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彦虎
分享到:
2017-02-09 13:59:20 【来源:】 点击:

白彦虎(东干语:Бай Яньху,1830年2月8日[1]  -1882年7月26日),小名白素,经名穆罕默德·阿尤布,陕西泾阳人(一说他是大荔人)。是清代同治年间陕甘回变的回军领袖之一,1862年起事,善于设伏,多次击败清军[2]  ,沿途常对汉民村庄烧杀抢掠,在陕西、甘肃造成极大破坏,后在多隆阿、左宗棠打击下,白彦虎的部队不断西撤,在新疆与阿古柏合流,最终被左宗棠击败。后率余部逃入俄国统治的中亚境内,成为东干人。

早年生涯
白彦虎在起事前的生平缺乏记载。据中亚东干人口述,白彦虎的父亲是官府小吏,兄长白彦龙考中武举人,白彦虎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北京度过的。1849年,白彦虎被选为北京一个大区的宗教主管。后来白彦虎返回陕西家乡,1861年参加清军。1862年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将入陕西,清政府阻止“回勇”进行围堵,后来这些回勇不遣自散,白彦虎也脱离了清军。[3]

甘陕叛乱
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泾阳县官府纵容地主团练残酷压榨当地回族百姓,激起了泾阳、三原两县回民群众的愤怒。趁中央政府平定地方叛乱地方空虚之机,陕西回民发动武装起事。他们围攻两县县城。白彦虎参加了起义军,与清军周旋转战于省城一带,参加了围攻泾阳县城和攻打西安金胜寺等战斗。

同治二年(1863年)九月,回军在咸阳苏家沟(今属咸阳市渭城区)的据点被清军占领后,白彦虎率领一部分义军经礼泉、乾州(今乾县)、邠州(今彬县),到长武县的白吉塬,打败了清军陕西提督雷正绾部。次年,清王朝派大批清军进行围剿,起义军被迫退至甘肃东部的董志塬,这时各路回军开始联合作战。

1866年各路回军按营地整编为十八大营,由于白彦虎作战机智勇敢,善用伏兵,被推举为十八大营元帅之一。1867年,乘驻陕清军主力东渡黄河追剿西捻军之机,[4]  白彦虎等率回军杀回陕西。1869年三月回军首领在董志塬聚会,改十八大营为四大营,白彦虎仍为元帅之一。不久,清军攻陷董志塬,白彦虎等人率50万回民军北上宁夏金积堡,依附哲合忍耶教主马化龙,且返回陕西战场发动攻势。1870年冬,白彦虎率部撤至甘肃河州,后转赴西宁与清军激战,并联络当地回族、撒拉族和卡力岗藏族军队继续奋战。

西入新疆
1873年初,白彦虎率余部2000余人遂出嘉峪关进抵新疆,以游击战术同地方清军与团练武装周旋作战达3年之久。据东干族学者姆·苏尚洛记载,1874年初,西北回军实际上只留下白彦虎一支部队了。当时,左宗棠向朝廷报告:肃州大捷之后,在西安、敦煌、玉门、疏勒河一带只逃脱7000名回军。

1876年初,左宗棠集结西北各路清军150个营,约7万兵力,从凉州、兰州、海州、哈密四个方向追剿回军。次年四月,清军进攻吐鲁番,在清军重兵追击下,白彦虎率部且战且退,一直退到喀什噶尔。

逃入俄国
终因寡不敌众,于1877年11月率余部和眷属翻越雪山避居于俄国托克马克(今属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一带。圣彼得堡国立历史档案库里现珍藏着东干人李科库写的几篇日记,详细记述了当年东干人翻越雪山的情况。李科库是当年白彦虎队伍中的一位秀才,他写的日记被译为俄文,收于《东干起义后记》一书中。他写道:“1877年12月初,我们的队伍到达恰克马克山口,这时,大批清军已经追上来了。山口很小,没有退路。”“1877年冬季特别寒冷。这一年,中亚许多地方都遭受暴风雪袭击,牛羊冻死不少。”“山上的雪齐腰深,几乎每天都有暴风雪。有些深沟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许多人掉下去再也不可能上来了。”多数带孩子的妇女、老人及伤病员都没有翻过此山。“过山后95%的人手脚都冻坏了,一些老人手脚指头都冻掉了。”波雅尔科夫在谈到这点时说:“东干人翻越雪山时,许多人都无法坚持下去了。但是出于对自己领袖白彦虎精神及意志的崇拜与尊敬,人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走向了困境。”“白彦虎经常出现在最困难的时刻、最危险的地段。他一出现,人们都感到力量倍增。“白彦虎胸襟开阔,处事果断。他每次都先考虑妇女、儿童及老人们的安危。东干人很尊敬他,都愿听他的指挥。他是这批起义军余部的精神支柱及领袖。”

