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良
马明良,留学回国人员,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主任、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中东学会理事,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理事。
热门排行
马明良:伊斯兰世界沦为殖民地的历史
分享到:
2015-03-08 21:40:25 【来源:】 点击:

        近代以来,伊斯兰世界分崩离析,四分五裂,相继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然而,广大穆斯林不甘心为西方列强所奴役,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反对侵略、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

   (一)埃及于1798年遭拿破仑入侵到1914年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埃及虽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但帝国对它的管理比较松散,除委任帕夏(总督)统治、派遣近卫军驻防,收取一定贡赋外,对埃及的社会制度和行政管理,未做任何变动,原先统治埃及的马木鲁克人仍然具有很大的势力。及至帝国衰微,帕夏有名无实,形同虚设,马木鲁克首领各霸一方,他们既是地方官,又是包税人。他们任意征税征兵,鱼肉乡里,成为各地的“地头蛇”。到18世纪末,整个埃及社会动荡不安,天灾人祸,层出不穷,百姓苦不堪言。

 

  作为西方列强之一的法国,早已垂涎埃及这块肥肉,企图把奥斯曼帝国这个富饶的省区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在法国看来,埃及不光是奥斯曼帝国身上的一块肥肉,而且还可以作为与英国争夺霸权的重要战略基地。因为埃及地处欧、亚、非三洲交通枢纽。是通往印度的通道,法国占领埃及,就可以控制中近东,夺取英国在地中海和红海的贸易特权,进一步远征为英国所控制的印度。

 

  1798年5月10日,拿破仑(1769~1821年)率领战舰350艘,军队3.5万人,自土伦出发远征埃及。随行的还有上百名科学家和工程师。6月10日,法国占领马耳他岛,直趋埃及。7月1日,法国舰队驶入亚历山大港。今日的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已经不是昔日所向披靡、威震四方的劲旅了。经过12天的较量,法军终于占领了这个埃及的大门——亚历山大港。接着,拿破仑沿尼罗河支流向埃及的心脏开罗进军。沿途农民和游牧民不断袭击法军,使法军难以顺利进军。

 

  拿破仑于7月24日占领开罗。接着,他阴险地玩弄诱骗、压迫和屠杀交相使用的伎俩。他发表“告埃及人民书”,声称埃及人民已经被法军“解放”,应该与法军亲善、合作。拿破仑诡称自己已经皈依了伊斯兰教,戴着穆斯林的缠头巾(达斯达尔)到清真寺参加礼拜,宣布自己是伊斯兰教的“保护人”,并鼓励部将娶埃及女子为妻。然而,没过多久,拿破仑就露出了他的狰狞面目。7月28日,拿破仑命令各大城市商人缴纳巨款:开罗65万多银币,亚历山大港30万法郎,杜姆亚特15万法郎,拉希德10万法郎。他还强迫埃及人民供应法国侵略军的全部用粮。还要缴纳家俱什物,衣帽鞋袜等实物。法国军队还砸商店、抢货物,并捣毁了保存在萨拉丁城堡里的历代文物。

 

  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激起了埃及人民的极大愤慨。10月初,爱资哈尔大学的教师和学生组织了一个起义委员会,准备起义。10月22日,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爱资哈尔大清真寺及其周围,伊斯兰学者和长老们在人群中做了慷慨激昂的演说,鼓动人民起来反抗外来侵略者。开罗全城顿时沸腾起来,群众纷纷拿起武器,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并与赶来镇压的法军展开搏斗,杀死了开罗卫戍司令杜布。23日,法军像潮水一样,蜂拥人城。他们在爱资哈尔清真寺内胡作非为,洗劫了寺内的所有财物,把《古兰经》撕得粉碎,恣意践踏。法军对起义进行了残酷的镇压,被捕的起义领袖惨遭杀害,起义成员被捆绑起来,游街示众,然后投进监牢,百般折磨。法军以搜查“叛乱”者为名,抢劫财物,强奸妇女,捣毁清真寺,无恶不做。

 

  英国作为一个老牌殖民主义者,不会坐视法国占领埃及这个战略要地。当法军在埃及受到人民的抵抗的时候,纳尔逊率领的英国舰队在阿布基尔湾消灭了法国舰队的大部分,封锁了埃及海岸,拿破仑和法国本土的联系被割断。同时,奥斯曼帝国也不愿听任法军占领自己的属地,塞里姆三世便向法军宣战,并与俄、奥、英等国结成同盟,从叙利亚南进。这样,拿破仑远征印度的计划彻底破产,而且他在埃及都受到围困。拿破仑决定孤注一掷,走一步险棋——进攻叙利亚。1799年1月,他率领部队越过西奈半岛,进入巴勒斯坦,沿途受到人民的袭击。3月6日,拿破仑攻人雅法城以后,实行报复,下令屠杀全城居民,并枪杀了4000多名土耳其俘虏。

 

  拿破仑在进攻阿卡要塞的战役遭到惨败,撤回开罗后,获悉国内政局不稳,加之俄国又攻人意大利,于是,把仅剩下的1万多人的军队和统治埃及的大权交给部将克莱贝尔,自己偷偷溜回法国。

 

  克莱贝尔继续执行拿破仑的政策,遭到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武装斗争的烈火在全埃及燃烧起来,法国军队穷于应付,狼狈不堪。正在这个时候,英国人登台亮相,开始了“表演”;他一面怂恿奥斯曼帝国出兵埃及,一面又装做奥、法之间的调停人,限法国军队在3个月内,撤出埃及,把埃及的主权归还给奥斯曼帝国。当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进驻埃及,先头部队抵达开罗近郊,与法军对峙时,1801年英国军队乘机占领了埃及沿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正可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法国表面答应撤军,其实在重新部署军队,企图赖着不走,法军炮轰奥斯曼帝国兵营,屠杀开罗居民。开罗人民群情激昂,决心发动第二次起义,赶走侵略者。经过50多天英勇顽强的战斗,沉重打击了侵略者,1801年9月2日,法军被迫撤离埃及。

 

  法国军队被赶走以后,埃及出现了3种势力:奥斯曼帝国军队、马木鲁克军团和英国军队。

 

  英国军队赖在埃及沿海一带不走,试图替代法国长期占领埃及,由于受到埃及人民的反抗和列强的干涉,才于1803年被迫撤出。奥斯曼帝国军队纪律松弛,战斗力下降。马木鲁克军团,经过法军的削弱,成为几股流寇,再也没有力量争夺政权了。

 

  就在这种情况下,穆罕默德·阿里(穆罕默德·阿里(1769~1849年),原为阿尔巴尼亚烟草商人,后参加奥斯曼帝国军队,在短短几年内,升为军官,后来到了埃及,与法国军队作过战)利用人民的力量,打垮了马木鲁克军团,削弱了奥斯曼帝国军队,夺取了埃及的政权。奥斯曼帝国素丹无力恢复他在埃及的统治,被迫承认穆罕默德·阿里为埃及总督,并封以“帕夏”的称号。从此,埃及名义上承认奥斯曼帝国的宗主权,但实际上已经独立。

 

  英国人占领埃及的狼子野心不死,于1807年3月又一次进攻埃及。后在埃及人民的顽强抵抗下,于9月被迫撤离。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权得到巩固。

 

  在英法侵略势力日益严重的威胁下,穆罕默德·阿里力图增强国力,维护独立和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实现这个目标,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实行土改,没收地主的土地;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以便富国强兵;学习西方,兴办学校;向法国、英国派遣大批留学生学习军事、政治、医学、生物、化学和农艺等学科。这批留学生回国后形成改革维新的骨干。效法西方的教育制度,兴办了几十所中学和专科学校,培养新型人才。

 

 

 

  穆罕默德·阿里,兴办造船厂,成立舰队,创办新式军队。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使埃及成为当时奥斯曼帝国境内最强大的一个省区。随着实力的增强,穆罕默德·阿里的野心也急剧膨胀,他试图把势力扩张到奥斯曼帝国的其他省区。

 

