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骏阿訇简介
分享到:
2017-02-02 16:10:23 【来源:】 点击:

马大阿訇良骏,字善堂,甘肃人称为小马阿訇,新疆人尊称老舍黑马大阿訇。阿訇生于清朝同治六年,(即公元1867年),原籍甘肃省清水县张家川上磨庄。先祖笃信伊斯兰哲海忍耶道派,信行坚定,守规极严。幼年的良骏在家乡寺内念经,聪敏颖慧,勤奋好学。及至年长不畏辛劳,负芨远走甘肃平凉求学。先后受业于平凉的禹月明老爷、兰炳文老爷和普洱马老爷门下求学。良骏阿訇天资英明、倍受尊师喜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特别是在清末西北经学泰斗普洱马老爷教诲下,得其真传,学业大进,使良骏阿訇逐渐接受了经堂教育陕西学派,堪称胡太师第十一代传人之一。1893年,二十六岁的马良骏阿訇,由普洱马老爷穿衣,首任平凉南塬老庄寺阿訇。从此走上了漫长的讲经传教生涯。1894年,良骏阿訇回家探亲,因在干而买里前,动口吃油香,酿成一场严重纠纷。其舅父出面会同北山教会要将良骏捕抓惩办。良骏闻讯逃到平凉,被尊师月明老爷安排在平凉南塬清军魏督统营内当阿訇避难, 时年27岁。1895—1903年,先后受聘在平凉、泾源、华亭等地开学任教九年,期间各地学子闻馨而至,从学者数十人,脱颖而出、才华出众者有著名的四大名徒:兰秀斋(兰三爷)、二于、(于元福)、坡里马、(马金良)、禹玉堂。良骏阿訇学识渊博,才盖群芳,且教学有方,循序善诱,口里口外,声誉远扬。良骏阿訇于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第一次受聘西上哈密任教三年,于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再返关内任教五年。民国二年(1913年)阿訇再次受聘西上哈密陕西大寺任教,时有学内门徒秦凤明、大河州、二河州三人陪伴。阿訇到哈密后,学风日盛,群贤接踵而至。在哈未及一年,迪化(现乌市)东坊寺和老坊寺联合搬请,两坊理事到哈密,双方论理舌战多日,哈密教众忍疼割爱送阿訇西上迪化。到迪化后,从学者蜂挤云涌,轰动迪化。不久,又被搬往昌吉、焉耆等县,未及二年,东坊寺又将阿訇搬回迪化。至民国11年(1919年),伊宁回族大寺来人到迪化延请当地头面人物出面说情,时经月余,东坊寺教民终于仁让,由此西上,到达伊犁,沿途穆民备站迎接,欢迎盛况为空前未有。从此阿訇倾注身心,教经育人,学风极盛,大开讲堂,大小满拉120余人,分三个班级授课,为近代经堂史上学人之最。阿訇在伊宁大寺任教长达二十年之久(1918—1938),二十年的声誉飞跃天山,跨过大漠,名闻华夏。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弟子。穿衣掛幛,尔林出众的有六十余人,其中以马文海(昌吉马)拜荣寿、马德新、马元善、马安礼、张文选、撒凤真、任万魁、马焕章、马骏杰等十人称为马门十哲。民国至今在新疆各地任教的阿訇多为马大阿訇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教民传说:马大阿訇的尔林是口里下种,哈密发芽,迪化开花,伊犁结果。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乌市宽巷子清真寺派理事专程赴伊宁搬请马大阿訇,历经半年的双方协商,最后达成协议,送阿訇到乌市执教。阿訇到了宽巷子寺,乌市群情沸腾,欢欣鼓舞,乌市教坛,再度活跃。

民国二十年冬(1940年8月),国民党迪化主席盛世才,以阴谋组织暴动罪,将高寿七十三岁的马大阿訇及其长子寿新,株连门徒弟子百余人,一齐被捕入狱。阿訇身陷囹圄,虽在虎口,泰然自若,每日五时礼拜,全力投身著经,《考证回教历史》就是在狱中写成的。据传,阿訇的门徒弟子多人因逼供死于狱中,阿訇的长子寿清也在狱中含恨归真。1944年7月,盛世才垮台,吴忠信主政新疆,宽大为怀,拨乱反正,马大阿訇获释出狱。当时由弟子马元善阿訇接至固原寺让位主教。良骏阿訇出狱的消息,霎时传遍了天山南北,穆民为之雀跃,前往住所慰问者络绎不绝,亲朋流泪相庆,悲喜交集。阿訇出狱后第三年,即1947年秋(民国三十六年),乌市回族二十三坊众穆民推举马大阿訇为新疆回族总教长。1945—1949年间,阿訇相继受聘在乌市陕西大寺、东坊寺、宽巷子寺、青海寺、吐鲁番东大寺任教。

