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穆罕默德所发起的《麦地那宪章》对人类社会意味着什么
分享到:
2018-06-09 16:30:58 【来源:孔德军】 点击:

公元622年,由于麦加贵族和保守势力对穆斯林的压迫,先知穆罕默德应麦地那“赫兹勒只”(Al-khazlaj)部落穆斯林的邀请迁移麦地那。当时的麦地那社会情况相当复杂,有穆斯林也有非穆斯林,有阿拉伯人,还有不少非阿拉伯人;有犹太人和基督教徒,甚至还有许多多神教徒。在此背景下,先知发起并制定了《麦地那宪章》,以伊斯兰教宽和之精神,“求同存异”之原则,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

后人对《麦地那宪章》的历史意义阐发甚多,今晨再次学习,有如下心得,与诸君分享:

一、 当代学者无论穆斯林还是非穆斯林,一致公认《麦地那宪章》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

二、 《麦地那宪章》首先提出:人类社会应该进行法制而不是人治。一次,有位省份显赫的妇女因盗窃罪而面临刑罚,她的家人到先知最喜爱的一名弟子那里,要求他去向先知求情,豁免法律制裁。先知听后大为恼火,严厉批评了他。说:“前人就是这样——当贵族触犯偷盗罪时逍遥法外,而弱者犯罪时就遭到法律制裁。以安拉起誓,即便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犯了偷盗罪,我势必依法处置。”这在当时意义非凡,因为当时阿拉伯半岛流行的是部落法则,任何人都没有考虑过大家共同遵守一部统一法典。阿拉伯之外的世界也高明不到哪里去,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大唐王朝虽然制定了律、令、格、式四种法律,但是这些法律只适用被统治者,统治者尤其君王并不受法律的任何制裁。而穆罕默德本人和他的四大哈里发,一生曾多次被法官召见接受质询。中国人真正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是清末民初的事了。这一原则在中国第一次被规定在宪法中,是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临时约法》。

三、《麦地那宪章》指出,不论国家治理还是商业往来,都要有章可循。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如果要管理好一个公司,家族式管理等于部落法则;而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则需要一整套严格而明确的规章制度,照章办事,有章可循。当代人常说人与人之间交道难打。其实,如果详细思考一下,这个世界上除了先知,根本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从这个层面来讲,归根结底,我们和人打交道出问题的原因,是我们没有遵循人际交往的原则和规律。

四、《麦地那宪章》强调人类平等、宗教信仰自由,要求穆斯林服从先知,团结互助,和睦邻里,维护社会正义与公序良俗。

五、《宪章》认为每个麦地那人都是麦地那的主人,如果我们将此视为国家或地域身份认同,那么它同时强调了所有穆斯林建立在共同信仰基础之上的宗教身份认同,以此将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各部落牢牢团结在同一信念的周围,为他们确立了共同的目标与期望,制定了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所有虔诚的信士都应齐心反对同人中横行霸道者、侵害他人者、伤风败俗者,即使此人为某个信士的爱子也罢。”“不允许姑息、纵容或是袒护包庇犯罪者。”“不得强迫任何人参与复仇行为。”“不允许任何人去伤害自己的同盟者。”《麦地那宪章》指出:麦地那属于每一个麦地那人:“麦地那是一座禁城,属于《麦地那宪章》包括的每一个人”,“这是先知穆罕默德给众信士、穆斯林及其随从者、共同奋斗者的约书。你们对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宪章》并未以狭隘的宗派主义、部族思维垄断权力,无视弱者存在,而是尊重社会的多样化,平等地视所有麦地那人为同一整体,尽管彼此间为不同的民族和信仰,但大家拥有共同的家园,互为依存。明确了每个麦地那人拥有的权力和承担的义务。当今世界各国穆斯林受《麦地那宪章》影响,热爱他们所在的国家,将自己视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穆斯林对中国宗教界的最大贡献之一—— “爱国爱教”思想,得益于此宪章精神。(文/孔德军)

参考资料:
1. 马海成,“从《麦地那宪章》看伊斯兰教求同存异的包容精神” 《中国穆斯林》,2016-03-15)
2. 牟钟鉴主编,沙宗平译“麦地那宪章”,《宗教与民族》(第六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先知 穆罕默德 麦地那宪章 人类社会

上一篇:深圳市伊协举办第10期伊斯兰文化大讲堂活动
下一篇:骆驼遗骨解开古兰千年的奇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