  阿拉伯半岛成为穆罕默德·阿里进攻的第一个目标。1811年,穆罕默德·阿里命令他的儿子图松率领大军在红海东岸的延布登陆,遭到瓦哈比派的英勇抵抗。1812年底,埃军占领麦地那;1813年初,又占领麦加。1815年,穆罕默德·阿里率师亲征,攻占了图腊巴。1816年8月,穆罕默德·阿里的养子易卜拉欣又出征阿拉伯半岛,于1818年9月攻人瓦哈比派首府德尔伊亚。

 

  英国和法国支持穆罕默德·阿里对半岛的进攻,他们想通过穆斯林的内战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英国在波斯湾一带的活动从此横行无阻,为以后染指阿拉伯半岛和邻近地区作准备。

 

  1819年,穆罕默德·阿里又把进攻的矛头指向埃及南面的邻居——苏丹,到1821年,占领了苏丹的大部分地区。苏丹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地,但此时的帝国对苏丹鞭长莫及,故暂时默认穆罕默德·阿里对它的占领。

 

  叙利亚成为穆罕默德·阿里进攻的第三个目标。1831年11月,他派他的养子易卜拉欣为统帅,率军出征,先后占领耶路撒冷、雅法、大马士革等地,随即又攻人小亚细亚,逼进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素丹(或称哈里发)眼看自己手下的一个总督咄咄逼人,大有取而代之的架势,便宣布穆罕默德·阿里为叛乱分子,撤消其总督职务,并调兵遣将,前去迎战,但帝国军队纪律松弛,没有多大战斗力,似乎不是埃及军队的对手。素丹不得已于1833年4月5日与埃及签订一项停战协定,称为“科达西亚和约”。根据这个协定,恢复穆罕默德·阿里的埃及总督职位,并将大马士革、阿勒颇、阿卡、贝鲁特、特里波利等划归埃及管理。

 

  西方列强的战略目标是肢解奥斯曼帝国,瓜分伊斯兰世界(实际上是全球)。而一个强大的埃及的存在是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严重障碍。因此,列强的干涉势所必然。

 

  英国不愿看到在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冲上出现一个强大的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威胁着英国通往印度的生命线,破坏了英国开辟一条从地中海经波斯湾至印度的最短的通道的计划,也触及了英国在波斯湾和伊拉克的势力范围。在经济贸易方面,穆罕默德·阿里坚持其专卖政策,拒绝接受1838年英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的“英土商务协定”(这个协定是一个不平等的协定,它规定了奥斯曼帝国的低关税制,取消了帝国境内的一切贸易垄断制度,给予外国商人(首先是英国商人)在帝国境内自由贸易的特权。同年,法国与帝国之间也签订了类似的协定。为表述方便,奥斯曼帝国,有时简称“土”(土耳其)),不允许英国商人势力大规模渗入埃及。因此,英国试图挑起奥斯曼帝国与穆罕默德·阿里之间的争端,以便制造武装干涉的借口。英国遂怂恿奥斯曼帝国素丹马哈茂德二世下令讨伐穆罕默德·阿里。

 

  1839年春,奥斯曼帝国对埃及发动进攻,首先夺取了被穆罕默德·阿里占领的叙利亚东北一带地区。6月,穆罕默德·阿里发动反攻。纳西宾一战,帝国军队溃不成军,几乎全军覆没。6月30日,帝国素丹马哈茂德二世去世,朝廷一片混乱。7月,帝国舰队司令艾哈迈德·法齐率领全部舰队向穆罕默德·阿里投降。穆罕默德·阿里的军队,乘胜前进,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朝不保夕,素丹只好求和,穆罕默德·阿里提出苛刻的议和条件,素丹准备接受全部条件。

 

  然而,列强尤其是英、俄,担心穆罕默德·阿里的势力越来越大,便出面干涉。1839年7月27日,英、俄、普、奥(奥地利)、法五国共同签署了一个致奥斯曼帝国素丹的通牒。要求停止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埃之间的任何直接谈判;在列强对“东方问题”做出决定之前,土耳其(即奥斯曼帝国)不能单独采取任何行动。软弱的土耳其素丹只好表示同意,而穆罕默德·阿里则坚决反对。

 

  1840年7月15日,英、俄、普、奥与土耳其在伦敦签订了一项所谓“解决近东事件的条约”,史家称之为“伦敦条约”(郭应德:《阿拉伯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1页)。根据这个条约,埃及的王位(显然列强已经把埃及视作一个独立于奥斯曼帝国的国家)由穆罕默德·阿里的家族世袭,穆罕默德·阿里个人终身管辖叙利亚南部。如果,穆罕默德·阿里不接受这个条约,就剥夺其一切权力,并诉诸武力。

 

  穆罕默德·阿里不接受“伦敦条约”,拒绝四强的最后通牒,于是英奥联合舰队封锁了叙利亚海岸,炮轰贝鲁特和其他港口,埃及守军遭到重创。1840年9月,英国和土耳其军队在贝鲁特附近登陆。11月,英军占领阿卡(也称阿克)要塞,切断叙埃之间的联系,埃及军队陷入孤立。

 

  这时,叙利亚人民反对埃及统治的斗争,如火如荼,埃及军队四面楚歌。1840年秋,埃及军队被迫撤出叙利亚和黎巴嫩。最后,驻在阿拉伯半岛的军队也不得不撤回埃及。英国舰队乘机开到亚历山大港,迫使穆罕默德·阿里就范。穆罕默德·阿里被迫屈服。

 

  这样,根据1840年的“伦敦条约”和1841年土耳其素丹敕令,穆罕默德·阿里失去全部属地,只保留了对埃及的世袭权和对苏丹(国名)的管辖权。此外,埃及还必须接受1838年的“英土商务协定”,归还土耳其海军,陆军缩减到9/10,即从20万减少到1.8万人;取消造船厂等军事工业。

 

  穆罕默德·阿里野心勃勃,穷兵黩武;土耳其素丹昏聩腐败,软弱无能;西方列强虎视眈眈,乘机介入;伊斯兰世界任人宰割,灾难深重。

 

  穆罕默德·阿里被迫接受的“英土商务协定”中有关埃及的条款,打破了他的专卖制度,外国资本尤其是英国资本乘机渗透到埃及的各个经济部门,吮吸着埃及的大量财富。外国资本操纵了埃及的进出口贸易,控制了埃及的交通事业。埃及变成了西方工业晶的销售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供应地。

 

  西方的商品像洪水一样涌进埃及市场,日益冲击着埃及的民族经济。亚历山大港有很多资本雄厚的外国商业机构和贸易货栈。埃及出口最多的是原材料——棉花,进口最多的是制成品——布匹。英国商号的代理人用高利贷剥削埃及农民,迫使农民以很低的价格向他们预售棉花。英国商人把廉价的埃及棉花,加工成布匹,然后再运到埃及,以高价向埃及人出售,从中赚取巨额利润。

 

 

 为了便于掠夺埃及的原料,倾销自己的商品,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埃及,为了打开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捷径,外国资本把埃及的交通运输事业也掌握在自己手里。早在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的时候,随军带了一大批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苏伊士运河开凿的勘测、准备工作,后来由于入侵失败只好暂时作罢。183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和埃及政府签订了英国、欧洲和东方之间经过埃及运送商品、信件及旅客的协定。1851~1857年,英国承包商修筑了自亚历山大港经开罗到苏伊士的铁路。这条铁路缩短了从英国到印度的距离,英国人去印度不必再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了。1858年,英国派去镇压印度人民起义的军队便是由这条铁路运去的。

 

  英国在埃及修筑铁路特权的获得,促使法国人加紧实施开凿运河的计划。1856年,法国人菲迪南·德·累斯普斯,以奴役性的租借条约从埃及统治者赛义德(统治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于1849年去世后,由他的孙子阿拔斯继位(1849~1854年)。阿拔斯去世后,由赛义德继位)(1854~1863年)那里取得了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特权。根据该条约,运河的租期为99年,埃及出让开凿运河所需的土地,无偿提供劳动力,运河收益的15%归埃及。开凿运河工程于1859年开始,1869年完成。埃及为开凿运河承担了4/5的费用,为此债台高筑。埃及人民犹如5000年前的古埃及奴隶为法老修建金字塔一样,在炎炎的烈日下,耗尽了最后一滴血汗。12万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运河两岸的沙砾中,白骨累累,死尸遍地。运河的开通,缩短了欧洲至印度航程的一半。运河成为沟通欧、亚、非三洲最重要的国际航道。运河是埃及人民用无数生命换来的,运河理应属于埃及,然而它却控制在法英等国手中,成为奴役埃及和伊斯兰世界以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工具。