1949年8月,张治中将军来电,望马大阿訇促成全疆和平解放。9月20日晚,马良骏阿訇三劝新疆骑五师军长马呈祥,动员马军长交出兵权,离开新疆。马军长遵马大阿訇的口唤,于9月23日经南疆走出国门,促成了新疆和平解放,使迪化免遭屠城之灾,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妻子儿女得以保存。1949年9月26日,新疆和平解放。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马大阿訇动员回族人民捐献“伊斯兰”号飞机三架,支援了抗美援朝,反对美帝的战争。1957年农历6月16日,古尔邦节第四天,马大阿訇平安归主,享年九十岁。农历6月18日,全疆回、维穆斯林五万人送殡。乌市至黑山头10公里人山人海,埋体安葬于昌吉二六工回民公墓。

马大阿訇,一生不敛财,不治产,以寺为家,那里开学那里住,没有私产。阿訇施惠无念,一生给别人办的事帮的忙,施散的财物,不给人说长道短,生平事迹自己不言传,不让人知道。不像有些人作点好事,唯恐人不知,比之阿訇惭愧也。阿訇一生,讲经脍炙人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更重要者是言传身教。马大阿訇长期坚持诵念古兰,赞颂圣人,每月终必须集体完经,邀众求赐。阿訇一生左手进,右手出,周济贫寒,不存分文,寿终归主,两袖清风。阿訇临终遗嘱:“凡吾子孙,善体吾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虽小善必获大报,虽小恶必遭歼。吾一生不治产,不蓄财,唯遗经书耳。经书要读,读会了就是财宝。治产敛财的人是守财奴,是天堂路上的绊脚石。要尊教,尊经,不要当真主的罪人。否则,两世不得。”阿訇特别遗嘱:“吾归主后,不要修造坟茔,不要立碑,在坟头不要修房架屋,与普通坟一样,我是一个普通穆民,没有什么特殊,不要搞迷信崇拜。防止流为异端,贻害于民,为害不浅。坟埋在昌吉二六工,那里有我的吾斯大子导师苟老爷的坟,他是我两世的恩师。”

马大阿訇是中国经堂教育上一面旗帜,百年来,他在口里口外的一大批弟子和再传弟子,遍及全西北,他要求弟子们注重经书两通,品学兼备。在教经育人的同时,呕心沥血,著述繁博,涉笔广泛,由其摘编、翻译,撰注的经典有数十部之多,内容涉及历史、地理、天文、语言、文学、教义、教法等各个方面。他的著作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伊斯兰学术思想,至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马大阿訇入疆后,目睹和洞察了现代历史上的新疆多争端,多动荡,干戈纷攘,地处边陲,教派繁杂,各言其是,隔阂丛生。出自陕西学派的良骏阿訇在坚持《开俩目》信仰学的原则基础上,严守格迪目信条,反对极端个人崇拜,对宗教功修的枝节问题,采取了灵活变通:(1)诵读古兰,学习维族人的轮流单念,会念的人照本看,避免出错。(2)统一了赞圣词,最具代表性的“安赛俩目”念遍全疆。(3)阿訇为团结流落新疆各门派,凡有重大而买里,主张念大赞。这些灵活变通的做法,把众穆民都统一在一致的学术观点上,对全疆民族和睦、教派团结起了重要作用。

