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分享到:
2017-03-24 19:27:07 【来源:】 点击: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内核和文化魅力,是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与丰富性的重要体现,但目前在国际上的传播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加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这既是国家国际传播的重要战略问题,又是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安全环境的现实需要。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应着眼于“三个结合”,即强烈责任使命意识与精湛业务素质培养的结合、专门学校教育与民族民间传承人培养的结合、理论教育教学与扩大国际交流实践培养的结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研究”(14AMZ005);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生项目(留金发[20149]3026)。

  ①即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内核和文化魅力,是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与丰富性的重要体现。但是,目前其在国际上的传播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的能力,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在世界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当务之急是加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从国家层面来讲是国家国际传播的重要战略问题;从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说,又是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安全环境的现实需要。本文从强烈责任使命意识与精湛业务素质培养、专门学校教育与民族民间传承人培养、理论教育教学与扩大国际交流实践培养“三个结合”着眼,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进行探讨。

  一、强烈责任使命意识与精湛业务素质培养相结合

  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习近平2016年2月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他向新闻工作者和新闻院校师生提出48个字要求①,概括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首要的必须具有强烈责任使命意识,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1],把握政策能力强,熟悉中国国情,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新闻业务精通,具有国际传播视野的人才。

  第一,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把握政策的能力强。一是必须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成长的过程中,首要的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公德意识和奉献精神。一个没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不可能成为国际化人才,也不可能被国际社会认可和使用。二是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先进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在国际化的社会中,由于社会制度和价值体系的不同,不同国家和民族人们的思想活动必然会表现出多元性和差异性。特别是近些年随着世界经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文化交流和不同思想的交锋也表现出新的特点,中西价值观的交锋也更趋激烈[2]。作为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要积极主动倡导科学进步的文化思想观念,影响国际社会文化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三是树立科学的民族观,能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掌握好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世界上各民族没有优劣之分,虽然肤色、语言文字不同,历史文化、发展程度各异,但各个民族之间都是平等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最基本原则,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都有违人类公平与正义。跨文化交流中,应注意克服交流主体间存在的误解和不平等问题,如民族沙文主义等种种民族主义的变种以及以民族自我中心为基础的对其他民族的“妖魔化”等现象[3]。

  第二,熟悉中国国情,对少数民族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一是要了解和热爱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承载了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4]。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只有了解、热爱这些文化,才能更好地宣传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使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国际上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赢得更加广阔的国际环境。二是能正确理解和处理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族性与国际性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又相互促进的关系,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没有民族的文化也就没有国际的文化,在文化国际化中,越是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也就越能被

  国际上所认可[2]。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既是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又能够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外各民族的先进文化,不断为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三是要懂得跨文化交流的民族基础知识。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发展历程,因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创造的民族之间的差异,应尊重各民族间的差异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第三,新闻业务精通,具有国际传播视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要把跨学科知识和语言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是要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融合和文化交融的多元文化现象更加凸显,多元文化的世界环境与人才需求提出了多元文化的人才培养问题。在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教育改革中,应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体现国际化、现代化思想,改进长期传统的教育方法,充实多元文化知识结构的教育内

  容[2]。二是要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面广和应用能力强两个方面,在培养过程中要打破学科专业间的界限,在加强基础学科学习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接触和学习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特别是着重各类知识的交融和综

  合[2]。三是要注重国际视野及意识的培养。“国际视野”即国际眼光或者国际视角,也就是说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要站在全球或更广阔的角度看待、分析和处理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所面临的问题,为实现国家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贡献力量。要注重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民族精神,特别是要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及合作双赢意识等,尤其需要有国外学习及生活体验。