 

  苏伊士运河着手开凿后,西方侵略势力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渗入埃及。外国资本在埃及成立工业和公用企业公司,直接利用当地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如1857年,法国在亚历山大港设立自来水公司;同年,法国在埃及开办面粉厂;1860年,英国在亚历山大港成立电车公司等。英法还利用当时的埃及统治者伊斯梅尔想把埃及建设成一个“西方国家”的愿望,获得了各项承租权,如开设净棉厂、补气厂、制糖厂等。以及承包挖掘运河、修筑堤坝、架设电话网、建筑铁路和海港等工程。修筑亚历山大到开罗的铁路,外国人仅花了750万法郎,而埃及国库却支付了3.25亿法郎,外国从中得到的利润高达3倍以上。

 

  西方的资本通过在埃及开设银行,贷款给埃及政府等途径,控制埃及的财政金融,紧紧地扼住埃及的经济咽喉,迫使埃及乖乖地听命于西方列强。1856年,英国在埃及创办“埃及银行”。此后,外国银行大批建立起来,如英埃银行公司、亚历山大商业银行、里昂银行开罗分行、法埃银行亚历山大分行等。这些银行不仅从事工商业活动,而且放高利贷,典押土地,进行土地投机买卖。它们通过向埃及贷款,左右埃及的财政,控制埃及的金融。

 

  这个时期的埃及成为西方冒险家的乐园,他们蜂拥而至,充斥埃及的各个领域。1860年时,西方侨民仅3000人,到1878年增加到68000人。这些人不但从事投机性商业活动,而且以顾问、雇员身份占据政府机构的重要岗位。到1880年,外国雇员达1785人。

 

  西方商人在领事裁判权的庇护下,享有种种特权。各国领事任意干涉埃及的内政,他们经常以保护其侨民利益为借口,利用外交上韵特权,向埃及政府勒索巨额经济赔偿。例如,西方承包商承包的某项工程由于其自身原因失败后,承包商不但不承担任何责任,领事们反而迫使埃及政府给予赔偿,或迫使埃及政府收购已经破产了的公司股票。

 

  伊斯梅尔执政期间(1863~1879年),虽然经济文化有所发展,但他好大喜功,醉心欧化,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占领东北非,结果国库耗尽,财政陷入危机。伊斯梅尔不思开源节流,反倒钻进西方的经济圈套,接受外国大银行条件苛刻的贷款,终于使埃及负债累累,无力偿还。1874年,英国政府利用埃及的财政困难,以大约400万英镑的代价,从伊斯梅尔手中购得苏伊士运河公司44%的股票。英国付出的代价只相当于原价的1/4。运河股票的出卖,不但没有解决埃及的经济危机,反而使英国的黑手进一步伸进了埃及的内部,紧紧地卡住了埃及的脖子。1876年,埃及外债达6849万英镑,光支付的利息就占去国库收入的1/2以上。

 

  西方债权国不失时机地逼埃及还债,伊斯梅尔无力偿还,索性于1876年4月宣布埃及财政破产,停止支付国债。但西方债权国是不会减免债务的。他们终于暴露出隐藏在经济背后的政治目的,直接干涉埃及内政。1876年11月,伊斯梅尔完全接受英法两国提出的无理要求,英国人担任了国家财政收入和预算总监的职务,法国人担任了国家财政支出总监的职务。这就意味着,国家的财政收入怎样支出,支出多少,全凭外国人说了算。所有债权国决定把埃及的国债和伊斯梅尔的私债合并处理,全国公私外债达91100万英镑,规定年息为7%,65年还清。埃及每年支付的利息就达600多万英镑,约占总收人的2/3。英、法、意、奥和埃及代表组成“国际局”,共同管理亚历山大港海关和全国铁路。全部海关和铁路的收入以及部分地区的税收,都用来偿付利息。

 

  英法资本家在诱使埃及政府钻进他们的圈套以后,得寸进尺,想进一步控制埃及。1878年8月,英法两国强迫伊斯梅尔任命亲西方的努巴尔帕夏为首相。努巴尔是一个贪婪的高利贷者,是埃及的吸血鬼,西方资本家的忠实走狗。努巴尔在组阁过程中,竟然以英国人威尔逊为财政部长,法国人布里尼尔为建设部长,政府的实权完全掌握在这两个欧洲人手里,因此,埃及人把这个由欧洲人掌握大权,只为外国资本家效劳的傀儡政府称做“欧洲内阁”。

 

  埃及在立法和司法方面的事务,也受到所谓“混合法庭”(由英、法、奥、意等14国人士组成)的控制。“混合法庭”不仅能够处理各国侨民之间和外侨与埃及人之间的诉讼,而且还可以否决埃及政府的任何法令。

 

  与此同时,西方列强摧残埃及的民族教育,破坏埃及的传统文化。英国人竭力阻止埃及人使用自己的母语——阿拉伯语,大力推行英语。埃及政府机关和商业、银行等经济部门采用的文字不是英语,就是法语。从小学开始,英语就列为最基本的课程;向人们灌输“阿拉伯语是一种落后的过时的语言,而英语等西方语言才是科学的、时兴的语言”;“伊斯兰教是落后的过时的宗教,而西方文化才是先进的文化”。为了培养具有亲英思想和西方价值观,并为英效劳的知识分子,英国吸收大批埃及上层人物的子弟到英国留学。除了英国外,法国和美国也在埃及积极从事办学、办报和盗窃文物等文化侵略活动。

 

 

 

 

  显而易见,埃及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均已丧失了独立性,成为英法等目的事实上的殖民地。

 

  埃及人民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及爱国人士不甘心外国的统治,用各种方式进行反对外来势力的斗争。如哲马路丁·阿富汗尼(1839~1897年),他认为殖民主义是对伊斯兰国家的最大威胁,他号召所有伊斯兰国家的全体穆斯林都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殖民主义。1871年,他应邀到埃及讲学,鼓励知识分子走出象牙之塔,观察世界的变化。他认为,统治者的昏庸腐败助长了伊斯兰教的敌人的气焰,因而力主严格限制君权,监督统治者的行为。阿富汗尼的主张,在埃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领导埃及反英斗争的艾哈迈德·阿拉比、穆罕默德·阿布杜和扎格鲁勒等人都是他的学生。

 

  埃及祖国党领袖阿拉比(1841~1911年)于1879年领导埃及人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外国统治的斗争,沉重打击了列强在埃及的势力。后来,在英国和埃及卖国贼的镇压下,归于失败。1882年,英国军事占领埃及。把支持反英斗争的穆罕默德·阿布杜放逐叙利亚,把阿拉比等武装斗争的领袖放逐到锡兰。

 

  1914年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2月5日,土耳其对英宣战,英国即于12月18日宣布土耳其对埃及的宗主权结束,埃及自即日起成为英国的“保护国”,并废黜了亲土耳其的赫底威阿拔斯二世,另立亲英的阿拔斯二世的叔父侯赛因·卡米勒(1914~1917年),称“素丹”,旨在与土耳其素丹相对抗。1917年10月,侯赛因去世,王位传给了侯赛因的兄弟艾哈迈德·福阿德。从此,英国所谓“暂时占领”埃及的时期结束,埃及名副其实地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二)苏丹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苏丹位于非洲的东北部,埃及的南面。原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1819~1821年,为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所征服。英国早就蓄意侵占苏丹,19世纪70年代控制埃及后,它施展一贯的狡猾的殖民伎俩,打着埃及的旗号扩充英国在苏丹的殖民势力。英国殖民者以埃及政府驻苏丹官员的名义,逐渐取代埃及人担任各地方长官以至全苏丹总督。曾在尼罗河上游活动的英国殖民主义探险家贝克尔担任苏丹赤道省省长,在4年任期内,他以武力征服了苏丹南半部。1874年继任省长其后又担任总督的是曾在中国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刽子手戈登。戈登及其同伙以查禁奴隶贸易为名,在苏丹南部毗邻乌干达地区大肆扩张领土,力图通过控制尼罗河水源以制服埃及,并使苏丹实际上从属于英国。英国殖民者还垄断了苏丹的象牙贸易,牟取暴利。