附:马良骏大阿訇生平年代考

1867年(清同治六年)出生在甘肃省清水县张家川上磨村。
1877年(清光绪三年)十岁的马良骏进寺念经并读私垫。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二十一岁的马良骏负芨平凉投师经源县禹月明老爷、兰老爷(炳文)、普洱马老爷门下求学。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马良骏与平凉南塬五老沟穆家村杨氏结婚。
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二十六岁的马良骏阿訇在平凉南塬王老沟老庄清真寺由普洱马老爷穿衣,首任老庄寺阿訇。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马良骏阿訇回家探亲,因家中干“而买里”发生口角,引起事端。阿訇离家返回平凉,由尊师禹月明老爷保护,送往平凉南塬清军回族魏督统营中当阿訇避难。
1895—1903年(清光绪二十年至光绪二十八年)先后在平凉、化平、华亭、静宁等地任教九年。其中1902年、尊师普洱爷老爷归真,良骏阿訇由泾源来平凉为尊师举行站礼。
1904—1906年(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第一次上哈密任教三年。
1907—1912年(光绪三十二年至民国元年)再返关内任教五年。
1913年(民国二年)时年46岁的马良骏阿訇第二次西上哈密陕西大寺和哈密王府主教。
1914年底(民国三年)乌市(迪化)回族东方寺,老坊寺联合聘请马良骏阿訇任教。
1915年(民国四年)六月初十日,长子寿清,入关来平凉,用马车西行五个月,将其母杨氏搬至迪化居住。
1917—1918年(民国六年至七年)由迪化受聘昌吉、鄢吉两县任教二年。
1918—1938(民国七年至二十七年)受聘伊宁回族大寺任教二十年。期间培养了大批徒弟。
1938—1940年7月(民国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乌市宽巷子清真寺从伊宁搬请赴乌市任教,乌市教坛再次活跃。
1940年8月(民国二十九年)国民党迪化主席盛世才以“阴谋组织暴动”的罪名,逮捕七十三岁高龄的马大阿訇蒙冤入狱,株连长子寿清和门徒弟子一百余人,全部被捕入狱。马大阿訇身陷囹圄四年之久,在狱中著述不停。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盛世才垮台。
1944年7月(民国三十三年)吴忠信任新疆主席,宽大为怀,马良骏大阿訇被释放出狱。由高徒马云善阿訇接到乌市固原寺让位任教。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乌市陕西大寺聘请开学。
1946—1947年(民国三十五年至三十六年)先后兼任乌市东坊寺、宽巷子寺、清海寺、吐鲁番东大寺等五坊阿訇。
1947年秋(民国三十六年)乌市回族二十三坊众穆民推举马大阿訇为新疆回族总教长。
1947年八月一日(民国三十六年)由张治中将军推荐,国民党中央特派马阿訇为新疆监察使。
1949年8月(民国三十八年)张治中将军来电,望马大阿訇促成全疆和平解放。鲍尔汉主席与阿訇商议准备迎接新疆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0日晚,马良骏阿訇三劝新疆骑五师军长马承祥,动员该马交出兵权,离开新疆。马军长尊马大阿訇口唤,于9月23日经南疆走出国门,促成了新疆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6日,新疆和平解放。马良骏大阿訇代表全疆回民向起义将领陶峙岳将军和鲍尔汉主席祝贺起义成功。阿訇亲自带领乌市回族大众排成整齐队列,迎接人民解放军进城,高呼口号:拥护共产党!拥护解放军!声音震撼山岳。
1949年10月1日,马良骏大阿訇代表全疆回族人民致电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4月由毛主席亲自签署下达的中央人民政府通知,任命马良骏阿訇为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马大阿訇同时被新疆自治区政府聘为顾问,并选为自治区的政协委员。
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马大阿訇动员全疆回民捐献“伊斯兰”号飞机三架,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反美战争。
1957年农历6月16日,古尔帮节第四天,马大阿訇平安归主。享年九十岁。
农历6月18日,全疆回、维穆斯林五万人为马大阿訇送殡。乌市至黑山头10公里,人山人海。埋体安葬于昌吉二六工回民公墓。


