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环节,文化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伊斯兰文化作为阿拉伯地区的主体文化,自形成伊始就呈现出强大的竞争力。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今天的伊斯兰文化足迹遍布全球各地,成为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及罗马文化齐名的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伊斯兰文化的繁荣,与其包容其他文化的特性是分不开的。
决定伊斯兰文化包容性的主要因素
地理环境因素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它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向西它与非洲的边界是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向南它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东它与伊朗隔波斯湾和阿曼湾相望1。阿拉伯半岛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不仅是中东地区的心脏地带,也是亚洲与非洲、欧洲进行经贸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伊斯兰文化形成之后,依托阿拉伯半岛的位置优势不断向外扩散、传播。向西,它与古老的埃及文化形成联系;向北,它与欧洲中世纪文化碰撞、融合;向东,它既对印度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流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向外扩张的同时,便捷的交通也使外来文化源源不断地进入阿拉伯半岛,冲击着本土文化。阿拉伯半岛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伊斯兰文化包容性形成的基础。
历史宗教因素
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传了伊斯兰教,以“宗教革命”的形式进行了社会变革,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政治统一,创建了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公社。8世纪中期,随着阿拉伯人的向外征服,形成了地跨亚、非、欧的幅员广大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扩张,为伊斯兰教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伊斯兰教的传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632年到750年,伊斯兰教首先传遍中东地区,然后向北传到比利牛斯山脉,向东传到中亚地区;最终结果,实际上是把地中海变成了穆斯林的一个胡。第二阶段,从1000年到1500年,在这几个世纪中,伊斯兰教进一步传播,传入印度、东南亚和非洲,使印度洋也变成了穆斯林的一个保护区。”2经贸的往来和宗教的传播,带动了语言、习俗、节日等文化因素的扩散,为伊斯兰文化与各种外来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契机。10~17世纪,伊斯兰文化逐渐成熟,其对优秀文化的吸收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值得一提的是,战争是形成伊斯兰文化包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中世纪西罗马帝国发起的臭名昭著的“十字军东征”,18~19世纪英法等国在阿拉伯半岛的殖民侵略,还是1948年以色列成立后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爆发的武力冲突,都使本土文化被迫受到其他文化的“入侵”,客观上造成了伊斯兰文化在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随着文化的成熟而渐趋稳定,并演变为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
伊斯兰文化包容性的表现
包容性体现在伊斯兰文化的方方面面,下面通过三个领域具体分析。
装饰艺术
陶器、玻璃制品、金属制造品、纺织品、手稿插图和木工在伊斯兰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哈里发时代(西元750年到11世纪中叶)阿拉伯半岛制造的著名装饰品中,除了本土的闪光陶器外,还有埃及的青铜器和木雕、伊拉克的灰泥和西班牙的象牙雕刻。在塞尔柱时期(11世纪中叶到13世纪中叶),陶器、纺织品和玻璃制品的风格越来越具有多元化色彩。陶艺师们将传统烧培工艺与埃及、印度、中国传入的彩绘技术相结合,创造出独具匠心的作品。此外,1220~1260蒙古入侵阿拉伯半岛之后,细密画在伊斯兰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加入许多伊斯兰教元素,成为文化包容的又一体现。
文学
伊斯兰文学在阿拉伯帝国建立之后蓬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它既保留了独特的宗教文学色彩,在叙述和描写中充分运用《古兰经》中的教义和各种象征来营造情境;又汲取了西方文学严密的思维模式,使之更易被人理解和接受。2006年,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凭借《我的名字叫红》险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具有浓厚伊斯兰色彩的小说作品通过讲述一则历史悬疑故事,将《古兰经》、清真寺、圣城等伊斯兰元素展现在世人面前。以下引用一段原文3:
我过得很快乐,人们都说我过得很快乐;此时我才明白:在苏丹的装饰画坊里,最精致华丽的书页插画是我画的,谁都不能跟我相比。我在外面干的活每月能赚九百块银币。这些,自然而然地使我的死亡更加难以让人接受。我只不过是画画书本插画及纹饰。我在书页的边缘画上装饰图案,在其框架内涂上各种颜色,勾勒出彩色的叶子、枝干、玫瑰、花朵和小鸟;一团团中国式的云朵,纠结缠绕的串串藤蔓,蓝色的海洋以及藏身其中的羚羊、远洋帆船、苏丹、树木、宫殿、马匹与猎人……以前有时我会纹饰盘子,有时会在镜子的背面或是汤匙里面,有时候我会在一栋豪宅或博斯普鲁斯宅邸的天花板上,有时候会在一个箱子上面……然而这几年来,我只专精于装饰手抄本的页面,因为苏丹殿下愿意花很多钱来买有纹饰的书籍。我不是要说我死了才明白金钱在生活中一点儿都不重要。就算你死了,你也知道金钱的价值。
文段以第一人称叙述,从“我”作为将死的苏丹皇家画师的快乐,跳跃到“我”对于金钱的看法。文段的思路是清晰而跳跃的,“我”的联想,体现了西方小说构思的延伸性。同时,“我”回忆是由一幅幅意向构成的,反映了伊斯兰文化的特色。在这部作品中,帕穆克不排斥针对个人的描写,也不刻意回避宏大的主题,他把小说与历史完美结合,让伊斯兰文学在西方小说的笔调下绽放出光彩,这说明伊斯兰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能够和其他文化和谐共存。
数学
阿拉伯人对世界数学发展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在帝国扩张的过程中,阿拉伯人注意到了印度人创造的10个数字和十进制,并迅速加以运用和推广,使之成为人类知识领域最有用的计量手段。在此基础上,“阿拉伯人逐步将将代数发展成数学的专门学科,确立了代数、已知数、未知数、根、有理数、无理数等代数术语,在量度几何中应用了数值代数,系统地提出了用圆锥曲线图解求根的理论,建立了平面三角形和球面三角形体系,计算出精确和完整的三角函数表,使三角学脱离天文学,成为独立的学科”4。从阿拉伯人吸收印度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伊斯兰人对优秀文化博采众长的态度,这也反映了文化的包容性。
三、包容性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文化的包容性,使伊斯兰文化能够将东西方古典文化熔为一炉并发扬光大,在古代科学文化向近代科学文化的发展中,它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对亚洲、非洲、欧洲和中国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大批阿拉伯人迁居亚非各地,改变了这些地区的民族成分和语言结构,阿拉伯文成为通行的文字,伊斯兰教成为亚非一些国家和民族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伊斯兰文化与这些国家原有的文化相互融合、渗透,使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伊斯兰文化传入西欧后,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早日到来。阿拉伯人的医学、天文学、数学、化学、光学等方面的著作传入西欧,为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阿拉伯的哲学著作传人欧洲后,促进了基督教经院哲学内部唯名论反对唯实论的斗争,并形成了阿维罗伊学派。同时,欧洲文化中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也被伊斯兰文化吸收,应用在现代国家的建设中,尤其是土耳其等国摆脱伊斯兰“政教合一”观念束缚所建立的民主制国家,充分体现了先进文化发展对政治体制改良的促进作用。
中国同阿拉伯有着长期的传统友谊及经济文化交流。自唐代以来,两个文化大国就开始出现经贸和文化往来。伊斯兰教于7世纪中期开始传入中国,历经唐宋元明时期的发展演变,中国有10个少数民族先后信奉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也推进了伊斯兰文化的进步。中阿之间科学文化的交流还沟通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共同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总结与展望
文化的包容性,不仅仅是指一种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吸收作用,更多强调的是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纵观伊斯兰文化一千多年的发展史,始终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频繁的往来,有利于文化在竞争中得到创新,在交流中得到发展。今天,我们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应把对外交流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的包容性,让文化在沟通中发展。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阿拉伯半岛”词条[Z].
[2]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从史前到二十一世纪(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5.
[3] 奥尔罕·帕穆克【土】.我的名字叫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
[4] 百度百科.“伊斯兰文化”词条[Z].
上一篇:古兰经教导我们如何正确对待谣言及假新闻
下一篇:清真寺维护穆斯林权益的合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