 

  苏丹人民向来具有反抗精神,早在70年代,英国和埃及封建主的残暴统治就激起苏丹农牧民多次起义。西部的达尔富尔省和南部的加扎勒省起义最为频繁。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也是非洲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反殖民主义者起义,就是1881年的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这次起义的领导者是穆罕默德·阿赫迈德(1844~1885年),他出身于农民家庭,本人是一位伊斯兰学者,他在民间宣传平等观念,强调在真主面前人人平等。谴责富人和外国官吏的贪婪,号召人民拒绝纳税,驱逐殖民主义者。他宣布自己就是人们期待的“马赫迪”(含有救世主的意思),要在人间确立纯正的伊斯兰信仰、要实现社会公正和人间正义。1881年底,穆罕默德·阿赫迈德号召人民进行“吉哈德”(圣战),把侵略者及其走狗赶出国土。他的号召得到人民的热烈响应,许多地区整个部落都加入到起义队伍中,起义形成较大的规模。起义军作战十分勇敢,进展十分迅速,英国利用埃及人一同镇,压。1881年12月和1882年6月,起义军两次击败受英国指使前来镇压的军队,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扩大了解放区。1883年,起义军收复了整个科尔多凡省作为根据地。英军侵占埃及后,于1883年派希克斯率3万大军侵入苏丹,妄图一举扑灭起义。11月,侵略军为起义军所败,几乎全军覆没,希克斯被击毙。1884年初整个南部地带宣告解放,随后,起义军挥戈北上,直逼总督府所在地喀土穆。狡猾的英国人见硬的一手无效,便采取软的一手对付起义军。当时的总督戈登首先宣称要让埃及军队撤退,企图以此平民愤;继而又想以“素丹”称号诱使穆罕默德·阿赫迈德建立一个脱离埃及和奥斯曼帝国的亲英傀儡政权;最后则使用挑拨离间的手段,阴谋分化起义军,所有这些阴谋都没有得逞。起义军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于1885年1月26日攻克喀土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刽子手戈登被起义军用长矛刺死在总督府前。到1885年夏;除沿海的萨瓦金港以外,起义军已解放苏丹全境。

 

  起义成功以后,穆罕默德·阿赫迈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废除英埃统治时期的税收制度,减轻人民负担,收复外国人侵占的土地,还给人民等。这些措施,深受人民欢迎。

 

  1885年6月,穆罕默德·阿赫迈德病逝,他的战友阿卜杜拉继任,苏丹逐渐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19世纪90年代后期,西方列强已基本上瓜分了非洲,苏丹成为当时非洲仅存的三个独立国家之一。英国为打通开普一开罗通道,实现其殖民帝国计划,力图占领苏丹,消灭起义政权。1896年,英国在它被逐出苏丹之后的11年又重新发动进攻,集结了19世纪殖民主义侵略非洲的军事行动中最庞大的侵略军——拥有新发明的马克西姆机枪的2.5万名远征军和7000余匹马、骆驼组成的运输队。由克其纳指挥,采取步步为营的战略,自北向南蚕食。英军为保证军需后勤及时供应,边修铁路边推进,花费2年的时间,于1898年才进抵柏柏尔地区。4月,苏丹军与英国侵略军在这里交锋,苏丹军受挫,苏丹军退守喀土穆。9月,两军在恩图曼城下决战,苏丹军为保卫首都,英勇奋战,在英军马克西姆机枪的火力网前,奋不顾身地轮番冲锋。最后,苏丹军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受到重创,损失2万多兵员;英军攻人恩图曼,进行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并掘开穆罕默德·阿赫迈德坟墓,亵渎其尸体。此后,苏丹军转入游击战,阿卜杜拉及其战友先后战死,其余的人坚持到1900年终于失败。

 

  1899年,苏丹在所谓“英埃共管”的名义下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苏丹总督以及各部部长、各省省长等高级职务都由英国人担任,县区负责人由埃及人担任。所有在苏丹的官员的薪俸和驻苏丹军队的防务费由埃及负担。直到1913年,苏丹的财政赤字也由埃及弥补。

 

 

 

 

 

 

  为了加强对苏丹的统治,英国制定了包括取缔反政府的宗教组织在内的一系列的法规。为了加强掠夺苏丹的财富,英国让埃及政府发行公债,修筑了从阿特巴拉到红海苏丹港,喀土穆到欧拜伊德的铁路。

 

  英国侵略苏丹,还加重了埃及人民的苦难。英国强迫埃及提供绝大部分侵略苏丹的战费,驱使埃及人当炮灰。此后,又在“共管”的名义下,要埃及负担行政费和占领费,而一切权益却由英国独占。英国还利用苏丹处于尼罗河上游的地位,控制埃及水源,经常在政治上讹诈埃及,动辄以切断水源相威胁。

 

  (三)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成为法国的殖民地

 

  阿尔及利亚原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1587年以后,由帝国素丹委派帕夏(总督)统治。后来,土耳其帝国日渐衰落,对阿尔及利亚的统治,有鞭长莫及之感,它派驻阿尔及利亚的军队,飞扬跋扈,不服从总督的调遣,自己另外选出领袖,称为“达伊”,其权力往往凌驾于总督之上。

 

  法国早已垂涎阿尔及利亚,它首先在这里建立了一些商业机构,与阿尔及利亚发生贸易联系。1564年,设领事馆。1798年,拿破仑侵略埃及的时候,其军队所需粮食,主要靠阿尔及利亚。拿破仑和沙皇亚历山大第一次密谋瓜分奥斯曼帝国时,就把阿尔及利亚当作未来的猎物。法国参谋部还准备好进攻阿尔及利亚的军事地图。由于遭到反法联军的不断打击,法国才暂时放弃侵略阿尔及利亚的计划。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法国又将侵阿计划提上日程,准备伺机行事。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它就是所谓“扇子事件”。18世纪末,法国侵略埃及的军队,主要是从阿尔及利亚获得所需粮食。法国通过在阿的犹太中间商从阿购买了大量的小麦。但法国不付粮款,至1798年,欠款达800万法郎。法国欠犹太商人的款,犹太商人又欠阿尔及利亚实际统治者“达伊”侯赛因的款。欠款长期不还。犹太商人声称,法国不付钱,他们也不付钱。侯赛因致函法国政府要求尽快支付欠款,法国政府置之不理。侯赛因怀疑这是法国领事皮埃尔·德瓦尔与犹太商人合谋捣鬼的结果。法国人的一些举动证实了这一点。法国驻安纳巴副领事亚历山大·德瓦尔违反协议,在安纳巴和拉卡尔的法国商行代理处修筑工事,安装加农炮。1827年4月30日,即拖欠粮款达30年之后,侯赛因在其举行的庆祝开斋节招待会上,询问皮埃尔·德瓦尔为什么法国政府不复函答复。皮埃尔·德瓦尔蛮横无礼,出言不逊,说道:“不给你复信,就是说你的请求无效!”侯赛因对这种挑衅性的回答感到很气愤,叫这位傲慢无礼的人滚出去,这位法国领事厚颜无耻,满不在乎。侯赛因一气之下,用手中的扇子打了他的脸。这样一来,法国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行动了。它先派海军封锁了阿尔及尔港口,威逼侯赛因接受其无理要求,遭侯赛因拒绝。然后于1830年5月,出动大批舰队,从图伦海港启航,在阿尔及尔附近的海岸登陆,占领了阿尔及尔、瓦赫兰等城市。侯赛因自然不是法国的对手,被迫于7月8日投降。然后,侯赛因被逼携带部分家产和3万土耳其金币,离开阿尔及利亚,到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做寓公。从此,不但“达伊”统治阿尔及利亚的时代结束,而且奥斯曼帝国也丧失了它的这片属地,代之而起的是法国人的统治。

 