  二、专门学校教育与民族民间传承人培养相结合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已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深化教育改革、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发挥民族院校包括民族地区传媒院校的作用、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营造了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开创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第一,不断深化国际传播相关专业教育改革。在专业设置方面,高校国际传播相关专业应将学科与专业同步发展,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把专业建设纳入学科建设规划,形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机制,提高专业课程内涵和质量[5]。在平台建设方面,应为学生构建一个展示语言教学和跨专业知识能力的综合平台。目前国际传播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平台:其一,展示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平台,着重体现这两者的有机结合,而不是把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割裂开来;其二,展示团队精神和决策能力的平台,基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体现团队精神和决策能力应作为重要评判依据;其三,展示学生个体素质与培养集体能力的平台,适当弱化学生在比赛中为获得名次所导致的个体之间竞争,而把培养集体的综合素质作为终极目标[6]。在国际传播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2009年开始,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试点招收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这些学生全部通过英语八级,课程的三分之二以上由外国专家进行英文授课,最后一个学期在驻外中央媒体实

  习[7]。目前,这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招收了7届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专业方向在内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第二,在课程设置和建设上要体现特色。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础。目前,我国各高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过杂现状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教学大纲、培养体系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也需要教育部门进行规范和逐步统一。探索如何设置课程以提高国际传播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要改变语言学习和跨学科知识学习相分离的状况。一是在双语教学课程中,双语教学要落实到位;二是在跨学科相关课程中,老师要布置相关外文阅读书目,来扩大学生外文知识面,提高运用外文的学术表达能力;三是在语言课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课堂交流环节。教师应重视运用体验式、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由教师当“记者”,学生做“发言人”,培养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逻辑思维和应变能力[6]。

  第三,充分发挥民族院校特别是民族地区传媒院校的作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及相关民族文化主管部门可依托民族院校,通过对相关人才培养提高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技术含量[8]。在这方面,民族地区传媒学院或者其他普通高校国际传播相关专业更是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办学条件较差,留不住人才,师资不足,加上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还比较落后,成为制约民族地区传媒学院及其他普通高校国际传播相关专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9]。面对这种局面,民族地区传媒学院及其他普通高校国际传播相关专业应有清醒的认识,主动适应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需求,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后备人才培养。我国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并在民众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相当数量的文化传承人,使这些文化遗产得以世代流传[10]。而这些文化要持续发展和“活态”传承,迫切需要有目的实施传承后备人的培育计划,通过创设多样化培养渠道,开展国际交流,拓展后备传承人国际视野。一是完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后备人培养的政策法规。保护和培养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传承人与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态、民族语言、民族文化需求、少数民族文化推广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名录虽得到逐步完善,但在一些偏远的民族地区,还有大量原生态的口头文化遗存需要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是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和灵魂,在着眼于民间力量,唤醒传承人自觉意识的同时,要完善相应政策法规,为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后备人才培养保驾护航。201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30条规定,采取措施支持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交流等活动,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后备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将产生重要的影响[11]。二是实行学校教育体系或相应研究机构层级培养。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传承主要是靠自己实践中心领神会,有些对文化本身的理解缺乏理论深度,在目前传承环境中单靠传统的教授方式,很难达到传承后备人才的培养目标[10],必须与学校教育以及相应研究机构层级培养结合起来。如贵州黎平县实施民族文化走进中小学校课堂,作为义务教育的内容之一。有的小学建立侗族大歌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将侗族大歌教学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体系;有的小学实行“汉、侗”双语教学或“汉、侗、英”三语试点教学;有的幼儿园也把侗族大歌作为幼儿的启蒙教育内容等。这些为侗族大歌传承后备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如20世纪80年代,新疆艺术学院为保护历史悠久的巨型音乐史诗木卡姆文化,建立了全世界首个木卡姆教学、科研、实践的培养模式,并作为该学院重点建设学科,改变了过去主要靠民间艺人口传心授的文化传承样式。2000年新疆师范大学开设了木卡姆艺术研究生班,对传承艺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民间传艺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结合以及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是解决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后备人才培养困境的一项有效措施[10]。三是通过国际交流合作拓展传承人国际视野。自古以来文化交流就是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的重要形式,对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4],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也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课题。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参与了对我国白族手工艺人寸发标“民间艺术大师”的命名,美国美中文化交流中心资助了对云南省461位民族民间画师的调查和命名,提高了这些民间文化传承人社会地位,扩大了他们在国际上的影响[12];此外,我国一些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改革开放以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向人们演示、传授他们的民族文化;我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邀请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参与教学等活动,都大大开阔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国际视野,对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三、理论教育教学与扩大国际交流实践培养结合

