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鹏:从新西兰恐怖袭击看全球化中的身份认同
分享到:
2019-03-26 04:56:17 【来源:宗教周刊】 点击:

当地时间3月15日,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又名“基督城”)的两座清真寺发生枪击事件。人们在震惊之余,了解到嫌疑犯是一名28岁的澳大利亚男子塔兰特(Brenton Tarrant)。《新西兰先驱报》报道称,这名枪手曾发表声明,明确表示自己的反移民、反伊斯兰教和白人国家主义的动机。面对悲剧,我们需要谴责和哀悼,更需要深入思考:暴力事件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以某个宗教或族群作为对象的恐怖袭击?应该怎样才能减少和防止类似悲剧的发生?

  在全球化浪潮中,不同肤色、族群、宗教信仰和阶层的人在全球流动。移民、商人和游客、难民进入新的国度,也带来新的宗教、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问题。这会加剧一些原有居民的竞争压力、猜疑心理以及为维护群体荣誉而战的情绪。一旦3种情绪混合在一起,就容易演变成一种返祖式、排外性的暴力行为。这种行为通常会把外在的族群、宗教、阶层或国家看成敌人,采取不加区别的攻击。无论是一些打着伊斯兰教信仰旗号的恐怖袭击者,还是打着欧洲白人、基督教,甚至是佛教旗号的恐怖袭击者,其内在动机基本类似。

  事实上,在新西兰发生的恐怖袭击并非个例。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可以说是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之后,针对基督徒和西方国家的恐怖袭击持续出现。2011年7月22日,挪威一名右翼原教旨主义者杀害了数十人。从此之后,欧美国家开始出现针对穆斯林群体的恐怖袭击事件。

  那么,是不是不同的宗教或族群在一起生活就一定会引发暴力冲突?大量的事例表明,不同的宗教或族群、阶层、国家能够和平共处,冲突并非必然发生。文化差异特别是宗教差异不应成为各种恐怖袭击的“替罪羊”,真正促使那些暴力犯罪者采取行动的是更为深层的身份认同问题。宗教的原教旨主义、地域性的共同体、民族主义者的自我确认,表达的都是“一种对不公平排斥的厌恶感”,通过某种抗拒性身份认同来彰显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就制造这起恐怖袭击的嫌犯而言,无论是他的成长经历还是他的“自白书”,都表明他是一位典型的建构起反移民、反伊斯兰教的身份认同者,尽管他无法代表绝大多数白人或基督徒。

  这一恐怖袭击事件更进一步地说明,在全球化过程中,当出现文化与认同、宗教与族群的问题时,无论是政治家还是普通民众,都要理性区分一个人与他所在的群体包括宗教团体,不要因为单个人的暴行而妖魔化、污名化某一个群体。妖魔化、污名化话语最终会撕裂社会,导致可怕的后果,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张志鹏 新西兰恐怖袭击 全球化 身份认同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张志鹏:从新西兰恐怖袭击事件看全球化中的抗拒认同

相关新闻