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多才的监察官赡思
分享到:
2018-12-18 08:24:33 【来源:】 点击:

赡思,又名沙克什,字得之。生于1277年,卒于1351年,是元朝后期一位认真执法又能体恤百姓的监察官。
 
赡思的先辈是大食国人。大食国被蒙古军队征服以后,赡思的祖父鲁坤率领家人东迁来华。在阔台汗时代,鲁坤因为有才干被授予官职,在真定、济南任盐课税使,便在真定安了家。赡思的父亲叫斡直,从小就跟着老师学习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义轻财,不求做官。
 
赡思就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里,自幼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而又聪敏好学,对五经四书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刚进入青年时代。投师正任翰林学士承旨的王思廉门下。在老师的描指导下,博览群籍,深钻细研,学业大进。在深刻领会儒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还学习研究了天文、地理、音律、数学、水利等方面的知识,并且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此,在青少年时代,就在乡里有了名气。当时,他的家境比较贫寒,有时甚至无米下锅。但他不以此为苦,而以研究学问著书立说为乐。曾先后写出了大量著作,如《四书阙疑》、《五经思问》,从书名就可以看出他对儒家经典钻研之精深。《奇偶阴阳消息图》则写出了对易经的研究成果。此外,有许多史学方面的著作,如《镇阳风土记)、《续东阳志》、《西周图经)、《西域异人传》、《金哀宗记》、《正大诸臣列传》,以及水利方面的《重订河防通议》,足见其学识之广博。
 
赡思虽博学多才,但他不像一般读书人那样通过读书来谋求官职,也不同于另一种读书人那样独自清高不问国事。在他30多岁的时候,元仁宗曾下诏实行荒废多年的科举考试。有人劝赡思前去应试,他只是一笑了之,不予答应,使人莫测高深。但此时他已是声名远扬了。侍御史郭思贞,参知政事王士熙,翰林学士刘赓等高级官员,纷纷向皇帝举荐赡思。泰定皇帝就把赡思召至上都,在龙虎台接见他,对他很亲切,给他很好的待遇。当时回回人倒剌沙把持朝政,权势很大,很多回回人都去依附他。惟独赡思不去见他,倒刺沙多次派人去招引,赡思干跪以奉养亲长为由,辞别皇帝回家了。元文宗时,赡思应召到京,任应举翰林文字。文宗曾在奎章阁与他谈话,问他有何著述,他把自己写的《帝王心法》呈上。文宗看了后连加称赞。文宗为了借鉴前辈治国经验,令奎章阁侍书学土虞集、中书省平章政事赵世延负责,将本朝前代一些事例典故编选为《经世大典》,并要赡思参与。赡思因为有些观点和见解与赵不一致,又不愿意苟同,就要求辞官回家。文宗派虞集前去转告挽留之意,赡思以母亲年老坚持辞归。文宗知道留不住他,再通过虞集传话给他说:“爱卿可以暂时还家,不久我还要召卿来京。”


从赡思这段经历可以看出,他个人不主动谋求做官,不肯依附权势做官,不愿意违背心愿凑凑合合做官。但是做官的机会还是来了。1336年,在他已60多岁的时候,做了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后又到浙江当过布政廉访司的官员,切切实实地做了二年多的官。
 
赡思刚开始做官,就向元顺帝陈述了十条建议。即“法祖宗,揽权纲,敦宗室,札勋旧,惜名器,开言路,复科举,罢卫军,一刑章,宽禁网”。这十条可以说都是切中时弊,针对性很强。比如,第一条法祖宗,希望元朝的末代皇帝要像开国的几代先王那样,具有雄才大略和创业精神,而不能只贪图享乐;第二条揽权纲,是要皇帝牢牢掌握国家权力,扭转一个时期以来接连出现的倒刺沙、燕铁木儿和伯颜等权臣把持朝政的局面;第三条敦宗室,是要处理好皇族内部的关系,再不能为取得皇位激烈争斗甚至互相残杀了。这些都是群臣想说又怕惹怒皇帝而不敢说的话,像针灸那样针针刺中处于衰败之中的元王朝的要害穴位上,因此深受别人的赞扬。
 
赡思到了陕西任上,开始正式执行监察职务。正遇上他的乡亲在陕西行省当官而依仗职权胡作非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赡思不徇私情,坚持查清其犯罪事实,准备绳之以法。吓得这位乡亲趁黑夜弃职逃跑了。赡思还是以杖刑处置了他的私党。赡思受命巡查云南时,发现数名省级官员滥用职权,便依照法律追究,使很多官员受到震慑,不得不谨慎一些。
 
赡思做官,不求名利,而是以“理冤泽物"为己任。
 
“理冤”,即让受害者的冤屈得到昭雪,从而打击犯罪。他数次深入核查已定案的案件,为一些被误判死刑的人平了反,得到活命的人想报答他的救命之恩,都被他谢绝了。咸宁地方有个妇女名叫宋娥,与一位邻居男子私通。这个男子为了双方来往更方便,对宋娥说:“我打算把你丈夫杀了。”宋娥回答说:“你不必动手,张子文就要杀他了。”"第二天,宋娥的丈夫果然被害。官府追查了十来天,未查明凶手。这时宋娥把真象告诉别人,把案情暴露出来。赡思参与了对张宋二犯的审理。有的官员认为不是合谋,主张释放宋娥。赡思说:“张犯杀人,宋娥事前是知道的,张自然认为宋是允许的。而且宋娥在她丈夫死后十来天说出真情,是知道再不能隐瞒下去才说的,岂不是合谋。”旁边的枢密判官说:“为案犯平反,使其免于一死,是积阴德,请御史灵活一点。”赡思说:“把有罪的硬说成无罪,这不叫平反。考虑在活人身上积阴德,又如何向被害的死者交待?”赡思就自己把案情上报刑部,最后还是按刑律治了宋娥的罪。
 
“泽物”,就是造福于百姓。赡思在浙江任职时,发现当地有些奸猾之徒在寺院里挂上名号,逃避徭役,而把负担转嫁给一般百姓身上。赡思在嘉兴就查出2700多人。经上报朝廷,进行了清理,从而为一般百姓减轻了负担。


赡思一共做了二年多监察官,便因病去职回家。后来朝廷曾两次征召他出来做官,他都以病为由拒绝了。他做官时间虽很短暂,但能把权力用来“理冤泽民”,秉公执法,在封建时代,这是难能可贵的,值得后人学习。他74岁去世,被追封为恒山郡侯。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监察官 赡思 穆斯林 人物 回族 元朝 历史

上一篇:位高德隆的史学家察罕
下一篇:天文学家扎马刺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