  然而,阿尔及利亚人民并不甘心做法国的奴隶,各地的起义此起彼伏。在西部,民族领袖阿卜杜·卡迪尔领导当地人民,联合突尼斯和摩洛哥共同抗法。1832~1834年,卡迪尔采用游击战术,多次打败装备优良的法国军队。然后,宣布建立阿尔及利亚埃米尔国,把首都改建在距海岸较远的麦斯凯莱。法国占领军在无可奈何之下于1834年2月24日,与卡迪尔订立“停战协定”。然而“协定”墨汁未干,法国于1834年7月单方面宣布阿尔及利亚为法国的一部分,由法国总督直接管理。第二年,法军进攻麦斯凯莱,遭到失败;1836年,又进攻君士坦丁城,又遭失败;1837年,法国援军到来,再次发动猛攻,终于破城,烧杀抢掠,无恶不做。

 

  1840年,法国调集优势兵力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企图变“有限占领”为“全部占领”。卡迪尔力不能支,突围进入摩洛哥。摩洛哥人民热情欢迎这位民族英雄。1847年12月法军将卡迪尔包围,卡迪尔被迫投降。法国将其押往法国监禁。

 

  1848年,东部的抗法领袖艾哈迈德被俘,全国性的大规模反法斗争暂时告一段落。

 

  法国军队在入侵阿尔及利亚的过程中,烧、杀、奸、淫,无恶不做。法军进入阿尔及尔时,从国库抢走了1亿法郎。法国当局亵渎伊斯兰教,任意破坏穆斯林的坟地,把清真寺改为天主教堂。1832年4月6日,法军在黎明前袭击一个部落,杀死了帐篷中所有熟睡的人。在返回途中,法军用长枪挂着人头,招摇过市,耀武扬威。

 

  法国占领阿尔及利亚以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殖民政策。法国把阿尔及利亚划分为“公民区”和“阿拉伯人区”。“公民区”供欧洲人殖民,由文官治理。“阿拉伯人区”由法国当局委派当地亲法的上层人物管理。1865年7月14日,法兰西第二帝国贵族院颁布一项法令,宣布阿尔及利亚本地的穆斯林就是法国人。这项法令的实质是要阿尔及利亚的穆斯林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使原有的社会结构解体,使阿尔及利亚完全法国化。1870年10月24日,法国临时政府公布法令,把阿尔及利亚正式并入法国。

 

  加速移民、强占土地是法国政府巩固对阿尔及利亚的统治,加紧它对阿尔及利亚的掠夺的两项重大措施。移民,可以改变社会的人口构成比例,进而消灭阿尔及利亚的民族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实现民族同化;占地,可以建立牢固的殖民基地。1833年,阿尔及利亚只有8000欧洲人,1847年增至11万人,其中法国人为4.3万,到1871年,法国人口增加到13万,1911年,增至56万,其他欧洲人为18万。1850年,殖民者占有土地11.5万公顷,至1870年,达到76.5万公顷,到1910年,达到184万公顷。

 

  在法国人统治下,欧洲人享有公民权,阿尔及利亚人沦为毫无政治权利的“臣民”。根据1881年的“土著法典”,殖民当局可以不经司法程序,任意逮捕、监禁、惩罚当地百姓。

 

  法国殖民者阻碍阿尔及利亚的教育发展,实行愚民政策,企图根本改变阿尔及利亚的阿拉伯——伊斯兰特性。1870年,阿尔及利亚有36所小学,到1882年只剩下16所。法国人不许阿尔及利亚人受较好的教育,只给他们以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训练。法国人只把阿尔及利亚人当牛马使唤,而不让他们提高文化素质,以免觉醒后对其统治构成威胁。法国人还不让阿尔及利亚人与外界联系,不让自由地出国,甚至不让他们去麦加朝觐,防止他们与其他国家的穆斯林接触,增强他们反法的民族意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法国进一步巩固对阿尔及利亚的统治,强征阿尔及利亚人人伍当兵,充当炮灰。大战期间,仍有17.3万阿尔及利亚人在法军中服务。

 

  阿尔及利亚人民继卡迪尔反法斗争之后,又多次发动起义,反抗法国殖民统治,如1871年的穆格拉尼起义等。

 

  突尼斯同样原先也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地。侯赛因家族执政后(1705~1740年),突尼斯呈半独立状态,但对奥斯曼帝国仍保持从属关系。法国对突尼斯久怀野心。1881年,法国借口阿尔及利亚边境的一个突尼斯部落向法国挑衅,大举进攻突尼斯。突尼斯被迫与法国签订“巴尔多条约”。根据条约,法国有权在突尼斯边界和海岸地带驻军。不经法国同意,突尼斯不得同其他任何国家缔结条约。据此,突尼斯事实上已沦为法国殖民地。1882年7月,英国武力进攻埃及,炮轰亚历山大港,法国乘机大举入侵突尼斯,并占领突尼斯全境。1883年,法国强迫突尼斯签订一项协定。根据这个协定,突尼斯的政治、财政大权全部由法国接管。从此,突尼斯完全成为法国的殖民地。

 

  (四)摩洛哥成为法国和西班牙的殖地民

 

  摩洛哥濒临大西洋与地中海,控制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西欧隔海相望,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历来为各种势力必争之地。当北非其他地区成为奥斯曼帝国属地时,唯独摩洛哥依然独立存在。到了16世纪初,摩洛哥出现了一个强大的王朝——赛义德王朝(1500~1608年)。1668年,摩洛哥一个自称是圣裔的阿里家族,建立了阿里王朝(自1668年至今),取代了赛义德王朝。这个王朝的奠基人伊斯玛仪(1672~1727年)执政期间,王朝逐渐走向强盛,他击溃了列强的武装侵略;收复了早先被英国占领的丹吉尔、被西班牙占领的休达、梅利利亚以及其他小岛。但伊斯玛仪去世后,摩洛哥陷入内乱,列强乘虚而入。1881年法国占领突尼斯后,决定乘势进军摩洛哥,但当时的西班牙、英国、德国都对摩洛哥有所图,法国不敢贸然行事。后来,法国、西班牙势力相继渗入摩洛哥,并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1912年11月27日,法、西两国签订“法国——西班牙协定”,正式确认各自的势力范围。根据这个协定,摩洛哥被划分为3个区:法国属地(法属摩洛哥)、西班牙属地(里夫)、国际共管区(丹吉尔)。

 

  (五)利比亚被意大利占领,成为其殖民地

 

  利比亚是埃及通向北非的走廊,处于从地中海到中非的最短的路线上。从16世纪开始,利比亚成为奥斯曼帝国属地,及至奥斯曼帝国衰落,地方势力壮大,成为半独立状态,但名义上与奥斯曼帝国仍保持从属关系。

 

  西方殖民主义者千万百计地把魔掌伸向利比亚。英、法、意、荷等国势力都曾先后渗入利比亚,而意大利逐渐占了上风。

 

  统一后的意大利,工业生产有了相当的发展。随之它把贪婪的目光投向非洲。在列强对非洲的争夺中,意大利是后来者,力量又较弱,但曾想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来实现其野心。它起初想借助德国占领突尼斯,不料法国已下手,抢先了一步。于是,转而攫取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入侵埃塞俄比亚,并企图囊括利比亚。

 

  1902年,意大利先后与法、英达成妥协,意大利承认法国在摩洛哥、英国在埃及的权益;作为交换条件,法英两国对意大利在利比亚所采取的任何行动不予干涉。同年,意大利又获得德奥两个盟国支持它的保证,这样,意大利就可以放心大胆地采取行动了。

 

  1908年,两个意大利人在利比亚被杀;1911年,一个美国人在利比亚被杀,这就为意大利的侵略提供了借口。1911年8月,意大利政府制定对利作战计划。奥斯曼帝国希望政治解决利比亚问题,而意大利竟于9月向帝国宣战。10月3~4日,意大利庞大的舰队连续轰击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5日占领这座城市,紧接着向其他地区推进。奥斯曼帝国守军节节败退。意大利为削弱奥斯曼帝国实力,鼓动帝国属地巴尔干半岛的人们起来进行独立运动。帝国四面楚歌,穷于应付,只好与意大利签订和约(1912年10月8日)。根据这个和约,奥斯曼帝国撤出它在利比亚的军队,仅保留了对利比亚任命宗教法官之权。

 

  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签订和约后,利比亚人民拒不解除武装。他们在以艾哈迈德·谢里夫·塞努西为首的民族领袖的领导下,继续抗战,给深入内地的意军以沉重打击。这一民族抗战活动坚持到1946年利比亚独立。

 

