的姓名。有几点问题需要特此说明:
一是每提及“安拉”时,根据伊斯兰沙里亚规定宜当书以“赞颂他清高超绝”;每提及穆圣时,宜当书以“愿安拉赐福安于他”;每提及圣门弟子时,宜当书以“愿安拉喜悦他”等,但在译文中都予以省略,诚望见谅。
二是“先知”、“穆圣”和“安拉的使者”三词含义完全一样,在原经中可自由替换。为使译文用词规范,如作为圣训言者或行为者时,通用“穆圣”;如作为圣门弟子呼唤对象,即作第二人称时,则通用“安拉的使者”。
三是《古兰经》节文除个别经文和措辞,皆采用马坚先生的译文。
四是在为《伊本•马哲圣训集》加注过程中重点参考了马贤先生所译《圣训珠玑》及其所著《伊斯兰伦理学》、《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马坚先生所译《阿拉伯通史》和《阿拉伯简史》、纳忠先生主持翻译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及其著作《阿拉伯通史》、达浦生阿訇所著《伊斯兰六书》、雅古特所著《地名词典》、伊玛目安萨里所著《圣学复苏》、伊本•艾希尔所著《历史大全》及《丛林雄狮》、伊玛目塔伯里所著《历代民族和帝王史》、伊本•赫尔敦所著《伊本•赫尔敦史》、伊本•赛尔德所著《穆圣门弟子的阶层》、伊本•赫哲尔所著《圣门弟子考证》、伊本•阿布杜•班尔所著《圣门弟子大全》、王岱舆所著《正教真诠》、马注所著《清真指南》、刘智所著《天方至圣实录》和《天方典礼》、马恩信所译《论伊斯兰教律中的合法事物和非法事物》、马明良所著《简明伊斯兰史》以及《穆罕默德传》、《穆罕默德生平》、《伊本•凯希尔经注》、《塔伯里经注》、《伊本•阿巴斯》等其他有关经书。在翻译加注过程中,为使体例和行文方便,未能就所参考和引证资料一一注明,在此祈求安拉回赐他们,提升他们天堂的品级。
五是阿拉伯人名一般由本人名、父名、祖父名、家族名(即部落名)、藉贯地名和别名(即尊称、别称和昵称等)组成,书写复杂,且重名现象较多。为了避免重名,并使阅读圣训时不为冗长的人名所难,译者根据阿拉伯人名使用惯例将每段圣训首传人的名字尽可能予以简化,即有的用本人名,有的用本人名加父名或家族名,相当一部分用别称。
六是《伊本•马哲圣训集》版本较多,本《圣训集》是根据黎巴嫩贝鲁特知识出版的五卷本而翻译。
七是圣训属于安拉启示的一部分(见《古兰经》53:4),它既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也是全体穆斯林最庄严、最根本的经典之一。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从不敢粗心草率而望文生义,始终竭尽全力地致力于忠实原文,认真研读有关注释,并查找资料参阅各种经书,以求译文准确通顺。但限于译者水平,译文难免有不尽人意甚至错误之处,诚望广大读者、专家和欧莱玛仪们批评指正,以期再版时予以更正。
上一篇:《伊本·马哲圣训集》四、 结 语
下一篇:《伊本·马哲圣训集》二、《伊本•马哲圣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