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到底是什么意思?
分享到:
2015-05-05 11:53:52 【来源:】 点击:
词语缘由

      阿拉伯语中根本没有“清真”一词,它来自古代汉语。
“清真”二字最早见于唐李白的诗句“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是就诗歌创作而言,指自然质朴纯洁,摒弃雕琢。唐宋时期,许多文人喜欢用“清真”一词来写诗,道教也以“清真”来命名自己的寺院,比如:“清真观”。
      明太祖朱元璋写的《御制至圣百字赞》,称赞伊斯兰教“清真”,到了明代中叶,自称回族的穆斯林才逐渐垄断了“清真”一词。认为清则净,真则不杂。净而不杂就是“清真”。
      现在讲的清真寺,实际就是伊斯兰教的礼拜寺;清真言指的是伊斯兰信仰核心的那句话:“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清真饭店或餐馆,本意指伊斯兰饭店或餐馆;清真食品,则是指遵伊斯兰教法所生产的食品。
      总之,“清真”二字成为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代名词。如过去老人家们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或回教”。
      一般而言,现代清真一词多用于描述伊斯兰教,清真寺和清真饮食。

 


主要教义

      伊斯兰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信仰(伊玛尼),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实践部分包括伊斯兰教徒必须遵行的善功和五项宗教功课(简称“五功”)。所谓的五功即念“清真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简称“念、礼、斋、课、朝”。

 

饮食定义

      “清真饮食”是我国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保安、东乡、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柯尔克孜等兄弟民族有禁猪习惯。究其根源是来自伊斯兰教禁食猪肉的条律,但由于长期沿袭的结果早已形成了民族习惯。这种民俗习惯在各族穆斯林中也被主流认定。《古兰经》上说:“众人啊!你们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佳美的食物。”伊斯兰教允许吃一切佳美的食物:佳美的食物很多,有动物类,植物类,矿物类等等,植物类食物除有毒的以外,一般都可以吃(酒例外),如各种粮食,果品,蔬菜等;动物类如牛、羊、驼、鸡、鸭、鱼、虾等;矿物类如盐等,都是可以吃的。另外,清真饮食提倡不饥不食,食不过饱。
 
饮食禁忌

      1、自死物。自死物之所以被禁食是很容易被理解的,在自然情况下死亡的动物,不外乎有这样几个原因,病死,老死,中毒而死,摔死,等或因其他事故和灾害而死,在这种情况下而死亡的动物,不是肉质败坏,就是有毒或大量细菌,吃了后难免对人体有害。再者,人的天性是厌恶死物的,它与污秽联系在一起,与人的尊严格格不入。不过,在所有的自死物中,鱼是例外。
     2、血液。不饮血液,除了饮血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外,至于血液中所含的各种病毒,也是现代医学所证明的了。
     3、猪肉。过去的伊斯兰学者都对禁食猪肉的原因从不同角度给予过解释.刘智在他的著作《天方典礼——卷十四》中说到:“豸,畜类中污浊只尤者也。其性贪,其气浊,其心迷,其食秽,其肉无补而多害。乐从卑污,有锯牙,好攫。愈壮愈惰,老者能附邪魅为崇,乃最不可食物也。”《古兰经》中说到禁食自死物,血液和猪肉的原因时说:“因为它们确是不洁。”
     4、其他禁食之物。穆斯林除了禁食猪肉以外,还有一些动物也在禁食之列,禁食的动物主要有:鹰,秃鹫,喜鹊,啄木鸟,乌鸦,豺,虎,狼,狗,狮,熊,象,猫,驴,马,骡,龟,蛇,鲸鱼,鲨鱼,乌龟,海豚,海豹,海狗,海狮,蟹,鳖,青蛙,泥鳅,甲鱼等,这些动物都是:暴目者,锯牙者,环喙者,钩爪者,杀生鸟者,恶者,暴者,贪者,吝者,性贼者,污浊者,秽食者,异形者,似人者等。
     5、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是万物的创造者,是生命的赋予者和终结者。因此要求穆斯林在宰牛,羊,鸡等可食动物时念诵“以真主之名”,结束该动物的生命是以真主的名义进行的,是合法的,是清真的。否则即便是可食的动物,是非穆斯林宰的,也不清真,故不能食用。值得指出的是,伊斯兰教允许穆斯林吃“天经者”(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食物。《古兰经》指出:“今天允许你们吃一切佳美的食物,曾受天经者的食物,与你们是合法的。”这里是指经他们宰的可食的食物(如牛羊鸡等)和他们制作的五谷类食物,对于穆斯林而言是可食用的。因为犹太教和基督教都是一神教,都承认真主独一。

小贴士

      应当注意的是,“清真”是一种生活准则、是一种文明、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生活制度,她绝不仅仅是不吃猪肉、狗肉和非穆斯林饮食的问 题。就是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饮食禁忌所做的食品。最重要的依据是《古兰经》,其次是圣人穆罕默德的教诲。 安拉启示说:“除了为势所迫外,你们所当戒除的,安拉已为你们阐明了……”(《古兰经》6章119节)“他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凡为势所迫,非出自愿,且不过分的人,虽吃禁物,毫无罪过。因安拉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古兰经》2章173节)。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意思

上一篇:论知识的尊贵
下一篇:信仰、希望与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