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非穆斯林女孩眼中的伊斯兰少女
分享到:
2015-08-01 19:22:40 【来源:】 点击:
原标题:幽静的伊斯兰少女

      少女,是个令人心动的字眼,或明艳或清纯,或青涩或羞赧。十五六岁的年纪,最是可人疼,若是再乖乖巧巧、文文静静,那更是昨邻右坊眼里懂事的邻家女孩。他们大都还在上学,偶尔的忧愁也不过是校园里的那些事儿。而伊斯兰民族的少女与这些读书的女孩子多有不同,她们传统保守的穿衣打扮和与身具来的含蓄气质,像凉荫里的绿萝,清冷、幽静。

    在夏都西宁的小巷里,你或许逢不到一个结着丁香一样忧愁,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却能逢着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戴着纱巾,迈着恬静的细碎步子的伊斯兰少女。她们喜欢戴着颜色清丽的纱巾,轻巧的包在头上,细致的不露出一丝碎发,然后在耳边用一个带着流苏的小发夹别住,整张小脸就裹在漂亮的纱巾里。纱巾还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叫做披纱,走动的时候丝质的披纱在肩头轻轻颤动,更有一种婉约的美感。

    伊斯兰的少女大多不曾读过书,但是她们有良好的教养,学着安静贤惠、相夫教子,她们也会去女子经院学古兰经,修得性格更从容、平和、感恩,对真主安拉的敬畏和崇拜,对信仰的坚定和执着,让她们小小年纪就有了安和的气蕴,经历生活坎坷、挫折,也不会选择自戕,让亲友徒增伤感。而一年一度的封斋生活,让她们从饥饿和坚持中学会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学会了坚忍。

    伊斯兰的少女是不能去清真寺做礼拜的,这是这个宗教的特性,很多人认为这是对女性弱势群体的一种歧视。我却觉得这是一种保护,正因为女子在这个民族甚至这个社会都是弱势群体,所以要把她们保护起来。端庄没有一丝暴露的服饰,不用去男士居多的清真寺夹杂在那人山人海中做礼拜,反思印度近几期令人愤怒的事件和云南泼水节的一些不良行为,这何尝不是一种保护?

    伊斯兰的少女早婚,她们保守的服饰下,葱白的手指、圆润的皓腕上都会戴上象征婚俗的金银首饰,服饰的颜色也一反平常的素净,多是色泽鲜亮的婚服,寄托他们美好单纯的愿望,喜庆、平安。十五六岁便嫁作人妻,稚气未脱的新娘面孔上带着初为新妇的娇羞,浅浅的微笑,深深的酒窝,更添了几分孩子气。她们还不知道经营一个家庭的辛苦,却过早的承担了责任。

    伊斯兰的少女性子温婉,她们甚至不敢直视陌生人的眼睛,也不与人发生争执,她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包容和礼让,她们不接受一切流行元素,不会在春寒尚未料峭之时迫不及待的换上过于清凉的夏装。她们的字典里端庄永远是首要的,无论是多么乌黑亮丽的秀发,姣好清秀的面容,曲线优美的身材,都小心翼翼地藏在保守宽大的民族服饰里,谨守着内心的本分。

    伊斯兰的少女很内敛。她们遇见喜欢的男孩子也是断断不肯说话的,青海有种含蓄的地方曲艺,叫做“花儿与少年”,顾名思义便是那将少女比作花儿的情歌,也有对歌赛,伊斯兰的少女自是不会对歌,即便是听上一句也会羞红了脸,一早跑开。待到男方家请了媒人说了亲,嫁过去才肯小声地说话,当真是含蓄极了。

    中国古典诗歌便是含蓄美,如今追求思想、个性的解放已是潮流,我却怀念古人笔下那和羞走却把青梅嗅的可爱不失端庄的少女,怀念志摩笔下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不胜娇羞的美。伊斯兰少女保留了这样的传统美,在这喧嚣的尘世,保留着这个名族的本真,守着内心的纯洁与婉约。

    如果你也来到夏都,流连小巷,也一定能逢着一个戴着披纱,迈着小碎步子的伊斯兰少女,也会为她久久地驻足,为着心中那份独有的幽静。
(作者:清朵)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非穆斯林女孩 眼中 伊斯兰少女

上一篇:没有谁比你自己更值得依赖。(照顾好自己)
下一篇:写给穆斯林女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