  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与进步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除了必备的文化知识结构外,拥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良好的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标准不会改变。而这种能力的取得需要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培养和锻炼。学校要顺应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为学生搭建国际交流实习平台,实现教育的国际化与现代化,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一,在理论教育教学方面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国际传播本科相关专业仍停滞在“采、编、播”一体培养目标上,跨学科课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教育明显不足。而美欧等国家这类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律学的课程一般要占教学计划中的四分之三。在教学改革中,应适当增设跨专业课程科目,甚至有必要包括若干地理、气候、环境等知识的课程,完善和丰富学生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

  第二,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一步丰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促进各民族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他们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如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举办“文化搭台、民族唱戏”等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以班级为单位的联谊晚会、英语晚会、拔河比赛,校园民族文化节等。各族学生在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中,理所当然成为自己民族的文化代言人,使其他民族的学生能从他们表演中领悟其文化的真谛,加深对他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克服文化上的差异[3]。此外,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多举办一些国际新闻传播方面的主题知识讲座,主讲人应既是具有丰富采访经验的知名记者,又是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的知名学者,通过专题知识讲座活动,强化学生在国际新闻传播各领域的知识储备[6]。

  第三,在国际交流实习实践方面创造条件。实习实践是国际新闻传播相关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本科教育方面,有的高校国际新闻传播专业与国外大学实行联合培养,采取“2+2”、“3+1”(即在国内学习2-3年、在国外学习1-2年)的培养模式,有的学校还通过有计划组织学生到国外参观考察,增加短期社会实践以及实习等环节,这些都是有效解决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2]。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也应着力提升学生赴外交流实习实践质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使他们能逐步树立起面对世界这个大舞台的全球化意识。在这方面,首先是要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所在国的国情介绍,充分了解所在国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和风土人情,使学生参加工作后遇到所在国具体新闻事件时,能够表现出相应的新闻报道敏感度和处理问题洞察力;其次是让学生了解所在国的新闻媒体机构、从业人员、工作特点等基本情况,熟悉所在国新闻媒体的话语规则和思维习惯等;再次是要为其提供更多与所在国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接触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体验所在国受众的心理特点、收视习惯及对中国信息的关注和接受方式,思考如何向所在国或国际社会传递中国信息、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正确路径[6];另外,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充分考虑我国少数民族国际传播相关专业特殊性,进一步扩大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自主权,加大对其实习实践经费支持力度,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供更大空间。

  参考文献:

  [1]杜尚泽.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刘云山出席[N].人民日报,2016-02-20.

  [2]毛毳.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1).

  [3]特木尔巴根,吴灵芝.论“少数民族高层骨干人才”基础培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

  [4]李倩岚,李资源.提升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几点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5(12).

  [5]王菲.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经验、问题与路径[J].今传媒,2013(4).

  [6]刘品然.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7]雷柯,姚晓丹.向世界发出中国强音[N].光明日报,2010-12-31.

  [8]智凌燕.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与举措探析[N].中国民族报,2012-05-11.

  [9]纪小丽.少数民族地区传媒学院人才培养问题分析———兼谈对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影响[J].中国报业,2011(22).

  [10]王宪昭.对少数民族民间口头文化传承人的思考[J].文化遗产,2011(3).

  [11]李华成.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之完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4).

  [12]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文化宣传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对策与建议[J].今日民族,2015(6).

  (1.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2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作者简介:李倩岚,女(土家族),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国际传播。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人才培养 少数民族 路径

上一篇:新疆北疆国家公园建设的法治研究
下一篇: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极具前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