马良骏,字善堂,经名穆罕默德·优素夫·希吉拉宁,祖籍陕西咸阳板桥(今咸阳兴平市西乡板桥)。甘肃人称“小马阿訇”。1867年农历12月初5出生于甘肃陇南清水县(今张家川县)张家川上磨庄一个虔诚的回族穆斯林家庭。1957年7月1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逝世。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学家、杰出的阿拉伯文作家、优秀的翻译家。马良骏少时在家乡师从哲赫忍耶阿訇学习阿拉伯文、波斯文和伊斯兰经典,尤其在家乡东关后寺学习时,对哲赫忍耶“朵斯达尼”(教众)祖祖辈辈传颂的《穆罕麦斯》(《清真诗经》)情有独钟,背诵、学习和钻研了《穆罕麦斯》,不久,便显示了对该名著的独到理解,为他日后翻译这部阿拉伯文的著作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由于这位年轻 “海里凡”(学生)的经学知识渐露头角,闻名遐迩,年仅18岁的马良骏,便在家乡第一次被穿衣成为阿訇。从那时起,当地的人们把这位年龄不大,但经学知识不凡的年青阿訇亲切地称为“小马阿訇”。如果没有家乡父老吟诵《穆罕麦斯》时那种神圣气氛的熏陶,没有自幼对《穆罕麦斯》的耳濡目染,没有对《穆罕麦斯》的深厚情感,马良骏就不会在引用《穆罕麦斯》的诗句时信手拈来,就不会有将四种文字排列在一个版面上的译作《清真诗经译讲》。他的一生伴随着《穆罕麦斯》。他在《致师弟兰秀斋阿訇的信》中嘱咐阿訇和穆斯林大众要坚持每天吟诵《穆罕麦斯》,通过纪念和赞颂先知穆罕默德而践行“逊奈”(圣行),陶冶情操,扬善止恶。在负笈游学到平凉之前,马良骏还在清水县跟随著名经学大师米(中一)三爷的弟子“凤翔嘎最”(马德清)阿訇学习,使他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和伊斯兰经学基础又有了知足的长进。1887年,时年20岁的哲赫忍耶学子马良骏从清水县上磨庄来平凉求学,先后师从禹月明、兰秉文和马寿清(普洱马)等经学大师学习,尤其在清同治年间(1862 —1874)陕西回民起义的精神领袖、著名经学大师普洱马阿訇的帐下,专门攻读了凯俩目(认主学)和《古兰经》注释《拜达维氏〈古兰经〉注解》(《嘎最》)等经典,深得普洱马阿訇真传。马良骏在跟随普洱马阿訇学习期间,不仅勤学好问,且经常撰写学习笔记,笔录普洱马阿訇对《尔嘎伊德》的讲解,还写下了阅读恩师涉及认主学的著作《明理居正》的学习笔记,由此培养了他的著述兴趣,奠定了他的写作能力。以后刊印的《信仰学疑难注解》和《论〈明理居正〉》,正是那时他的学习笔记的结晶。

由于马良骏聪颖好学,他的知识不但有了很大的增长,思想也跟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普洱马阿訇精深的“尔林”(知识),使马良骏完全继承了著名经学大师周(良俊)老爷创立的陕西学派的学风。1893年马良骏在平凉老庄第二次由普洱马阿訇“穿衣挂帐”后,被首聘于老庄担任开学阿訇。从此开始了他“毕生以讲学传教为归宿”、育人著述的光辉漫长的生涯。从马良骏的几封信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普洱马和“凤翔嘎最”阿訇的影响伴随着他的一生,当他身陷囹圄,感到冤屈、烦躁时,梦中的恩师给了他勇气和力量,让他坚信,黑暗必将过去,光明一定到来。马良骏在他的著述中赞扬他的恩师普洱马是:“我最有知识的尊师。” “品学兼优、言行一致,阿訇中的佼佼者,中国的杰出学者。他的知识和功修无人企及。” “我们的领袖、中国人的阿訇、时代的豪杰——普洱马。” “凤翔嘎最”是他的“品学兼优、言行一致和夜以继日、功修不怠的尊师。”光绪二十八年(1902)普洱马阿訇归真后,正在化平(今宁夏泾源县)开学的马良骏,前来平凉为尊师站了“者那则”(殡礼)。马良骏不仅分享了那些经学大师的知识,传承了他们的品德,更重要的是在他“毕生以 讲学传教为归宿”的坎坷生涯中沿着他们的学术轨迹,继承了他们的传统,发扬光大了他们的思想。

1893年至1903年,马良骏先后在甘肃平凉、化平等地开学任教10年,1902年农历2月15日上午在家乡因一场严重事件,被人脱光衣服,受到侮辱,几乎被杀害的十分危险的情况下,七位乡亲以不同的形式救助了他,随后在他的尊师“风翔嘎最”的帮助下逃往平凉,这次离开家乡,竟成了他与故乡的永别,从此,马良骏在他的经名穆罕默德·优素夫后面加上了“希吉拉宁”,即“离乡背井的人”,一直沿用至归真;1904年至1957年马良骏先后在新疆哈密、昌吉、焉耆、伊犁、乌鲁木齐等地任开学阿訇、设帐讲学并翻译著述长达半个世纪,期间曾应聘在甘肃华亭十二堡清真寺任伊玛目3年(1907—1910)。自从1911年受聘再次返回新疆后,再也没有回归故里,最后“睡土”西北边陲新疆,长眠于天山脚下。

摘抄自《中国穆斯林》——纪念马良骏大阿訇归真50周年专辑

作者:虎 隆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马良骏 阿訇简介

上一篇:马良骏阿訇魅力穿射五十年
下一篇:十大最伟大的数学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