  (六)叙利亚和黎巴嫩为法国所控制

 

  由于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离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不远,因此,帝国对上述地区实行较直接的统治。这三个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阿拉伯人总称为沙姆;土耳其人统称叙利亚。奥斯曼帝国将该地分为三个省:阿勒颇、大马士革和特里波利。阿勒颇省辖叙利亚北部;黎巴嫩、贝鲁特和西顿以及巴勒斯坦划人大马士革;特里波利省包括霍姆斯和哈马。省长称“瓦里”,并带“帕夏”(总督)头衔。奥斯曼帝国走向衰落以后,帕夏们越来越腐败,他们只图搜刮民脂民膏,而根本不为本地的发展着想。

 

  17~18世纪,西方资本利用通商特惠条约和治外法权,侵人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欧洲商人在一些大城市建立贸易机构,掠夺该地资源。列强在西顿、贝鲁特等地设立领事馆,保护本国侨民的利益。法国获得对基督教各教派进行所谓保护的特权。

 

  19世纪,西方资本加紧了对上述地区的掠夺。法国商人和英国商人相继开办丝织厂。1859~1863年,法国公司承建了从贝鲁特到大马士革的公路。

 

  与经济渗透相配合,西方列强还通过教会进行文化侵略活动。19世纪初,天主教在提尔和阿勒颇一带已经有11个修道院和7个教区。西方教会往往通过创办教会学校进行文化侵略。1734年,法国耶稣会在黎巴嫩创办艾因土拉学校。19世纪40年代,法国里昂和马赛的女教友会在贝鲁特等地创办女子学校;1875年,法国耶稣会在贝鲁特创办圣约瑟大学,经费由法国教育部拨付。1834年至1860年,美国教会在叙利亚和黎巴嫩建立了30多所小学和中学;1862年,在贝鲁特建立2所女子学校;1866年,建立叙利亚新教学院,即后来的美国贝鲁特大学。这些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传播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除学校外,西方教会还创办各种印刷厂,兴办各种“慈善事业”。这些印刷厂配合上述教育机构,印制大量的阿拉伯文的《圣经》和阿拉伯文的反映西方文化的各种书籍。

 

 

   19世纪,列强加紧对黎巴嫩的渗透。法国以保护天主教徒为由,干涉黎巴嫩内政,英国在黎巴嫩德鲁兹派中扶持它的代理人。列强利用教派矛盾,从中渔利。1860年,法国挑起马腊、舒夫地区基督教马龙派与伊斯兰教德鲁兹派之间的屠杀。结果双方死伤惨重,马龙派尤多。1860年,拿破仑第三次派出军队7000人,占领黎巴嫩,结果在英国等列强的压力下于1861年6月撤走。

 

  1864年,列强在贝鲁特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黎巴嫩局势。会议决定:黎巴嫩省长必须由基督徒担任(名义上由奥斯曼帝国素丹委任),省行政院的成员由马龙派和德鲁兹派等教派共同担任。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加紧控制叙利亚和黎巴嫩,垄断了两地的生丝出口贸易,取得了修筑贝鲁特港和贝鲁特一大马士革一德拉铁路的特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仍然牢牢控制着叙利亚和黎巴嫩。

 

  (七)伊拉克和波斯湾(海湾)地区为英国所控制

 

  伊拉克是奥斯曼帝国的又一行省,总督驻巴格达。伊拉克曾是阿拔斯国家的首都所在地,居伊斯兰世界中心,其地位非同一般,因而成为列强争夺的目标。

 

  在对伊拉克的争夺中,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英国捷足先登,抢先一步。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后,把伊拉克作为下一个目标。1643年,在伊拉克南部重镇巴士拉设立商务所,作为东印度公司的分支机构;1755年,又在巴格达设立代理处;继而在伊北部城市摩苏尔设代理领事。

 

  19世纪30年代,英国国会批准2万英镑的经费,用来勘探两大河流。1861年,英国林奇公司开办“两河轮船航运公司”,取得了巴格达和巴士拉之间的内河航运权利。内河航运的开辟,使英国商人从伊拉克榨取了更多的谷物、羊毛、椰枣,英国的商品则倾销伊拉克,冲击伊拉克的民族工业。

 

  20世纪初,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和基尔库克地区发现了石油,英国更不愿离开伊拉克了。

 

  波斯湾为东西交通之走廊,南北往来之要道,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历来为列强必争之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等西方国家都先后染指过该地区。

 

  拿破仑于1798年占领埃及后,试图控制红海、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进而谋取印度。英国对法国的企图看得十分清楚,便采取行动防止法国实现其野心。就在拿破仑占领埃及的第二年,即1799年,英国占领了红海南端曼德海峡附近的丕林岛;1802年与当地酋长签订了“通商友好条约”;在此之前两年,即1800年,与马斯喀特的酋长也订立了“通商条约”。这两个条约都旨在独占波斯湾,排斥其他国家。

 

  19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的瓦哈卜派曾一度占领了包括波斯湾西岸的哈萨在内的许多地区,其影响与日俱增。英国借口瓦哈卜运动危及波斯湾的安全,一面怂恿马斯喀特和巴林等地的酋长起来反对瓦哈卜运动,一面于1809年派海军夺回瓦哈卜派在哈伊马角建立的根据地。不久,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占领了阿拉伯半岛,对瓦哈卜运动进行镇压;于是,英国又把矛头指向穆罕默德·阿里。

 

  为了对付穆罕默德·阿里,英国与巴林和马斯喀特的酋长,于1820年签订了同盟条约。而穆罕默德·阿里不顾英国的反对,将势力向东扩张到波斯湾,向南推进到也门,并于1830年与巴林酋长签订条约,结成同盟。英国认为埃及侵犯了它在该地区的利益,便派军舰到巴林,炮击海港,同时利用土耳其反对埃及。在各种压力下,穆罕默德·阿里将其军队撤出了巴林,最后撤出整个阿拉伯半岛(1840年)。

 

  然后,英国与海湾各酋长订立了一系列条约,以便确保其在当地的势力。同时派军舰驻守波斯湾,加强对该地区的军事威慑力量。

 

  1899年,英国在巴林建立海军基地。1904年,又派常驻政治代表。从1909年到1913年,英国取得了一系列特权,宣布巴林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林成为英国在波斯湾的重要军事基地。

 

  1882年,卡塔尔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英国对科威特也图谋已久。早在1820年,英国就想说服科威特酋长阿卜杜拉,将科威特置于英国的保护之下,遭到拒绝。1899年1月23日,英国利用科威特酋长穆巴拉克·萨巴赫与奥斯曼帝国之间关系紧张之机,与其秘密签订了一个协定。根据该协定,科威特“埃米尔”(酋长)保证,他本人及其继承人不把科威特的任何部分租给或让给英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或臣民;未经英国同意,不允许任何外国代表驻在科威特。作为交换条件,英国向埃米尔提供财政援助;保护他不受任何人侵犯。英科协定堵住了从北方进入海湾的通道,并把英国在海湾的领地连接了起来。显而易见,英国以财政援助和军事保护为诱饵,促使科威特脱离奥斯曼帝国。1913年,英、土关于波斯湾的协定规定:科威特属奥斯曼帝国主权范围之内,但奥斯曼帝国不能过问其内政与外交,并承认英科之间的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宣布科威特为它的“保护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湾地区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后来这些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英国更是赖着不走了。

 

  由上可知,奥斯曼帝国在西亚和北非的属地基本上丧失掉了;在欧洲的属地也正在一点一点丧失。

 

  (八)东南欧——巴尔干民族独立运动及奥斯曼帝国的改革措施

 

  为了说明奥斯曼帝国是怎样一步十步走向衰落以至瓦解的,在此,我们简要交代一下,奥斯曼帝国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属地所发生的民族独立运动。

 

