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回回营清真寺的建筑格局及历史变迁
分享到:
2018-09-21 07:25:25 【来源:】 点击:

多年前曾在论坛中和一些网上的朋友整理过回回营清真寺的内容,当时大家对这个经历奇特的清真寺都不熟悉,经大家的讨论和资料收集整理,把一个不为大家熟悉的回回营清真寺的面貌呈现了出来。这些年随着老照片交流越来越丰富,回回营清真寺的片子又涌现出不少,虽然还欠缺关键性的结构照片,但对于这个几乎被人们忘记的建筑来说已经是非常多的了。

关于这座清真寺历史性的东西,这次不想多费笔墨,毕竟百度中这方面的资源非常丰富。现在重点探讨不容易看到的,回回营清真寺的建筑结构以及变迁。

回回营清真寺坐落在西长安街中段路南,东安福胡同路北,呈东西向的长方形。清真寺大门一反常态的建在了朝北开。大门正对中南海南墙内的宝月楼,门楼砖座很高,有接近6米高,直观感受就是一座城门,只是开间略小。而上面再盖起两层单开间小楼,最高层楼高度确实超过了宝月楼,可以直视中南海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正好证明了传说中的这是给乾隆容妃做礼拜之用暗合。而清真寺大殿更为奇特,居然使用的等级非常高的重檐四角攒尖顶,这种建筑通常出现在皇家园林寺庙,民间少有使用。大门外两侧墙边还有一排汉白玉栏杆,栏杆不算精致,但很高大,判断可能是起到拴马石的作用,如果真是拴马石,那设计这么多拴马石,可以回想他当年会有多少回族高官员来此礼拜。

在结构上看清真寺虽然大门向北,但因东西长而南北窄,所以实际功能用房都是座西朝东的,和北京其他清真寺类似。这在一张珍贵的回回营清真寺铜版画上能看出来(可惜只看过原图,手中没有电子版),大殿和山门并不是位于整个寺庙的正中,整体有些偏西。其中大殿东侧部分是一空旷广场,大殿西侧是多排连脊的功能用房。怀疑大殿做成正方形,有可能是为了满足东向和北向同时作为正方向并且要开门的需要。

回回营清真寺的门楼,非常有特色,应当是模拟西域清真寺,门楼上面建邦克楼诵经的习俗。但和其他乾隆时期汉族工匠仿造其他民族的建筑一样,虽然外观有些形似,但主要结构风格,还是有非常浓重的汉族建筑的影子在。可能是施工的匠人都是汉人的关系。门楼砖砌部分,约高6米,大体面阔三开间,进深一间,顶部北向正面上部有砖砌垛口,完全是一个城关的缩影,中间门洞使用了汉式宗教建筑常用的雕花圈拱。上方还镶嵌了一块细长石匾。但除门圈拱和门匾外整个砖座正面外墙整个贴满了西域风格的纹饰的砖雕,纹饰承“N”形围绕山门圈拱层层环绕  展开,立体感很强,非常漂亮,异域风情明显。这使它和北京其他清真寺有了明显的区别。

砖座上面是一座二层小楼,楼虽然是纯汉式做法,但结构特殊,完全不同于其他建筑。楼的底层,是砖砌,前有廊,小三开间,可能是因为距离大殿距离过近,楼南侧没有屋檐,其他三面有檐。而二层是单开间的一个歇山卷棚顶的木制小亭,三面用木板封闭,唯北向没有;呈开放状。砖座中部东、西两侧各有单面坡檐向下,下面是砖砌房屋,怀疑内部是登台楼梯。如人登台阶到达砖台顶部,进入楼底层,因空间很狭小,没有单独的楼梯空间,如果登楼二层,只能是楼中用简易木梯爬上去了。穿过门卷洞,正中是乾隆御制碑,由砖座后正南面中部向后出单面坡檐把其包裹其中,避免风雨。绕过石匾既是回回营清真寺大殿。

整个门楼虽然夹在宝月楼和回回营大殿之间,但建筑结构特殊,造型纹饰多有变化,比例罕见,整体看非常协调并无突兀之感。

回回营清真寺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七间,四角重檐攒尖顶。北京只有,辟雍,小西天观音殿,香山昭庙大殿,用此结构。回回营清真寺大殿,不同之处在于,其顶刹部分不是普通的覆钵或宝瓶形;而是火焰状的一个大环形,与众不同。其他院内细节因资料太少目前还没有更多考证。

回回营清真寺的衰落是从大殿破损开始的,虽然这个时间没有具体的记载,从一张珍贵的1900年从南侧向北拍摄的门楼照片,可以看到罕见的回回营清真寺门楼背部;和一个破败不堪的回回营清真寺大殿的一个檐角。地下有很多明显是大殿破损的柱子。由此推断,1900年大殿应该还在,但破损严重,估计在之后的几年内就倒塌了。照片同时也揭示了当时门楼保护石碑的后檐已经塌毁。

在1900年后清真寺越发破败,标志性的砖座外墙西域风格的装饰居然有破损了。东西两侧外边缘脱落,形成两个弧形缺口,露出了里面的包砖。虽然很不美观,但当时清真寺无力维修,这个状态一直持续了很多年。很多同时代的照片都记录了这个特征,也成为清真寺照片断代的一个标志。

在1912年前后,清真寺不知从何处募集到了资金,自己重修了山门。这件事目前还没查到文字记载,但从一张老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出。两侧破损的装饰性墙,可能因工艺原因无法修复成原装,于是把破损的两侧各整体铲掉1/3;中间没有破损的部分还是保留的。铲掉的部分,重新做成了两个传统的巨形正龙砖雕纹饰,龙纹高大概2米左右;大幅面的龙纹使用也看出已经是民国时期了,龙的形象不再是皇家的唯一了。而顶部的二层小楼也修缮了细节,连多年空旷的二层各面木板都在这次补齐了。怀疑同时期在大殿遗迹上盖起了小型的大殿,但没有证据。

当整个回回营清真寺山门面貌一新后的几年后,袁世凯进驻中南海,因清真寺门楼过高可以窥探总统府,而下令拆毁回回营清真寺山门。并盖一道花墙,封堵了回回营清真寺的北门。清真寺迫不得已,只能在南面的东安福胡同,开辟新的南门。南门建造时使用了北门曾经的圈拱石。因当时的工艺,南门修成了一个当时比较流行的西洋门样式。

后来这个西式砖门,也无存了,但圈拱石一直留在原地多年,直至后来清真寺拆迁。才正式离开他停留了几百年的地方。

上一篇:民国回教文化脊梁
下一篇:奥斯曼帝国的民族政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