过境后,中亚人都称赞东干人过雪山是一次英雄的壮举,称赞白彦虎是纳伦英雄。当年曾经见过白彦虎的波雅尔科夫这样描述白彦虎:“他是个中等个子,宽肩膀,身体十分健壮,目光炯炯,反应机敏。他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他的脸上有几道伤疤,好几处伤疤互相交错着。这些伤疤不但没有影响他的美观,反而使他更加威武。”“白彦虎穿的是亮黄色丝绸衣衫,属地道的中国款式。他的体形、他的步伐反映出他很有自信心。”“他的目光透出了一种智慧,他的整个外表是典型的中国汉子。他的脸型也很有特点。”

病故异乡
白彦虎及其余部在流亡期间,沙俄政府对其实行就地“严加看管”。此后数年,清廷曾通过多种途径,要求俄方将白彦虎解返中国,均遭沙俄拒绝。光绪八年六月十一日(1882年7月26日)白彦虎病故异乡,埋葬于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马三青镇(营盘)。白彦虎去世前,叮嘱后人:若有一天,故乡重见天日,你们回家乡,一定要到西安府的西城门,把城门使劲地叩响,让我听,那时,我就和你们一起回到了家乡!

跟随白彦虎出境的陕甘回民,经过100多年的繁衍生息,已形成一支人口数十万、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东干族。他们一直思念祖国,一代代保留并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白彦虎杀嫂
中亚东干族老人中流传着“白彦虎杀嫂”的故事。白彦虎部队进入新疆之后,由于生态条件恶劣,队伍中伤病员太多,军中人心不稳,情绪低落。当白彦虎部队走到吐鲁番与乌鲁木齐之间的一个驻地时,白彦虎的亲嫂(白彦虎之兄白彦龙的妻子,白彦龙在酒泉被打死)在灶房做饭时大发牢骚,埋怨白彦虎不知要将他们带向何处。她一边往灶里填柴,一边发牢骚。正好白彦虎身佩宝刀走到她身后,旁边一批人为她捏了一把汗。她一见白彦虎,声更高了,白彦虎一怒之下杀了亲嫂。事后,白彦虎三天没吃饭,一个人独自在炕上躺了三天。[6]

挖掘皇姑坟
传说白彦虎在宁夏时,曾侵袭蒙古阿拉善亲王的领地,并挖掘了皇姑坟(清室下嫁蒙古的格格的坟墓,也有说法是劫持了皇姑),导致他不敢像其他回军领袖那样“乞抚”,只好一直逃到境外。[7]

网上流传白彦虎曾意图破坏黄帝陵,但于史无据。


正面评价
白彦虎等人领导的陕西回民起义的正义性和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历史地位,得到孙中山先生和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评价。辛亥革命胜利后,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总结中国革命历史时明确指出:“回民在中国历史上所受压迫最甚,痛苦最多,而革命性最强。回民向以勇敢、不怕牺牲而著名于世,苟能唤起回民觉悟,将使革命前途得绝大之保障。”

1940年,李维汉同志就曾肯定过白彦虎是位“百折不回的英雄”,1939年,苏联学者格·格鲁姆一格尔热马伊洛评价白彦虎说:“白彦虎是西北东干起义中卓越的领导人”“他是一位不屈不挠的反封建勇士、民族英雄。”[5]

负面评价
左宗棠:“贼中所称虎元帅即白彦虎,盖贼中十八酋之一,凶悍素著者也。”[8]
王震:“阿古柏是从新疆外部打进来的,其实他是沙俄、英帝的走狗,左宗棠带兵出关,消灭阿古柏、白彦虎,收复失地,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这是抗御外侮,是值得赞扬的。”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白彦虎

上一篇:四大圣门弟子继位
下一篇:欧麦尔:如此谦逊的穆斯林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