  在叙述奥斯曼帝国的形成时,已经谈到,从14到16世纪,东南欧和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先后为土耳其人所征服,并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从那时起,巴尔干半岛诸民族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生活了约400年。在此期间,“土耳其征服者与从前统治过巴尔干各国的拜占庭皇帝、法兰克贵族、威尼斯贵族及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君主相比,是有能力的。土耳其的行政管理严格而公正,税收很轻,非穆斯林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基督教欧洲空前未有的信仰自由((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家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405页)。”然而,到后来,尤其是18、19世纪期间,随着奥斯曼帝国素丹的腐败,上行下效,帝国派驻各地的总督们,包括巴尔干地区的总督们,敲诈勒索,搜刮民财,收受贿赂,引起当地居民的普遍不满甚至极大愤慨。他们怒火中烧,怨声载道。而近代西方的革命思想和革命实践,对该地区的各民族而言,无异是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他们从法国革命受到鼓舞,“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对他们极富吸引力,加上西方列强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煽动,一个摆脱土耳其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运动在各地蓬勃兴起,并最终达到了目的。

 

 

  1699年,奥匈帝国军队击败土耳其军队;1821年3月,希腊反土耳其斗争胜利,并宣布独立;塞尔维亚于1804年开始举行反土耳其斗争,于1815年获得自治,于1878年获得独立;罗马尼亚人于1859年赢得自治,于1878年赢得独立;保加利亚人于1878年获得自治,于1908年获得独立;阿尔巴尼亚人于1912年获得独立。巴尔干半岛的这三个民族——塞尔维亚人、希腊人和保加利亚人于1912年结成联军,把土耳其人完全逐出半岛,土耳其仅保留了从伊斯坦布尔到阿德里安堡的海峡周围的一小块领土。随着奥斯曼帝国势力的瓦解,窍巴尔干地区生活了几百年的穆斯林也被大批地逐出该地,成为难民,土耳其不得不收容这些难民。

 

  这样,奥斯曼帝国的边界自1683年起从维也纳城墙开始退缩,1815年退缩到多瑙河,1878年退缩到巴尔干半岛中部;1913年退缩到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附近。奥斯曼帝国江河日下,岌岌可危。

 

  当然,在奥斯曼帝国日趋衰落的过程中,也有人试图通过某些改革来挽救帝国。比如,年轻的帝国素丹塞里姆三世(1789~1807年)就是其中的一位。1791年,他召集政界、军界、宗教界代表人物22人,研究危机,商讨对策。支持他的一派提出仿照欧洲方式改造旧军,建立新军,以挽救帝国的危机。1792~1796年间,塞里姆三世颁布一系列法令,实行军事、财政事务的新条例,建立军事工程学校,按欧洲方式组建和训练新军。

 

  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只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已,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民并不支持这种改革;既得利益者更是反对这种改革。1805年,塞里姆三世为扩充新军,实行普遍征兵制,近卫军团(即“童子军”团)于鲁米利亚哗变,前往平叛的新军惨败。为避免事态扩大,缓解矛盾,塞里姆三世撤消改革派首领的职务,任命近卫军团首领为首相。1807年5月,一批抗拒改编的士兵再次哗变。叛军在首相和既得利益集团的支持下,杀害了大批改革派人士,并逼近首都伊斯坦布尔。5月29日,在近卫军团的压办瓦帝国总法官批准塞里姆三世退位,改革宣告失败。

 

  马哈茂德二世(1808~1839年)是实行改革的又一位素丹。他吸取以往改革失败的教训,首先强化自己的权力,然后稳步推进。1825年5月,他颁布一项法令:在保留近卫军团的同时,抽调部分兵员补充新军,意在逐步削弱近卫军团。近卫军团明白素丹的意图,故再次发动兵变;不过这一次,素丹早有准备,立即派炮兵部队全歼之。6月17日,素丹宣布废除祸国殃民的近卫军团,以“穆罕默德常胜军”取而代之,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近卫军团问题。然后,素丹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建立警察部队,扩建新军,成立军事院校,聘请欧洲教官,提高文官地位,提高国家行政效率等。这些改革措施在局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世纪30年代,统治阶层内部出现了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文职官员。他们穿西服,讲外语(英语等西方的语言),踌躇满志,醉心欧化,满以为只要按西方的一套去做,国家就会起死回生,蒸蒸日上。其代表人物是曾任外交大臣并多次出任首相的穆斯塔法·拉希德帕夏。1839年11月,拉希德首相以帝国新任素丹阿卜杜·马吉德的名义,在御花园里对各部大臣、伊斯兰教高级法官和各国外交使节宣读了由他起草的素丹的敕令。敕令宣布:保障帝国全体臣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个人尊严;实行固定税率,废除包税制度;实行新兵役制度;所有的人,不分宗教信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敕令还信誓旦旦地谴责了官吏的腐败。受贿行为,决心严惩腐败分子等等。从此,土耳其进入了立法、司法、行政改革时期。

 

  法制改革旨在削弱伊斯兰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以世俗法律琅而代之。1841年,拉希德首相计划仿照法国法律制定一部商法,但遭到抵制,暂时未能实行。1847年,设立民法刑法混合法院,证据和审判程序搬用法国法律制度,法官人数欧洲人占一半。1850年,颁布独立于教法的商法。1851年,颁布了重新修订的刑法典。1855年5月,宣布废除非穆斯林属民(被保护民)必须缴纳人丁税和不得携带武器的传统法规。1858年,新任首相阿里帕夏上任后,又进行了一些改革。上任伊始,颁布了新刑法。1860年改组商务法院。1861年和1863年,分别颁布商业程序法和海洋商业法,成立世俗法院。1869年~1876年间编纂了一部民事基本法,即著名的“奥斯曼民法典”。至此,刑法和民商法,完全世俗化,不再受伊斯兰教法的制约;伊斯兰教法仅局限于穆斯林的婚姻、继承和卧各夫的捐赠方面。

 

  然而,这些改革措施终究还是未能挽救奥斯曼帝国这个“欧洲病夫”。

 

  下面,我们再看看伊斯兰世界的其他地区。

 

  (九)印度(莫卧儿帝国)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新航路发现以后,葡、荷、英、法殖民者纷纷东来,在印度沿岸窃据数十个殖民据点。

 

  18世纪以前,统治印度的莫卧儿帝国仍有较强的国力,使盘踞在沿岸孤立据点的殖民主义者有所顾忌,不敢轻举妄动。

 

  18世纪以来,莫卧儿帝国日趋瓦解。各省总督分立,形同割据。统治者争权夺利,内乱频仍。帝国四分五裂,只是形式上维持着一个外壳而已。

 

  从18世纪中叶起,英国乘莫卧儿帝国无力抵御外来入侵之机,以印度沿岸地区为据点,一步一步蚕食和鲸吞帝国的领土,百年之后,终于把人多地广的印度变成了它的殖民地。

 

  “分而治之”是英国侵略印度的最阴险毒辣的殖民政策。它充分利用印度社会中存在的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采取挑拨离间、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等极其阴险毒辣的手段,来征服和统治面积和人口均为英国数倍的印度。英国殖民者从印度各种教派、种姓和部落中招募雇佣军,利用印度社会的复杂关系,使印度人自相残杀,用印度出钱豢养的印度军队来征服和奴役印度。

 

  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英国侵略印度的重要工具。这个打着“民间组织”招牌的公司,拥有武装,从英国国王手中取得垄断贸易、宣战媾和与司法审判等特权。从17世纪70年代起,这个公司先后侵占马德拉斯(1639年)、孟买(1668年)和加尔各答(1696年),成立三个管区,作为进一步侵略印度的基地。

 

  1757年,英国派遣克莱武率侵略军从孟加拉登陆,不久占领孟加拉。1774年,英国又占领孟加拉附近的奥德。从此,东印度公司由商业力量变为军事的、拥有领土的力量,变成了英国在整个东方进行殖民侵略的基地。

 

 

 

    英国征服南印度的矛头首先指向坚强不屈的迈索尔。英国以保留某些土邦王公的地位、财产为条件,收买和培养海德拉巴等土邦的王公充当英国的忠实代理人,又在各省区及各邦之间进行挑拨,唆使信仰印度教的马拉提封建主进攻信仰伊斯兰教的迈索尔地区。迈索尔的海达尔·阿里及其继承人铁普素丹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抵抗,从1767年至1799年,坚持了32年,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

 

  英国自1799年5月控制迈索尔后,进攻马拉提邦,用分化瓦解的手段于19世纪头20年里,陆续征服了马拉提各邦,并侵占德里。1849年,英国吞并旁遮普。至此,英国直接占领全印度土地的2/3;直接统治人口的3/4;还有1/3的土地和1/4的人口处于受英国控制的大小500个土邦王公的统治之下。

 

  英国在对印度的殖民过程中,掠夺了大量的财富。1757年英国攻陷孟加拉首府,劫走库藏和各种财富值6000万英镑;1799年攻陷迈索尔首府,仅掳获王室珍宝就值1500万英镑。英王皇冠上著名的宝石就是夺自旁遮普大君的。英国还通过征税等手段,仅在1757~1815年的58年间,从印度榨取了10亿英镑的财富。对印度的掠夺构成英国海外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正是这种原始资本的大量积累,加速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使英国跃升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由于资本雄厚,英国才有可能及时采用许多科学技术发明,更新机器设备和建立许多新式工厂。

 

  包括印度人民在内的殖民地人民的血汗养肥了英国的资本家,而英国对印度无情掠夺的结果,却把印度变成了一个贫穷、落后、哀鸿遍野的国家。沉重不堪的田赋,造成连年的饥荒。1770年,孟加拉发生大饥荒,饿死1000万人,占孟加拉人口的1/3。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掠夺史,有力地说明:西方列强是以牺牲东方殖民地人民(自然包括中国人民)而发展富裕起来的。它的繁荣是建立在东方人民累累白骨之上的。

 

  印度人民不堪忍受英国的残酷统治,进行了无数次的反英斗争。其中以19世纪中期的反英民族大起义为规模最大。起义的导火线是“涂油子弹问题”。1857年,殖民当局为了侮辱穆斯林士兵和印度教士兵,在新发下的子弹上涂上了猪油和牛油,士兵使用时必须用牙咬破包装纸。穆斯林士兵和印度教士兵怒不可遏。1857年3月,第34兵团印度士兵曼加尔·潘迪,开枪打死3个英国军官,被处绞刑。但屠杀反而加速了反英起义的爆发。

 

  1857年5月10日晚,米鲁特第三骑兵连士兵首先发动起义,杀死英国殖民官员、释放监狱政治犯。5月1日,起义者攻入德里,拥立英国入侵后已名存实亡的莫卧儿帝国末代素丹巴哈杜尔·沙为印度皇帝,并成立行政会议。号召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团结起来,消灭英国侵略者。起义坚持到1859年,最后被英国殖民者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手段镇压。从此,莫卧儿帝国时代宣告结束。但到20世纪初,印度反英斗争又高涨起来。

 

  (十)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分别成为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地

 

  印度尼西亚北起亚洲大陆东南,南接澳大利亚;西起苏门答腊岛,东达新几内亚岛。由30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主要岛屿:爪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苏拉威西、伊里安、查亚、马六甲、帝汶岛等。

 

  新航路开辟后,约16世纪初欧洲人开始入侵印度尼西亚。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以此控制了马来西亚与苏门答腊之间的海峡。16世纪,欧洲列强争夺印度。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艾比期岛和爪哇岛上建立了一些贸易中心。同时,荷兰人在现在的雅加达市也建立一个基地,然后又逐步向其他岛屿扩张他们的势力。17世纪末,荷兰排挤其他国家将印尼变成自己的殖民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荷兰对印尼进行殖民统治期间,一方面用武力传播西方文化,另一方面有意识地抬高印尼民间流行的习惯法的地位,以便排斥伊斯兰教。

 

  印尼人民对荷兰殖民者的统治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抗斗争。如著名的巴德利运动(1803~1838年)和齐亚穆斯林的抗荷斗争(19世纪末)。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尼为日本占领。1945年8月17日印尼宣告独立。

 

  马来西亚的绝大多数居民为穆斯林。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了马六甲港,从此开始了长达4个世纪的欧洲殖民主义统治。1614年,荷兰人赶走了葡萄牙人,取而代之实行殖民统治。1786年,英国人占领了槟岛;19世纪扩大其势力范围,占领了马来西亚(现在)所有的州。从此,马来西亚便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1941~1942年,日本人占领了马来半岛全境。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重新占领了马来西亚。1948年英国人把马来西亚的9个州组成马来西亚联合邦。1957年,马来西亚获得独立。

 

  (十一)伊朗(波斯)和阿富汗为英国、俄国所控制

 

  伊朗(古称波斯)没有为奥斯曼帝国所统一,自16世纪初开始进入萨法维王朝(1502~1736年)时期。该王朝正式确认什叶派中的主流派——十二伊玛目派为伊朗国教。

 

  1722年,阿富汗人进攻伊朗后,萨法维王朝几乎崩溃。但时隔不久,到纳迪尔沙赫统治时期(1736~1747年),波斯王国恢复,并拥有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波斯军队扫平阿富汗,并挺进印度德里,纳迪尔沙赫死后,波斯王国陷入争夺王位的内乱。到18世纪,进入卡加王朝(1779~1924年)时期。

 

  自19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大量涌人伊朗,冲击了伊朗的手工业和农业。手工业者破产,农民不堪重负。1848~1852年,终于爆发了“巴布”教派运动。后来该派分裂,从中产生出又一个新的宗教——巴哈伊教。

 

  19世纪下半叶,英、俄、德三国加紧了对伊朗的争夺和控制。1863年,英国获得自伊朗全境到印度卡拉奇(今巴基斯坦)铺设电报线的特许;1872年,英国取得在伊朗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开设银行、采伐森林,开凿运河等为期70年的特权;1890年和1901年,英国又在伊朗获得为期50年的烟草专卖权和石油开采权。至20世纪初,伊朗的南部和中部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与此同时,沙俄不仅吞并中亚,而且还控制了伊朗的北部,取得了铺设电报线、修筑公路、捕鱼等特权。德国对伊朗同样怀有野心,企图通过增加投资、扩大贸易来打人伊朗,重划势力范围。到20世纪初,伊朗已沦为英国和俄国的半殖民地,并已负债累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伊朗成为亲英派和亲俄派势力之间的角逐场所。1921年,礼萨·汗崛起,掌握了军权。1923年,礼萨·汗在英国支持下,发动政变,逼卡加王朝国王亡命国外。从此开始了巴列维王朝的统治(1923~1979年),直到1979年霍梅尼领导的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礼萨·汗统治期间,全面推行世俗化、西化政策,以法国的司法制度取代伊斯兰法,规定教法只处理涉及穆斯林婚姻、家庭的私人事务。

 

 

 

 阿富汗由于地处亚洲中心,位于东西方交汇处,所以自古以来它一直是民族迁徙和军事侵略的必经之地。

 

  阿富汗原为阿拔斯国家(750~1258年)版图的一部分。1221年,成吉思汗率蒙古人人侵阿富汗。自1380年开始,皈依伊斯兰教的帖木儿统治了阿富汗。16世纪初,阿富汗又成为波斯萨法维王朝的一部分。

 

  1747年,阿富汗的巴丹部落统一了其他各部落,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王国。

 

  19世纪以来,俄国和英国加紧争夺阿富汗。1879年,阿富汗成为英国的“保护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富汗保持中立。但在1919年,它与英国之间爆发冲突。最终,阿富汗赢得了独立。

 

  1963年,穆罕默德·查希尔·沙阿国王(1933年登基)制定新宪法。1973年,阿富汗发生军事政变,穆罕默德·达乌德汗将军宣布阿富汗为共和国。1978年4月,阿富汗再次发生军事政变,达乌德汗被处决。不久政权落到以塔拉基为首的人民民主党手中。苏联的势力进一步渗透到阿国和塔拉基政权中。1979年9月中旬,塔拉基政权被颠覆,他本人被杀,由阿明掌权。12月底,阿明政权被推翻,他与全家人均遭杀害。于是,卡尔迈勒从东德被召回国内掌权。

 

  1979年底,“应卡尔迈勒政府的要求”,苏联军队进入阿富汗,遭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谴责。1989年,由于阿富汗“圣战者”组织的顽强抵抗,加上国际舆论的压力,苏联被迫从阿富汗撤军。

 

  综上所述,近代以来,伊斯兰世界分崩离析,四分五裂,相继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然而,广大穆斯林不甘心为西方列强所奴役,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反对侵略、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斯兰 殖民地 历史

上一篇:马明良:读古兰经鲁格曼章有感
下一篇:讲伊斯兰的文章有人读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